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 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1) 通过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使学生理解食物为什 么要经过消化。 (2) 通过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说明口 腔中的消化过程。 (3) 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能力:(1) 通过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改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 综合能力,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 通过探究实验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提高科学素 养,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食物消化的学习, 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意识, 通过探 究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设计思路:教学思
2、维研究(学生):设疑一探疑一建立方案一释疑一解决问题实验研究:质疑创设实验方案课堂实验论证分析讨论结论总结 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探 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从而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来提 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探究的能力, 以及合作精神,培养的良好科学素养,并真正树立正确健康意识。教学设计:问题引入:“同学们,今天早餐吃了哪些食物 ?”接着再问:“这些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 ?” “这些营养物 质如何被吸收利用呢 ?” 是如何消化的呢 ? 食物为什么必须经过消 化呢?下面我们来研究。” 学生就会带着浓厚兴趣和热情进
3、入学习情境。问题:“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都需要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吗?” “不一定。” “水就不需要消化,而蛋白质脂肪都需要消化。 ” “糖类不需要消化”。带着各种各样的猜想提出: “让我们一起做个试验来研究一下吧。 ” 接着黑板上显示出“葡萄糖和淀粉透过透析袋的差异”这个演示实 验的实验用具和实验方法及讨论题。实验用具:1透析袋两个; 2小烧杯两个; 3清水;4可溶性淀粉溶液;5葡萄糖溶液; 6碘液; 7尿糖试纸等。实验过程:(1) 用线绳将透析袋一端扎紧;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至距顶端3 - 5cm然后用线绳将透析袋顶端扎紧;用水彻底清洗透析袋外壁;将透析袋置于盛有水的烧杯内, 再向烧杯内加入
4、碘液, 直至溶液呈淡黄 色为止。(2)用线绳将另一个透析袋一端扎紧;注入葡萄糖溶液至距顶端35cm然后用线绳将透析袋顶端扎紧;用水彻底清洗透析袋外壁; 将透析袋置于盛有水的烧杯内, 将尿糖试纸 A 放入烧杯内清水中蘸一 下,保留该试纸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3)20 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步骤 1 中透析袋及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再取尿糖试纸B放入步骤2的烧杯溶液内蘸一下,比较并记录 A B试纸的颜色。讨论:淀粉和葡萄糖属于哪类营养物质, 它们相当于消化管内什么物质 呢?透析袋在这里相当于人体哪一部位的结构呢 ? 透析袋周围的水相当于哪一部分结构呢 ?为什么在装有葡萄糖溶液的试管里我们要先将试纸 A
5、 放入,20 分钟后再放入试纸B呢?淀粉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哪种能透过透析袋 ?如果细胞膜具有与和透析膜相似的功能, 推测食物中的淀粉能不 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呢 ?通过亲手做演示实验和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们对以上思考题逐一 进行了讨论,得出淀粉分子较大,不能透过透析袋;而葡萄糖分子较 小,能穿过透析袋进入烧杯内水中。 通过这一结论能得出六大类营养物质哪些需要消化“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而蛋白质、糖类 ( 大分子 ) 、 脂肪则需要消化成小分子。 ”食物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 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是消化。那么消化管内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呢 ?食物消化过程需要哪些条 件呢 ?我们咀嚼
6、馒头时嘴里有什么感觉 ?”“感觉有点甜。”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探究一下,馒头或米 饭在口腔内经过咀嚼,其中的淀粉是否发生变化呢 ?请同学们大胆猜 想一下。”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以下思考题来讨论,并设计实验和完成实 验。”讨论题:我们如何检测馒头中的淀粉成分呢 ?实验设计要有对照,实验组 与对照组的处理条件有什么差异。如何收集唾液,收集前最好用清水 漱口,想一想,为什么 ?口腔温度与实验条件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你们 如何选择实验的温度条件呢 ?对照组实验材料和条件与实验组有什么 不同?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加以比较,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 结论?同学们开始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设计实
7、验过 程,进行实验,教师参与指导等等。实验设计:1. 将淀粉溶液2mL分别滴入两个试管中,分别为1号和2号。2.取唾 液,用清水漱口,将试管放在下唇,舌尖抵住下唇,让唾液缓缓地流 入试管。3.取唾液2mL放入试管1中,再取清水2mL放入试管2中, 充分振荡,使其混合。4.将两只试管放入37C水中,恒温水浴。约 10 分钟后冷却,滴入碘液观察现象。我们发现 1 号试管中的碘液没 有变蓝,说明淀粉不存在,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2号试管加入碘液后 变蓝了,说明淀粉存在,没有变成别的物质。1号试管中的淀粉为什么会变成另外一种物质,而 2号试管中没有变 呢?“唾液是由口腔内的唾液腺分泌的, 1号试管中的淀
8、粉变成了另 外一种物质,说明食物从口腔开始就进行了消化,那么食物在口腔内 是如何被消化的 ?唾液在消化管内是如何参与消化过程的呢 ?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食物经过这里要发生哪些 变化呢? “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使其容易下咽。大家可以试试不用 舌头,看能否吃下喝下东西 ?” “食物团通过牙齿充分咀嚼,由大变 小,并且食物中的淀粉经舌的搅拌,在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 形成了麦芽糖,之后食团经过咽会进入食管,进而进入胃。”“食团进入胃、胃内的胃腺分泌胃液、其中的胃蛋白酶与食物充 分混合、食物中蛋白质初步发生变化。食物在这里和胃液充分混合后, 其中蛋白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胃液中胃蛋
9、白酶将蛋白质初步分解, 但没有完全分解,不能被 吸收。那么彻底消化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的重要器官是什么呢 ?”“小肠内各种消化液将食糜变成乳状,再经过消化液中各种酶的 作用,使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食物残渣、 部分水、无机盐等借助小肠的蠕动进入大 肠。”在观察中注意思考这样的问题:淀粉、蛋白质、脂肪最终被分解成为什么物质 ?为什么能被吸收 ?2. 营养物质为什么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呢 ?酶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 观察 小肠与胆管相连,哪种消化液进入小肠内 ?胆汁在消化过程中对哪种 物质起作用 ?”板书设计:食物的消化:1、为什么要经过消化?2、什么叫做消化?3、怎样进行消化?( 1)口腔内的消化;(2)胃内的消化;(3)小肠内的消化作业布置:预习“营养成分的吸收“并完成课后习题 1 5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2608-2016羽毛球拍及部件的物理参数和试验方法》
- 停车库施工合同3篇
- 酒店宴会服务合同3篇
- 新解读《GB-T 30883-2014信息技术 数据集成中间件》
- 新解读《GB-T 31131-2014制造业信息化评估体系》
- 新解读《GB-T 31204-2014熔模铸造碳钢件》
- 聘用合同总经理聘用协议与聘用合同范本5篇
- 医院库房服务合同范本
- 小礼盒购销合同范本
- 废旧罐体出售合同范本
- 肾脏肿瘤影像学诊断策略
- 2023年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单招笔试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13871.1-2022密封元件为弹性体材料的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和公差
- GB/T 41696-2022下肢康复训练设备的分类及通用技术条件
- GB/T 2423.7-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A)
- 花甲水库库底清理实施方案(修订稿)
- 中医李源生针拔法治疗脑胶质瘤
- 麻醉科诊疗规范与操作常规
- 《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共38张课件
- 通风空调投标技术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