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七 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过滤层析法_第1页
实验十七 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过滤层析法_第2页
实验十七 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过滤层析法_第3页
实验十七 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过滤层析法_第4页
实验十七 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过滤层析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十七 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过滤层析法一、目的:(1)初步掌握利用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原理。(2)学习用标准蛋白质混合液制作ve,kav对1gmr的“选择曲线”以及测定未知蛋白质样品分子量的方法。二、原理:凝胶层析法(即凝胶过滤法,gel filtration)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又叫做分子筛层析法(molecular sieve chromatography),排阻层析法(exclusion chromatography)。凝胶本身是一种分子筛,它可以把分子按大小不同进行分离,好象过筛可以把大颗粒与小颗粒分开一样。但这种“过筛”与普通的过筛不一样。将凝胶

2、颗粒在适宜溶剂中浸泡,使充分吸液膨胀,然后装入层析柱中,加入欲分离的混合物后,再以同一溶剂洗脱,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沿凝胶颗粒间的空隙最先流出柱外,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流速缓慢,以致最后流出柱外,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得到分离。分离过程中的示意见图17-1。凝胶是由胶体溶液凝结而成的固体物质,不论是天然凝胶还是人工合成凝胶,它们的内部都具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凝胶层析法常用的天然凝胶是琼脂糖凝胶(agarose gel,商品名sepharose),人工合成凝胶是聚丙烯酰胺凝胶(商品名为bio-gel-p)和葡聚糖(dextran)凝胶,后者的商品名称为seph

3、adex型的各种交联葡聚糖凝胶,它是个有不同孔隙度的立体网状结构的凝胶,不溶于水,其化学结构式如图17-2所示。这种聚合物的立体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物质分子的大小有相应的数量级。在凝胶充分溶胀后,交联度高的,孔隙小,只有相应的小分子可以通过,适于分离小分子物质。相反,交联度低的孔隙大,适于分离大分子物质。利用这种性质可分离不同分子量的物质。为了说明凝胶层析的原理,将凝胶装柱后,柱床体积称为“总体积”,以vt(total volume)表示。实际上vt是由vo,vi与vg三部分组成,即: vt=vo+vi+vgvo称为“孔隙体积”或“外体积”(outer volume)又称“外水体积”,

4、即存在于柱床内凝胶颗粒外面空隙之间的水相体积,相应于一般层析法中柱内流动相的体积;vi为内体积(inner volume),又称“内水体积”,即凝胶颗粒内部所含水相的体积,相应于一般层析法中的固定相的体积,它可从干凝胶颗粒重量和吸水后的重量求得;vg为凝胶本身的体积,因此vtvo等于vi+vg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7-3表示。洗脱体积(ve,elution volume)与vo及vi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ve=vo+kdvi式中ve为洗脱体积,自加入样品时算起,到组分最大浓度(峰)出现时所流出的体积;kd为样品组分在二相间的分配系数,也可以说kd是分子量不同的溶质在凝胶内部和外部的分配

5、系数。它只与被分离物质分子的大小和凝胶颗粒孔隙的大小分布有关,而与柱的长短粗细无关,也就是说它对每一物质为常数,与柱的物理条件无关。kd可通过实验求得,上式可改写成: kd=上式中ve为实际测得的洗脱体积;vo可用不被凝胶滞留的大分子物质的溶液(最好有颜色以便于观察,如血红蛋白,印度黑墨水,分子量约200万的蓝色葡聚糖-2000等)通过实际测量求出;vi可由gwr求得(g为干凝胶重,单位为克;wr为凝胶的“吸水量”,以毫升/克表示)。因此,对一层析柱凝胶床来说,只要通过实验得知某一物质的洗脱体积ve,就可算出它的kd值。以上关系可用图17-4表示。kd可以有下列几种情况:1、当kd=0时,则v

6、e=vo。即对于根本不能进入凝胶内部的大分子物质(全排阻),洗脱体积等于空隙体积(图中组分)。2、当kd=1时,ve=vo+vi。即小分子可完全渗入凝胶内部时,洗脱体积应为空隙体积与内体积之和(图中组分)。可以看出,对某一凝胶介质,两种全排出的分子即kd都等于零,虽然分子大小有差别,但不能有分离效果。同样两种分子如都能进入内部空隙,即kd都等于1,它们既使分子大小有不同,也没有分离效果。因此不同型号的凝胶介质,有它一定的使用范围。3、当0kd1时,ve=vo+kdvi。表示内体积只有一部分可被组分利用,扩散渗入,ve即在vo+vi之间变化(图中组分)。4、有时kd1,表示凝胶对组分有吸附作用,

7、此时vevo+vi。例如一些芳香族化合物的洗脱体积远超出理论计算的最大值,这些化合物的kd1。如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在sephadex g-25中的kd值分别为1.2,1.4和2.2。在实际工作中,对小分子物质也得不到kd=1的数值,特别是交联度大的凝胶差别更大,如用g-10型得kd值0.75左右,用g-25型得0.8左右。这是由于一部分水相与凝胶结合较牢固,成为凝胶本身的一部分,因而不起作用,小分子不能扩散入内所致。此时vi即不能以gwr计算,为此也常有直接用小分子物质d2o,nacl等通过凝胶柱而由实验计算出vi值的。另一个解决的办法是不使用vi与kd,而用kav(有效分配系数)代替k

8、d,其定义如下:已知 kd=,将vtvo代替vi,则: kav=即 ve=vo+kav(vtvo)在这里实际上将原来以水作为固定相(vi)改为水与凝胶颗粒(vivo)作为固定相,而洗脱剂(vevo)作为流动相。kav与kd对交联度小的凝胶差别较小,而对交联度大的凝胶差别大。在一般情况下,凝胶对组分没有吸附作用时,当流动相流过vt体积后,所有的组分都应该被洗出来,这一点为凝胶层析法的特点,与一般层析方法不同。ve与分子量的关系:对同一类型的化合物,洗脱特性与组分的分子量有关,流过凝胶柱时,按分子量大小顺序流出,分子量大的走在前面。ve与分子量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ve=k1k2logmrk1与k

9、2为常数,mr为分子量,ve也可用vevo(分离体积),ve/vo(相对保留体积),ve/vt(简化的洗脱体积,它受柱的填充情况的影响较小)或kav代替,与分子量的关系同上式,只是常数不同。通常多以kav对分子量的对数作图得一曲线,称为“选择曲线”,如图17-5所示。曲线的斜率是说明凝胶性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内,曲线愈陡,则分级愈好,而工作范围愈窄。凝胶层析主要决定于溶质分子的大小,每一类型的化合物如球蛋白类,右旋糖酐类等都有它自己的特殊的选择曲线,可用以测定未知物的分子量,测定时以使用曲线的直线部分为宜。用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方法简单,技术易掌握,样品用量少,而且

10、有时不需要纯物质,用一粗制品即可。例如在一粗酶制剂中,为了测定某一酶组分的分子量,只要测定洗脱液中具有该酶最大活性的部分,然后确定其洗脱体积,即可从标准曲线中查出其分子量。凝胶层析法测定分子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ph68的范围内,线性关系比较好,但在极端ph时,一般蛋白质有可能因变性而偏离。糖蛋白在含糖量超过5%时,测得分子量比真实的要大,铁蛋白则与此相反,测得的分子量比真实的要小。有一些酶底物是糖,如淀粉酶,溶菌酶等会与葡聚糖凝胶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与酶-底物络合物相似,因此在葡聚糖凝胶上层析时表现异常。用凝胶层析法所测分子量的结果,要和其它方法的测定相对照,由此才可作出较可靠的结论。凝胶

11、层析技术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周期短,重复性能好,而且条件温和,一般不引起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目前已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例如可用于脱盐,浓缩高分子物质的溶液,生化物质的分离提纯,去除热源物质以及用于测定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下面实验是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三、试剂及器材:1、试剂:(1)标准蛋白质混合液(各23mgml-1,用氯化钾-乙酸溶液配制),牛血清清蛋白(mr67000),鸡卵清蛋白(mr43000),胰凝乳蛋白酶原a(mr25000)和结晶牛胰岛素(ph2时为二聚体mr12000)等均需层析纯。(2)蓝色葡聚糖-2000(810mgml-1),n-乙酰酪氨酸乙酯(或硫酸铵

12、或重铬酸钾)(810mgml-1)。(3)0.025mol-1氯化钾-0.2moll-1乙酸溶液,sephadex g75(或g100),5%ba(ac)2。(4)待测蛋白质样品液。2器材:层析柱:柱管(直径1.01.3cm;管长90100cm),核酸蛋白检测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自动部分收集器,恒压瓶,下口瓶。四、操作步骤:1、一般操作方法:(1)凝胶的选择和处理凝胶颗粒最好大小比较均匀,这样,流速稳定,结果较好。如果颗粒大小不匀,用倾泻法倾去不易沉下的较细颗粒。将称好的干粉倾入过量的洗脱液(一般多用水,盐溶液或缓冲溶液)中,室温下放置,使之充分溶胀。注意不要过分搅抖,以防颗粒破碎。溶胀时间因

13、凝胶交联度不同而异为了缩短溶胀时间,可在沸水浴上加热将近100,这样可大大缩短溶胀时间至几小时,而且还可以杀死细菌和霉菌,并可排除凝胶内气泡。种类凝胶溶胀时间请查阅葡聚糖凝胶的技术数据表。(2)装柱装柱前,必须用真空干燥器抽尽凝胶中空气。装柱方法与一般柱层析法相似。层析柱可以自制或外购,目前已有各种规格层析柱商品(图17-6)。装柱前须将凝胶上面过多的溶液倾出。关闭层析柱出水口,并向柱管内加入约1/3柱容积的洗脱液,然后在搅拌下,将浓浆状的凝胶连续地倾入柱中,使之自然沉降,待凝胶沉降约23cm后,打开柱的出口,调节合适的流速,使凝胶继续沉集,待沉集的胶面上升到离柱的顶端约5cm处时停止装柱,关

14、闭出水口。接着再通过23倍柱床容积的洗脱液使柱床稳定,然后在凝胶表面上放一片滤纸或尼龙滤布,以防将来在加样时凝胶被冲起,并始终保持凝胶上端有一段液体。新装好的柱要检验其均一性,可用带色的高分子物质如蓝色葡聚糖-2000(又称蓝色右旋糖,商品名为blue dextran-2000)、红色葡聚糖或细胞色素c等配成2mg/ml的溶液过柱,看色带是否均匀下降,或将柱管向光照方向用眼睛观察,看是否均匀,有无“纹路”或气泡。若层析柱床不均一,必须重新装柱。(3)加样要照顾到浓度与粘度两个方面。分析用量:12ml/100ml柱床容积(12%);制备用量:2030ml/100ml柱床容积。加样方法与一般柱层析

15、相同。夹紧上、下进、出水口夹子,为防止操作压改变,可将塑料管下口抬高至离柱上端约50cm处(sephadex g-75,选用50cm液柱操作压),打开柱上端的塞子或螺丝帽,吸出层析柱中多余液体直至与胶面相切。沿管壁将样品溶液小心加到凝胶床面上,应避免将床面凝胶冲起,打开下口夹子,使样品溶液流入柱内,同时收集流出液,当样品溶液流至与胶面相切时,夹紧下口夹子。按加样操作,用1ml洗脱液冲洗管壁2次。最后加入34ml洗脱液于凝胶上,旋紧上口螺丝帽,柱进水口连通恒压瓶,柱出水口与核酸蛋白质检测仪比色池进液口相连,比色池出液口再与自动部分收集器相连(如图17-7)。(4)洗脱洗脱液应与凝胶溶胀所用液体相

16、同。洗脱用的液体有水(多用于分离不带电荷的中性物质)及电解质溶液(用于分离带电基团的样品),如酸、碱、盐的溶液及缓冲液等。对于吸附较强的组分,也有使用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液,如水-甲醇、水乙醇、水-丙酮等为洗脱剂,可以减少吸附,将组分洗下。本实验洗脱用0.025moll-1氯化钾-0.2moll-1乙酸溶液。洗脱时,打开上、下进出口夹子,用0.025moll-1氯化钾-0.2moll-1乙酸溶液,以每管3ml/10min流速洗脱,用自动部分收集器收集流出液。影响洗脱液流速的因素有:洗脱液加在柱上的压力操作压(由液面差引起)。一般来说,流速与柱压力差成正比,但对某些种类凝胶加压不能超过一个极限值,

17、否则加大压力,不仅不能增加流速,反而使流速急剧下降,特别是在使用交联度小(wr7.5)的凝胶时要特别注意。为保持层析过程中恒定的压力,可使用恒压瓶。凝胶交联度;交联度大的凝胶(g-10至g-50型)的流速与柱的压力差成正比,与柱长成反比,与柱的直径无关。交联度小的凝胶(g-75至g-200型)的流速与柱的直径有关,并在一定操作压差下有最大的流速值,操作压见图17-8。凝胶颗粒大小:颗粒大时,流速较大,但流速大时洗脱峰形常较宽。颗粒小时,流速较慢,分离情况较好。要求在不影响分离效果情况下,尽可能使流速不致太慢,以免用时过长。(5)重装一般地说,一次装柱后,可反复使用,无特殊的“再生”处理,只须在

18、每次层析后用34倍柱床体积的洗脱液过柱。由于使用过程中,颗粒可能逐步沉积压紧,流速逐渐会减低,使得一次分析用时过多,这时需要将凝胶倒出,重新填装;或用反冲方法,使凝胶松动冲起,再行沉降。有时流速改变是由于凝胶顶部有杂质集聚,则需竟混有脏物的凝胶取出,必要时可将上部凝胶搅松后补充部分新胶,经沉集、平衡后即可使用。(6)凝胶的保存方法凝胶用完后,可用以下方法保存。膨胀状态:即在水相中保存。可按注意事项(9),加入防腐剂或加热灭菌后于低温保存。半收缩状态:用完后用水洗净,然后再用60%70%乙醇洗,则凝胶体积缩小,于低温保存。干燥状态:用水洗净后,加入含乙醇的水洗,并逐渐加大含醇量,最后用95%乙醇

19、洗,则凝胶脱水收缩,再用乙醚洗去乙醇,抽滤至干,于6080干燥后保存。这3种方法中,以干燥状态保存为最好。2蛋白质分子量测定根据待测蛋白质的分子量范围选用sephadex g-75或g-100型凝胶,其颗粒在40120m,柱管选用直径1.01.3cm,柱长90100cm,本实验选用1.1100cm商品层析柱。(1)测定vo和vi将0.5ml蓝色葡聚糖-2000和硫酸铵混合液(2mgml-1)上柱、洗脱,分别测出ve。蓝色葡聚糖的ve即为该柱的vo,硫酸铵洗脱体积ve减去vo即为柱的vi。蓝色葡聚糖的洗脱峰可根据颜色判断,硫酸铵洗脱峰用ba(ac)2生成沉淀判断(若用重铬酸钾,其洗脱峰,可根据颜

20、色判断)。(2)标准曲线的制作按上述方法将1ml标准蛋白质混合液上柱,然后用0.025moll-1氯化钾-0.2moll-1乙酸溶液洗脱。流速3ml/10min,3ml/管。用部分收集器收集,核酸蛋白质检测仪280nm处检测,记录洗脱曲线,或收集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280nm处测定每管光吸收值。以管号(或洗脱体积)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作出洗脱曲线。根据洗脱峰位置,量出每种蛋白质的洗脱体积(ve)。然后,以蛋白质分子量的对数1gmr为纵坐标,ve为横坐标,作出标准曲线(图17-9)。为了结果可靠,应以同样条件重复12次,取ve的平均值作图。同时根据已测出的vo和vi以及通过测量柱的直径和凝胶

21、柱床高度,计算出的vt,分别求出kd和kav。kd=kav=也可以kd或kav为横坐标,1gmr为纵坐标作出标准曲线。(3)未知样品分子量的测定完全按照标准曲线的条件操作。五、结果与讨论:根据紫外检测的洗脱峰位置,量出洗脱体积,重复测定12次,取其平均值,也可以计算出kav,分别由标准曲线查得样品的分子量。注 意 事 项(1)根据层析柱的容积和所选用的凝胶溶胀后柱床容积,计算所需凝胶干粉的重量,以将用作洗脱剂的溶液使其充分溶胀。(2)层析柱粗细必须均匀,柱管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般来说,细长的柱分离效果较好。若样品量多,最好选用内径较粗的柱,但此时分离效果稍差。柱管内径太小时,会发生“管壁

22、效应”,即柱管中心部分的组分移动慢,而管壁周围的移动快。柱越长,分离效果越好,但柱过长,实验时间长,样品稀释度大,分离效果反而不好。用于脱盐的柱一般都是短而粗,柱长(l)/直径(d)10;对分级分离用的柱,l/d值可以比较大,对很难分离的组分可以达到l/d=100,一般选用内径为1cm,柱长100cm就够了。(3)各接头不能漏气,连续用的小乳胶管不要有破损,否则造成漏气、漏液。注意恒压瓶内的排气管应无液体,并随着柱下口溶液的流出不断有气泡产生,则表示恒压瓶不漏气。操作过程中,层析柱内液面不断下降,则表示整个系统有漏气之处,应仔细检查并加以纠正。(4)装柱要均匀,不过松也不过紧,最好也在要求的操

23、作压下装柱,流速不宜过快,避免因此而压紧凝胶。但也不宜过慢,使柱装得太松,导致层析过程中,凝胶床高度下降。(5)始终保持柱内液面高于凝胶表面,否则水分挥发,凝胶变干。也要防止液体流干,使凝胶混入大量气泡,影响液体在柱内的流动,导致分离效果变坏,不得不重新装柱。(6)样品溶液的浓度和粘度要合适。浓度大,自然粘度增加。一个粘度很大的样品上柱后,样品分子因运动受限制,影响进出凝胶孔隙,洗脱峰形显得宽而矮,有些可分离的组分也因此重叠。(7)洗脱用的液体应与凝胶溶胀所用液体相同,否则,由于更换溶剂引起凝胶容积变化,从而影响分离效果。(8)操作压过大可使流速变慢,此外还可以导致凝胶胶面下降,柱床容积的改变

24、,相应测出vt,vo,ve等也改变,造成实验结果的误差。(9)由于葡聚糖凝胶为糖类化合物,并且一定要在液相中操作,所以有必要注意防止发霉与生长细菌。一般可用0.02%的叠氮钠(nan3)溶液,它极易溶于水,不与蛋白质和糖反应,也不改变它们的层析效果,也可用0.002%的洗必泰(hibitane)溶液。在弱酸性溶液中,可用0.05%(或0.01%0.02%)三氯丁醇溶液,但它在强碱性溶液或加热到60以上时就要分解。在弱碱性溶液中也可用0.01%乙酸汞溶液防腐消毒。一般不用氯仿、丁醇、甲苯等为防腐剂。因为它们能引起凝胶颗粒的收缩,同时还能进入层析仪器的塑料部件,使塑料变软,造成不良后果。(10)使

25、用部分收集器时,将其转盘调节到最外圈,从第一管开始,否则会造成转换臂的转动与转盘不同心,以致洗脱液流到管外。凝胶层析中常遇到的故障之原因与排除方法总结见表17-1。思 考 题1根据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概述做好本实验的经验与教训。2概述本法蛋白质分子量测定方法的基本理论与依据。表17-1 凝胶层析中遇到的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故 障产 生 的 原 因排 出 的 方 法恒压瓶不能恒压1恒压瓶上口或下口橡胶塞未塞紧或橡胶塞插玻璃管处漏气1找出漏气原因,塞紧橡胶塞层析柱连接后,进水口无液体滴出2层析柱进水口或出水口的止水夹未打开3进水口塑料管中有气泡2打开止水夹3排除塑料管中的气泡层析柱出水口无液体流

26、出4出水口的止水夹未打开5层析柱下口螺丝未旋紧,因漏气而造成出水塑料管中有气泡6出水口塑料管被凝胶阻塞4打开出水口止水夹并调节流速5找出产生气泡的原因,排除气泡6将层析柱中的凝胶倒出,冲洗尼龙网排除塑料管中的凝胶,重新装柱层析过程中流速逐渐减慢7样品中或洗脱缓冲液中含有不溶颗粒将胶床表面阻塞8操作压过高,将凝胶胶床压紧9测定内水时硫酸铵浓度太大;凝胶脱水使胶床压紧10加样时未注意恒压,加样后胶床床面下降11长期使用,微生物生长12装柱时凝胶未完全溶胀,平衡时流速即逐渐减慢13凝胶颗粒过细,或由于用暴力搅动凝胶使凝胶颗粒打碎7采用离心或过滤法除去不溶颗粒,用滴管移去柱床表面12cm的凝胶,补加新

27、凝胶至同样高度8重新装柱,采用适当的操作压9将凝胶取出用缓冲液反复洗涤,溶胀重新装柱。适当降低硫酸铵浓度10加样时应根据操作压,将塑料管下水口抬高至相应的操作压11层析柱不用时,在平衡缓冲液中加入0.02%叠氮钠或0.002%洗必泰,并使其充满柱床体积,以抑制细菌生长,暂时不用的柱应定期用缓冲液过柱冲洗,也可以防止微生物生长12将凝胶取出,待其完全溶胀后重新装柱13取出层析柱中的凝胶,用漂浮法除去过细的颗粒,重新装柱,搅拌凝胶应防止暴力层析柱胶床中有气泡14装柱前,凝胶未抽气或煮沸,在凝胶中混入空气15加样不当使空气进入凝胶胶床16从冰箱中取出凝胶或凝胶缓冲液立即装柱,或装柱后被太阳暴晒14在

28、凝胶柱上层的气泡可用细头长滴管或细塑料管将气泡取出或赶走,并重新平衡,稳定胶床后再使用,若气泡太多则应抽气或煮沸后自然冷却后装柱15小心加样防止带进气泡16凝胶或缓冲液应放置到室温后才能装柱,避免太阳直射层析柱胶床破裂17大量空气进入层析柱18进水口流速慢,出水口流速快17找出空气进入层析柱的原因,重新装柱18找出进出水口流速不一致的原因,重新装柱故 障产 生 的 原 因排 队 的 方 法样品进入凝胶后条带扭曲19样品或缓冲液中有颗粒或不溶物20凝胶表面不平,或胶床不均匀19按方法7处理样品或缓冲液20将凝胶柱置于垂直位,轻轻搅动胶床表面12cm处的凝胶,使其自然沉降凝胶层析分辨率不高21凝胶

29、层析柱装得不均匀22凝胶g型选择不当23加样量太大24柱床太短25样品浓度高,粘度大而形成拖尾26洗脱时流速太快27分部收集时每管体积过大21将凝胶取出重新装柱22根据欲分离物质分离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凝胶g型与粒度23为提高分辨率,分析时加样量一般为柱长的12%,最多不能超过5%24将柱床高度适当加长25根据紫外测定的光吸收值将样品适当稀释26调节洗脱的流速,(本实验为3ml/10min)27控制每管收集量,为便于紫外测定,每管收集量以2.83ml为宜分部收集时,收集盘转动一次间隔数只试管或滴管口偏离相应的试管28使用前未经定位或开始收集后随便移动转换臂,从而造成收集盘与转换臂转动不同步28将

30、自动收集器换向开关拨向“顺”,连续按手动开关,使收集盘与转换臂同时以“顺”时针方向转至外圈零位。将换向开关拨至“逆”,使转换臂的滴管口对准第一个试管中心,打开自动开关即可进行同步收集实验十八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ldh同工酶及血清ldh总活力的测定一、目的:1学习琼脂糖聚胶电泳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酶专一性染色原理及其应用;3掌握分离ldh同工酶的方法;4学习测定血清ldh总活力的原理与方法。二、原理:能催化同一反应而蛋白质结构不同的酶,称为同工酶。同工酶的蛋白结构既然有差别,它们的理化性质也就有所差异。因此可用电泳或其他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例如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它们都能催化乳酸脱氢产

31、生丙酮酸,但经电泳法分离后,就有5个同工酶区带。由于同工酶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不同,即具有组织器官特异性。因此已利用同工酶的酶谱作临床诊断的依据,也被利用于生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工作中。本实验是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人血清乳酸脱氢酶五个同工酶(ldh1、ldh2、ldh3、ldh4、ldh5)。血清乳酸脱氢酶的辅酶是nad+。当它催化乳酸脱氢时,nad+即被还原成nadhh+。如果还有氧化型吩嗪二甲酯硫酸盐(n-methyl-phen-azo-nium-metho sulfate,简称pms)和硝基蓝四唑(氮蓝四唑nitroblue tetrazolium,简称nbt)存在,则发生如下反应:

32、 nadhh+pms nad+pmsh2 pmsh2+nbt pms+nbth2nbth2为蓝紫色化合物。当ldh同工酶区带在琼脂糖凝胶板上分开后,给予nad+、底物(乳酸)、pms和nbt,同工酶区带即呈蓝紫色。乳酸脱氢酶在辅酶i的递氢作用下,使乳酸脱氢而生成丙酮酸。ldh分子量约14万。草酸、乙二胺四乙酸对本酶有抑制作用,所以血浆不适宜测定乳酸脱氢酶活力。此外,硼酸、汞离子、对氯汞苯甲酸以及过量的丙酮酸、乳酸也有抑制作用。乳酸脱氢酶催化反应是碳水化合物代谢中无氧糖酵解的最终反应,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中,按新鲜重量计算,乳酸脱氢酶活力依下列顺序降低:肾脏心肌、骨胳肌胰脾肝肺。血清中含量很低

33、,红细胞中含量较血清约高100倍,故测定时应避免溶血。如不能及时测定,血清应及早和血块分离,避免红细胞中乳酸脱氢酶逸入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测定的方法很多,根据酶作用的反应可分为二大类:一类利用顺向反应以乳酸为基质;另一类利用逆向反应,以丙酮酸为基质。根据测定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需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中辅酶i量的变化。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2,4二硝基苯肼和丙酮酸作用,生成丙酮酸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呈棕色。目前较多使用以乳酸为基质的方法,此法所需的氧化型辅酶i较稳定,不似以丙酮酸为基质的方法需用的还原型辅酶i很不稳定(在-20也不能长期保存)。氧化型辅

34、酶i价格也较低。此外,乳酸钠基质液也比丙酮酸基质稳定,室温中可放1个月。近来有人利用顺向反应形成的还原型辅酶i可以还原某些染料如2,6二氯酚-吲哚酚(2,6-dichlorophenol-indophenol)、氯化2-(4-碘苯基)-3-(4-硝基苯基)-5-苯基四唑(int)建立了另外一种类型呈色反应,并以吩嗪二甲酯硫酸盐(pms)或黄递酶(diapho-rase)作为还原型辅酶i和染料之间的递氢体。此法快速,操作简单,重复性较好。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显色一般也多利用此类还原四唑蓝方法。三、器材及试剂:1器材:人血清滤纸吸管0.2ml(1)、1ml(2)、2ml(1)微量注射器50l(1)恒温

35、水浴锅。载玻片2.57.5cm(2)试管水平台;水平仪烘箱分光光度计凝胶成像系统坐标纸电泳槽;电泳仪小铁棒(2mm15mm)、磁铁2试剂:巴比妥-hcl缓冲液(ph8.4,0.1moll-1):溶17.0g巴比妥钠于600ml水,加入1moll-1hcl溶液23.5ml,再加蒸馏水至1000ml。0.5moll-1乳酸钠溶液:称取5.6g乳酸钠,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0.001moll-1 edtana2(乙二胺四乙酸钠盐)溶液:称取edtana2h2o372mg,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0.5%琼脂糖凝胶:溶50mg琼脂糖于5ml巴比妥-hcl缓冲液(ph8.4,0.1mol/

36、l),加蒸馏水5ml,待琼脂糖溶化后,再加0.001moll-1 edtana2溶液0.2ml,冰箱保存备用。0.80.9%琼脂糖染色胶:溶8090mg琼脂糖于5ml巴比妥- hcl缓冲液(ph8.4,0.1moll-1),加蒸馏水5ml,待琼脂糖溶化后,再加0.001mol/l edtana2溶液0.2ml,冰箱保存备用。显色液:现用现配。溶50mgnbt(硝基蓝四唑)于20ml蒸馏水(25ml棕色容量瓶),溶解后,加入nad125mg及pms(吩嗪二甲酯硫酸盐)12.5mg,再加蒸馏水至25ml。该溶液应避光低温保存,一周内有效。如溶液呈绿色,即失效。2%醋酸缓冲液:2ml醋酸(99.5%

37、)加蒸馏水98ml。电泳用缓冲液(ph8.6,0.075moll-1);巴比妥钠15.45g、巴比妥2.76g溶于蒸馏水,稀释至1000ml。0.1moll-1甘氨酸溶液:称取甘氨酸7.505g,氯化钠5.85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乳酸钠缓冲基质液(ph10.0):在乳酸钠溶液(6570%)10ml中加入0.1moll-1甘氨酸溶液125ml、0.1moll-1氢氧化钠75ml,混和。辅酶i溶液:溶解辅酶i10mg于蒸馏水2ml中,冰箱保存,约可用6周。2,4二硝基苯肼溶液:称取2,4二硝基苯肼200mg,先溶于10moll-1盐酸100ml中,再以蒸馏水稀释至1000ml。0

38、.4moll-1氢氧化钠。丙酮酸标准液(1molml-1):溶解丙酮酸钠11mg于100ml乳酸钠缓冲基质液中(或取丙酮酸17.6mg,溶于200ml乳酸钠基质缓冲液中),临用前配制。四、操作步骤:(一)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ldh同工酶。1琼脂糖凝胶板的制备和电泳:将0.5%琼脂糖凝胶水浴加温熔化。取2ml熔化的凝胶液平浇于一洁净的载玻片上(载玻片放在水平台上,载玻片的大小为7.52.5cm)。在凝胶半凝固时,用一小铁棒在1/3处放下,待胶凝固后,用磁铁吸出小铁棒,用滤纸片仔细吸去小槽内液体,此小槽为点样槽(图18-1)用微量注射器向小槽内加入新鲜血清1520l。将凝胶板放在电泳槽内,两端各以浸有电泳缓冲液的滤纸或纱布作盐桥,点样端靠近阴极。电泳4060分钟,电压约100伏。2显色:约于电泳终止前10分钟,将0.80.9%琼脂糖染色胶在水浴中熔化。取此熔化的凝胶0.67ml与显色液0.53ml及0.5moll-1乳酸钠溶液0.2ml混匀,立即浇在电泳完毕的凝胶板上,37避光保温1小时,即显示出五条深浅不等的蓝紫色区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