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营养治疗PPT文档_第1页
最新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营养治疗PPT文档_第2页
最新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营养治疗PPT文档_第3页
最新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营养治疗PPT文档_第4页
最新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营养治疗PPT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1第八节、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第八节、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的营养治疗的营养治疗一、 糖尿病 二、 通风 三、 肥胖症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2第一节 糖尿病一、疾病特点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3(一)概念(一)概念 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iabetes mellitus,dmdm),中医称之为),中医称之为消渴症,是一组消渴症,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效应差由于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效应差(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导致的(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导致的碳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化合物、脂肪

2、、蛋白质等代谢紊乱, 出现出现多食、多饮、多尿而体力和体重减少多食、多饮、多尿而体力和体重减少的所谓的所谓“三多一少三多一少”的症状,以的症状,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的综合征。综合征。 糖尿病糖尿病可发生眼、肾、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及神经、可发生眼、肾、脑、心脏等重要器官及神经、皮肤等组织的并发症。皮肤等组织的并发症。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4(二)诊断(二)诊断 美国糖尿病协会(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年公布的糖尿病诊年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目前已被普遍采用。断标准目前已被普遍采用。诊断诊断fbg (mmol/l)pbg (mmol/l)正常人正常人6.1

3、7.8空腹血糖不良(空腹血糖不良(ifg)6.16.97.8糖耐量降低(糖耐量降低(igt)7.07.811.0糖尿病(糖尿病(dm)7.011.1(或随机血糖)(或随机血糖)表1 糖尿病、糖耐量降低、空腹血糖不良诊断标准注:注:fbg,静脉空腹血糖;,静脉空腹血糖; pbg,餐后,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小时静脉血糖。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5(三)分型(三)分型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年提出的糖尿病分型年提出的糖尿病分型标准,糖尿病可分成:标准,糖尿病可分成: 1 1型糖尿病: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dep

4、endent diabetes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mellitus, iddm)在我国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在我国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5 5;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其他年龄,病人多有糖尿病家族史;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其他年龄,病人多有糖尿病家族史;起病急,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低限,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起病急,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低限,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出现出现“三多一少三多一少”症状较重,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症状较重,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胰岛胰岛- -细胞易被破坏,胰岛素生成减少,故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细

5、胞易被破坏,胰岛素生成减少,故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方可生存。疗方可生存。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6 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 占全世界糖尿病病人总数的占全世界糖尿病病人总数的9090,在我国占,在我国占9595; 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有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有2 2型糖尿病家族史型糖尿病家族史,起病隐匿,腹,起病隐匿,腹型肥胖或超重者多见,症状较轻或没有症状;型肥胖或超重者多见,症状较轻或没有症状; 不一定依赖胰岛素治疗;不一定依赖胰岛素治疗; 其他

6、类型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 如孕期糖尿病(如孕期糖尿病(gdmgdm),感染性糖尿病,药物及化学制),感染性糖尿病,药物及化学制剂引起的糖尿病,胰腺疾病,内分泌疾病伴发的糖尿病剂引起的糖尿病,胰腺疾病,内分泌疾病伴发的糖尿病等。等。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7(四)流行特点 2002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18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02.60;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2.542.54、女性为、女性为2.662.66;18184444岁、岁、45455959岁、岁、6060岁及以上各

7、年龄组岁及以上各年龄组患病率分别为患病率分别为1.271.27、4.294.29、6.776.77。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4.454.45,农村为,农村为1.831.83。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8(五)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五)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 肥胖肥胖 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报告,轻、中、重度肥胖者发展为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报告,轻、中、重度肥胖者发展为2 2型糖尿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病的危险性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2 2倍、倍、5 5倍、倍、1010倍。倍。 2. 2. 少动少动 3. 3.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 4. 4. 病理因素:病理因素:创伤、烧伤、

8、出血性休克。创伤、烧伤、出血性休克。 5. 5.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6. 6.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9(六)糖尿病并发症(六)糖尿病并发症 1. 1. 感染感染 皮肤感染以疖痈、真菌感染多见;糖尿病人肺结核患病皮肤感染以疖痈、真菌感染多见;糖尿病人肺结核患病率比正常人高率比正常人高3 35 5倍,泌尿道、胆囊、牙周、鼻窦也倍,泌尿道、胆囊、牙周、鼻窦也是容易感染的部位。是容易感染的部位。 2. 2. 急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乳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和低血糖。酮症酸中毒;乳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和低血糖。 3. 3. 大血管大血管 糖尿病并发的

9、心血管病变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糖尿病并发的心血管病变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为非糖尿病病人的(为非糖尿病病人的4 4倍)倍)、脑出血、偏瘫;、脑出血、偏瘫; 下肢坏疽或溃疡(糖尿病脚);下肢坏疽或溃疡(糖尿病脚); 高血脂。高血脂。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10糖尿病并发症 4. 4. 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性肾病:一般分为糖尿病性肾病:一般分为5 5期,期,期、期、期无症状,期无症状,期期出现微量清蛋白尿,出现微量清蛋白尿,期出现大量蛋白尿,期出现大量蛋白尿,期出现尿期出现尿毒症、终末期肾病。毒症、终末期肾病。 糖尿病眼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眼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改变为微动

10、脉瘤、出血点、渗(主要改变为微动脉瘤、出血点、渗出、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出、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和白内障和白内障(晶状体浑浊所致)(晶状体浑浊所致)。 5. 5. 其他病变其他病变 肥胖、皮肤病变、骨关节病变、性功能障碍等,与糖尿肥胖、皮肤病变、骨关节病变、性功能障碍等,与糖尿病代谢紊乱、血管和神经病变密切相关。病代谢紊乱、血管和神经病变密切相关。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11(七)糖尿病控制标准(七)糖尿病控制标准 亚太地区niddm政策组推荐的糖尿病控制标准指标指标理想理想一般一般差差fbgmmol/l(mg/dl)8(144)pbgmmol/l(mg/dl)10(180)

11、ghba1c(%)9注:血糖注:血糖1mmol/l1mmol/l18mg/dl18mg/dl。ghbaghba1c1c: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12二、糖尿病的治疗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13糖尿病综合治疗原则(key) 我国学者结合国内外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糖尿病我国学者结合国内外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糖尿病“五套马车五套马车”的综合治疗原则,即的综合治疗原则,即 饮食治疗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运动治疗 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 病情监测病情监测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14糖尿病综合治疗原则糖尿病综合治疗

12、原则 1. 1. 对新确诊的糖尿病病人,对新确诊的糖尿病病人,一般先用饮食治疗;在用一般先用饮食治疗;在用单纯饮食(包括运动)治疗单纯饮食(包括运动)治疗1 12 2个月效果不佳时,才个月效果不佳时,才考虑选用口服降糖药;考虑选用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时,再选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时,再选用胰岛素。用胰岛素。 2. 2.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糖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糖尿病病人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尿病病人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3. 3. 糖尿病健康教育可调动糖尿病病人自身及其家属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可调动糖尿病病人自身及其家属的积极性,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

13、疾病。积极性,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15糖尿病综合治疗原则 4. 4. 对血、尿、心电图以及眼底检查监测可给病人提供对血、尿、心电图以及眼底检查监测可给病人提供病情信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病情信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5. 糖尿病治疗有关人员应组成糖尿病治疗有关人员应组成“合作团队合作团队”,由护理、,由护理、营养营养、医生(包括内分泌、眼科、外科、神经科等)、医生(包括内分泌、眼科、外科、神经科等)及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组成综合防治队伍,以糖尿及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组成综合防治队伍,以糖尿病病人为中心,共同攻克糖尿病。病病人为中心,共同攻克糖尿病

14、。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16三、糖尿病的营养治疗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17(一)营养治疗目标(key) 1. 接近或达到正常血糖水平接近或达到正常血糖水平 力求使食物摄入、能量消耗(体力活动)与药物治疗等三方力求使食物摄入、能量消耗(体力活动)与药物治疗等三方面治疗措施在体内发挥最佳协同作用,使血糖达到良好控制面治疗措施在体内发挥最佳协同作用,使血糖达到良好控制水平。水平。 2. 2. 保护胰岛保护胰岛 - -细胞细胞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体内血糖、胰岛素水平处于一个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体内血糖、胰岛素水平处于一个良好循环状态。好循环状态。 3. 3. 维持或达到

15、理想体重,接近或达到血脂正常水平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接近或达到血脂正常水平 4. 4. 预防和治疗急、慢性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急、慢性并发症 如血糖过低、血糖过高、高脂血症、肥胖等。如血糖过低、血糖过高、高脂血症、肥胖等。 5. 5. 全面提高体内营养水平,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持身心健康,全面提高体内营养水平,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持身心健康,从事正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从事正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18(二)饮食治疗原则(key) 1. 1. 合理控制总能量合理控制总能量 2. 2. 选用低血糖指数食物选用低血糖指数食物 3. 3. 选用高膳食纤维食物选用高膳食纤维食物

16、 4. 4. 选用优质蛋白质,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选用优质蛋白质,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5. 5. 多食用富含抗氧化微量营养素的食物多食用富含抗氧化微量营养素的食物 6. 6. 食物多样食物多样 7. 7. 合理进餐制度合理进餐制度 8. 8. 防止低血糖发生防止低血糖发生 9.9.急重症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摄入应在医师或营养师的严密急重症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摄入应在医师或营养师的严密监测下进行,有并发症的病人应有特定的食谱。监测下进行,有并发症的病人应有特定的食谱。采用低脂、高膳食纤维、高微量营养素的平衡膳食。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19饮食治疗原则 1. 1. 合理控制总能量合理控制

17、总能量采用低脂、高膳食纤维、高微量营养素的平衡膳食。体型体型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卧床卧床轻体力轻体力中等体力中等体力重体力重体力消瘦消瘦253025303535404045504550正常正常20252025303035354040肥胖肥胖15152025202530303535表1 正常(或理想)体重成年糖尿病病人能量供给量(kcal/kgd)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20饮食治疗原则 2. 2. 选用低血糖指数食物选用低血糖指数食物 血糖指数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 gi):指分别摄入某种含指分别摄入某种含50g50g碳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等量葡萄糖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等量葡

18、萄糖2h2h后血浆葡萄糖浓度后血浆葡萄糖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之比。时间曲线下面积之比。 血糖指数分类:低血糖指数食物血糖指数分类:低血糖指数食物(gi75) 。采用低脂、高膳食纤维、高微量营养素的平衡膳食。100h2h2积血浆葡萄糖曲线下总面等量葡萄糖餐后积血浆葡萄糖曲线下总面食物餐后血糖指数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21饮食治疗原则 选用低血糖指数食物选用低血糖指数食物 血糖指数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 gi):指分别摄入某种含指分别摄入某种含50g50g碳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等量葡萄糖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等量葡萄糖2h2h后血浆葡萄糖浓度后血浆葡萄糖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之比。

19、时间曲线下面积之比。 gigi从低到高的顺序一般是:粗粮、豆类低于米、面,高从低到高的顺序一般是:粗粮、豆类低于米、面,高纤维膳食低于低纤维膳食,可吸收多糖低于小分子糖,纤维膳食低于低纤维膳食,可吸收多糖低于小分子糖,吸收慢的多糖低于吸收快的多糖,固体食物低于液体食吸收慢的多糖低于吸收快的多糖,固体食物低于液体食物。物。采用低脂、高膳食纤维、高微量营养素的平衡膳食。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22饮食治疗原则 3. 3. 选用高膳食纤维食物选用高膳食纤维食物 建议膳食纤维供给量约为建议膳食纤维供给量约为40g/d40g/d。 可溶性膳食纤维(如一些半纤维素、果胶等)具有降低可溶性膳食纤维

20、(如一些半纤维素、果胶等)具有降低血糖、血脂及改善葡萄糖耐量的功效,主张多用。血糖、血脂及改善葡萄糖耐量的功效,主张多用。 主要含葡甘聚糖的魔芋精粉有降血糖的功效。主要含葡甘聚糖的魔芋精粉有降血糖的功效。 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有整粒豆、燕麦麸、香蕉、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有整粒豆、燕麦麸、香蕉、杏等,玉米和大麦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于稻米,最好杏等,玉米和大麦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于稻米,最好每天能选用每天能选用2 23 3种。种。采用低脂、高膳食纤维、高微量营养素的平衡膳食。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23饮食治疗原则 4. 4. 选用优质蛋白质,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选用优质蛋

21、白质,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含优质蛋白质的美味食物也常富含脂肪和胆固醇,故要特别注意适含优质蛋白质的美味食物也常富含脂肪和胆固醇,故要特别注意适量,并选用富含优质蛋白质而含脂肪和胆固醇较少的大豆、瘦肉、量,并选用富含优质蛋白质而含脂肪和胆固醇较少的大豆、瘦肉、鱼肉等食品。鱼肉等食品。 5. 5. 多食用富含抗氧化微量营养素的食物多食用富含抗氧化微量营养素的食物 如深绿色、深黄色、深红色的蔬菜、水果、药食两用食物。如深绿色、深黄色、深红色的蔬菜、水果、药食两用食物。 6. 6. 食物多样食物多样 糖尿病病人常用食品一般分为谷薯(包括含淀粉多的豆类)、蔬菜、糖尿病病人常用食品一般分为谷薯(包括含

22、淀粉多的豆类)、蔬菜、水果、大豆、奶、瘦肉(含鱼虾)、蛋、油脂、坚果等水果、大豆、奶、瘦肉(含鱼虾)、蛋、油脂、坚果等9 9类,每天都类,每天都应吃到这应吃到这9 9类食品,每类食品选用类食品,每类食品选用1 13 3种,每一餐中都要有提供能量、种,每一餐中都要有提供能量、优质蛋白质和保护性营养素的食物。优质蛋白质和保护性营养素的食物。采用低脂、高膳食纤维、高微量营养素的平衡膳食。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24饮食治疗原则 7. 7. 合理进餐制度合理进餐制度 糖尿病病人的进餐时间很重要,要定时、定量。糖尿病病人的进餐时间很重要,要定时、定量。 一天可安排一天可安排3 36 6餐,餐次

23、增多时可从正餐中抽出一小餐,餐次增多时可从正餐中抽出一小部分食物作为加餐用。部分食物作为加餐用。 餐次及其能量分配比例可根据饮食、血糖及活动情况决餐次及其能量分配比例可根据饮食、血糖及活动情况决定,早餐食欲好、空腹血糖正常、上午活动量较大者可定,早餐食欲好、空腹血糖正常、上午活动量较大者可增大早餐供能比例。增大早餐供能比例。 8. 8. 急重症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摄入应在医师或营养急重症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摄入应在医师或营养师的严密监测下进行,有并发症的病人应有特定师的严密监测下进行,有并发症的病人应有特定的食谱的食谱采用低脂、高膳食纤维、高微量营养素的平衡膳食。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25

24、饮食治疗原则 9. 9. 防止低血糖发生防止低血糖发生 如果降糖药物过量,饮食过少或活动突然增多,进餐时如果降糖药物过量,饮食过少或活动突然增多,进餐时间较晚,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现低血糖。间较晚,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现低血糖。 饮酒后也易出现低血糖。饮酒后也易出现低血糖。 发生低血糖,应及时抢救。发生低血糖,应及时抢救。 立即服用白糖、葡萄糖立即服用白糖、葡萄糖15g15g或馒头或馒头25g25g; 严重者或不能吞咽者,可静脉推注严重者或不能吞咽者,可静脉推注5050的葡萄糖溶液的葡萄糖溶液202040ml40ml; 还可静脉、肌内或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还可静脉、肌内或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1mg1mg,

25、并严密观察病情。,并严密观察病情。采用低脂、高膳食纤维、高微量营养素的平衡膳食。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26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27肥肥 胖胖 症症一、疾一、疾 病病 特特 点点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28(一)概念(一)概念 肥胖肥胖(obesity)是指人体脂肪过量增加,其组织)是指人体脂肪过量增加,其组织学形态为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和(或)体积增大,学形态为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和(或)体积增大,全身或局部的脂肪组织与其相应其他组织之比例全身或局部的脂肪组织与其相应其他组织之比例异常增加,异常增加, 临床表现为体重超过相应正常体重及由此引起临床表现为体重超过相应正

26、常体重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并由多种因素引起慢性代谢性疾病。并由多种因素引起慢性代谢性疾病。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29(二)流行特点(二)流行特点 2002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我国成人超重率为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22.8,肥胖率为,肥胖率为7.17.1,估计现有超,估计现有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2 2亿和亿和60006000多万;多万; 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高达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高达30.030.0和和12.312.3; 儿童肥胖率达到儿童肥胖率达到8.18.1

27、。 与与1992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39,肥胖率上升肥胖率上升9797。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30(三)肥胖的影响因素(三)肥胖的影响因素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2. 2. 饮食因素饮食因素 能量摄入量;食物的社会功能;食欲;环境刺激的效应;时能量摄入量;食物的社会功能;食欲;环境刺激的效应;时间生物效应。间生物效应。 3. 3. 体力活动因素体力活动因素 饮食、体力活动与能量消耗饮食、体力活动与能量消耗 运动种类的影响:有氧运动、无氧运动。运动种类的影响:有氧运动、无氧运动。 4. 4. 其他因素其他因素 年龄

28、;经济收入;居住地区;性别;疾病。年龄;经济收入;居住地区;性别;疾病。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31(四)肥胖的危害(四)肥胖的危害高度增加(rr3) 中度增加(rr23)轻度增加(rr12)2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子宫内膜癌、大肠癌以及绝经后妇女的乳腺癌)胆囊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骨关节炎(膝关节和髋关节)性激素分泌异常代谢综合征多发性卵巢囊肿呼吸困难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不育,腰背痛睡眠呼吸暂停增加麻醉危险性母亲肥胖引起胎儿缺陷肥胖者发生疾病的危险度(肥胖者发生疾病的危险度(whowho,19981998)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32二、肥胖的预防二、肥胖的预防2021-10-9公

29、卫系营卫教研室33(一)普遍性预防(一)普遍性预防 普遍性预防(普遍性预防(universal preventionuniversal prevention)是)是针对人口总体而言,采用针对人口总体而言,采用营养教育营养教育等社等社会营养手段,通过会营养手段,通过改善膳食结构、提倡改善膳食结构、提倡适当体力活动、减少吸烟和饮酒等措施适当体力活动、减少吸烟和饮酒等措施来改变生活方式,最终减少疾病,以达来改变生活方式,最终减少疾病,以达到普遍预防的目的。到普遍预防的目的。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34(二)选择性预防(二)选择性预防 高危险因素高危险因素:指存在肥胖家族史、有肥胖相关性疾病

30、、膳:指存在肥胖家族史、有肥胖相关性疾病、膳食不平衡、体力活动少等。食不平衡、体力活动少等。 青春发育期青少年,病后恢复期人员,孕期、产褥期和绝经青春发育期青少年,病后恢复期人员,孕期、产褥期和绝经期妇女,以及其他中老年人、白领人员、有肥胖家族史者是期妇女,以及其他中老年人、白领人员、有肥胖家族史者是肥胖发生的高危人群。肥胖发生的高危人群。 选择性预防的措施:选择性预防的措施: 首先在学校、社区、工厂等高危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筛查,首先在学校、社区、工厂等高危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筛查,发现高危个体和人群;发现高危个体和人群; 改变高危人群的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让他们了解和相改变高危人群的知识、

31、观念、态度和行为,让他们了解和相信改变膳食、加强体力活动等措施对预防肥胖是有效的,并信改变膳食、加强体力活动等措施对预防肥胖是有效的,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选择性预防选择性预防(selective prevention)是针对有肥胖症高危险因素的个体是针对有肥胖症高危险因素的个体和人群。和人群。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35(三)针对性预防(三)针对性预防 针对性预防(针对性预防(targeted targeted preventionprevention)的对象是已有超重)的对象是已有超重和肥胖并有肥胖相关疾病的个体,和肥胖并有肥胖相关疾病的个体,通过对他们进行个

32、别体重管理,通过对他们进行个别体重管理,促使其体重有所降低,预防肥胖促使其体重有所降低,预防肥胖症和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症和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36三、控制体重的措施三、控制体重的措施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37(一)制定目标 1. 1. 体重正常者体重正常者 努力维持正常体重,成年以后体重增加不要超过努力维持正常体重,成年以后体重增加不要超过5kg5kg。 2. 2. 肥胖者肥胖者 第一步目标是使体重减轻第一步目标是使体重减轻5 56kg6kg或初始体重的或初始体重的5 51010; 第二步目标是使体重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高限,对中国人第二步目标是使

33、体重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高限,对中国人bmibmi值为值为24kg/m24kg/m2 2,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ghba1c1c)异常和其他危险因素有任何程度的下降或改善;异常和其他危险因素有任何程度的下降或改善; 第三步目标是使体重达正常范围。第三步目标是使体重达正常范围。2021-10-9公卫系营卫教研室38(三)三)肥胖者饮食治疗原则肥胖者饮食治疗原则(key) 1. 1. 从事轻体力活动的肥胖者膳食总能量摄入一般以从事轻体力活动的肥胖者膳食总能量摄入一般以8484105kj(20105kj(2025kcal)/(kgd)25kcal)/(kgd)。 2. 2. 根据病人根据病人bmibmi,可选用较低能量膳食和极低能量膳食。,可选用较低能量膳食和极低能量膳食。 3. 3. 在低能量膳食中,主要是控制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纯能在低能量膳食中,主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