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当代启蒙的主题探究【摘 要】自近代以来,启蒙便已成为思想的主题, 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形态表现出其规定于光明 的本意。然而,现代启蒙却游走于现代思想的边界而走向其 终结。这就启示思想以语言为主题而继续追问当代启蒙的可 能。不仅西方,中国在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也需要深思 这种可能性的意义。【关键词】启蒙 光明 语言【中图分类号】 B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810(2014)13-0037-03一 请追问:什么是启蒙?探讨启蒙究竟意味着什么? 追问聚集了思想与事情的同一。在追问之际,问之所及 的事情向思想允诺其自身的本性;思想倾听事情本性的允 诺,进而接受并
2、揭示其自身与事情本性的同一性规定。这种 “规定”自身正是“语词” 。语词规定并敞开了思想追问事 情本性的道路;思想倾听语词自身的言说而将事情本性带向 其世界性、命运性的“声音”。本文追问“什么是启蒙?” 这问及启蒙的本性,其总已向思想允诺并指引了追问的道 路。在此追问本性的道路中,启蒙不再意指日常语言中的开 导或传授知识,也不再特指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或近现代中 国的新文化运动。 对于启蒙的本性, 思想只能倾听此 “语词” 自身的言说。在西方文明的开端处,启蒙源自希腊词3TIZ3,意为照亮、阐明和光明。照亮之被照亮是世界。世界在古希 腊是K ?a卩o ?,本意为形式、有序与规矩。世界的有序规 定
3、为形式。形式照亮世界,也构成思想阐明世界的规矩。思 想遵循世界的形式规定而得以开启。在此,世界的照亮与思 想的开启共同启示了光明。启蒙自身规定于光明而显现为照 亮与开启的共同发生。这种意义也延续到启蒙的拉丁语形态 ill tmin o之中。在此之后,鉴于启蒙运动对于中世纪的反叛, 启蒙在现代语言中强调理性自身的光明以及理性对世界的 照亮,如其德语形态 erleuchten,这与其英语形态 enlighten 一致均意为让一进入并让一逗留于光明之中,此“让”规定 为理性对世界的设定或设立。因此,德语用aufkl?ren (澄清、 解释、说明)来标明启蒙运动( Zeitalter der Aufk
4、l?rung )便 不足为奇了。与此相应,西方世界中启蒙的近现代语义同样 也影响到现代汉语中对启蒙的理解。然而,请先倾听启蒙的 汉语声音:“启”意为从混沌到明亮的开启, “蒙”意为含混 与蒙蔽,“启蒙”意为去除蒙蔽而进入光明之中。由此可以 看出,汉语中的启蒙并不指出世界的形式或理性对世界的照 亮,而是显示为光明自身的发生。这启示着中西语言与思想 的边界以及启蒙自身的本意:启蒙总已允诺了光明自身;光 明显现为世界的照亮与思想的开启;在此照亮与开启之际, 思想与世界交互归属于光明自身,光明聚集了思想与世界的 同一。启蒙发生为光明、思想与世界的交互关系。这正是启 蒙的地方。“探讨启蒙究竟意味着什么?
5、 ”这并非抽象地表 征思想、世界与光明的多重关系,而是意味着“行进”入启 蒙发生的地方,亦即不断地“返回”启蒙得以显示其本性的 命运之中。这在西方表现为形而上学与后形而上学的历史, 在中国表现为自然时代与后自然时代的历史。西方思想表现为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的历史。在此历 史的开端处,柏拉图描绘了一种启蒙的可能性:理念规定了 世界的秩序,世界被理念之光照亮,思想开启为从世界到理 念的回忆;以此,理念作为根据规定了思想的开启与世界的 照亮并聚集了思想与世界的同一。与此相应,亚里士多德将 理念规定为形式,并将世界具体化为实体,思想相应于实体 自身的形式规定而显现为逻辑这构成了古希腊的启蒙。在此 之后
6、,鉴于宗教的兴起,中世纪的西方世界不再规定于理念, 而是被上帝的创世之光照亮。在此,思想开启于信仰。上帝 的恩惠与给予规定了中世纪西方的启蒙。然而,古希腊与中 世纪的启蒙探讨了世界与光明自身,去卩抑制了思想,而这成 为近代启蒙的主题。康德在其对启蒙运动的反思中揭示了近 代启蒙的发生:理性之光照亮世界,世界由主体设立,这本 身已构成思想的开启。近代启蒙完成于黑格尔的批判。这是因为形而上学在黑 格尔思想中走向其理论结构的完结,并在黑格尔之后聚集向 其极端的可能性。以此,西方世界进入后形而上学的现代。 现代启蒙作为后形而上学的启蒙,首先表现为反形而上学、 进而表现为去形而上学、最终表现为无形而上学的
7、道路,这 三个方面共同体现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之中。海德格尔终生思 考存在的意义。存在自身的本性在存在论差异中显现出来。 此“差异”构成了海德格尔思想整体的视界,并以此聚集了 后形而上学时代启蒙的三重维度。首先,差异显示了形而上 学启蒙的基本结构。形而上学探讨存在者的存在性规定,存 在之于存在者表现为设定或设立,由此,形而上学的启蒙探 讨了光明自身的领域以及光明设立世界与思想的不同可能 性。其次,差异意味着现代启蒙的可能。在此,世界显现为 此在的在世生存;思想规定为对生存世界之命运的倾听与接 受;光明自身也不再是绝对真理,其首先规定于黑暗而敞开 为林中空地的存在和给予。与此同时,这也构成对形而上学
8、 的极端形态,即技术化世界的批判。最终,差异启示着现代 启蒙的终结。存在规定于差异而自行区分于存在者,这显示 了存在自身作为虚无的本性。存在作为虚无将现代启蒙推向 边界并启示一种无形而上学的启蒙。海德格尔在其追冋存在 的思想道路中通往语言的本性。以此方式,海德格尔在其思 想整体的边界处回应了这种启蒙的可能性。当代启蒙作为无 形而上学的启蒙或许应当以语言为主题。语言作为当代启蒙的主题,并非日常言谈的工具,也不 再是形而上学中思想标记事情的符号,而是开启思想并照亮 世界的开端。语言作为开端允诺了语言自身的本性。语言本 性在其自身言说之际显现出来。“言说”显现为语言本性对思想的指引以及对世界的指示。
9、以此,言说聚集了思想与世 界的同区分。语言本性作为区分本身显示了语言作为开端的 意义:语言在照亮世界之际开启思想,并在开启思想之际照 亮世界;鉴于照亮与开启的交互关系,语言指示并指引思想 倾听世界自身的同一;相应于语言的指示与指弓I,言说给予 思想以世界,其自身归于沉默;语言言说本性规定为自身沉 默,这构成开端性的语言。开端性的语言规定了当代启蒙的 发生领域。人与语言的交互关系将此领域标明出来:语言并 非设定而是显现为人居住的家园,世界相应于居住具体化为 人在现时代的生存,而思想相应于居住则具体化为人在居住 之际的返乡之途。以此,居住显现为生存与返乡而聚集了语 言与人的交互关系。当代启蒙以语言
10、为主题,这意味着探讨 人在现时代的居住。然而,人在居住于语言家园之际成其自 身的本性,并唯有在成其本性之时居住。居住与本性共属于 人的规定。对于居住的探讨最终将表现为对人生存本性的揭 示。相应于语言开端性的言说,人在现时代的生存本性规 定为“说话之人”。说话似乎是人最为平常的生活形式,因 为人人可以说话,人人可随时随地、 甚至随意地说话。然而, 往往在此最为简单的日常行为中恰好隐藏着人的生存本性。唯有学会真正地说话,才能让语言自身言说并指引。在 语言言说与人说话的交互关系中,说话显现为应和。应和聚 集了世界的到来与思想的倾听而敞开为人居住于语言本性 的返乡道路。以此,人在说话之际便已显示了居住
11、于语言家 园的可能性。当代启蒙规定于开端性的语言最终显现为对语 言本性的守护以及对说话的学习。这种启蒙既不设立,也并 未预设存在的优先性,其区分于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时代 而表现为无形而上学的启蒙。无形而上学并非对形而上学的 拒绝、拒斥或克服,而是意味着不断返回到形而上学的本性, 并在此“返回”中寻找当代启蒙的意义。当代启蒙规定为学 习说话并以此守护语言的本性。说话之学习作为守护感恩语 言的给予,感恩显现为居住于语言家园的虔诚。这已不再是 中世纪中对于上帝的感恩与虔诚,而人规定于语言的思想与 生存情态。感恩与虔诚作为形而上学的启示聚集到当代无 形而上学的启蒙之中。这种启蒙或许已突破西方世界的历
12、史 边界而与中国传统思想得以共鸣。然而,在中国传统的思想 形态中,语言从未成为思想的主题。这种缺失启示着思想去 思考自然时代与后自然时代的区分以及现代中国在后自然 时代的启蒙问题。现代西方的后形而上学思想与中 国传统思想共鸣。在场或存在是现代西方思想的主题。鉴于 在场的本性规定为不在场而存在的本性显现为虚无,西方思 想走向现代的边界并以此寻求一种无形而上学启蒙的可能 性。这对于东方思想而言并不陌生。因为“无”本已成为东 方思想的主题,并规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无形而上学的特性。 这种中西之间的隐秘共鸣将现代中国的启蒙带向古今思想 的边界。中国传统思想的启蒙规定于自然的给予而构成自然 性的思想与世界。
13、在此,世界作为自然给予的显现,同时显 示着自然给予自身的反离;思想倾听世界自然性的给予、接 受自然给予的反离而经验虚无自身的意义。以此,自然、思 想与世界构成中国传统思想的三重主题,并分别具体化为 儒、道、禅三家思想:道家揭示自然之道作为反离的给予, 禅宗揭示心灵自性的空无,而儒家揭示在世生存的人伦天 理。这构成中国自然时代启蒙的主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传统思想将“无”揭示为自然给予的反离而并非在场的 本性,其无形而上学特性规定为自然性而并非现代西方作为 反形而上学的无形而上学。因此,中西思想的共鸣恰好显示 了中西现时代启蒙的差异。然而,差异并非对峙,而是相互 启示。现代西方对无形而上学
14、的追寻启示着现代中国启蒙的 可能性。在近代千年局变之后,中国告别自然时代而进入后 自然时代。自然给予在后自然时代已不再规定中国的思想与 生存。相应于自然的衰亡、思想的缺失以及对世界的设定, 现代中国陷入虚无主义、欲望主义与技术主义的危机之中。以此,现代中国的启蒙意味着对这三重危机的克服。克服并 非破毁,而是返回现代启蒙的主题。 此主题无他,只是语言 语言从未在中国思想中成为主题。这种缺失启示着现代中国 对语言的重拾。重拾意味着学习说话并守护语言的本性。这 在现代中国表现为对汉语的拯救。在此虚无主义盛行的后自 然时代,汉语已然成为欲望表达的工具,而不再指示中国人 的生存世界,而唯有倾听汉语自身的
15、指引,才能让汉语重新 成为居住的家园。这种拯救开启了现代中国思想与生存的可 能,并同时构成现代中国的返乡道路。这条道路聚集着沉思 语言的思想者,其守护语言的本性而揭示并实现启蒙的意 义。以此,后自然时代中国的启蒙不会由言说德语、英语的 西方思考者实现,而只能期待由生存于汉语世界并倾听汉语 指引的思考者去完成。二 请再次追问:什么是启蒙?探讨启蒙究竟意味着什么?启蒙总已命运性的发生在不同的世界之中。追问启蒙的 本性并非设立启蒙的固定模式或形态,而是不断返回启蒙自 身的命运。然而,在揭示了启蒙自身的不同形态之后,这种 双重追问已意味着更多。“什么是启蒙?”启蒙意味着从混 沌到光明的拯救。拯救显现为守护光明。这种光明或许只是 犹如江船渔火与东方黎白般熹微,但这足以让思想坚守于 此。“探讨启蒙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思想对于光明 的坚守。之所以坚守,这在于启蒙从未实现, 也不会完成。 唯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侣房屋协议书范本
- 心理健康课记忆课件
- 窗帘知识普及课件
- 2025年度大型电力企业电气工程师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经纪机构收费标准调整合同
- 2025版城市综合体房地产居间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智能穿戴设备委托研发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材料租赁与环保评估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短视频平台广告代理服务合同
- 2025版食品采购合同补充条款范本
- 出海白瓷海都造
- 公司年度财务预算表excel模板
- 三对三篮球赛记录表
- GB 4806.13-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封起DE日子博文 2006
- 特种行业和公场所治安管理工作指导手册
- 附属工程监理细则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看图写话《五感写作法》课件
- GA 814-2009 警用约束带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