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近代银行建筑研究_第1页
天津近代银行建筑研究_第2页
天津近代银行建筑研究_第3页
天津近代银行建筑研究_第4页
天津近代银行建筑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津近代银行建筑研究 摘要本文以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中的22幢近代银行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信息、建筑布局、形态及立面细部进行梳理。笔者拟从其形态上的“三段式”特征入手,对现存天津近代银行建筑的屋顶组织、柱式分布、门窗形式等细部信息情况进行横向类比,以期对天津近代银行建筑的设计手法形成系统性认知。 关键词天津近代;银行建筑;三段式;类比分析;拓扑对 近代建筑研究往往以宏观的风格研究为主要切入点,本文拟从建筑设计中观层次的立面形式入手,对天津近代银行建筑的设计手法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其建立更加系统的认知。 1近代银行建筑与“三段式”形式概述 择定近代银行建筑为研究对象原因主要有三:(1)银行建筑

2、作为舶来公共建筑类型,出现时间较晚,功能明确、稳定,立面处理手法普适性强,主要建筑元素统一,且几乎不存在因使用便利而导致的立面改变。(2)天津的银行建筑分布集中、建设年代相近,在立面颜色、材质选择上自发接近,天然具有整体的一致性,可以为中观立面分析削减部分干扰因素。(3)银行建筑的坚固性和耐久性要求较其他类型建筑高,因而设计者多为大中型设计机构,图纸更加齐全、设计更加完备且建筑保存更优。 2横向“三段式”与建筑整体形态 2.1平面的形式。通过对解放北路区域22幢近代银行建筑的基本信息梳理可以发现,该区域银行建筑平面主要为点状、条状两大类。点状平面11幢,以基本矩形、沿街道倾斜矩形、不同尺度矩形

3、组合、沿街边缘抹角矩形四种方式组织:原汇丰银行、原中南银行、原中国实业银行平面呈基本矩形,仅有部分凹凸变化以适应建筑立面形态;原四行储蓄会、原久安商业银行平面沿街道倾斜,原横滨正金银行、原中央银行以不同尺度矩形组合,目的在于满足基地道路和建设需求。条状平面11幢,又可细分为U形和L形两种,其中U形平面6幢、L形平面5幢。整体上看,平面呈条状的银行建筑多位于街道转角,因而依从道路关系进行转折,并在该位置进行切削,利用形成的视觉中心和强化的两侧立面连接延展立面,并在该位置设置主入口。2.2立面体块的变化。“三段式”的形成与建筑的形体变化息息相关。从立面上看,常以局部抬升和凸出实现建筑段落的纵、横两

4、向强化。局部抬升的实现手法主要分为两种:(1)建筑实体空间的抬升:也即局部顶层处理,强调该位置的重要地位,常结合建筑主入口设置。该类型的抬升常与特殊的屋顶或形式结合,以较其他位置更精细的处理手法吸引视线,形成新的视觉焦点。(2)山花的抬升:利用局部凸起的山花变化建筑立面,形成立面段落的起伏。这一方式往往结合银行建筑的主入口处理,因经济、易实现使用极为广泛。体块凸出的实现手法主要分为两种,即实墙体块凸出、列柱柱廊体块凸出。两种凸出形式折衷衍生出了壁柱柱廊凸出,正如中南银行所表现的那样,壁柱贴于凸出体块的重要节点,形成类似“勾边”的形式,强化了建筑立面的段落式效果。 3纵向“三段式”与建筑细部 3

5、.1屋顶形式与檐部组织。3.1.1平屋顶、坡屋顶在22幢被调研的天津近代银行建筑中,平屋顶建筑17幢,建筑风格跨越古典复兴、折衷主义以及现代式多种,是最为常见的屋顶形式。该形式屋顶建筑对应的立面组织以轴对称为主,部分结合体块凸起形成的塔楼、角楼做穹顶处理,如:中南银行、东莱银行等。坡屋顶建筑5幢,其中北洋保商银行大楼、华俄道胜银行在转角圆弧位置作穹顶加采光亭以利采光。金城银行大楼相对特殊,结合高级多坡顶设置阁楼。3.1.2平屋顶檐部以上17幢平屋顶建筑中,檐口处叠加建筑空间的有6幢。叠加了建筑空间的檐部高度可占到立面高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使檐部成为可以与中部主体相抗衡的部分。体量的扩大强化

6、了檐部的横向划分能力,叠加空间的窗多对应中部柱廊或窗的节奏,竖向上延伸立面韵律,横向上为三段式立面增添了层次。按照叠加建筑空间所占比例又细化为整层叠加和局部叠加两类。整层叠加4幢,即盐业银行大楼、原东莱银行、花旗银行大楼、中南银行。3.2中部主体。3.2.1柱式柱式是银行建筑最常应用的典型建筑意向,22幢银行建筑中,除新华信托储蓄银行、久安商业银行、华义银行外,各银行均使用柱式作为立面要素,材料以石材为主,但不乏创新,如以砖模仿石材砌筑“砖柱”的朝鲜银行大楼。巨柱式、叠柱式、壁柱、双柱都是天津近代银行建筑常见的柱式处理手法。3.2.2窗不同形式窗套的应用也是丰富窗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天津近代银行

7、建筑对窗套的横纵两向均作了修饰。天津近代银行建筑利用纹饰、望板对窗间坎墙进行处理。四行储蓄会天津分会、东莱银行的帷幔纹饰;中南银行的条形纹饰;横滨正金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的金属望板都是窗间坎墙处理的典型案例。对这一区域的处理使得建筑中部主体被连成一个整体,对于主体段落的划分有重要意义。 4小结 综上,天津近代银行建筑大多分布于解放北路区域,建设年代集中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建筑材料以石材为主,与其他城市近代银行建筑相比,形态相似度较高,皆具有典型的“三段式”特征。本文通过对影响天津近代银行的立面形式的要素及设计要素进行分析,从中剖析三段式对天津近代银行建筑所造成的影响,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余倩,陈小将.武汉近代银行建筑中水刷石的运用探源J.福建建筑,2014(1):31-34. 2谢占宇,董庆辉,郝鸥.沈阳传统金融建筑向近代银行建筑演进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125-130.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