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_第1页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_第2页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_第3页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_第4页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课件(PPT格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4章章 沥青路面设计沥青路面设计2021-10-92第第1 1节节概述概述一、一、沥青路面设计内容沥青路面设计内容n原材料调查与选择原材料调查与选择n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n沥青混合料配比、基层、底基层配比设沥青混合料配比、基层、底基层配比设计计n方案比选方案比选n路面排水设计等路面排水设计等 二、路面结构设计的原则二、路面结构设计的原则 n1、开展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做好交通荷载分析与开展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做好交通荷载分析与预测,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路面设计。预测,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路面设计。n2、调查掌握沿线路基特点,查明土质、路基干湿类调查掌握沿线路基

2、特点,查明土质、路基干湿类型,在对不良地质路段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路基型,在对不良地质路段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路面综合设计。n3、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节约资源的原则,选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节约资源的原则,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的路面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结构方案。n4、结合当地条件,积极、慎重地推广新技术、新结结合当地条件,积极、慎重地推广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并认真铺筑试验段,总结经验,构、新材料、新工艺,并认真铺筑试验段,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逐步推广。不断完善,逐步推广。5 5、符合环保,保护相关

3、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重视材料的、符合环保,保护相关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重视材料的再生利用与废弃料的处理。再生利用与废弃料的处理。 三、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三、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n经验法经验法:根据试验路所得的经验数据,确定路根据试验路所得的经验数据,确定路面结构组合、各结构层材料、厚度,车辆荷载,面结构组合、各结构层材料、厚度,车辆荷载,路面使用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路面使用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n力学力学经验法: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确定车辆经验法: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确定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量(应力、应变或变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量(应力、应变或变形),根据试验路的结果确定力学响应量与路形),根据

4、试验路的结果确定力学响应量与路面使用性能间的关系,据此进行路面结构设计。面使用性能间的关系,据此进行路面结构设计。n我国现行规范我国现行规范-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jtjd50-2006采用力学采用力学经验法。采用双圆图式,经验法。采用双圆图式,标准轴载标准轴载bzz-100,以弯沉和结构层的层底拉,以弯沉和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应力为设计指标。 2021-10-95四、四、沥青路面交通等级沥青路面交通等级n路面结构设计的目标:在设计年限内在路面结构设计的目标:在设计年限内在预测交通量的车辆能够按设计车速安全、预测交通量的车辆能够按设计车速安全、舒适地通行。舒适地通行。1

5、路面设计年限(路面设计年限(06规范)规范)各级公路的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与课本的表各级公路的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与课本的表14-1不同)不同)公路等级 设计年限(年) 高速、一级公路 15 二级公路 12 三级公路 8 四级公路 6 2021-10-971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n标准轴载标准轴载bzz-100,各项参数见表,各项参数见表14-2(p378)n标准轴载的换算:标准轴载的换算:(1 1)当以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当以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为设计指标时(14-1) 35. 4121ppnccniikin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

6、日;日;ni各种被换算轴载的作用次数,次各种被换算轴载的作用次数,次/日;日;p标准轴载,标准轴载,kn;pi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各种被换算车型的轴载;c1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单轮组为轮组为6.4,四轮组为,四轮组为0.38;c2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当轴间距小于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m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14-2)m轴数。轴数。 ) 1(2 . 112mc(2)当以半刚性材料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

7、标时)当以半刚性材料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14-3)c1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单轮组为为18.5,四轮组为,四轮组为0.09;c2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被换算车型的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时,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当轴间距小于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计算;当轴间距小于3m时,双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 (14-4)m轴数。轴数。注:上述轴载换算公式,适用于单轴轴载小于或等注:上述轴载换算公式,适用于单轴轴载小于或等于于130kn的各种车型的轴载换算。的各种车型的轴载换算。 8121ppn

8、ccniiki) 1(2 . 112mc3累计当量轴次累计当量轴次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按下式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按下式计算 (14-6)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次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次/车道;车道;t设计年限,年;设计年限,年;n1营运第营运第1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日;日;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车道系数(即车辆横向分布系数),按下表选用车道系数(即车辆横向分布系数),按下表选用(p379表表14-3数据最后一项要修改)数据最后一项要修改) 136511nnte车道

9、特征 双向单车道 1.0 双向两车道 0.60.7 双向四车道 0.40.5 双向六车道 0.30.4 双向八车道 0.250.35 2021-10-9124交通等级交通等级 n按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按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ne或每车道、或每车道、每日平均大型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每日平均大型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选择一个较高的交通等级作车交通量,选择一个较高的交通等级作为设计交通等级。(见下表)为设计交通等级。(见下表) 交通等级 累 计 当 量 轴 次ne(次/车道) 大客及中型以上大货车交通量辆/(日车道) 轻交通 3106 600 中等交通 31061.2107 60015

10、00 重交通 1.21072.5107 15003000 特重交通 2.5107 3000 2021-10-914第第2节节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简介1 基本假定基本假定: (1)各层为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线弹性体。其各层为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线弹性体。其中最下一层为半无限大,其上各层厚度有限,中最下一层为半无限大,其上各层厚度有限,水平方向无限大;水平方向无限大;h1hie1,1ei.ie0,0(2)各层水平方向的无限远处及最下一层无限)各层水平方向的无限远处及最下一层无限深处,其应力、应变和变形均为深处,其应力、应变和变形均为0;(3)小变形;)小变形;(4)层间接触条

11、件,或为完全连续(称连续体)层间接触条件,或为完全连续(称连续体系),或为光滑接触(称滑动体系);系),或为光滑接触(称滑动体系);(5)不计自重。)不计自重。假定路表面作用着圆形均布竖直荷载,则为轴假定路表面作用着圆形均布竖直荷载,则为轴对称课题。对称课题。2021-10-9162.弹性层状连续体系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下的路表回弹路表回弹弯沉弯沉(即垂直位移(即垂直位移 )的计算)的计算(1) 求解的基本过程求解的基本过程静力平衡方程:静力平衡方程:(147)物理方程:应力应变关系物理方程:应力应变关系(148)几何方程:几何方程: 应变位移关系应变位移关系 (149)变形连续方程:变形连续

12、方程: (1410)由上述方程组解得各由上述方程组解得各应力分量应力分量、 和和位移分量位移分量、 2021-10-9172.弹性层状连续体系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下的路表回弹弯沉路表回弹弯沉(即垂直位移(即垂直位移 )的计算)的计算(2) 单圆均布荷载下路表荷载中心处的最单圆均布荷载下路表荷载中心处的最大弯沉(垂直位移)大弯沉(垂直位移)n双层连续体系双层连续体系注:双圆荷载则可由叠加原理计算。注:双圆荷载则可由叠加原理计算。02ep),(10dhee2021-10-9183.主应力计算主应力计算因要验算结构抗拉强度,需计算各层应力。因要验算结构抗拉强度,需计算各层应力。主应力按(主应力按(1

13、4-17)式计算。)式计算。第第3节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1.适应行车荷载作用的要求适应行车荷载作用的要求n根据公路等级、交通等级、使用要求选择面层根据公路等级、交通等级、使用要求选择面层类型,参考表类型,参考表14-5n沥青面层厚度适中沥青面层厚度适中,各种类型的沥青层的最小厚度各种类型的沥青层的最小厚度(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的2.53倍,倍,ogfc和和sma为为22.5倍)、适宜厚度参见倍)、适宜厚度参见06规范规范表表4.1.3-1(与书中表(与书中表14-6的不同)的不同)*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率为混合料中筛孔通

14、过率为90%100%的最小标准筛孔的最小标准筛孔尺寸。尺寸。n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相邻结构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相邻结构层的模量比宜在下述范围层的模量比宜在下述范围: 基层:面层基层:面层=1.53;基层:底基层;基层:底基层3; 底基层:土基底基层:土基2.512.5不同粒径混合料的层厚不同粒径混合料的层厚(06规范表规范表4.1.3-1部分部分)混合料公称名称混合料公称名称ac-10ac-13ac-16ac-20ac-25公称最大粒径(公称最大粒径(mm)9.513.2161926.5最大粒径(最大粒径(mm)13.216(19)19(22.4)26.537.53倍公

15、称粒径的最小倍公称粒径的最小层厚(层厚(mm)28.5404857802倍最大粒径的最小倍最大粒径的最小层厚(层厚(mm)2632(38) 38(45)53752.5倍公称最大粒径的倍公称最大粒径的最小层厚(最小层厚(mm)24334047.56606规范推荐的各种沥青混合料适宜层厚规范推荐的各种沥青混合料适宜层厚混合混合料类料类型型 混合料类型混合料类型 (公称最大粒径,(公称最大粒径,mm)4.759.5 13.21619.026.531.537.5ac1530254040605080601008012090150120150sma25503560407050802021-10-922第第

16、3节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2.在各种自然因素下稳定性好在各种自然因素下稳定性好n水稳定性水稳定性n使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使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n沥青面层至少有一层是连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面层至少有一层是连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n防冻。路面最小防冻厚度防冻。路面最小防冻厚度 表表148n防反射裂缝防反射裂缝3.考虑结构层的特点考虑结构层的特点n各结构层之间的相互影响各结构层之间的相互影响n使应力传递连续、结合紧密稳定使应力传递连续、结合紧密稳定我国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型式我国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型式二级公路二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表面层表面层4

17、0mm沥青面层总厚度沥青面层总厚度150180mm沥青面层总厚度沥青面层总厚度90120mm表面层表面层2540mm中面层中面层5060mm下面层下面层3570mm下面层下面层6080mm1层或层或2层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层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砂砾)基层200400mm1层或层或2层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砂砾)底基层基层层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砂砾)底基层基层150350mm2021-10-924第第4节节 沥青路面的破坏形态与设计标准一、破坏形态模式一、破坏形态模式 1.沉陷沉陷 2.车辙车辙 3.疲劳开裂疲劳开裂 4.推移推移 5.低温缩裂低温缩裂20

18、21-10-925 老化老化2021-10-926 泛油泛油2021-10-927疲劳裂缝(横向裂缝)疲劳裂缝(横向裂缝)2021-10-928纵向裂缝纵向裂缝2021-10-929水损害(剥离)水损害(剥离)2021-10-930骨料磨光骨料磨光2021-10-931坑洞坑洞2021-10-932松散松散2021-10-933反射裂缝反射裂缝2021-10-934车辙车辙2021-10-935推挤、拥包、剥离推挤、拥包、剥离2021-10-936温缩裂缝(横向裂缝)温缩裂缝(横向裂缝)2021-10-937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坑槽突现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坑槽突现 二、设计标准二、设计标准06规范以路

19、表回弹湾沉和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规范以路表回弹湾沉和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计指标。计指标。(前者反映的是结构整体刚度,(前者反映的是结构整体刚度,后者反映的是结构层抗疲劳拉裂强度。)后者反映的是结构层抗疲劳拉裂强度。) (即计算弯沉(即计算弯沉设计湾沉)设计湾沉) (即层底拉应力(即层底拉应力容许拉应力)容许拉应力)n路面设计弯沉值:以路面在车辆反复作用下路面设计弯沉值:以路面在车辆反复作用下出现纵向裂缝为临界状态,以纵向网裂为破出现纵向裂缝为临界状态,以纵向网裂为破坏状态。对处于临界状态的路面测定其路表坏状态。对处于临界状态的路面测定其路表弯沉,再统计已承受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弯沉,再统计已承受的标准

20、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可回归出二者间关系。对多种路面结构数,可回归出二者间关系。对多种路面结构找到这种关系,可得到找到这种关系,可得到 的经验公式:的经验公式:dsll rmdl -设计弯沉值(设计弯沉值(0.01mm);ac公路等级系数,高速、一级路:公路等级系数,高速、一级路:1.0;二;二级路:级路:1.1;三、四级:;三、四级:1.2;as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1.0;热拌和冷拌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含上热拌和冷拌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含上拌下贯)、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拌下贯)、沥青表面处治面层:1.1;ab路面结构类型系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路面结构类型

21、系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面:1.0;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柔性基层沥青路面:1.6。dlbscedaaanl2 . 0600n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基层要进行层底拉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基层要进行层底拉应力验算,验算其是否产生疲劳开裂。应力验算,验算其是否产生疲劳开裂。n 沥青碎石、沥青表处、沥青贯入式、粒料沥青碎石、沥青表处、沥青贯入式、粒料类基层等抗拉强度很小或为类基层等抗拉强度很小或为0的结构层不须的结构层不须验算。验算。 (14-24) -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路面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 mpa; -沥青混凝土或半刚性材料的极限劈裂强沥青混凝土或半刚性材料的极限劈裂强 度,度,

22、 mpa;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与结构材料,疲劳强度有关)(与结构材料,疲劳强度有关) (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ssprkrspskcesank/09. 022. 0cesank/35. 011. 0cesank/45. 011. 02021-10-942n路面竣工验收弯沉值:以最后确定的路路面竣工验收弯沉值:以最后确定的路面结构厚度与材料模量计算的路表面弯面结构厚度与材料模量计算的路表面弯沉值作为交工验收时路表弯沉检测标准沉值作为交工验收时路表弯沉检测标准值,即值,即 -路面

23、交工时在不利季节采用路面交工时在不利季节采用bzz-100标准轴载实测某路段的弯沉代表值标准轴载实测某路段的弯沉代表值 -路表弯沉检测标准值。路表弯沉检测标准值。ajll0jl0al2021-10-943选取路表回弹弯沉作为路面设选取路表回弹弯沉作为路面设计标准的依据计标准的依据n路面弯沉是路面在垂直荷载作用下产生路面弯沉是路面在垂直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垂直变形。的垂直变形。n能够反映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的整体刚能够反映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的整体刚度。度。n与路面的使用状况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与路面的使用状况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n弯沉值的测定比较方便。弯沉值的测定比较方便。2021-10-944第第5节节

24、 结构层厚度计算结构层厚度计算一、沥青路面设计步骤一、沥青路面设计步骤1.初步拟定路面结构方案规范推荐、其他公初步拟定路面结构方案规范推荐、其他公路路面结构型式等路路面结构型式等2.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n结构层次确定结构层次确定n各结构层层厚确定各结构层层厚确定3.结构层厚度计算应用弯沉指标值反算厚度结构层厚度计算应用弯沉指标值反算厚度4.结构层层底弯拉应力验算结构层层底弯拉应力验算5.防冻厚度验算防冻厚度验算452021-10-9二、结构层厚度计算二、结构层厚度计算一般先按一般先按 的要求确定结构层厚度,再验算是否的要求确定结构层厚度,再验算是否满足满足1.以弯沉作为控制

25、指标确定结构层厚度以弯沉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结构层厚度(1) 路表弯沉值计算图式路表弯沉值计算图式dsll rm462021-10-9(2) 轮隙中心路表弯沉的计算轮隙中心路表弯沉的计算 102312121,nnceeeeeehhhf36. 0038. 0200063. 1pelfsfeplcs121000472021-10-9 -路表计算弯沉值(路表计算弯沉值(0.01mm);); f -弯沉综合修正系数。弯沉综合修正系数。(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假定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假定与实际不完全相符,理论值与实测不等,需修正);实际不完全相符,理论值与实测不等,需修正); -标准轴载的轮胎接地压强(标准轴

26、载的轮胎接地压强(mpa)和当量圆半径)和当量圆半径 (cm); -理论弯沉系数;理论弯沉系数; 或或 -土基抗压回弹模量(土基抗压回弹模量(mpa);); -各层材料抗压回弹模量(各层材料抗压回弹模量(mpa);); -各结构层厚度(各结构层厚度(cm)sl, pc0ene121,neee121,nhhh482021-10-9(3)按)按 用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路用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路面设计软件计算出待定结构层的厚度。面设计软件计算出待定结构层的厚度。(4)验算结构层底的弯拉应力)验算结构层底的弯拉应力层底拉应力计算图式层底拉应力计算图式dsll 492021-10-9层底拉应力以层底

27、拉应力以b点(单圆中心)及点(单圆中心)及c点(轮隙中心)为计点(轮隙中心)为计算点,并取较大值作为层底拉应力。公式如下算点,并取较大值作为层底拉应力。公式如下 -理论最大拉应力系数。理论最大拉应力系数。其他符号意义同前。其他符号意义同前。用程序计算出用程序计算出 的值。的值。如果如果 ,则按拉应力要求计算结构层厚度,计算仍由程,则按拉应力要求计算结构层厚度,计算仍由程序完成。序完成。 mmp102312121,nnmeeeeeehhhfmmrm502021-10-9贝克曼弯沉仪贝克曼弯沉仪n 放入双轮轮隙中央处的地面上放入双轮轮隙中央处的地面上百分表端头后三分点处支点(支座)底座测端头升降量

28、爬行速度回弹弯沉:差值的两倍512021-10-9522021-10-9 落锤式弯沉仪落锤式弯沉仪532021-10-9三、土基回弹模量值三、土基回弹模量值e0的确定的确定n现场实测法现场实测法承载板法承载板法弯沉测定法弯沉测定法n查表法查表法路基高度路基临界高度土质,路基干湿类型平均稠度值wce0542021-10-9四、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值的确定四、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值的确定1 采用采用抗压回弹模量抗压回弹模量计算弯沉和层底拉应力计算弯沉和层底拉应力弯沉计算时弯沉计算时 :采用抗压回弹模量,对于沥青混合料采用:采用抗压回弹模量,对于沥青混合料采用20时的时的e. e按下式计算:(规范表按下式计算:(规范表e.1、表、表e.2给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