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年级上册《画》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2021年一年级上册《画》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2021年一年级上册《画》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2021年一年级上册《画》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2021年一年级上册《画》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he thoughts are correct, the good fortune is coming, the thoughts are not correct, the disaster is shining.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一年级上册画优秀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画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忄”、“凵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2、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了解诗意。【教学准备】学生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览,让他们看看山、水、花、鸟,亲身厂家大自然的美丽。一幅山水画,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并能熟读成诵。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1、激趣:老师带来一样东西,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等我数到三下再睁开眼睛。(教师边数数,边贴出图画,准备给学生一个惊喜)2、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3、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山、水、花、鸟。二、学习课文1、谈话

3、: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山水画,现在来学一首古诗吧!2、指导熟读诗句: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练习读准字音。 指名读诗句。师生共同正音,重点指导读准:“远、近、春”、“惊、听、声”、“色”等前后鼻韵母和平、翘舌音的生字。3、理解诗句: 四人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猜谜:这是一首谜语诗,请大家猜猜谜底。(板书课题:画) 结合图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4、朗读古诗: 师配示范读。学生闭上眼边倾听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 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背诵诗文:教师说诗意,学生说诗句。依据板书,自己练背,同桌互查。指名背诵,齐背。5、识字: 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记忆字形,小组讨论:你认识哪

4、些字?是怎么认识的?用了哪些好办法?用熟字形记忆“人”和“无”;区别“人”与“八”“入”、“无”与“天”音形义。用熟字加笔画记“来”。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记“看”和“惊”,认识新偏旁“忄”。用熟字和偏旁的方法记。启发学生发现“还、远、近”都是半包围结构,“之”旁里面都是熟字。比较“远”和“近”、“近”和“听”的字形。6、写字: 观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先书空后练写。 展评。7、实践活动。回家找谜语,开展谜语竞猜活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复习学过的生字,会在田字各中写“文”“六”两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创设情境,领会诗意。教学

5、过程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认读“惊、无、近、来、还、人”。2、读句子找生字朋友,在具体语境中,巩固识记部分生字。如: 春雨细细地下,远山变成了绿色。 我听见小学生在大声读书。 指名背诵课文。二、学习诗句中的几对反义词1、理解“远”和“近”: 出示“远”和“近”两个词,让学生指着图,说说谁在“远处”,谁在“近处”。 用“远”和“近”口头造句,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如:谁离老师远,谁离老师近;谁家离学校远,谁家离学校近。2、出示诗中另外几组反义词,让学生找。3、师生对说反义词,或同桌互说反义词。4、说说生活中你还认识了哪些反义词。5、做游戏:把“我会说”中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在头上,在“找朋友

6、”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三、写字1、观察“文”与“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指导学生按笔顺选书空后练写。3、展评,四、创设情境1、指名一位学生扮演小诗人,先站在教室后,一边看画面上的山,一边说“远看山有色,这山上一片翠绿,真美啊!”又走近图画,一边听一边说:“近听水无声,画上的流水一点声音也没有。”小诗人指着画上的花说:“春天过去了,花还在盛开。”他又做赶鸟的动作,大家一齐说:“人来鸟不惊。”2、多请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并评议。【板书设计】画远看山有色,山 有无静听水无声。水春去花还在,花 去来人来鸟不惊。鸟一年级上册画优秀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

7、”两个偏旁。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教学过程:一、自读识字1、(出示挂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画)请你们看看画上都有什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板书课题)2、对话平台。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3、同学们也想读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4、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

8、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二、合作交流1、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2、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3、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区分平翘舌:“色”是平舌音,“声、春”是翘舌音。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记“远、近、还”;用给熟字换笔画或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无、人、近”;用给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字“来”。4、 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5、 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三、品读领悟1、生字宝宝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他们

9、设的关卡你们顺利通过了,可他们又调皮地跑回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自由朗读课文)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3、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结合图,说说你是怎样猜出这首谜语诗的谜底的。5、 多种方式练习朗读。6、给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练习背诵。四、巩固延伸(一)写字1、 出示要写的字“人、火”,认读,说说这两个字应该怎样写,书空。(注意笔顺规则:先撇后捺。)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人”字的第二笔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偏左一点起笔,“火”字第四笔“捺”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3、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4、学生先描

10、红,然后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5、出示“文、六”这两个要求会写的字。你会读会写吗?(领读,齐读,然后书空。注意“六”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6、这两个字怎样写好看?(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7、描红,教师巡视指导。8、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二)游戏找朋友:找14名同学到前面,每人手里拿一张卡片,找到与自己手里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学做裁判,给找对的同学以掌声鼓励。(这14个字是远近、高低、来去、笑哭、白黑、晚早、有无)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反义词吗?一年级上册画优秀教学设计篇3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

11、”2个偏旁。2、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教学重点: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2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课文插图。(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教师引学:同学们,大家看到了什么?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12、齐读,再抽读。)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5、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6、学生读诗。7、教师引学:四句诗中,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的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3、引导学生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4、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1)学生自由读。(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3)抽读重点。平舌音、翘舌音

13、、前后鼻音发音不准的学生。(4)全班齐读。5、导学: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让我们再来读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6、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7、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次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的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9、学生先在小组内两两赛读,最后选出一名优胜者,然后每组派一名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1、教师导入: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2、学生自由背诵。3、

14、教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4、教师引言:背得不错!你在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跟我们平时看到的现象正好相反。)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呢!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6、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8、教师总结引导: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引出课文题目。)9、学生戴头饰,演一演下面几组反义词,然后再说一说,读

15、一读。(1)来去。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相反意思。(2)高矮。哪种是高,哪种是矮?通过演示,体会“高、矮”的意思。(3)远近。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4)白黑。什么东西白,什么东西黑呢?找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黑、白”的意思。(5)晚早。什么是晚,什么是早?找学生说说知道的例子,体会“早、晚”的意思。(6)同桌相互读一读每组反义词。(7)教师引领学生做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指名背诵古诗。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二、自学生字。1

16、、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认读生字。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识记生字,教师巡视指导。3、教师导学:拿出生字卡片,找同学说说是怎么识记的,说说识字方法。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5、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字。6、游戏:识字大转盘。三、指导书写。1、呈现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4、班级展示。四、积累诵读。1、教师导言:(充满激情地)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这么美的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引导学生扩展背诗,激发其喜爱朗读古诗的

17、情感。)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教学反思画这首诗是一个谜语,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利用谜语进行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猜猜谜语。当我说完课文,孩子一下子都说出了“画”,似乎很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我们进入了课文。识字是课文学习的重点,其中“远”、“近”、“还”都是走之儿的,所以我进行了归类教学,“远”、“近”还是一组反义词,在识字时进行了教学,并让孩子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反义词。识字方法还是不断地渗透,并进行归类,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识字方法形式多样,培养孩子兴趣。反义词教学也是这一课的重点,孩子们知道得很多,我在此基础上再与孩子分享了一部分,并在课文说一个字反义词的基础上,渗透两个字甚至四个字的反义词,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