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2331-1990 有毒作业分级》是中国一项关于有毒作业环境与健康保护的国家标准。该标准旨在为评估和控制工作场所中毒害因素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安全。以下是标准内容的详细说明:
-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毒作业的分级原则、分级方法及分级依据,适用于存在化学毒物的工作场所,用以评价作业环境的毒害程度,指导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引用标准:列出了实施本标准时所依据或参考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和文件,确保了标准实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有毒作业、有毒作业分级、日接触允许浓度(MA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等相关专业术语的含义,为理解标准内容奠定基础。
-
分级原则:基于毒物的危害性(包括毒性、浓度、暴露时间等)和劳动条件,将有毒作业分为四个级别,I级最轻,IV级最重,以便于采取不同级别的防护措施。
-
分级方法:通过计算毒物危害指数(THI)来进行作业分级。THI考虑了毒物的日接触允许浓度、实际浓度以及每天接触时间等因素,公式为:THI = Ci / MAC * T,其中Ci为作业场所毒物的实际浓度,MAC为该毒物的日接触允许浓度,T为接触时间。
-
分级依据:根据THI值将有毒作业分为四级:
- I级:THI≤1,表示轻微危害,需常规监测和基本防护;
- II级:1<THI≤10,表示中度危害,需加强监测和中级防护措施;
- III级:10<THI≤100,表示高度危害,需严格监控和高级防护措施;
- IV级:THI>100,表示极度危害,应尽可能采取替代工艺,或在极端防护条件下进行作业。
-
实施与管理:提出了企业应依据分级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定期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测评价,并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和教育培训。
-
附录:提供了毒物危害指数计算示例、常用化学毒物的日接触允许浓度表等实用信息,便于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0-04-23 颁布
- 1991-01-01 实施


文档简介
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从事有毒作业危害条件分级的技术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生产性毒物作业。
2引用标准
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TJ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术语
3.1生产性毒物
在生产中使用和产生的、并在作业时以较少的量经呼吸道、皮肤、口进入人体,与人体发生化学作用,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3.2工作地点
职工为观察、操作和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3.3有毒作业
职工在存在生产性毒物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和劳动的作业。
3.4有毒作业劳动时间
在一个工作日内,职工在工作地点实际接触生产性毒物的作业时间。
3.5毒物浓度超标倍数
工作地点空气中毒物的浓度超过该种生产性毒物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
4有毒作业分级原则
4.1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毒物浓度超标倍数是有毒作业分级的三项指标,并分别用D、L、B表示。
即:D--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数;
L--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数;
B--毒物浓度超标倍数。
4.2三项指标的确定
4.2.1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数D,见表1。
表1
毒物危害程度级别
(见GB5044表2)
D
Ⅰ(极度危害)
8
Ⅱ(高度危害)
4
Ⅲ(中度危害)
2
Ⅳ(轻度危害)
1
4.2.2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数L
以有毒作业劳动时间为计算依据,见表2。
表2
有毒作业劳动时间,h
L
≤2
1
2—5
2
>5
3
4.2.3毒物浓度超标倍数B
以工作地点实际测定的毒物超标倍数值作为计算依据。工作地点空气中有毒物质的采样规定见附录A(补充件)、超标倍数B的计算公式:
B=MC/MS-1………………(1)
式中:MC--测定的毒物浓度均值,mg/m3;
MS--该种毒物在TJ36表4中的最高容许深度,mg/m3。
4.3分级指数C的计算
4.3.1分级指数C的计算公式:
C=DLB………………(2)
式中:D--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数;
L--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数;
B--毒物浓度超标倍数。
4.3.2分级级别见表3。
表3
指数范围
级别
C≤0
0级(安全作业)
0<C≤6
一级(轻度危害作业)
6<C≤24
二级(中度危害作业)
24<C≤96
三级(高度危害作业)
C>96
四级(极度危害作业)
4.4根据有毒作业的毒物浓度超标倍数、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有毒作业劳动时间三项指标综合评价,并实行简化,制定出《有毒作业分级》级别表见表4。
表4
毒物危害程度级别
毒物浓度超标倍数
0
>0-1
>1-2
>2-4
>4-8
>8-16
16-32
>32-64
>64
Ⅳ
0
Ⅲ
一
二
三
四
Ⅱ
Ⅰ
注:跨两级区方格的级别:从左到右,有毒作业劳动时间<2h,依次分一、二、三级;>2h,依次分别
为二、三、四级。
4.5当有毒作业工作地点空气中存在多种毒物时,应分别进行毒物作业的分级,以最严重的级别定级,同时注明其他生产性毒物作业的级别。
5有毒作业的分级和测定
由劳动部门及其授权的劳动安全卫生检测机构进行有毒作业的分级和测定
附录A
工作地点空气中有毒物质的采样规定
(补充件)
A.1采样周期
生产性毒物每年至少测定2次(夏、冬各一次)。
A.2采样地点
A.2.1在职工的工作地点进行采样(如工作地点有变化相应进行几次采样,浓度取均值)。
A.2.2采样器应架设在操作人员呼吸带高度、有毒物质扩散的下风向位置。
A.3采样数量
在测定毒物浓度超标倍数时,每个作业场所应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数量不得少于5个。
A.4注意事项
A.4.1采样时,企业必须正常利用现有防毒措施。
A.4.2必须在正常生产的状况下进行采样。
A.4.3由工艺流程和劳动组织的变更及设备改造、技术更新而引起劳动条件变化时应重新测定。
A.5分析方法
参照《车间空气监测方法》第二版执行。
A.6绘制工作地点采样点平面图
A.7有毒作业分级汇总表(见表A1)
表A
企业名称:作业场所:编号:
类别
项目
工作地点
工种
三项指标
工种
名称
作业
人数
毒物危害程度级别
毒物浓度超标倍数
有毒
作业
劳动
时间
分级
级别
毒物
名称
危害
级别
毒物
浓度
mg/m3
卫生
标准
mg/m3
超标
倍数
采样人员分析人员时间
分级人员审核主管(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团队演出合同协议书模板
- 如何能终止合作协议合同
- 国内父母买房协议书模板
- 山西房屋装修协议书范本
- 安徽农业大学三方协议书
- 安装承包安全合同协议书
- 小区旧路灯出售合同范本
- 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解析
-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合作协议
- 建材巷商铺转让合同范本
- 贴牌生产委托授权书
- 做一个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课件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完美版全册PPT教学课件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教学教案
- 跨境电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C语言试讲稿课件
- 收音机组装指导书
-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及答案含课标解读
- 水运工程统一用表之一《浙江省港口工程统一用表》
- GB/T 13306-2011标牌
- GA 1800.6-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6部分:核能发电企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