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钟顶布料工艺参数_第1页
无钟顶布料工艺参数_第2页
无钟顶布料工艺参数_第3页
无钟顶布料工艺参数_第4页
无钟顶布料工艺参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970年卢森堡威尔斯厂与保尔沃文斯公司共同创造了pw型无钟顶装料设备,于1972年在德国汉堡4号高炉应用。 我国在1979年第一座无料钟顶高炉在首钢投产以后,现在我国内已经有40多座高炉采用了无料钟炉顶。其中大部分是在pw的基础上国内自行研制开发的。 我省莱钢在1993年750m3开始使用无钟顶,以后日钢、济钢等厂家也相继投用。 受料斗容积:12.8m3 放料阀通径:680mm,开度:072 上密封阀通径:700mm,开度100 料罐容积:12.8m3 料流调节阀口径:550mm 下密封阀直径:600mm,开度100 布料装置: 喉管直径: 550mm 溜槽长度:1900mm 角工作角度:

2、1050,更换时角度:50 角倾动速度:0.728r/min,角转速:312r/min 炼铁车间是2001年下半年公司为进行“电炉热装铁水配套工程”而新组建的单位。 炼铁对我厂来说是新工艺,工长大部分是从学校刚毕业的中专生,从领导到职工均无对高炉生产的经验。开炉前虽然组织工长外出学习,但接触的主要是钟式炉顶,对高炉操作和无钟顶布料经验欠缺。高炉开炉后,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差:1、利用系数2.06t/m3.d,焦比728.82kg/t;2、炉内气流分布不合理,局部管道,煤气利用差,混合煤气co2含量15%,顶温温度到了350以上,灰铁比最高到了80kg/t。 无钟炉顶布料各项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工作制度

3、的确定是高炉操作上部调节的主要内容,它直接影响炉料在炉喉的分布,进而影响高炉软熔带的形状,煤气流的分布和煤气的利用。装料制度受以下因素影响:固定条件装料设备类型(主要分钟式炉顶及其布料器,无钟炉顶)和结构尺寸。炉料的自身特性(粒度、堆角、堆密度、形状等)。可变条件旋转溜槽的倾角、转速、旋转角;料线高低装入顺序批重煤气流速 车间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通过以上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讨论,形成了无钟顶布料工艺实践期间的措施如下: 重新校正无钟顶布料的工艺参数,包括碰撞点、料线、布料角度范围,布料溜槽开度和旋转圈数等。 根据布料参数和现有原燃料条件确定布料角度、装料顺序、批重等。 料的管理:车间内部狠抓烧结矿质

4、量,保证入炉烧结矿质量,块矿粉率高,在料场进行一次筛分,到槽下进行二次筛分;燃料主要是焦炭和煤粉。焦炭使用厂家多且质量不稳定,对焦炭进行分堆后搭配入炉,取长补短,减少入炉焦炭波动。 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工长外出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操作水平; 加强设备点检维护,提高维修质量,减少休风率,提高高炉稳定顺行水平; 定期组织高炉值班工长及有关人员展开讨论,对装料制度进行改进。 第一阶段:2003年年初,由于原燃料差,强度粒度都不好,特别是烧结矿粉末多,以致料柱透气性差,根据当时入炉原燃料情况,采用适当发展边缘的装料制度,结合我厂高炉设备情况及原燃料情况,结合布料方程的计算结果,初步确定h矿为1.0 m,

5、h焦为0.8m,矿为22,焦为26。2003年1月份高炉采用以上装料制度布料,各项经济指标与2002年平均水平比较见下表: 指标时间利用系数t/m3.d 毛焦比kg/t 冶炼强度 t/m3.d 混合煤气co2含量%2002年 2.06 728.621.3615.422003年1月 2.43691.411.3916.2 第二阶段:随着在生产实践中的不断积累,高炉操作人员水平不断提高,原燃料条件改善, 3月中旬开始,高炉调整装料制度,采用双环布料,同时发展边缘和中心,使边缘和中心都成为煤气通路,调整矿为23/26,焦为22/25,h矿为1.0 m,h焦为0.8m。4月份高炉扩大矿批,由原来的9.6

6、t/批扩至11.2t/批。2003年4月份高炉采用以上装料制度布料,各项经济指标与2002年平均水平比较见下表: 项目日期 利用系数 t/m3.d焦比 kg/t冶炼强度 t/m3.d煤气中co2含量2002年2.06728.821.3615.422002年1月2.43691.411.3916.202003年4月2.68661.411.5316.21 第三阶段;进入下半年,厂及车间领导对炼铁车间所用原燃料进行了比较,优胜劣汰,从中选取固定的供应单位,同时兼并肥城焦化厂,70%的焦炭可以自给自足,原燃料质量及稳定性得到保证,高炉开始尝试中心发展型的装料制度。从6月中旬开始,高炉改变装料制度,初步定

7、矿为24,焦为26,h矿为1.0 m,h焦为0.8m。至10月份,期间一直在总结探索更佳的布料角度和批重。8月底高炉喷煤系统开始试生产,10月份富氧喷煤进入正常阶段,结合富氧喷煤冶炼特点,高炉调整矿为25,焦为23,h矿为1.2 m,h焦为1.0m,取得良好的效果。2003年10月份高炉采用以上布料方式布料,各项经济指标与2002年平均水平比较见下表: 项目日期利用系数 t/m3.d焦比 kg/t冶炼强度 t/m3.d煤气中co2含量%2002年2.06728.821.3615.422002年1月2.43691.411.3916.202003年4月2.68661.411.5316.212003

8、年10月3.12646.761.8616.23 通过无钟顶布料工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高炉操作者根据原燃料条件和炉况需要及时改变装料制度,高炉生产状况逐步好转,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稳中有升。 下表列出2003年1月份11月份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 指标 日期 利用系数t/m3d 冶炼强度t/m3d 毛焦比 kg/tfe 炉顶煤气中co2含量% 1月份2.431.396914116.22月份2.141.4802.6115.113月份2.681.62799.414.354月份2.681.53661.4116.215月份2.231.43763.0715.096月份2.861.65704.516

9、.337月份2.781.74697.5816.28月份2.391.57771.215.619月份2.881.86694.2215.9110月份3.121.86646.7616.2311月份3.031.82662.4916.16平均2.661.67697.9715.76通过无钟顶布料工艺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以下经验:1)比较适宜我厂高炉布料制度:料线矿1.3m, 焦1.0m, 矿比焦大34,焦76矿62,装料顺序kkjj,布料方式:单环。2)各种布料方式对煤气流调整作用:定点布料:将炉料布到炉喉任一点上,主要用来控制炉内管道气流;环形布料:可在炉喉任一部位做单、双、多重环形布料。随着溜槽倾角的改变可将矿石和焦炭布到距离高炉中心不同的部位上,借以调整边缘和中心气流。扇形布料:溜槽可在任意半径和角度向左右旋转,所以可在产生偏析或局部崩料时采用这种布料方式;螺旋布料:溜槽作匀速的回转运动,同时作径向运动而形成变径螺旋形炉料分布。这种布料方式能把料分布到炉喉截面的任何位置,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