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花园小区住宅规划设计_第1页
滨河花园小区住宅规划设计_第2页
滨河花园小区住宅规划设计_第3页
滨河花园小区住宅规划设计_第4页
滨河花园小区住宅规划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朐东城滨河花园规划临朐东城滨河花园规划 目 录第一章 现状概况与分析第二章 规划依据与指导思想 一、规划依据二、规划指导思想第三章 规划布局 一、规划结构 二、道路交通规划 三、住宅群体组合 四、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五、绿化景观设计 六、住宅单体设计第四章 竖向规划第五章 市政管线综合规划 一、电力规划 二、电讯规划 三、给水规划 四、排水规划五、供热规划六、燃气规划第六章 经济技术指标第一章 现状概况与分析 临朐东城滨河花园位于弥河东部,临朐县城的中部,西面隔东镇路与县行政中心相邻。本次规划范围内用地主要为空地,南部沿兴隆路有一些沿街房,赵家河自东北向西南穿过该用地,赵家河北部有一临时性工厂

2、规划予以拆除。规划用地范围北到秦池路,西到东镇路,南到兴隆路,东到营北路,规划总用地59公顷,其中居住区用地35.7公顷,行政办公用地11.5公顷。东城滨河花园区位优越,交通方便,未来西部行政中心的建设及将来北部秦池路的开通为该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第二章 规划依据与指导思想 一、规划依据 (1)临朐县城市总体规划 (2)临朐县东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3)国家城市建设标准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4)城市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关于小区建设的意见 (5)用地现状和特点及周围环境等基础资料 二、规划指导思想 (1)依据总体规划,力求布局合理、设施齐全

3、、经济实用,创造一个具有文化内涵、个性鲜明、环境优雅的花园式、智能化、生态型的精品居住办公区。使办公区与居住区既相互独立,又有联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在整体性的前提下,考虑分期实施及管理上的方便,以强调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并正确处理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 (3)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4)适度、经济地开发土地,同时达到开发建设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5)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创造绿色社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运动设施,休闲设施

4、,文娱设施的配套,创造多层次的社区交往空间。第三章 规划布局居住办公区的规划布局,应突出“以人为本”,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的内在联系,有效、有机地组织居住办公区内的物质功能要素,使全区各项功能布局合理,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一、规划结构本居住办公区分为两大部分,一为行政办公区,一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主要沿兴隆路东镇路布局,退道路红线120m范围内为绿化带及办公区,使办公区沿街具有良好的绿化景观。办公区与居住区之间用道路进行分隔,使办公区与居住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居住区被赵家河分为南北两部分,沿赵家河两侧布置沿河绿化,作为居住区的绿化休闲

5、中心,是居民休闲、游憩、运动及相互交流的平台。居住区在四条城市干道路上,均设有出入口,其中主入口设在兴隆路和东镇路上。二、道路交通规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际交往的增多,交通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办公区的道路网系统是组织居住办公区交通合理性的关键。主干路网是构成居住办公区的骨架,其功能不只是简单的组织交通,也成为联系居住区内外环境、人与环境、人与人的纽带。为适应汽车逐步进入家庭的发展趋势,居住区的交通组织方式力求符合车流人行的轨迹,使之便捷,并提供相应的停车空间,同时在居住区内重视人车分流,以减少人车干扰,使车流和人行组织尽量符合居民出行和活动的行为特征。 1、道路组织 本着组

6、织最便利的交通流线原则,规划居住区主干道形成环路,环形的主干道路既分隔了办公区和居住区,又把居住区的各个组团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高档次、现代化的社区规划理念。主干道路红线宽度为16米,其中车行道9米,每侧人行道各3.5米。居住区主入口两侧适当放宽,各有1820m绿化带,以丰富入口景观。组团路路面宽7m,采用尽端与环路相结合。尽端路的设置,可进一步加强组团的私密性,而环路的规划能够保证组团交通的流畅与便捷。宅前路为3米,两侧视其位置情况,或绿化,或硬化。宅前道路路缘石距住宅楼外侧2.5米以上,以保证底层住户的私密性。 2、步行系统 在居住区一些组团中部通过步行林荫道,将组团有机联系起来

7、,使中心绿地与组团绿地、宅间绿地成为连续的步行系统。 3、停车系统居住区汽车停车泊位要在达到节省用地和方便出行的同时,尽量减少机动车停放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停车方式主要采用沿小区路设林荫停车场及在宅间空地停车,另外在经济条件适当时,可在赵家河南岸绿地下设地下停车场。三、住宅群体组合 住宅组群的组合强调可识别性。居住区的可识别性来自于强烈的空间领域感、频繁的日常交往和简洁的空间形体。规划中倡导以规模适中、模式鲜明的组团和空间开敞、尺度宜人的沿河公共绿地,来组织住宅空间体系。 部分住宅组团沿中心步行绿化带两侧设置,这有助于增强邻里感,为居民日常休闲、健身、交往等活动提供适当的场所,加强小区的归属感和

8、可识别性。整个居住区被赵家河分为南北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沿河绿地成为居住区居民活动游憩的公共客厅,为居住区创造了良好优美的环境。四、行政办公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行政办公设施布局于兴隆路北侧和东镇路东侧,沿退道路红线30m为城市绿化带,退绿线90m范围之内为行政办公用地,每个行政办公单位净用地在0.72公顷左右。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考虑居民使用的方便,建筑本身经营和管理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又要参照居住区级公建的设置要求,并结合居住区外围公建分布情况合理安排、布置,做到配置经济合理。主要对外服务设施布局于南侧兴隆路东部及西侧东镇路北部,既可作为小区的商业服务,又可对外服务

9、。幼托设在北区西入口东侧,靠近沿河绿地,有较好的环境,并方便接送。物业管理中心、活动中心、服务中心位于赵家河北岸,居住区的中心位置,同中心绿地结合,方便对居住区提供管理,并为内部休闲、娱乐、购物活动提供配套设施。因在居住区南部有小学,因此居住区内不再布局小学。五、绿化景观设计本规划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力图树立“品牌意识”,基于独特的规划结构,环境设计具有良好的空间基础。居住办公区的建筑造型、建筑布局、建筑色彩、绿化配植等,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个性,围绕创造优雅的人居环境和办公环境主题做文章。本规划的重点是塑造景观环境。通过沿城市道路绿化带和沿河绿地景观的设计和对景设计,创造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保持

10、空间景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本方案绿化采用“一河四带”的布局方式。“一河”指赵家河绿化景观带,沿赵家河两侧布置3050m的绿化带。“四带”是指四条沿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带。其中兴隆路和东镇路绿化带30m,秦池路和营北路绿化带30m。 公共绿地应满足居民基本活动需要,设广场和活动空间等。空间环境的设计充分运用规划设计手法,结合区内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形成有规律、有变化、内容丰富的空间序列,创造具有强烈序列感和明显识别性的居住空间环境。既保持居住建筑的使用功能,又使空间环境具有吸引力。 在住宅楼间,结合宅前路建设庭院绿化空间,布置小品、座凳、庭园灯、亭架、儿童游乐场等适宜居民休闲活动的绿化用地,形成

11、情趣盎然的邻里交往空间,营造亲切、安静、和谐的生活氛围。同时利用楼房的山墙,搞垂直绿化,使整个小区形成一个“大花园”。六、住宅单体设计 居住区住宅单体设计应新颖别致,造型典雅,色彩明快,以优雅精致的现代建筑风格为基调。多层住宅形体设计为5层,建筑立面采用三段式设计,设地下室,屋顶采用坡顶和顶层跃层等布置方法,打破以往住宅平屋顶单调呆板的造型,提高顶层住宅的居住质量和经济效益。住宅单体墙体色彩应创造鲜明的地方特点,体现相应住宅组团的个性,使住宅具有明显的识别性。在风格和协统一的前提下,每个组团均采用不同的细部和色彩处理。要利于组织交通和住宅组团的空间组织,形成规模适宜、形态丰富的交往与休憩空间,

12、充分合理利用底层、顶层和尽端、转角等特殊部位以创造住宅楼丰富的内外空间。 住宅单体设计和施工应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注重生态和环境要素,加强住宅智能化内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了利于住宅商品化,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需求,组团内住宅采用多种户型供选择。第四章 竖向规划 竖向规划本着减少土方工程量,就近土方平衡,因坡就势的原则,满足各种建筑、道路、场地对纵坡的要求。达到工程合理、造价经济、景观优美的目标。建筑物的竖向设计,采取住宅室内高程高于室外地坪110cm以上,公建室内高程高于室外地坪50cm以上设计。 第五章 市政管线综合规划 管线综合规划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13、9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等规范做到布局合理,达到既有利于管线的施工与维护,又有利于净化美化城市市容的目标,区内各种管线全部采用地下敷设。居住区内规划管线有电力电缆、电讯电缆、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热力管和天然气管7种。 其中电力、燃气经过小区内变电站、调压站变电调压以后供小区内居民使用,管线相交遵循以下原则。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 小管线避让大管线; 给水管尽量在污水管上面; 易弯曲管避让不易弯曲管; 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一、电力规划 居住区设四处变电站,分别位于四个出入口附近,电力电缆由城市干道供电电网就近引线至居住区变电站,经变

14、压站降压后,低压配电电缆沿居住主干区道路一侧敷设,形成枝状供电网,满足日常生活用电需要。居住区内电力电缆全部采用地下电缆沟敷设。二、电讯规划 电讯电缆由兴隆路和秦池路上电讯线引入,在南北入口处设交接箱,进入居住区分线接入各建筑物进线手孔。居住区电讯电缆采用pvc管地下直埋敷设,有线电视电缆、计算机宽带网络电缆随电讯电缆同步敷设,并接入各建筑物进线手孔。三、给水规划 居住区供水定额采用180升/日、人,供水管道直接与兴隆路设的城市供水主管道预留口相接。管网供水水压满足9层楼要求,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城市自来水管网系统能保证小区生活及公建正常用水。 居住区供水管线采用直埋式敷设,在居住

15、区内沿主干路敷设,形成环状供水系统,以dn150镀锌钢管为主供水管道,来满足小区居民正常用水需求。消防设施按火灾次数同一时间发生两次设置。四、排水规划 居住内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分流排水系统,根据道路竖向设计,雨水管以dn400-700钢筋混凝土管为排水主管,i=0.003;污水管以dn300-500为排污主管,i=0.004。雨水经雨水管排入城市干道雨水主管道中。生活污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城市干道污水主管道中。五、供热规划 小区采用集中供暖,供热管由秦池路供热干管引入。规划在居住区北区与南北设一热交换站。供热管道沿主干道路采用地下通行地沟敷设,用户管网采用直接连接方式。六、燃气规划 燃气管线由秦池路上燃气主管道接入,在北区北入口处设燃气调压站,经调压后供用户使用。居住区内各类管线,应根据其不同特性和设置要求综合布置,各类管线相互间的水平与垂直净距及埋设顺序应符合有关规定。第六章 经济技术指标居住区用地平衡表用 地面积(公顷)所占比例(%)人均面积(m2/人)一、居住区用地35.710045.01住宅用地(r01)21.359.726.82公建用地(r02)1.052.91.33道路用地(r03)4.8513.66.14公共绿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