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9-89-1 1 第九章第九章 汽车典型液压系统及其设计汽车典型液压系统及其设计 第一节第一节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第二节第二节 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第三节第三节 汽车防滑液压控制系统汽车防滑液压控制系统 第四节第四节 汽车液压悬架系统汽车液压悬架系统 第五节第五节 液压动力转向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系统 第六节第六节 液压系统设计及其实例液压系统设计及其实例 89-89-2 2 在汽车底盘上装设起重设备完成吊装任务的汽车在汽车底盘上装设起重设备完成吊装任务的汽车,称为称为 汽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 汽车起重机广泛地应用在运输、装卸和筑路等场合或临汽车起
2、重机广泛地应用在运输、装卸和筑路等场合或临 时吊装作业。随着液压元件的完善和液压技术的发展,液时吊装作业。随着液压元件的完善和液压技术的发展,液 压式汽车起重机的应用更加广泛,优势更加突出。压式汽车起重机的应用更加广泛,优势更加突出。 汽车起重机可独立到达目的地,完成起重的作业循环通汽车起重机可独立到达目的地,完成起重的作业循环通 常是:起吊常是:起吊回转回转卸载卸载返回。返回。 第一节第一节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89-89-3 3 1三联齿轮泵三联齿轮泵 2油箱油箱 3回油精过滤回油精过滤 器器 4、5、11、12、13、15、16、18、19、 25、26、29、31、3
3、3、34管路管路 6支支 腿组合阀腿组合阀 7转阀转阀 8液压锁液压锁 9支支 腿水平缸腿水平缸 10支腿垂直缸支腿垂直缸 14中心回中心回 转接头转接头 17顺序阀顺序阀 20组合阀组合阀 21 蓄能器蓄能器 22操纵阀操纵阀 23多路换向闽多路换向闽 24单向阀单向阀 27溢流阀溢流阀 28、29、30 平衡阀平衡阀 32梭阀梭阀 35制动液压缸制动液压缸 36单向阻尼阀单向阻尼阀 37离合器缸离合器缸 38 起升马达起升马达 40变幅缸变幅缸 41伸缩臂缸伸缩臂缸 42柱塞马达柱塞马达 89-89-4 4 一、支腿收放液压回路一、支腿收放液压回路 1.水平缸的动作水平缸的动作 泵泵1.1
4、油管油管5 选择阀选择阀6.2(上位上位) 换向换向 阀阀6.3(上、下位上、下位) 水平缸水平缸9(伸出、缩回伸出、缩回) 2.垂直缸的动作垂直缸的动作 泵泵1.1油管油管5 选择阀选择阀6.2(中位中位) 换向换向 阀阀6.4(上位上位) 转阀转阀7 液压锁液压锁(伸出伸出) 泵泵1.1油管油管5 选择阀选择阀6.2(中位中位) 换向换向 阀阀6.4(下位下位) 油管油管11 液压锁液压锁(缩回缩回) 89-89-5 5 二、回转机构液压回路二、回转机构液压回路 泵泵1.1油管油管5 阀阀6.2(下位下位) 管管 路路13 中心回转接头中心回转接头14 外控顺外控顺 序阀序阀17 多路换向
5、阀多路换向阀23.2(上、中、上、中、 下位下位) 柱塞马达柱塞马达42(顺、停、逆顺、停、逆) 顺序阀顺序阀17的开启受到蓄能的开启受到蓄能 器器21的压力的压力(9MPa)控制。控制。 89-89-6 6 三、臂架变幅液压回路三、臂架变幅液压回路 泵泵1.3 油管油管16 多路换向阀多路换向阀23.5(上、上、 下位下位) 平衡阀平衡阀30 变幅缸变幅缸40(增、减幅增、减幅) 平衡阀作用是使负载作用腔产生平衡阀作用是使负载作用腔产生 一定的背压,以平衡负载的作用力,一定的背压,以平衡负载的作用力, 同时又起到液压锁的作用,是变幅同时又起到液压锁的作用,是变幅 回路中必不可少的元件。回路中
6、必不可少的元件。 应将其串连在高压分支油路中,应将其串连在高压分支油路中, 控制压力油向低压分支供油控制压力油向低压分支供油。 89-89-7 7 四、伸缩臂液压回路四、伸缩臂液压回路 泵泵1.3 油管油管16 多路换向阀多路换向阀23.4(上、上、 下位下位) 平衡阀平衡阀28 变幅缸变幅缸41(缩回、缩回、 伸出伸出) 平衡阀控制伸缩臂的缩回平衡阀控制伸缩臂的缩回 速度。速度。 89-89-8 8 五、吊重起升液压回路五、吊重起升液压回路 起升机构,即卷筒吊索机构,起升机构,即卷筒吊索机构, 作用是实现垂直起升和放下重物。作用是实现垂直起升和放下重物。 液压起升机构用大转矩起升马达液压起升
7、机构用大转矩起升马达 38通过减速器驱动卷筒,液压马达通过减速器驱动卷筒,液压马达 的转速可通过改变发动机的转速来的转速可通过改变发动机的转速来 进行调节。进行调节。 阀阀23.6为五位六通换向阀,五位是为五位六通换向阀,五位是 指操纵此阀可得到快、慢两挡起升指操纵此阀可得到快、慢两挡起升 和快、慢两挡下降速度以及中位。和快、慢两挡下降速度以及中位。 89-89-9 9 1.慢挡上升慢挡上升 泵泵1.2 中心回转接头中心回转接头14 管路管路26 阀阀 23.6向上第一挡向上第一挡(上数第二位置上数第二位置) 平衡阀平衡阀 39 起升马达起升马达38的油口的油口A 低转速工作,低转速工作, 使
8、重物慢速起升使重物慢速起升 泵泵1.3排出的油排出的油阀阀23.5的中位的中位阀阀23.6 管路管路25回油箱回油箱 89-89-1010 2.快挡上升快挡上升 阀阀23.6向上第二挡向上第二挡(上数第一位置上数第一位置) 平平 衡阀衡阀39 起升马达起升马达38的油口的油口A 高转速工高转速工 作,使重物快速起升作,使重物快速起升 B口排出的油口排出的油阀阀23.6 管路管路25回油箱回油箱 泵泵1.3 阀阀23.5 单向阀单向阀24 泵泵1.2 中心回转接头中心回转接头14 管路管路26 89-89-1111 3.慢挡下降慢挡下降 泵泵1.2 中心回转接头中心回转接头14 管路管路26 阀
9、阀 23.6向下第一挡向下第一挡(上数第四位置上数第四位置) 平衡阀平衡阀 39 起升马达起升马达38的油口的油口B 低转速工作,低转速工作, 使重物慢速下降使重物慢速下降 泵泵1.3排出的油排出的油阀阀23.5的中位的中位阀阀23.6 管路管路25回油箱回油箱 89-89-1212 4.快挡下降快挡下降 阀阀23.6向下第二挡向下第二挡(上数第五位置上数第五位置) 平衡平衡 阀阀39 起升马达起升马达38的油口的油口B 高转速工作,高转速工作, 使重物快速下降使重物快速下降 A口排出的油口排出的油阀阀23.6 管路管路25回油箱回油箱 阀阀39限制马达的转速,防止限制马达的转速,防止 重物超
10、速下降。重物超速下降。 泵泵1.3 阀阀23.5 单向阀单向阀24 泵泵1.2 中心回转接头中心回转接头14 管路管路26 89-89-1313 六、吊重起升液压回路六、吊重起升液压回路 与其制动、离合的配合与其制动、离合的配合 起升回路与其制动、离合的配合对汽车起升回路与其制动、离合的配合对汽车 起重机的操作较为重要。起重机的操作较为重要。 操纵阀操纵阀22(左、中、右位左、中、右位)、离合器、离合器37(松、松、 松、接松、接)、制动缸、制动缸35(松、抱、松松、抱、松)、重物、重物 (下降、停止、上升或下降下降、停止、上升或下降)。 89-89-1414 第二节第二节 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
11、系统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汽车传动系中的变速器控制自动化是汽车发展的较高级阶段,自动汽车传动系中的变速器控制自动化是汽车发展的较高级阶段,自动 变速器能根据车速与发动机负荷的变化情况及时、自动地进行传动比变速器能根据车速与发动机负荷的变化情况及时、自动地进行传动比 变换(换挡),从而使操作简单省力,减轻驾车者的疲劳强度。变换(换挡),从而使操作简单省力,减轻驾车者的疲劳强度。 汽车自动变速器可分为三种类型:电控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汽车自动变速器可分为三种类型:电控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 (Automatic Transmission,A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Auto
12、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和连续可变传动比自)和连续可变传动比自 动变速器(动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 一、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一、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 二、液压控制系统各装置组成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二、液压控制系统各装置组成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89-89-1515 一、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一、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 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控制是依靠由动力元件、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控制是依靠由动力元件、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 组成的液压控制系统完成的。动力元件是液压泵。执行机构包括各组成的液压
13、控制系统完成的。动力元件是液压泵。执行机构包括各 离合器、制动器的液压缸。控制机构包括主油路调压阀、手动阀、离合器、制动器的液压缸。控制机构包括主油路调压阀、手动阀、 换挡阀及锁止离合器控制阀等,安装在自动变速器上。换挡阀及锁止离合器控制阀等,安装在自动变速器上。 89-89-1616 1.液压泵液压泵 a)半月形齿轮泵半月形齿轮泵 b)转子泵转子泵 c)叶片泵叶片泵 1腔室腔室 2外部元件外部元件 3内部元件内部元件 89-89-1717 2.主油路系统主油路系统 (1)主油路调压阀主油路调压阀 主油主油 路调压阀的主要作用是根路调压阀的主要作用是根 据车速和发动机负荷率的据车速和发动机负荷
14、率的 变化,将液压泵的压力精变化,将液压泵的压力精 确调节至规定值,形成稳确调节至规定值,形成稳 定的工作油压再输入主油定的工作油压再输入主油 路。路。 89-89-1818 不同油压的功能要求不同油压的功能要求 1)当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较小时,主油路压力可以适当)当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较小时,主油路压力可以适当 降低;而当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较大时,主油路压力要升降低;而当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较大时,主油路压力要升 高才能满足要求。高才能满足要求。 2)汽车以中、低速行驶时,所传递的转矩较大,主油)汽车以中、低速行驶时,所传递的转矩较大,主油 路需有较高的压力(路需有较高的压力(1.05MPa);而在高速
15、挡行驶时,);而在高速挡行驶时, 主油路油压可降低。主油路油压可降低。 3)倒挡时,需提高操纵油压(主油路油压升高到)倒挡时,需提高操纵油压(主油路油压升高到 1.75MPa)来避免出现打滑。)来避免出现打滑。 89-89-1919 主油路压力调节方式主油路压力调节方式 1)由选挡手柄的位置调节主油路的压力,在中低挡)由选挡手柄的位置调节主油路的压力,在中低挡 及倒挡时需增加主油路的压力,以满足汽车不同工况对及倒挡时需增加主油路的压力,以满足汽车不同工况对 油压的要求。油压的要求。 2)由挡位及节气门开度调节主油路的压力。)由挡位及节气门开度调节主油路的压力。 3)由挡位、节气门开度和车辆行驶
16、速度调节主油路的)由挡位、节气门开度和车辆行驶速度调节主油路的 压力。目前,这种方式的应用是最广泛的。压力。目前,这种方式的应用是最广泛的。 89-89-2020 (2)主油路副调压阀(变矩器阀)主油路副调压阀(变矩器阀) 主油路副调压阀的主油路副调压阀的 作用是根据汽车行驶速度和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自动调作用是根据汽车行驶速度和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自动调 节液力变矩器的液压,并保证各摩擦副润滑的油压和流节液力变矩器的液压,并保证各摩擦副润滑的油压和流 向液压油冷却装置的油压,实际上是一个限压滑阀。向液压油冷却装置的油压,实际上是一个限压滑阀。 89-89-2121 (3)换挡阀组)换挡阀组 换挡
17、阀组包括手动换挡阀和换挡阀。换换挡阀组包括手动换挡阀和换挡阀。换 挡阀组通过改变液压操纵油路的方向来控制执行机构的挡阀组通过改变液压操纵油路的方向来控制执行机构的 工作,使自动变速器完成换挡动作。工作,使自动变速器完成换挡动作。 89-89-2222 手动阀手动阀 驾驶室内的变速器选挡操纵手柄通过一定的连杆机构与驾驶室内的变速器选挡操纵手柄通过一定的连杆机构与 手动阀相连,手动阀是安装在控制系统阀板总成中的多路手动阀相连,手动阀是安装在控制系统阀板总成中的多路 换向阀,其作用是根据不同的选挡杆位置依次将管路压力换向阀,其作用是根据不同的选挡杆位置依次将管路压力 油接入相应各挡的油路。油接入相应
18、各挡的油路。 89-89-2323 换挡阀(变速阀)换挡阀(变速阀) 电液式控制系统换电液式控制系统换 挡阀的工作完全由换挡阀的工作完全由换 挡电磁阀控制。挡电磁阀控制。 a)电磁阀关闭)电磁阀关闭 b)电磁阀开启)电磁阀开启 89-89-2424 电磁阀与换挡阀工作情况电磁阀与换挡阀工作情况 换挡阀换挡阀挡位挡位换换 挡挡 情情 况况原理图原理图 12 换挡阀换挡阀 1 ECU给出信号关闭电磁阀给出信号关闭电磁阀A,而让而让 电磁阀电磁阀B通电,通电,12挡换挡阀阀挡换挡阀阀心心向向 左移动,关闭左移动,关闭2挡油路;挡油路;23挡换挡阀挡换挡阀 阀心右移,关闭阀心右移,关闭3挡油路,同时主
19、油路挡油路,同时主油路 油压作用在油压作用在34挡换挡阀阀挡换挡阀阀心心右端,右端, 让让34挡换挡阀阀挡换挡阀阀心心停留在右位,即停留在右位,即 只有只有1挡油路连通,变速器挂入挡油路连通,变速器挂入1挡挡 2 ECU给出信号让电磁阀给出信号让电磁阀A和电磁阀和电磁阀B 同时通电,同时通电,12换挡阀右端油压下降,换挡阀右端油压下降, 阀阀心心向右移动,打开向右移动,打开2挡油路,变速器挡油路,变速器 挂入挂入2挡挡 89-89-2525 换挡阀换挡阀挡位挡位换换 挡挡 情情 况况原理图原理图 23 换挡换挡 阀阀 3 23换挡阀由换挡电磁阀换挡阀由换挡电磁阀B 控制,故此时不考虑换挡电磁控
20、制,故此时不考虑换挡电磁 阀阀A(换挡电磁阀换挡电磁阀A通电)。通电)。 ECU给出信号让电磁阀给出信号让电磁阀B断电,断电, 23挡电磁阀右端油压上升,挡电磁阀右端油压上升, 阀阀心心向左移动,打开向左移动,打开3挡油路,挡油路, 变速器挂入变速器挂入3挡。同时主油路油挡。同时主油路油 压作用在压作用在12挡换挡阀左端,挡换挡阀左端, 而让而让34挡换挡阀阀挡换挡阀阀心心左端控左端控 制油压泄压制油压泄压 2 如要强制降入如要强制降入2挡,换挡电磁挡,换挡电磁 阀阀B通电(换挡电磁阀通电(换挡电磁阀A通电通电) 89-89-2626 换挡阀换挡阀挡位挡位换换 挡挡 情情 况况原理图原理图 3
21、4 换挡阀换挡阀 4 ECU给出信号使电磁阀给出信号使电磁阀A和和 电磁阀电磁阀B均不通电,均不通电,34挡换挡换 挡阀阀心右端控制压力升高,挡阀阀心右端控制压力升高, 阀阀心心向左移动,关闭直接挡离向左移动,关闭直接挡离 合器油路,接通超速制动器油合器油路,接通超速制动器油 路,由于路,由于12挡换挡阀阀挡换挡阀阀心心左左 端作用着主油路油压,虽然右端作用着主油路油压,虽然右 端有压力油作用,但阀端有压力油作用,但阀心心仍然仍然 保持在右端不能左移保持在右端不能左移 3 如要强制挂入如要强制挂入3挡,换挡电磁挡,换挡电磁 阀阀A通电,换挡电磁阀通电,换挡电磁阀B不通电不通电 89-89-27
22、27 (4)锁止控制系统锁止控制系统 作用是控制液力变矩器的油压以及作用是控制液力变矩器的油压以及 锁止离合器的工作,主要元件为锁止离合器控制阀。锁止离合器的工作,主要元件为锁止离合器控制阀。 1变矩器变矩器 2锁止离合器锁止离合器 3脉冲线性式锁止电磁阀脉冲线性式锁止电磁阀 4锁止离合器控制阀锁止离合器控制阀 89-89-2828 (5)缓冲安全系统缓冲安全系统 提高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和汽车的提高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和汽车的 乘坐舒适性,取决于执行机构各元件的工作性能。乘坐舒适性,取决于执行机构各元件的工作性能。 为此,在液压系统中设置了缓冲安全系统,以保证换为此,在液压系统中设置了缓冲安全系
23、统,以保证换 挡的可靠性和平顺性。挡的可靠性和平顺性。 为防止自动变速器在换挡时出现冲击,装有许多起缓为防止自动变速器在换挡时出现冲击,装有许多起缓 冲和安全作用的缓冲阀、蓄压减振器。这类装置统称为冲和安全作用的缓冲阀、蓄压减振器。这类装置统称为 缓冲安全系统。缓冲安全系统。 89-89-2929 缓冲阀缓冲阀 缓冲阀的作用是改善换挡的平顺性缓冲阀的作用是改善换挡的平顺性 。 a)手控制阀在前进挡位置手控制阀在前进挡位置 b)抬起加速踏板换直接挡抬起加速踏板换直接挡 1滑阀滑阀 2弹簧弹簧 3阀座阀座 89-89-3030 蓄能器缓冲换挡冲击蓄能器缓冲换挡冲击 89-89-3131 第三节第三
24、节 汽车防滑液压控制系统汽车防滑液压控制系统 一、一、ABS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二、ASR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89-89-3232 (一)(一)ABSABS的基本组成的基本组成 电控单元,传感器,执行机构。电控单元,传感器,执行机构。 1轮速传感器轮速传感器 2轮缸轮缸 3液压调节器液压调节器 4制动主缸制动主缸 5ABS ECU 6报警灯报警灯 89-89-3333 1.ABS ECUABS ECU ABS ECU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计算出车速、轮速、滑移率和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计算出车速、轮速、滑移率和 车轮的减速度、加速度,
25、并向车轮的减速度、加速度,并向ABS执行机构下达控制指令来调节各执行机构下达控制指令来调节各 车轮制动器的制动油压,控制各种执行器工作。车轮制动器的制动油压,控制各种执行器工作。 89-89-3434 2.传感器传感器 ABS采用的传感器包括轮速传感器和汽车减速度传感采用的传感器包括轮速传感器和汽车减速度传感 器两种。器两种。 一般轮速传感器都安装在车轮上,有些后轮驱动的车一般轮速传感器都安装在车轮上,有些后轮驱动的车 辆将检测后轮速度的传感器安装在差速器内,通过后轴辆将检测后轮速度的传感器安装在差速器内,通过后轴 转速来检测,故又称之为轴速传感器。目前,国内外转速来检测,故又称之为轴速传感器
26、。目前,国内外ABS 控制车速范围是控制车速范围是15160km/h,并将逐渐扩大到,并将逐渐扩大到8 260km/h,甚至更大。,甚至更大。 霍尔效应式轮速传感器适应面更广,现已得到广泛的霍尔效应式轮速传感器适应面更广,现已得到广泛的 应用。应用。 89-89-3535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 ABS执行机构主要由制动压力调节器和执行机构主要由制动压力调节器和ABS报警灯组成。报警灯组成。 液压式制动压力调节器主要由电磁阀、液压泵和储液器液压式制动压力调节器主要由电磁阀、液压泵和储液器 等组成。制动压力调节器串接在制动主缸和轮缸之间,通等组成。制动压力调节器串接在制动主缸和轮缸之间,通 过电磁阀直
27、接或间接地控制轮缸的制动压力。过电磁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轮缸的制动压力。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液压制动系统装用的制动压力调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液压制动系统装用的制动压力调 节器有循环式(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直接控制制动压力)节器有循环式(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直接控制制动压力) 和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间接控制制动压力)和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间接控制制动压力) 两种。两种。 89-89-3636 1轮缸轮缸 2电磁阀电磁阀 3电动液压泵电动液压泵 4蓄能器蓄能器 (1)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 89-89-3737 电磁阀电磁阀 89-89-3838 回油泵与
28、蓄能器回油泵与蓄能器 1偏心轮偏心轮 2回油泵柱塞回油泵柱塞 3回油泵回油泵 4蓄能器蓄能器 B通蓄能器通蓄能器 A通轮缸通轮缸 89-89-3939 常规制动过程常规制动过程 1 1电磁阀电磁阀 2 2ECU 3 3传感器传感器 4 4车轮车轮 5 5轮缸轮缸 6 6液压部件液压部件 7 7主缸主缸 8 8线圈线圈 9 9阀心阀心 1010储液器储液器 1111回油泵回油泵 1212踏板踏板 89-89-4040 保压过程保压过程 1 1电磁阀电磁阀 2 2ECU 3 3传感器传感器 4 4车轮车轮 5 5轮缸轮缸 6 6主缸主缸 7 7线圈线圈 8 8回油泵回油泵 9 9储液器储液器 10
29、10踏板踏板 89-89-4141 减压过程减压过程 1 1电磁阀电磁阀 2 2ECU 3 3传感器传感器 4 4车轮车轮 5 5轮缸轮缸 6 6液压部件液压部件 7 7主缸主缸 8 8线圈线圈 9 9储液器储液器 1010电动机电动机 1111回油泵回油泵 1212踏板踏板 89-89-4242 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 常规制动过程常规制动过程 1 1ECU 2 2传感器传感器 3 3车轮车轮 4 4轮缸轮缸 5 5储液器储液器 6 6线圈线圈 7 7液压泵液压泵 8 8电磁阀电磁阀 9 9柱塞柱塞 1010单向阀单向阀 1111液压部件液压部件 1212主缸主缸 1313
30、踏板踏板 89-89-4343 减压过程减压过程 1 1ECU 2 2轮缸轮缸 3 3传感器传感器 4 4车轮车轮 5 5储液器储液器 6 6线圈线圈 7 7柱塞柱塞 8 8电磁阀电磁阀 9 9液压泵液压泵 1010蓄能器蓄能器 1111单向阀单向阀 1212液压部件液压部件 1313主缸主缸 1414踏板踏板 89-89-4444 保压过程保压过程 1 1ECU 2 2轮缸轮缸 3 3传感器传感器 4 4车轮车轮 5 5储液器储液器 6 6线圈线圈 7 7液压泵液压泵 8 8电磁阀电磁阀 9 9柱塞柱塞 1010单向阀单向阀 1111液压部件液压部件 1212主缸主缸 1313踏板踏板 89
31、-89-4545 增压过程增压过程 1 1ECU 2 2传感器传感器 3 3车轮车轮 4 4轮缸轮缸 5 5储液器储液器 6 6线圈线圈 7 7柱塞柱塞 8 8电磁阀电磁阀 9 9液压泵液压泵 1010蓄能器蓄能器 1111单向阀单向阀 1212液压部件液压部件 1313主缸主缸 1414踏板踏板 89-89-4646 4.ABS的分类的分类 序序 号号 控制方式控制方式应应 用用 情情 况况图图 例例 1 四传感器四传感器 四通道四通道 四轮独立四轮独立 控制控制 通过各车轮车速传感器的信号分别对各车轮通过各车轮车速传感器的信号分别对各车轮 制动压力单独进行控制。适用于双制动管路为制动压力单
32、独进行控制。适用于双制动管路为 前、后轮独立布置型式的汽车。日本本田车系前、后轮独立布置型式的汽车。日本本田车系 采用该控制方式。该系统在左右侧车轮附着系采用该控制方式。该系统在左右侧车轮附着系 数相近的路面上,制动距离和操纵性最好,但数相近的路面上,制动距离和操纵性最好,但 在左、右车轮所处路面条件不同时方向稳定性在左、右车轮所处路面条件不同时方向稳定性 较差,原因是同一轴上左右车轮的制动力不同,较差,原因是同一轴上左右车轮的制动力不同, 使汽车产生较大的偏转力矩而产生制动跑偏使汽车产生较大的偏转力矩而产生制动跑偏 2 四传感器四传感器 四通道四通道 前轮独立前轮独立 一后轮选一后轮选 择控
33、制方择控制方 式式 一般采用低选择控制,即以易抱死的车轮为一般采用低选择控制,即以易抱死的车轮为 标准,给两后轮施加相等的制动压力控制车轮标准,给两后轮施加相等的制动压力控制车轮 转动。此种控制方式应用于转动。此种控制方式应用于X X型制动双管路汽型制动双管路汽 车,因为左右后轮不是同一制动管路,因此需车,因为左右后轮不是同一制动管路,因此需 要采用四个通道。此种形式的操纵性、稳定性要采用四个通道。此种形式的操纵性、稳定性 均较好,但制动效能稍差均较好,但制动效能稍差 89-89-4747 3 四 传 感 器四 传 感 器 三 通 道 三 通 道 前轮独前轮独 立立 后 轮后 轮 低 选 择
34、控低 选 择 控 制方式制方式 用于双制动管路前后布用于双制动管路前后布 置型式的后轮驱动汽车。采置型式的后轮驱动汽车。采 用四个车速传感器实现两前用四个车速传感器实现两前 轮的单独控制和两后驱动轮轮的单独控制和两后驱动轮 的低选择控制,其性能与控的低选择控制,其性能与控 制方式制方式2 2相同,操纵性、稳相同,操纵性、稳 定性较好,但制动性能稍差。定性较好,但制动性能稍差。 我国许多国产车型采用此控我国许多国产车型采用此控 制方式制方式 4 三 传 感 器三 传 感 器 三 通 道 三 通 道 前轮独前轮独 立立 后 轮后 轮 低 选 择 控低 选 择 控 制方式制方式 用于双制动管路前后独
35、用于双制动管路前后独 立布置且采用后轮驱动的汽立布置且采用后轮驱动的汽 车,前轮有单独的转速传感车,前轮有单独的转速传感 器。后轮轮速由差速器上的器。后轮轮速由差速器上的 测速传感器检测,按低选择测速传感器检测,按低选择 控制方式用一条制动管路对控制方式用一条制动管路对 后轮进行制动控制,其性能后轮进行制动控制,其性能 与第与第3 3种方式相近种方式相近 89-89-4848 5 四传感器四传感器 二通道二通道 前轮独立前轮独立 控制方式控制方式 用于用于X型双制动管路汽车的简易控制系统。前型双制动管路汽车的简易控制系统。前 轮独立控制,制动液通过比例阀轮独立控制,制动液通过比例阀(PV阀阀)
36、按一定按一定 比例减压后传至对角后轮。与三通道、四通道比例减压后传至对角后轮。与三通道、四通道 的的ABS相比,其后轮制动力有所降低,制动效相比,其后轮制动力有所降低,制动效 能稍有下降,但后轮侧滑较小。该控制方式属能稍有下降,但后轮侧滑较小。该控制方式属 于双通道式,可减少压力调节器个数,成本较于双通道式,可减少压力调节器个数,成本较 低,应用较少低,应用较少 6 四传感器四传感器 二通道二通道 前轮独前轮独 立立后轮后轮 低选择控低选择控 制方式制方式 在通往后轮的两通道上增加一个低选择阀在通往后轮的两通道上增加一个低选择阀 (SLV阀阀)代替第代替第5种中的种中的PV阀。阀。SLV阀的存
37、在可阀的存在可 使汽车在不对称路面制动时,高使汽车在不对称路面制动时,高侧前轮的高侧前轮的高 压不直接传至低压不直接传至低侧对角后轮,而只升至与低侧对角后轮,而只升至与低 侧前轮相同的压力,从而防止低侧前轮相同的压力,从而防止低侧后轮抱死。侧后轮抱死。 这种控制方式的效果接近三通道或四通道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的效果接近三通道或四通道控制 的的ABS 7 一传感器一传感器 一通道一通道 后轮近似后轮近似 低选择控低选择控 制系统制制系统制 动方式动方式 用于制动管路前后布置且采用后轮驱动的汽用于制动管路前后布置且采用后轮驱动的汽 车。在后轮制动器总管中只设置一个制动压力车。在后轮制动器总管中只设置一
38、个制动压力 调节器,只对后轮采用近似低选择的控制方式。调节器,只对后轮采用近似低选择的控制方式。 由于没有对前轮进行控制,故前轮易抱死,转由于没有对前轮进行控制,故前轮易抱死,转 向操纵性差,制动距离较长,但结构简单,装向操纵性差,制动距离较长,但结构简单,装 车成本更低,应用于一些轻型载货汽车上车成本更低,应用于一些轻型载货汽车上 89-89-4949 (二)(二)ABS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 通过轮速传感器测量车轮转速并将这一数据传送到通过轮速传感器测量车轮转速并将这一数据传送到ECU 上。上。ECU利用车轮转速传感器信号来计算车速。利用车轮转速传感器信号来计算车速。 在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
39、可与固化在在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可与固化在ECU中的理想减速中的理想减速 度的特性曲线相比较。如果度的特性曲线相比较。如果ECU判断出车轮减速度太大和判断出车轮减速度太大和 车轮即将抱死,它就将信号传送给液压执行装置。液压执车轮即将抱死,它就将信号传送给液压执行装置。液压执 行装置根据来自行装置根据来自ECU的信号能够迅速地对制动器进行保压、的信号能够迅速地对制动器进行保压、 减压、升压或常规制动,动作频率能达到减压、升压或常规制动,动作频率能达到10次次/s以上。以上。 ABS的功用就是控制实际的制动过程,使之接近于理想制的功用就是控制实际的制动过程,使之接近于理想制 动过程。动过程。 89
40、-89-5050 (一)(一) ASR的基本组成的基本组成 1右前轮速传感器右前轮速传感器 2比例阀比例阀 和差压阀和差压阀 3制动主缸制动主缸 4ASR 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 5右后轮速传右后轮速传 感器感器 6左后轮速传感器左后轮速传感器 7发动机控制电脑发动机控制电脑 8ABS ASR控制电脑控制电脑 9ASR关闭指示关闭指示 灯灯 10ASR工作指示灯工作指示灯 11ASR选择开关选择开关 12左前轮速传感器左前轮速传感器 13主节主节 气门位置传感器气门位置传感器 14辅助节气门辅助节气门 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 15辅助节气门驱动辅助节气门驱动 步进电动机步进电动机 16AB
41、S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 89-89-5151 ASR ECU ASR和和ABS的一些信号输入和处理都是相同的,为减的一些信号输入和处理都是相同的,为减 少电子元件的使用量,使结构更加紧凑,少电子元件的使用量,使结构更加紧凑,ASR控制器与控制器与 ABS电子控制单元通常集成在一起,成为电子控制单元通常集成在一起,成为ABS/ASR ECU。 89-89-5252 ASR 传感器传感器 ASR与与ABS共用轮速传感器,而节气门开度传感器则共用轮速传感器,而节气门开度传感器则 与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共享。与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共享。ASR选择开关是选择开关是ASR专用专用 的信号输入装置,将的
42、信号输入装置,将ASR选择开关关闭,选择开关关闭,ASR就不起作就不起作 用。用。 89-89-5353 ASR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 在通往驱动车轮制动轮缸的管路中增设了一个在通往驱动车轮制动轮缸的管路中增设了一个ASR制制 动压力调节器,动压力调节器,ASR制动压力源是蓄能器,通过电磁阀制动压力源是蓄能器,通过电磁阀 来调节驱动车轮制动压力的大小。来调节驱动车轮制动压力的大小。 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对滑转车轮施加制动力并且控制制动压力调节器对滑转车轮施加制动力并且控制 制动力的大小,将滑转车轮的滑转率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制动力的大小,将滑转车轮的滑转率控制在目标范围之 内。内。 ASR制动压力调节
43、器的结构形式有单独方式和组合方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结构形式有单独方式和组合方 式两种。式两种。 89-89-5454 单独方式的单独方式的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 1ABS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 2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 3调压缸调压缸 4三位三通电磁阀三位三通电磁阀 5蓄能器蓄能器 6压力开关压力开关 7驱动轮制动器驱动轮制动器 89-89-5555 组合方式的组合方式的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 1液压泵液压泵 2ABS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 3、8、9电磁阀电磁阀 4蓄能器蓄能器 5压力开关压力开关 6循环泵循环泵 7储液器储液器 10、11驱
44、动轮制动器驱动轮制动器 89-89-5656 节气门驱动装置节气门驱动装置 应用最广的方法是应用最广的方法是ASR ECU通过改变发动机辅助节气门通过改变发动机辅助节气门 的开度来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在的开度来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在ASR不起作用时,辅助不起作用时,辅助 节气门处于全开位置。节气门处于全开位置。 当需要减小发动机的驱动转矩来控制车轮滑转时,当需要减小发动机的驱动转矩来控制车轮滑转时,ASR ECU就输出控制信号,使辅助节气门驱动装置工作(节气门就输出控制信号,使辅助节气门驱动装置工作(节气门 驱动装置一般由步进电动机和传动机构组成。步进电动机根驱动装置一般由步进电动机和传动
45、机构组成。步进电动机根 据据ASR ECU输出的控制脉冲转动规定的转角,通过传动机输出的控制脉冲转动规定的转角,通过传动机 构带动辅助节气门转动),减小辅助节气门的开度使发动机构带动辅助节气门转动),减小辅助节气门的开度使发动机 进气量减少,从而达到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抑制驱动车进气量减少,从而达到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抑制驱动车 轮滑转的目的。轮滑转的目的。 89-89-5757 (二)(二)ASR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 汽车行驶时,汽车行驶时,ECU根据轮速传感器产生的驱动车轮及根据轮速传感器产生的驱动车轮及 非驱动车轮的转速信号,确定驱动车轮的滑转率,如果非驱动车轮的转速信号,确定驱动车
46、轮的滑转率,如果 ECU判断滑转率超出了目标范围,判断滑转率超出了目标范围,ECU再综合参考节气再综合参考节气 门开度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转向信号等因素确定控门开度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转向信号等因素确定控 制方式,向相应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使驱动副节气门的制方式,向相应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使驱动副节气门的 步进电动机动作,减小节气门的开度,发动机的输出转步进电动机动作,减小节气门的开度,发动机的输出转 矩减小,驱动轮上的驱动力矩也随着减小,从而将驱动矩减小,驱动轮上的驱动力矩也随着减小,从而将驱动 车轮的滑转率控制在目标值之内。车轮的滑转率控制在目标值之内。 89-89-5858 (三)(三)
47、ABS与与ASR的比较的比较 ABS是在车速大于是在车速大于8km/h时制动才发挥作用,时制动才发挥作用,ASR则则 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起作用,但当车速大于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起作用,但当车速大于80 120km/h时一般不起作用。时一般不起作用。 89-89-5959 第四节第四节 汽车液压悬架系统汽车液压悬架系统 一、汽车电控液压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一、汽车电控液压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车高控制系统二、车高控制系统 三、自适应悬架系统三、自适应悬架系统 89-89-6060 一、汽车电控液压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一、汽车电控液压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89-89-6161
48、 液压控制油路液压控制油路 1液压泵液压泵 2调压阀调压阀 3车身车身 4液压缸液压缸 5缓冲腔缓冲腔 6衰减阀衰减阀 7螺旋弹簧螺旋弹簧 89-89-6262 二、车高控制系统二、车高控制系统 车高控制系统是在被动悬架的基础上加装水平高度调车高控制系统是在被动悬架的基础上加装水平高度调 节机构形成的。节机构形成的。 它能够根据车身负载的变化自行调节,使车身高度不它能够根据车身负载的变化自行调节,使车身高度不 随乘员和载荷的变化而改变,保证悬架始终都有合适的随乘员和载荷的变化而改变,保证悬架始终都有合适的 工作行程。工作行程。 车高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通常由空气或油气弹簧组成,车高控制系统的执行
49、机构通常由空气或油气弹簧组成, 因而高度调整机构一般分为空压式与液压式两类。液压因而高度调整机构一般分为空压式与液压式两类。液压 式又分为千斤顶式和液压气动式,可与普通弹簧并联使式又分为千斤顶式和液压气动式,可与普通弹簧并联使 用。用。 89-89-6363 液压千斤顶式车身高度调节机构液压千斤顶式车身高度调节机构 89-89-6464 液压气动机械控制式车身高度调节机构液压气动机械控制式车身高度调节机构 1油箱油箱 2液压泵液压泵 3管路管路 4、5、12、13带气体弹簧的液压缸带气体弹簧的液压缸 6漏液回收回路漏液回收回路 7高度调节阀(前桥)高度调节阀(前桥) 8前桥制动阀前桥制动阀 9
50、优先控制阀优先控制阀 10后桥制动阀后桥制动阀 11高度调节阀(后桥)高度调节阀(后桥) 89-89-6565 三、自适应悬架系统三、自适应悬架系统 自适应悬架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能根据车辆的行驶条件自适应悬架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能根据车辆的行驶条件 进行自适应调节。进行自适应调节。 当汽车在正常路面行驶时,悬架的刚度和阻尼应设置当汽车在正常路面行驶时,悬架的刚度和阻尼应设置 得较低,以保证乘坐舒适性。得较低,以保证乘坐舒适性。 在急转弯、快速起动及紧急制动时,提高阻尼可减少在急转弯、快速起动及紧急制动时,提高阻尼可减少 车身姿态变化。在凸凹不平及坏路面行驶时,提高阻尼车身姿态变化。在凸凹不平及坏路面
51、行驶时,提高阻尼 力能快速吸收车身的振动,并降低轮胎接地点力的变化,力能快速吸收车身的振动,并降低轮胎接地点力的变化, 减少轮胎动负荷。减少轮胎动负荷。 89-89-6666 液力主动控制自适应悬架系统液力主动控制自适应悬架系统 89-89-6767 第五节第五节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在汽车转向系统中增设动力装置后就称为在汽车转向系统中增设动力装置后就称为“动力转向动力转向”。采用。采用 动力转向的目的,是使转向躁纵轻便,改善响应特性。动力转向的目的,是使转向躁纵轻便,改善响应特性。 目前的动力转向装置均采用液压作动力,利用油泵来建立液压,目前的动力转向装置均采用液压作动力,利用
52、油泵来建立液压, 再经过控制阀来调节液压油的流量,根据汽车的行驶状态,控制再经过控制阀来调节液压油的流量,根据汽车的行驶状态,控制 转向系统。在转向时,转向动作仍由驾驶员来完成,但作用在转转向系统。在转向时,转向动作仍由驾驶员来完成,但作用在转 向机构上的力则由动力装置提供,因此,能使转向轻便省力。向机构上的力则由动力装置提供,因此,能使转向轻便省力。 一、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概述及分类一、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概述及分类 二、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二、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89-89-6868 一、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概述及分类一、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概述及分类 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是以液
53、体的压力作动力完成转向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是以液体的压力作动力完成转向 加力动作的,工作介质多用油液,工作压力一般为加力动作的,工作介质多用油液,工作压力一般为8 15MPa。与气压动力转向比较,工作压力高、动力缸尺。与气压动力转向比较,工作压力高、动力缸尺 寸小、结构紧凑、质量小;由于油液具有不可压缩性,寸小、结构紧凑、质量小;由于油液具有不可压缩性, 所以液压式动力转向灵敏度高、系统刚性好;油液的阻所以液压式动力转向灵敏度高、系统刚性好;油液的阻 尼作用可以吸收路面冲击;助力装置也无需润滑。缺点尼作用可以吸收路面冲击;助力装置也无需润滑。缺点 是结构复杂,对加工精度和密封要求高等。是结构复杂
54、,对加工精度和密封要求高等。 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按液流的形式分为常流式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按液流的形式分为常流式和常压和常压 式两种。式两种。 89-89-6969 常流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常流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常流式是指汽车在行驶常流式是指汽车在行驶 中,转向盘保持不动,控中,转向盘保持不动,控 制阀中的滑阀在中间位置制阀中的滑阀在中间位置 时油路保持畅通,即油液时油路保持畅通,即油液 从油罐吸入液压泵,又被从油罐吸入液压泵,又被 液压泵排出,经控制阀回液压泵排出,经控制阀回 到油罐,一直处于常流状到油罐,一直处于常流状 态。态。 1转向油罐转向油罐 2转向液压泵转向液压泵 3转向管路转向管路
55、 4动力转向器动力转向器 89-89-7070 常压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常压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常压式是指汽车行驶中,无论转向盘转动或不转动,常压式是指汽车行驶中,无论转向盘转动或不转动, 整个液压系统一直保持高压。通常用蓄能器保持压力,整个液压系统一直保持高压。通常用蓄能器保持压力, 控制阀是常闭的。平时液压泵工作以提高蓄能器的压力,控制阀是常闭的。平时液压泵工作以提高蓄能器的压力, 达到最大工作压力后,液压泵自动卸载而空转。达到最大工作压力后,液压泵自动卸载而空转。 与常流式相比,常压式液压元件多,结构复杂;蓄能与常流式相比,常压式液压元件多,结构复杂;蓄能 器增加了充氮的工序;对系统的密封
56、要求更高;液压泵器增加了充氮的工序;对系统的密封要求更高;液压泵 的磨损较大;在转向阻力较小时,消耗的功率也较大。的磨损较大;在转向阻力较小时,消耗的功率也较大。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它的使用,目前常压式转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它的使用,目前常压式转 向系统应用较少。向系统应用较少。 89-89-7171 分分 类类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按控制阀形式分为滑阀式和转阀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按控制阀形式分为滑阀式和转阀式 两种。两种。 按动力缸、控制阀和转向器的相互位置可分为整体式按动力缸、控制阀和转向器的相互位置可分为整体式 和分置式两种:动力缸、控制阀与转向器合为一体的为和分置式两种:动力缸
57、、控制阀与转向器合为一体的为 整体式;动力缸和转向器分开布置的为分置式。整体式;动力缸和转向器分开布置的为分置式。 按控制阀的位置分为三种形式:控制阀装在转向器上按控制阀的位置分为三种形式:控制阀装在转向器上 的为半整体式;控制阀装在动力缸上的为联阀式;控制的为半整体式;控制阀装在动力缸上的为联阀式;控制 阀装在转向器和动力缸之间的拉杆上的为联杆式。阀装在转向器和动力缸之间的拉杆上的为联杆式。 89-89-7272 整体式与分置式的比较整体式与分置式的比较 整体式动力转向系统结构紧凑、管路少、支架小、质量小、易于整体式动力转向系统结构紧凑、管路少、支架小、质量小、易于 布置,因而在部分重型汽车
58、、中型汽车和绝大多数高级轿车上得到布置,因而在部分重型汽车、中型汽车和绝大多数高级轿车上得到 应用。缺点是不能用于吨位较大的重型汽车上,前轴负荷要小或等应用。缺点是不能用于吨位较大的重型汽车上,前轴负荷要小或等 于于8t。 分置式动力转向系统结构简单,根据不同车型的需要将控制阀灵分置式动力转向系统结构简单,根据不同车型的需要将控制阀灵 活地布置在转向器、动力缸或拉杆上。可选用现有的转向器,加装活地布置在转向器、动力缸或拉杆上。可选用现有的转向器,加装 控制阀、动力缸及液压泵和管路等,组成动力转向系统。但其管路控制阀、动力缸及液压泵和管路等,组成动力转向系统。但其管路 布置要比整体式复杂得多,零
59、件的数量也增加了。其显著特点是承布置要比整体式复杂得多,零件的数量也增加了。其显著特点是承 受载荷的限制较小,特别是对超重型汽车和特种汽车,可以视需要受载荷的限制较小,特别是对超重型汽车和特种汽车,可以视需要 增加动力缸的数目,增大缸径或改变动力缸的位置,以满足转向阻增加动力缸的数目,增大缸径或改变动力缸的位置,以满足转向阻 力矩增大的需要。力矩增大的需要。 89-89-7373 1.整体式动力转向系统整体式动力转向系统 该动力转向系统由转向该动力转向系统由转向 油罐、转向液压泵、转向油罐、转向液压泵、转向 管路、整体式动力转向器管路、整体式动力转向器 组成。组成。 1转向油罐转向油罐 2转向
60、液压泵转向液压泵 3转向管路转向管路 4动力转向器动力转向器 89-89-7474 2.半整体式动力转向系统半整体式动力转向系统 该转向系统中的转向器该转向系统中的转向器 大都是滑阀式结构。大都是滑阀式结构。 a)保持转向盘不动时保持转向盘不动时 b)向左转动转向盘时向左转动转向盘时 1转向盘转向盘 2动力缸动力缸 3转向螺杆转向螺杆 4转向螺母转向螺母 5摇臂轴摇臂轴 6转向摇臂转向摇臂 7复位装置复位装置 8单向阀单向阀 9油罐油罐 10转向液压泵转向液压泵 11阀体阀体 12滑阀滑阀 89-89-7575 3.联阀式动力转向系统联阀式动力转向系统 该系统的控制阀与动该系统的控制阀与动 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路维修考试题及答案
- 军事论理考试题及答案
- 夫妻骑驴面试题及答案
- 北京一零一中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和弦模拟试题及答案
- 临床三基试题及答案
- 农民夜校考试题及答案
- 事业编考试面试题及答案
- 唐代科举试题及答案
- 青少年财商提升三策
- 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
- 2.AD830机台板面操作讲解
- 《诺丁山》经典台词
- 职高英语词汇表优质资料
- YY/T 0752-2009电动骨组织手术设备
- GB/T 40080-2021钢管无损检测用于确认无缝和焊接钢管(埋弧焊除外)水压密实性的自动电磁检测方法
- GB/T 2-2001紧固件外螺纹零件的末端
-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
- 教育评价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
- 手术通知单模板
- 油气藏类型、典型的相图特征和识别实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