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语文文言文学问点难点精选【5篇】 学习任何一门科目都离不开对学问点的总结,尤其是同学们在学习语文时,更要总结各个文言文学问点,这样也便利同学们日后的复习。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期望能关怀到大家! 高三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1 【过秦论文言学问归纳】 一、通假字 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惊) 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举起) 3.非抗于九国之师(抗,通“亢”,高,引申为强大) 4.孝公既没(没,通“殁”,死) 5.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应付秦国的的策略) 6.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 7.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2、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8.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大声呵斥) 9.约从离衡(衡,通“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的策略) 1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点,毛病) 二、古今异义 1.国家 古义:指诸侯封地(诸侯国),大夫封地(家);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全国) 2.爱人 古义:疼惜别人,疼惜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 3.以为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4.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 5.河 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 6.橹 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动船的工具。 7.池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
3、塘 8.赢 古义:担负,背负;今义:胜或获得 9.以致 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缘由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高三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2 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比) (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3)取之于蓝(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4)而见者远(表转折) (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 (6)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8)锲而不舍(表假设,假如) (9)蟹
4、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缘由)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7.假 (1)善假于物也(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 (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9.绝 (1)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 (2)自云先世
5、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 (3)以为妙绝(口技)极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 (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关系 10.强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壮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 (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牵强 高三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3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 二、古今异义 1、放浪形骸之外放浪:古,放纵、无拘束。今:放荡 2、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 3、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静,又指文化或文人
6、 4、或取诸怀抱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胸前; 5、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6、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表凭借,用来。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7、俯仰一世俯仰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8、俯察品类之盛品类古: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三、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名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3、齐彭殇为妄作。“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4、死生亦大矣,大事形容词作名词 5、名词作动词映带左右环绕
7、一觞一咏喝酒 6、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高三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4 1、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推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推断) 3、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4、(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5、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 6、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7、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8、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
8、子也。(“者也”表推断。译文:事情不能成功的缘由,是我想活捉你,你签订条约来回报太子。) 9、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译文:将军的父母以及宗族,全被杀死或收入官府做奴婢。)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译文: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11、燕王拜送于庭(“于”表示状语后置。译文:燕王亲拘束朝堂上行了礼送出来。) 12、太子及来宾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译文:太子及知道这件事的门客。) 13、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译文:陪侍在大殿上的臣子们,不能携带任何兵器。) 14、嘉为先
9、言于秦王曰(介词“为”后省去了代词宾语“之”。译文:蒙嘉就替荆轲先对秦王说。) 15、使毕使于前(第一个“使”后省去了宾语“之”。译文: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自己的使命。) 16、客何为者?(何为为何。译文:来人是干什么的?) 17、大王来何操?(何操操何。译文: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品)?) 18、沛公安在?(安在在安。译文:沛公在哪里?) 19、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译文:不是这样,我(项羽)怎么会到这地步呢?) 20、具告以事(告以事以事告。译文:把事情全部告知了他。) 21、贪于财货(于财货贪。译文:贪图财货。) 22、此天子气也。(推断句。译文:这是天子的云气。) 23、楚左尹项伯者,项
10、羽季父也。(推断句。译文: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24、亚父者,范增也。(推断句。译文:亚父就是范增。) 2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推断句。译文:夺走项王天下的确定是沛公。) 2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推断句。译文:是沛公的参乘(警卫官)樊哙。) 27、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译文: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28、毋从(省略“之”)俱死也。(译文:不要跟着他们一块送死.) 29、奉厄酒为(省略“之”)寿。(译文: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 30、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行不蚤自来谢项王。(译文: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 31、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
11、战(省略“于”)河南。(译文: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32、加彘肩(省略“于其”)上。(译文:把猪腿放(在盾牌)上。) 33、珍宝尽有之(被占有)(译文:珍宝全部被(他)占有了) 34、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译文: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 35、吾属今为之虏。(被动)(译文:我们这些人马上就会被他俘虏了) 高三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5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兴奋。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消逝。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逆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5课 目标伴我行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苏教版五年级-苏科版
- 耐火材料3D打印工艺优化-第1篇-洞察与解读
- 农机减排效果评估-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应用题解析与答案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案例深入分析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试题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医保信息化平台操作隐私保护试题型
- 自动检测自考试题及答案
- 店仓管员考试题及答案
- 气候变化与健康课件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招聘社区工作者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机器设备招投标管理办法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肺结核课件完整版本
- 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 (学生版)
- 安全用药相关管理制度
- 船员培训体系与技能提升研究-洞察阐释
- 知名地产集团设计管理执行手册
-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第8章大学生求职应试技巧
-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课内文学文化常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