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边形中“新定义”型试题探究浙江省象山县丹城中学王赛英徐敏贤 邮编 315700所谓“新定义” 型试题,是指在试题中给出一个考生从未接触过的新概念,要求考生现学现用,主要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应用新知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给“什么”,用“什么”,是 “新定义”型试题解题的基本思路. 以四边形为背景的几何“新定义” 型试题,看似平淡无奇,仔细研读却发现试题韵味无穷,极具探究价值和选拔功能. 求解这类试题的关键是: 正确理解新定义, 并将此定义作为解题的依据,同时熟练掌握相关的基本 概念、性质 , 把握图形的变化规律 .一、以特殊点为契机进行“新定义”例 1 ( 2007 年宁波市中考
2、数学试题)四边形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上的点,如果到这条对角线的两端点的距离不相等,但到另一对角线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则称这点为这个四 边形的准等距点 如图 l ,点 p为四边形 abcd 对角线 ac 所在直线上的一点, pd=pb ,papc,则点 p 为四边形 abcd 的准等距点(1)如图 2,画出菱形 abcd 的一个准等距点(2)如图 3,作出四边形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abcd的一个准等距点(尺规作图 ,保留作(3)如图 4,在四边形 abcd 中, p 是 ac 上的点, pa pc,延长bp 交 cd 于点 e,延长 dp 交 bc 于点 f,且 cdf= cbe ,ce=cf
3、 求证:点 p 是四边形 abcd 的准等距点图 1(4)试研究四边形的准等距点个数的情况必证明 )(说出相应四边形的特征及准等距点的个数,不ddpecapcbf图 2ab图 3图4图 4解:( 1)如图 2,连结 ac, 在 ac 上任取除 ac 中点外的点 p,点 p 即为所画点( 2)如图 3,连结 bd, 作 bd 的中垂线交直线 ac 于点 p,因点 p 不是 ac 的中点 ,故点 p即为所求作点( 3)如图 4,连结 db ,在 dcf 与 bce 中, cdf= cbe , dcf= bce ,cf=ce. dcf bce(aas) , cd=cb, cdb= cbd, pdb=
4、 pbd , pd=pb ,papc,点 p 是四边形 abcd 的准等距点 .( 4)当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任何一条对角线不平分另一对角线时,准等距点的个数为 0 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至少有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对角线时,准等距点有无数个6当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但互相平分时,准等距点的个数为0 个;当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又不互相平分, 且有一条对角线的中垂线经过另一对角线的中点时,准等距点的个数为1 个;当四边形的对角线既不互相垂直又不互相平分,且任何一条对角线的中垂线都不经过另一条对角线的中点时,准等距点的个数为2 个.评析:本道题以特殊点为契机,创设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5、四边形的准等距点 .第( 1) 小题是新定义的简单应用.第( 2)小题根据新定义的内涵作图,其实质作一对角线的中垂线与另一对角线的交点,且这一交点不在另一对角线的中点上;思维敏锐、镇定从容的同学,从作图中不难发现一般的四边形等距点可能为0、1、2、无数个 .第( 3)小题,常中见新、拙中藏巧,利用新定义及三角形有关知识就可使命题获证.第( 4)小题则难度极大,对分析问题能力、分类讨论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好在( 1)、( 2)两小题解决后累积的经验,为第(4)小题解决铺设了平台,尤其是第(2)小题画图时产生的灵感,为第(4)小题的解决指引着思维的方向.于是
6、,类比、联想能力强, 思维敏捷的同学会从对角线位置关系入手,对四边形等距点个数进行分类研究;思维严密、深刻的同学,会根据对角线垂直与否及是否平分,分成五类,最后,经抽象、归纳成四类.二、以特殊边为契机边进行“新定义”例 2 ( 2007 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我们知道: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类似地,我们定义:至少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对边四边形.( 1)请写出一个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边四边形的图形的名称;( 2)如图,在 abc 中,点 d,e 分别在 ab ,ac 上,设 cd 、a1be 相交于点 o,若 a=60 ,dcb= ebc= a.请你写出图2fe中一个
7、与 a 相等的角,并猜想图中哪个四边形是等对边四边形;( 3)在 abc 中,如果 a 是不等于 60的锐角,点d ,e 分b1d ogc图 5别在 ab ,ac 上, 且 dcb= ebc= a. 探究: 满足上述条件的2图形中是否存在等对边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解:( 1)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2) 答:与 a 相等的角是 bod (或 coe ) .四边形 dbce 是等对边四边形 .(3) 答:此时存在等对边四边形,是四边形dbce.证明:如图 5,作 cg be 于 g 点,作 bf cd 交 cd 延长线于 f 点, f=900= egc.dcbebc1a , bc为公共边,
8、2bcf cbg. bf=cg. bdf= abe+ ebc+ dcb , bec= abe+ a , bdf= bec ,又 f=egc ,bdfceg , bd=ce ,四边形 dbce 是等对边四边形 .评析: 此题以一组对边相等关系为契机, 创设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等对边四边形 .语言精练 ,设问流畅,层次感强 .解决此题,需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 第( 1)小题是新定义的简单应用 .第( 2)小题的第一问,利用三角形的内外角的数量关系即可解决;而第二问,易得猜想: bd=ce ,四边形 dbce 为等对边四边形,但凭直角得到的猜想不一定可靠,为此大多数考生会设法证明自己的
9、猜想.由公共边 bc, dcb= ebc=1 a=30 ,2bod= coe=60 这些条件及要证的猜想bd=ce ,不难想到添辅助线的方法:分别过点b、c 作 cd 、be 的垂线 ,从而证明自己的猜想 .第( 3)小题完全可类比第( 2)小题的第二问进行, 先证 bcf cbg ,再证得bdf ceg ,继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当然,第( 3)小题,也可作 hcb= dbc 交 be 于点 h,构造全等三角形 bdc 与 chb,得bd=ch ,再证 ch=ce ,也可使问题获得解决.三、以特殊角为契机进行“新定义”例 3( 2006 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 如图 6,凸四边形 abcd 中,
10、如果点 p 满足 apd apb = .且 bpc cpd ,则称点p 为四边形abcd 的一个半等角点( l)在图 7 正方形 abcd内画一个半等角点p,且满足 .( 2 )在图 8 四边形 abcd中画出一个半等角点p,保留画图痕迹(不需写出画法). ( 3 )若四边形 abcd有两个半等角点 p1 、p2(如图 9 ) ,证明线段 p1 p2 上任一点也是它的半等角点.ddcpibapcabb图 6图 7图 8图 9解:( 1)所画的点 p 在 ac 上且不是 ac 的中点和 ac 的端点,即可 .( 2)画点 b 关于 ac 的对称点 b,延长 d b交 ac于点 p,点 p 即为所
11、求的点 .( 3)连 p1a、p1d、p1b、p1c 和 p2d、p2b,根据题意 , a p1d= a p1b, d p1c= b p1c, a p 1b+ b p 1c=180 0, p1 在 ac上,同理, p2 也在 ac上.在 d p 1 p 2 和 bp1 p 2 中d p1 p2= b p1 p2, d p2 p1=b p2p1, p1 p2= p1 p2, d p1 p2 b p1 p2, p1d=p1b,p2d=p2b, b、d 关于 ac 对称.设 p 是 p1 p 上任一点,连结 pd 、pb,由对称性,得dpa=bpa , dpc= bpc,点 p 是四边形的半等角点
12、.评析:此题以顶点相同的四个角满足特殊的数量、位置关系为契机, 创设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四边形半等角点 .第( 1)小题是新定义的直接应用.第( 2)小题,语言简洁、精练, 看似平淡,实则蕴涵丰富的思维内涵, 突出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发现所求作的点在对角线ac上,且 dpa = bpa,但要画出点 p 仍不容易; 继续分析,发现 dpb 关于直线 ac 对称,点 b 关于 ac 的对称点 b在 dp 上,至此,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 第( 3)小题要证明线段 p1 p2 上任一点也是它的半等角点,需先证a 、p1 、p2、b 四点在一直线上,再证线段p1 p2
13、 上任一点满足条件 dpa =bpa , dpc=bpc ,从而使问题获证,此小题对思维的严密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四、以特殊对角线为契机进行“新定义”例 4 (2006 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我们给出如下定义:若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则称这个四边形为等对角线四边形请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你所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角线四边形的两种图形的名称;( 2)探究:当等对角线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所夹锐角为600 时,这对 600 角所对的两边之和与其中一条对角线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1)矩形、等腰梯形.( 2)结论:等对角线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所夹锐角为600 时,这对 600 角所
14、对的两边之和大于或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已知: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 ac , bd 交于点 o , acbd ,且aod60o求证: bcad ac dada证明:过点 d 作 df ac ,在 df 上截取 de ,使 deac 连结 ce , be oooebeedoaod60 ,四边形 aced是平行bccf f四边形, cead ;又 acbd , de= ac =bd , edo=60 0, bde 是等边三图 110图 11角 形 , bedeac 当 bc 与 ce 在 同 一 条 直 线 上 时 ( 如 图 10 ), 则bccebe , bcadac 当 bc 与 ce 不
15、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如图11),在 bce 中,有 bccebe , bcadac 综合、,得 bcad ac 即等对角线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所夹角为600 时,这对 600 角所对的两边之和大于或等于其中一条对角线的长评析: 此题以对角线之间满足相等关系为契机,创设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等对角线四边形 .第( 1)小题考查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及掌握课标规定的双基知识的情况.第( 2)小题,语言精练 , 构思精巧, 涉及的知识点不多,但思维含量及高 .着重考查学生观察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好多考生面对此题,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解决此题, 可就其特殊情形入手, 即当此
16、等对角线四边形为梯形时先研究,不难想到等对角线梯形问题常添辅助线是平移对角线至过角的顶点,从而使特殊情形时问题获证;对于一般情形,则可类比特殊情形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五、以特殊位置关系为契机进行“新定义”例 5 ( 2005年资阳市中考数学试题)阅读以下短文,然后解决下列问题: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满足条件:三角形的一边与矩形的一边重合,且三角形的这边所对的顶点在矩形这边的对边上,则称这样的矩形为三角形的“友好矩形 ” 如. 图 12 所示,矩形 abef 即为 abc 的“友好矩形 ”.显然,当 abc 是钝角三角形时,其“友好矩形 ”只有一个 .(1) 仿照以上叙述,说明什么是一个三
17、角形的“友好平行四边形”;(2) 如图 13,若 abc 为直角三角形,且 c=90 ,在图 13 中画出 abc 的所有“友好矩形”,并比较这些矩形面积的大小;图 12图 13图 14(3) 若 abc 是锐角三角形, 且 bcacab,在图 14 中画出 abc 的所有“友好矩形” , 指出其中周长最小的矩形并加以证明.解: (1) 如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满足条件:三角形的一边与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重合, 三角形这边所对的顶点在平行四边形这边的对边上,则称这样的平行四边形为三角形的“友好平行四边形”.(2) 此时共有 2 个友好矩形,如图的矩形bcad 、abef .易知,矩形 bca
18、d 、abef 的面积都等于 abc 面积的 2 倍, abc 的“友好矩形” 的面积相等 .(3) 此时共有3 个友好矩形,如图的矩形bcde 、 cafg 及 abhk ,其中的矩形 abhk的周长最小 .证明:易知,这三个矩形的面积相等,令其为s. 设矩形 bcde 、cafg 及 abhk 的周长分别为 l1,l2,l3 , abc 的边长 bc=a,ca=b,ab=c,则 l 1= 2s +2a,l 2= 2s +2b,l 3= 2s +2 c,abcl 1- l2=( 2s +2a)- ( 2s +2b)=2( a- b)abs ,而 abs, ab, l 1- l20 ,即 l1 l 2 .abab同理可得, l 2 l 3 .l 3 最小,即矩形abhk 的周长最小 .评析:此题以图形的特殊位置关系为契机,创设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等对角线四边形 .试题平和清新、 一题多问, 层层平缓递进, 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数学才华创设了平台.第( 1)小题是新定义的直接应用.第( 2)小题是新定义的简单应用.前两小题为第( 3) 小题的解决作了铺垫 .第( 3)小题的解决,要抓住“变”中的“不变量”:矩形面积相等; 然后,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核酸采样考试题及答案
- 装好公司活动方案
- 海关政治考试题及答案
- 光谱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关税保险考试题及答案
- 公共礼仪考试题及答案
- 工地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高校求职考试题及答案
- 感染护士考试题及答案
- 粪便检验考试题及答案
- (高清版)DG∕TJ 08-207-2008 房屋修缮工程技术规程
- 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稿)
- 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应用培训
- 青少年无人机课程大纲
- 2025-2030中国耳鼻喉外科手术导航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剪彩仪式方案超详细流程
- 202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矿业工程管理与实物》真题及答案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料的燃烧第2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合理调控化学反应课件
- 发电厂继电保护培训课件
- 校企“双元”合作探索开发轨道交通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 肺癌全程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