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术体操创新发展_第1页
国际艺术体操创新发展_第2页
国际艺术体操创新发展_第3页
国际艺术体操创新发展_第4页
国际艺术体操创新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艺术体操创新发展1 持续演变的艺术体操创新理念1.1 艺术体操的创新价值在艺术体操评分体系中 , “创新性”占据重要位置。在 2002年第 14 届亚运会艺术体操比赛中 , 我国优秀运动员钟玲就是以其独一无二的 “钟玲跳”、“钟玲转”和“钟玲多努”所具有的技术价值和创新价 值,战胜世界名将哈萨科斯坦的尤苏波娃 , 一举包揽个人全能、个人团 体两枚金牌。创新、难度的连接创新、器械技术的创新、运动员与器械之间相互关 系的创新、集体项目中器械交换的创新、运动员之间关系的创新、成 套编排的创新等等。自 1989年以来, 规则赋予创新较多的加分 ,而且这 种额外的加分价值随着规则的变化正在大幅度增长

2、。由此可见 , 在激烈 竞争的国际艺术体操赛场上 , 创新已成为运动员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1.2 从“改进型”创新到“独创型”创新在 1989 年版的艺术体操规则中 , 首次出现“创新性” , 英文版规则中 被称为“ originality ”, 该词的汉语意思为“创新性 , 独创性”。其实 “创新”和“独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依据创新成果的性质 , 竞技体 育创新可分为“独创型”创新和“改进型”创新。“独创型”创新指 在特定的领域中所实行的从无到有的开拓 , 这种形式的创新要求技术原 理发生质变 , 具有突破性质 2。 2003年以前国际体操联合会对创新的定 义为:“一种已知的、传统的或古

3、典框框以外的编排称为创新”。其 特点是新颖 , 强调技术创新 , 符合艺术体操特点 , 不单纯追求精彩效果 3 当时能获得创新加分的范围非常广泛:新动作、新连接、新关系、新 方式完成已知动作及已知动作的联合均可获得加分。在这种广义的创 新理念的引导下 ,由2-3 个难度通过一种紧密的方式连接起来的 “UNIT”, 也被称为创新。一时间 , “改进型”、“加难型”的创新动 作非常普遍。直到2003年,国际体操联合会艺术体操技术委员会(FIG-RG-TC)又对 创新重新做了严格的界定 , 强调创新难度“必须超脱难度表上的难度系 列 , 并由一次性发力同步完成的单一技术或复合技术。 4”这就意味着

4、原先用新方式完成的已知动作、新连接以及在原技术基础上的超难技 术均被排斥在创新范围之外 , 更增强调的是难度与技术的原创性。从而 提升创新的标准 , 提升创新的价值。能获得创新加分的也仅限于新难度、 身体与器械之间的新关系。上一奥运周期中即使在高达 6.0 分的 CAP 的加分中,没有对创新性给予上限的限制 , 不过能获得创新加分的运动 员仍屈指可数。单从 20012004年获得的创新难度中看出 , 仅有 6 名 运动员的 6个新难度。可喜的是 ,我国运动员占据 50%的席位。身体与 器械的新关系也只有 7 项次, 由俄罗斯、西班牙、白俄罗斯运动员拥有。 这些创新难度和创新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5、“独创型”创新。1.3“独创型”创新对某些创新方法的排斥艺术体操技术创新方法是指在该项目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中总结出的 符合技术发展规律和人体运动规律 , 改进和创造技术的方法 2。艺术体 操从“改进型”创新到“独创型”创新 , 是理念的升华和技术的进步 , 随之而来的是创新方法的变革。 2003年以前, 艺术体操动作的创新途径 多局限于同类难度基础上的“递进创新”和难度与难度之间的“连接 创新”。创新成果多体现在转体和旋转度数的增加、难度之间的连接、 姿态的过渡或改变等。 2003年后,艺术体操强调的是原创技术 , 这就意 味着仅仅将难度表上的动作加难、稍改变一下姿势或难度的不同连接 等等将不

6、再列入创新范围 ; 用特殊方式将 2-3 个难度连接起来形成“UNIT难度也不能算创新。所以“递进式创新”、“难度连接创新” 和部分“移植性创新”在现代艺术体操中将失去意义 , 更加提倡的是新 颖而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新颖”是从纵向比较 , 推陈出新 ; “独 创”是从横向比较 , 前所未有。可见现代艺术体操创新已步入原创阶段。2 创新与规则的搏弈艺术体操作为奥运会较为典型的评分类项目之一 , 规则的修改无疑对 技术发展和技术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则是创新的依据 , 创新又 推动技术的发展。但是如若规则的部分条款对创新有所限制 , 势必会起 到防碍作用。2.12003 、2005 年版

7、规则对创新的束缚事实上,2003版和2005年版规则在艺术价值CAP加分的价值与内容上 并无本质的变化。其优之处是大幅度地提升客观评分的量化标准 , 为器 械技术的发展拓宽空间。不过器械使用加分的过多、过细的条款 , 把运 动员牢牢地捆绑起来。规则明确规定 , 运动员只能从规则的已知条款中 选择加分动作 , 否则无效。难度的选择也规定不能超出难度表上的范围 , 从动作姿态到动作名称都必须与难度表的图例完全一致 , 否则不予承认。 其后果是 , 强调动作的规范 , 却束缚运动员的手脚 ; 方便裁判员评分 , 却 抑制运动员的创新思维。导致规则执行 1 年多来, 赛场上出现的成套编 排不论从横向

8、(项目之间 )和纵向(运动员之间 )观, 雷同现象普遍 , 从而 失去项目的特征,也泯灭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即使 CAP中有独创性加分, 但是规则规定申报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国际体操联合会 , 经技术 委员会审批后方能使用。事实是 , 即使上报的为数很多 , 但能获得此殊 荣的至今仍寥寥无几。2.22005 年版规则缺乏对创新的引导在2005年版新规则颁布后短短的1年多内,FIG-RG-TC就规则的说明 和解释已经发布 5 个补充文件 , 其中只有第 23 号文件公布集体项目的 创新协作动作 , 其它文件精神全部是规则的解释、说明 , 目的是强化对 规则的执行水平。例如在第 20号新闻通讯中

9、 , 大篇幅文字和图均要求 运动员丝毫不差地按照难度表上的要求完成动作 ;第 22 号、第 24号文 件则在难度总体数量上大做文章。即使这些文件对理解规则有着积极 的作用, 但是这种导向无疑会从客观上转移我们对艺术体操创新的注意 力。上述文件中的条条框框也会间接地起到禁锢教练员、运动员创新 性思维的负面作用。3 开拓创新之路值得欣慰的是 , 在这场创新与规则的搏奕中 ,FIG-RG-TC 即时把握了艺 术体操发展的方向 ,于2006年6月出台第 25号新闻通讯 ,指出“决定 重写 2007年新规则全部段落以代替 2005年版规则” 5。3.12007 年版规则的主体思路3.1.1对规定身体动作

10、组(GCO难度的高度重视规则中对每个器械项目所规定的身体难度组是体现其特点的重要内容 之一 ,2005年版规则规定凡是在难度过程中(用“A”表示)完成的抛接 和器械使用 , 其价值增加 0.1 分;而 2007年版规则大大提升这个加分的 力度,即在熟练性、器械使用加分中,只有规定的身体动作组(GCO的难 度才给予02的加分,这个修改使身体技术更加突出器械特点。3.1.2编排“器械使用CAPS加分动作完全放开“器械使用新标准”是 2007 年版规则的精华部分 , 仅用一张简单明了 的表格取代原先烦琐的条款 ,把规定的已知具体动作转化成带有规律性 的条款。教练员、运动员不必再受规则中加分动作框框的

11、局限 , 能够放 手实行自由创造。尤其是集体项目中带有惊险性的协作 ,原先仅有 8种 动作供选择 ,其中使用率高的只有 6种,编排非常单一。如今新规则只 提供判断标准 , 不规定具体动作 , 而且范围扩大 , 惊险性增强 , 价值提升 , 充分体现创新的自由度和技术的发展空间。3.1.3 集体项目协作空间拓宽2007 年版规则不但把所有的抛接 (含中、小抛 )都归类为熟练性 ,增加 抛接的类型 ,而且在集体项目带有惊险性的协作加分中为创新动作预留 充足的空间。例如新规定的“高抛、高惊险地穿过飞行的器械”这个 协作动作价值高达 0.7-0.8 分, 规则仅仅给出总体标准 , 具体的动作则 需要教

12、练员设计、创编。改变以往协作加分动作过于刻版、雷同的现 象, 既调动教练员、运动员创新的积极性 , 又丰富成套编排的动作类型。3.22007 年版规则的创新效应3.2.1 艺术体操进入创新高潮随着2005年版各项器械使用 熟练性CAPS加分动作表的取消,各项器 械使用加分动作表终于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带之而来的是灵活机动的器 械使用精神。 2007年版规则的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为教练员、运动员搭 建创新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 运动员能够抛开原规则中列举的加分条例 ,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努力在器械技术与身体技术的关系上、在难新 动作与协作配合的精心设计中 , 推出适合自己的新连接、新关系、新

13、技 术。2006年11月18日在日本结束的体操世界杯总决赛中 , 集体项目的 创新势头已初见端倪。分别荣获单项冠军的白俄罗斯队和俄罗斯队 ,在 器械交换中出现的高艺术价值以及协作配合中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的 巧妙接触、运动员与器械之间纷繁多变的关系等等 , 均给我们以新的启 迪。3.2.2 创新成为夺金的法宝一套优秀的成套编排 , 除了应符合规则的全部要求外 , 还必须体现与众 不同、超出一般编排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既包括已被国际体操联合 会批准的创新加分 ,更多的还包含在成套编排中出现的多处富含创意的 闪光点 , 这些都是体现整体艺术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 版规则为每个运动员

14、、每个运动队提供创新的空间。能够预见 , 在今后 的国际比赛乃至 2008年奥运会上, 谁拥有创新,谁就占有主动 ;谁的创 新多 , 谁就能获胜。3.2.3 提升创新水平迫在眉睫 与过去照搬规则上已知的条例选择运动员加分动作的做法不同 ,2007年后运动员艺术价值中的加分动作必须经过教练员与运动员的精心设 计、创造。相比之下 , 后者对编者的要求更高 , 只有具有创新思维和创 造力的教练员、运动员才能在这场创新大战中超越过去 , 推陈出新。所 以,面对新规则的机遇与挑战 , 充分开发我国艺术体操总体创新水平 ,实 现新的技术腾飞是实现 2008年奥运目标的关键所在 , 也是迫在眉睫的 任务。4

15、 我国艺术体操发展的启示4.1 抓住机遇、接受挑战我国艺术体操走过近 30 年的曲折历程 , 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痛。 不过不可否认 ,每一次成功均伴随创新的艰辛。在 1987年第 13 届体操 世界锦标赛上 , 平均年龄只有 14.9 岁的上海小将就是以独特、巧妙的 编排征服了裁判员与观众 , 取得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 6。面向 2008年奥 运目标,我国艺术体操队要想在短时间改变艺术价值落后的局面 , 就必 须抓住有力时机 ,开启创新之门 ,在领悟、执行 2007年版规则的关键时 刻迎来创意的灵感。作为我国艺术体操重点攻关的集体项目应该把独 特的创新配合作为突破口 , 以新出奇 , 以巧

16、出奇 , 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以“出其不意”的效果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4.2 激活创新思维“人类创造力的培养 , 实际上是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训练” 7, 而大脑 在产生创造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思维的生理机制 和可能性。不同的是 , 艺术体操的创新思维必须在运动实践中努力尝试 勤于思考,要在运动训练创造活动中萌发智慧。在创新实践中 , 要钻研 规则的精神 , 理解规则背后的“隐性含义” ,善于把握技术的创意导向 , 使创新活动始终沿着准确的方向实行 , 这样的创新才会符合潮流 , 才有 价值。勇于创新还要超越习惯性思维方式 , 超越已知的动作、已有的连 接、已经习惯的

17、编排模式和方法 , 大胆、自由放纵地遐想、设计。还要 鼓励运动员在“玩”器械中突发奇想。实践证明 , 很多精彩的配合都是 运动员自己“玩出来”的。例如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运动员发明的 “波浪配合”和圈穿“山洞”等 , 均在国际赛场上引起轰动效应。所以 激发创新思维就是开辟新思路 ,寻找新途径 ,达到新目标。4.3 培育“共创”环境要激发教练员、运动员的创新积极性 ,力争在 2008 年前多出创新成果 就要在全国艺术体操界掀起创新的热潮 , 培育一个良好的“共创”环境。 创意是金,贵在出新, 抓住一个“新”字 ,就牢牢掌握了创意的真谛 8。但是创意并不等于成果 ,创意的判断和完善需要集思广益 , 发挥集体的 智慧与力量。所以 , 培育“共创”环境首先要让每一个人都要提升对创 新重要性、必要性的理解 ,增强参与性。每年的冬训期间 , 打一场全国 性的创新攻坚战 , 争取出一批有创意的新难度、新关系、新协作。国家 队创编小组要吸收音乐、舞蹈界的专家参与编排 , 提升成套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