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e have two ears but only one mouth. it takes us two years to learn to speak, but it takes us a lifetime to learn to be silent.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中班音乐教案九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活动目标:1.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语言、动作、打击乐伴奏,感受乐曲的结构、性质及乐曲所蕴藏的内涵。2.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激发幼儿在尝试活动中提高对音乐欣赏的兴趣。3.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情感。活动准备:录音机一台、乐曲磁带几盒、画有“小鸟爱妈妈”幻灯片
2、若干幅、打击乐器若干。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根据不同音乐,尝试创编短小的问候曲,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兴趣。师: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小树林里,这儿有好多朋友在欢迎我们,听,谁在向我们问好!(鼓励幼儿多编几句)例:出示小鸟头饰,放鸟儿叫录音,幼儿唱歌。二、欣赏音乐小鸟爱妈妈师:小树林是鸟儿们的家,鸟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养育小鸟,小鸟也像小朋友们一样很爱自己的妈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说的就是小鸟爱妈妈的事。1.幼儿完整听乐曲,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引导幼儿尝试语言或动作,描述听了音乐后的初步感受。;_师: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可以随
3、音乐自己编动作,注意听完后告诉老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小鸟和它的妈妈好像在于什么?2.结合观看幻灯,再一次欣赏乐曲。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以及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启发幼儿说出这首乐曲由三段体组成,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语言描述,结合动作表演来分析,表达乐曲的结构性质、情感内容。(1)欣赏第一段音乐。师: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感觉如何,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请用动作表演出来。小结:这段音乐欢快活泼,好像看到了小鸟和鸟妈妈在小树林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2)欣赏第二段音乐。师:你觉得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样照顾生病的妈妈。小结:这段音乐平稳、低沉,讲的是
4、鸟妈妈病了,小鸟细心照料、关心妈妈。(3)欣赏第三段音乐。师:这段音乐听了后有什么感觉,我们用动作把你好像看到的事表演出来。小结:这段音乐优美抒情,鸟妈妈恢复了健康,带着小鸟在树林里又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3.尝试用动作,巩固对乐曲的乐段、乐句的认识,尝试用乐器演奏。(1)师:请大家为乐曲编几个动作,每段音乐编一个动作,第一段每句在重拍上拍一下手,表示鸟儿们在小树林里快乐地生活着;第二段用手指做小鸟嘴,拍一下手,表示捉虫子喂妈妈;第三段一小节音乐做一个鸟儿飞落动作,表示鸟妈妈恢复了健康。(2)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师:现在我们要用打击乐器为这首乐曲伴奏了,想一想每一段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最合
5、适。三、第四个尝试活动,即兴舞蹈小乌爱妈妈师:小鸟多爱妈妈呀,我们小朋友也像小鸟一样爱妈妈,我们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我们已经长大了,您歇会儿吧!请大家跟着音乐把自己会做的事表演出来。活动反思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中班音乐教案 篇2目标:1、在游戏中熟悉旋律和节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手会变_x”。2、在玩玩、动动、唱唱中自然习得歌曲。3、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重点:鼓励幼
6、儿大胆想象“小手会变_x”。难点:模仿老虎叫声并表现老虎凶猛的样子。准备:磁带、娃娃(若干)过程:一、熟悉旋律和节奏1、节奏游戏(欢迎小客人)1)听着音乐拍手欢迎小娃娃。()2)帮娃娃排排队。(个别幼儿变换节奏型)2、手指游戏1)小手本领大会变戏法,会变什么呢?2)我们来和小手做游戏,拍两下告诉大家小手变成了什么。(个别)例:“变小鸟”3)一起告诉大家你的小手变了什么。(集体)二、新授歌曲1、看看猜猜老师的手变了什么?(随旋律动作)2、听听老师的手到底变了什么?(范唱)3、老虎出来会怎么叫?(讨论)听老虎怎么叫的?(范唱)4、比比哪只老虎叫声最威猛。(幼儿模仿老虎叫声)5、谁会扮演这只凶猛的老
7、虎。(个别动作)6、比比哪只老虎最凶猛。(集体幼儿边唱边表演)三、游戏老虎和猎人老虎去捉动物听到猎人的声音马上找个地方躲起来。(幼儿边唱边游戏)教学反思:中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果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整个教学会处于混乱中,于是我以猜谜的形式导入,吸引幼儿的眼球。接下来,播放多媒体课件,边听音乐边学习儿歌,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动手动脑,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儿歌。最后环节,仿编部分,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探索手还可以变出什么,创编儿歌。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望。中班音乐教案 篇3活动目标:1.学习用说唱结合的方式表达歌曲的温馨和美好。2.尝试根据图片提示,理解歌词并多形式演唱。3.初
8、步学会用优美、舒缓的演唱效果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活动准备:三课树(爸爸、妈妈、我);ppt;歌词图谱四套。活动过程:一、问好导入,感受旋律。1.用唱歌的方式来问好。师:小朋友你好男|女小朋友好_x你好幼:你好,你好,封老师你好2.倾听旋律。师:今天来了快乐的一家人,听,爸爸唱着快乐的歌来了!看,美丽的妈妈也来了!还有谁来了?(小朋友,宝宝)他们给小朋友带来一段好听的音乐,你们想听吗?你听完这个旋律有什么感觉?二、倾听操作,熟悉歌词。1.倾听清唱,初步感受歌曲。师:这么优美、舒缓的旋律讲的可是关于家的事。我们都有幸福的家,宝宝说她也有幸福的家,她还要给我们唱一唱她的家呢。2.提问:歌词里面唱了什
9、么?谁来说说?(我有一个家,爸爸妈妈还有我,天天笑哈哈,爸爸去挣钱)师:爸爸去挣钱是说出来的还是唱出来的?(说出来的)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爸爸挣钱可是很神气的,我们要很神气的来说一说。那妈妈呢?3.幼儿分组匹配图片,进一步理解歌词。师:刚刚小朋友听的很仔细,说出了许多的歌词,小朋友想不想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歌词宝宝们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藏在这些图片里,要请小朋友把它们按照正确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排对了就可以来唱这首好听的歌,你们想排一排吗?四个小朋友一组,轻轻地走过去排一排。4.展示图谱、纠错,表述歌曲内容。师:小朋友都已经排好了,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排的对不对呢?(唱歌)那老师
10、来唱,你们用火眼金睛来看一看哪里排错了,好吗?师:看着图片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好吗?三、多种形式,学唱歌曲。1.跟随音乐初步学唱。师:现在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遍。(2遍)2.尝试用多种方式演唱歌曲,感受演唱的乐趣。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这首歌更好听?(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轮唱;你说我唱;分角色唱、交换角色)四、欢迎来我家。师:你们有幸福的家吗?恩,那我们的老师们肯定都很想去小朋友家做客,你们愿意邀请他们去你家做客吗?愿意邀请哪个老师就走到她身边邀请她。歌曲:欢迎来我家。师:那我们现在回去准备些好吃的,招待老师,好吗?跟老师们说再见!中班音乐教案 篇4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较
11、准确地接唱和齐唱。2.能用自然的声音和简单的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3.有与同伴共同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事先请二位小朋友排练表演歌曲。2.有扮家家的游戏经验。活动过程:1.学新歌。提问:你们喜欢玩“娃娃家”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请两位排练好的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带领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的节拍和节奏以及歌曲内容。2.用接唱、齐唱的形式演唱。练习歌曲中“说白”部分。用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分男女练习等方法练唱。3.幼儿创编歌表演。启发幼儿除了炒小菜以外,还可以做些什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改编“说白”部分的内容。 请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结伴表演,并共同商定“
12、说白”的内容。活动建议:1.此活动可分二次进行,接唱和结伴表演可在第二次进行。2.可让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唱一唱这首歌。活动评价1.幼儿喜欢演唱歌曲,乐于结伴表演歌曲。2.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创编,体会创作的乐趣。中班音乐教案 篇5活动目标: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睡觉。2能用固定的句式讲述歌词内容,并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动物睡觉的姿态。3激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感受歌曲的乐趣。活动准备:1图片。2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回忆故事内容,引起幼儿兴趣。教师:刚才我们读了一本讲述睡觉的书。故事里有谁?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动物图片。二、用三个字,一句话的方式来说一说动物睡觉的状态。1引导
13、幼儿讲述动物睡觉的方式。教师:看!小动物们来了,他们在干什么?别吵,小动物睡觉啦!他们是怎么睡觉的?2引导幼儿用三字、一句话的方法来说一说小动物睡觉。(1)大象睡觉呼呼呼,马儿睡觉站着睡,鲸儿睡觉游游游,树袋熊睡觉静悄悄(背宝宝)。(2)猫头鹰睡觉在白天,小鱼儿睡觉眨眼睛,企鹅睡觉靠一起,长颈鹿睡觉静悄悄。三、熟悉歌曲,学习感受。1完整讲述,记忆歌词。(标记记忆法)教师:我们一起来把他们睡觉的样子说一说。2教师范唱,感知歌曲。教师:小动物睡觉的样子太可爱的,老师都忍不住想唱一唱呢。3幼儿学唱,感受歌曲。教师:请大家轻轻的跟着老师来唱一唱。(藏图法唱2-3遍)4变换形式,巩固练习。教师:我们来合
14、作演唱,分成四组,每一组扮演一种小动物,用接唱的方式表演歌曲。轮到的站起来唱。四、动作表现,体验乐趣。1启发引导,动作表现。教师:这么有趣的歌曲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小动物睡觉的样子呢?2动作表演,体验歌曲的乐趣。(集体,小组,个别)教师:谁愿意来给大家边唱边表演歌曲的?3给歌曲取名字。教师:今天我们唱了一首关于小动物睡觉的歌曲,你们觉得可以给歌曲取个什么名字呢?五、拓展经验,丰富歌词。教师:还有许多小动物睡觉的样子我们还没有说到呢,以后大家可以继续编一编,唱一唱。活动延伸:日常活动:继续了解其他动物的睡觉形式,并将其编入歌曲。中班音乐教案 篇6一、活动目标感受
15、乐曲、熟悉乐曲、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二、重点与难点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要感受音的高低,区分出音的强弱,这首先应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本教材的重点就是引导幼儿在感受乐曲、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难点是区分音的高低、强弱后学习用乐器等表现出音乐的高低、强弱。三、准备1小钢琴若干架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2三角铁和小鼓各一件。3音乐磁带快乐之歌。4分类图片让幼儿感受音的强弱。5提供各种各样的乐器,数量多一些。注:快乐之歌的旋律应在高音区,低音区分别出现而且有强弱之分。四、设计思路幼儿能区分音的高低、强弱最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因此找来小钢琴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找来许多许多卡片让幼儿回忆
16、各种声音的强弱是相当重要的,除此以外就要让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音的高低和强弱。如运用乐器,运用四肢的活动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就可以让幼儿不断感受、不断表现,从而正确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五、活动流程角落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集体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角落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1角落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强弱。用小钢琴让幼儿体会音的高低。幼儿在角落中自由探索,老师可以通过不断地讲评让幼儿知道音有高低,如同样是乐曲“两只老虎”分别在高音区,低音区弹奏,让幼儿发现不同。知道在小钢琴上高音的位置、低音的位置。给卡片找家让幼儿回忆分辩生活中音的强弱。让幼儿回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给卡片找到自己家,如打雷
17、的声音是响的,就把它归到“强”的家里,反之归到“弱”的家里。在角落游戏里让幼儿听赏快乐之歌。熟悉旋律,感受旋律,会用乐器来打击音乐的节奏,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乐器,如小铃,三角铁,鼓等表现音乐,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敲击出不同的节奏。2集体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让幼儿听赏音乐快乐之歌,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现乐曲有的时候出现在高音,有的时候出现在低音,并请幼儿找出高音、低音。请幼儿做“小小乐队”,听到高音、低音能用不同方式代替,老师可示范用三角铁代表高音,用小鼓代表低音,听到乐音在高音部分出现就用三角铁打击节奏,听到乐曲在低音部分出现,就要用小鼓来打击节奏,并引导幼儿一起在试试。
18、可引导幼儿自己想出各种办法来区分:如让幼儿提出用铃鼓表示高音,用跺脚表达低音;用拍手表示高音,用小铃表示低音,一名幼儿讲到的方法,老师和其它幼儿都可以跟他一起玩玩,这样反复可多次。老师除了引导幼儿区分音的高低,还该引导幼儿区分音的强弱。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再次引导幼儿听赏音乐,体会出音乐的强弱之分。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听到强音由弟弟打击节奏,听到弱音由妹妹打击节奏,也可以请小朋友想出其他表示方法表示,如小朋友可提出用小手拍手表示弱音,用跺脚表示强音;用小鼓表示强音,小铃表示弱音。一名幼儿讲到的方法,老师和其他幼儿都可以跟他一起玩,这样反复多次。注1:为了提高幼儿的趣味性,老师可以增强一些规则如用一
19、些小帽子,谁能分清音的高低强弱就戴上一顶小帽子,反之则摘掉小帽子,看最后谁戴帽子的时间最长。注2:集体活动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分为二次完成,可以第一次就是区分音的高低,第二次区分音的强弱。3角落游戏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强弱。幼儿在角落游戏中,老师可引导幼儿互相协商好如何表达音高音低。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中班音乐教案 篇7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及分辨节奏的能力。活动重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分辨节奏的能力。活动准备:幻灯片、节奏小屋卡每人一套、动物头饰四个。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我们的活动室里来了四个小动物,它们是谁呢?你们看(播放幻灯片)(二)活动部分1、观察小动物的房子,发现
20、特别之处。这些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去家里做客,你们想去吗?我也很想去。(播放幻灯片)你们看看小动物的家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节奏符号)2、提出规则。这些小动物家的门铃也很特别,是一种节奏门铃。只要小朋友做对了门上的节奏,小动物就会出来迎接我们。3、感知四种节奏型 (播放幻灯片配合)(1)老师依次“按门铃”。 (如:我先去小兔的家,我要按门铃了)(2)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敲小候小猫小牛小兔家的门。4、分辨四种节奏型 (播放幻灯片配合)(1)现在我要去一个小动物家,你们猜猜我去的是谁的家?(2)请几个小朋友来选择一个小动物的家来“按门铃”。(三)游戏部分1、游戏“举小屋” (播放幻灯片配合)钢琴也想去小
21、动物家玩你们能不能帮帮它,看它能进哪个屋?(幼儿每人一套小屋模型,分辨后举出相应的节奏卡片。)2、游戏:“找小屋”玩法:分别由四个小朋友举着小屋模型站在场地四周。老师用钢琴弹一个小屋的节奏型,幼儿分辨后,迅速走到相应的小屋后面。(四)结束活动小朋友,活动室外面来了许多小动物也想请小朋友去家里做客,你们想去吗?我们赶快走吧!中班音乐教案 篇8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动物说话感受描写动物的音乐教学目的:1、 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音乐,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和睦相处。2、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动物说话。3、音乐中感受动物的可爱形象,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作,在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22、。教学过程:1、 引入创设情景(教师模仿大象的动作)小朋友们,你们猜我是谁呀? (咳)对了,我就是大象伯伯,今天我们动物们要开一个联欢会想邀请你们参加,愿意吗?一、学习新歌动物说话(一)带领学生朗读歌词下面我们就请出第一只小动物,你们看他是谁呀?(小鸡)小鸡是怎么说话的呀?(叽叽叽)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说:小鸡说话叽叽叽(二)听录音范唱大家知道吗?小鸡不仅会说话,它还会唱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听范唱)(三)学生试着演唱歌曲1刚才,同学们听的特别认真,我们试着唱一唱好吗?2谁道小鸡是什么样的? (毛茸茸,尖尖的嘴)那好大家边唱边把小鸡可爱的样子表现出来。(教师伴奏)3学生创遍歌词。问:你还知道
23、什么小动物会唱歌呀?表演唱自己创遍的小动物歌曲二、听钢琴想象小动物的形象,理解音乐。(一)导入:可是,森林那么大,一点都不热闹用钢琴再请出一些小动物行吗?(1)请大家闭上眼睛,轻轻的趴在你的小桌面上。聆听音乐(教师演奏钢琴片段)刚才的音乐特别欢快活泼,表现出那些活动轻盈,灵巧的小动物(2)复听。闭上眼睛看脑子里浮现了什么画面?(3)表演。(二)引入第二首曲子。师:听森林里来了谁?教师演奏第二首曲子。请大家轻轻的把眼睛闭上感觉又出现了什么动物?(音乐描写了一些温文而雅、美丽、温柔的小动物),表演本段音乐。三、听作品辨别小动物柔老师发现大家特别有想象力,还特别喜爱动物,有很多伟大的作曲家也特别的喜
24、爱小动物,他们写了很多描写小动物的曲子,都有什么呀? (出示卡片)我们来听听谁第一个出场拉!1、放小蜜蜂音乐,贴小蜜蜂的图片谁能模仿小蜜蜂,对了音乐里呀用小提琴的演奏模仿了小蜜蜂抖动翅膀的样子听出来了吗?2、听小狗音乐。你们听又有谁来了?怎么听出来的?谁能学学小狗的动作? (贴)3咱们再请出一个动物,听?是谁呀?很满很慢(贴)。4、听,辨别狮子。四、看动物软件刚才,我们唱的听的特别认真,森林里的动物们真的来参加我们的联欢会了。五、扮演小动物开动物联欢会老师表演兔子妈妈并担任解说。动物联欢会就要开始了,森林之望吼叫着走来了,今天就由森林之王主持大会。(放音)小狗第一个就要来表演节目,他迫不及待的
25、手舞足蹈起来了(放音)大森林里乌龟大哥和小兔子商议比赛呢?你看他们来了。(放音)小蜜蜂们来到大森林里准备收集花粉采蜜呢!动物联欢回快要结束了小动物门全体起立站到台前一起联欢,最后动物们高高兴兴的回了家。中班音乐教案 篇9一、活动目标1.感知歌曲中音量大小的变化。2.会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唱歌,并能够跟着伴奏唱歌。3.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歌曲的欢快与愉悦。二、活动准备一张大猫和小猫的图片、音乐大猫,小猫。三、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出课题。小朋友,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两个客人,听,(老师学小猫轻轻地叫,后出示小猫图片)是谁来了呀?小猫是怎么样的?小猫是怎么叫的? 小猫叫起来轻轻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不好?(学大猫响亮的叫声后出示大猫图片)听,这又是谁来了呀?为什么说这是大猫呢?原来大猫叫起来声音响响的,我们也来学一学大猫叫,好吗?(二)学习歌曲1.教师:我们问一问,大猫和小猫来做什么呀?原来大猫和小猫带来了一首歌曲送给小朋友,猫咪请老师给小朋友唱一唱(教师唱一遍,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赡养协议书范文
- 暑假培优练:平抛运动(学生版)-2025高一物理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4标准检测卷(含答案)
- 新解读《GB-T 18508-2014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 图形的变换-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专项复习(沪教版)
- 重庆创业红娘培训课件
- 老年人肿瘤课件
- 《商务英语阅读3》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大学英语2A》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醉翁亭记课件
- 大学生送外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第6章生物质能发电与控制技术
- 某电厂水泥搅拌桩技术标书
- 《中国字中国人》
- 疼痛基础相关知识及止痛药物的应用
- 初步设计合同范本
- GB/T 4857.17-2017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17部分: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通用规则
- GB/T 34400-2017消费品召回生产者指南
- 用户画像标签的体系流程介绍课件
- 二级医院评审自评自查表
- 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描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