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巨变-萧县完整版_第1页
改革开放30年巨变-萧县完整版_第2页
改革开放30年巨变-萧县完整版_第3页
改革开放30年巨变-萧县完整版_第4页
改革开放30年巨变-萧县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萧县历史萧县历史萧县春秋时称萧县春秋时称“萧国萧国”,史料,史料载:萧县隶彭城(即江苏徐载:萧县隶彭城(即江苏徐州),州),“城形争南北诸朝,风城形争南北诸朝,风气兼东西两楚气兼东西两楚”。这里自秦汉。这里自秦汉起就为贯通东西南北经济和文起就为贯通东西南北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之地化的交流之地浓浓翰墨飘画乡 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系萧人,以书画传统绵延至明代,乡村出现了乡土书画家群体,清中晚期形成民间中国画水墨写意的“龙城画派” 萧县,曾被国画大师李苦禅誉为“国画之乡”。1993年,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萧龙士 萧龙士先生,原名品一, (18891990)字翰云, 斋名墨趣斋、堂号百寿堂

2、。 我国当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名誉主席、省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民盟盟员、省文史馆馆员、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常委。四十年代师从艺术大师齐白石,与一代大家李可染、李苦禅、许麟庐先生情逾手足。先生上承徐青藤、陈白阳、朱雪个、扬州八家、吴昌硕、齐白石诸先贤画乡新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又有吴燃、郭功达、卓然新中国建立后,又有吴燃、郭功达、卓然等等5050多位书画大家走出萧县,笔耕在全国多位书画大家走出萧县,笔耕在全国各地。改革开放以来,萧县民间,尤其是各地。改革开放以来,萧县民间,尤其是农民水墨写意和书法活动蓬勃展开,至农民水墨写意和书法活动蓬勃展开,至9090年代

3、初,书画队伍以达万人之数,笔墨成年代初,书画队伍以达万人之数,笔墨成趣者近三千人。萧县书画对中国画趣者近三千人。萧县书画对中国画水墨水墨写意的情有独钟,重笔墨,重生活,重诗写意的情有独钟,重笔墨,重生活,重诗情,人品与画品的统一是其特征情,人品与画品的统一是其特征萧县经济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萧县始终高擎改革开放大旗,团结带领全县138万人民,按照强农富民的发展思路,全县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年来,萧县的农业生产总值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足亿元跳跃式发展到2007年的29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266元,是1978年人均不足50元的60多倍。 防腐工程产业,带动了20多

4、万人就业,改革开放加快了城乡经济的繁荣,就业市场空间大为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动起进城的民工潮。1985年,萧县外输务工人员就达到12300多人,而后逐年急剧增加,到2007年,劳务输出30.5万人年务工收入25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并且锻造了“服装”、“电子”、“防腐”、“电焊”等一批响当当的劳务品牌。 萧县“夜光杯”牌葡萄酒在全国享有盛名,并远销东欧、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1萧县干白葡萄酒自1983年荣获国家银质奖,又连续三年在全国评酒会上获得同类产品第一名;桂花酒在1990年法国国际评酒师联合会上获得国际特别大奖,1997、1998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酒行业明星企业”. 黄藏峪原名黄桑峪,因峪内长满黄桑树而得名。汉高祖刘邦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