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班组管理知识.doc_第1页
教材:班组管理知识.doc_第2页
教材:班组管理知识.doc_第3页
教材:班组管理知识.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0Helping you build a better business 協助您建立更佳的事業班組管理敬業 求實 至誠 惜緣2005年 12 月 8 日一. 班组长的使命与职责1/31. 定义1.1班组:企业管理的基层;1.2班组长:企业一线生产的直接组织者.1.3班组管理:为顺利完成班组所担负的各项生产、工作任务 而开展的多项管理活动。2. 班组长的地位,一,经营层(企业战略的制定)做正确的事/二理层(经理、课长)J正确地做事/三执行层(班长、组长)/三兵头将尾.把事情做对2.1班组长既是组织的领导者,也是直接的生产者;2.2只有班组充满活力,企业才有生命力,才有1+12的效益.3. 班

2、组长的立场3.1面对部下,即代表经营者;3.2面对经营者,即代表部下;3.3面对上级,既代表部下又辅助上级.4. 班组长的角色:职位不高,决策不少,麻雀虽小,责任不小.5. 班组长的使命(在现场组织创造利润的生产活动)5.1提高产品质量;一.班组长的使命与职责 2/35.2提高生产效率;5.3降低成本;5.4防止工伤和重大事故等. 有了安全不见得有了一切,没有了安全就没有了一切。6. 班组长管理工作的内容6.1制定计划;6.2组织生产;6.3协调员工关系;6.4控制生产进度和目标;6.5监督和评估生产过程等.7. 班组长管理工作的方面人、物、信息、时间、财等。8. 班组长的管理原则管理无小事(

3、班前布置、中间校制、事后检查)。9. 班组长的职责9.1劳务管理(排班、考勤、卫生、情绪管理);9.2生产管理(现场作业、产品质量、工序接口处理、材料管 理等);9.3辅助上级(当好领导的助手)。10班组长的作用(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10.1影响着决策的实现;班组长的使命与职责3/310.2承上启下的桥梁;10.3生产的直接组织者和参加者.不应等同于员工,应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产品质量. 孔夫子: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管理是科学,更是艺术.*当了管理者以后,应学会反思,并不断提高创造性.二. 班组长管理水平现状 1/21. 班组长类型1.1生产技术型:以对待机器的方式对

4、待人,应进行人际关系培训。1.2盲目执行型:计划经济时期特点,缺乏创新和管理能力,态度和作风生硬,官僚 主义.1.3大撒把型:得过且过,徒有虚名,在班组中没有威信.1.4劳动模范型:好同志,勤勤恳恳干工作,应进行管理能力培训.1.5哥们义气型:缺乏原则性.总之,班组长普遍缺乏令人满意的管理能力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至于好的决策得不到良好的贯彻和执行,从而影响了效益和声誉.2. 角色认知2.1对自已角色的规范:权力、义务的准确把握.2.2 了解领导的期望值:做事不依东,做死也无功.2.3 了解下属的期望值:办事公道、关心部下、目标明确、及时指导、给予荣誉。二班组长管理水平现状2/23 班组长的

5、素质要求3.1良好的策划能力;3.2良好的技术能力(专业知识);3.3良好的沟通能力;3.4良好的监控能力。三. 班组长如何履行职责1/21.如何制定计划?1.1制定计划的原则: 增收和节支,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体现企业使命; 有些基层干部:胸中无数点子多,情况不明胆子大. 先谋后断4拍干部:遇事拍脑门,当着领导拍胸脯上当了拍大腿,破产了拍屁股 1.2-制定计划的基本程序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毛泽东:决定事物性质的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一旦解决,其他茅盾都 迎刃而解了 . 确定目标;明确具体,尽量量化,协调可行;目的制定要有边界条件(底线),边界 条件即原则,在很多情况下,原则比目标更重要. 计划拟

6、订;a. 独立性原则(员工排建议);b. 互相排斥原则- 计划的确定;a. 优中选优;b. 创造时机;C.魔鬼决策(方案都不好) 古语:4锤打锣,一锤定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三.班组长如何履行职责 2/21.3计划的实施 应积极&慎重,防止半途而废。 毛泽东:成功常常取决于再坚持一下当中。 古语:政多变则民祸。2 如何组织生产?2.1岗位之间的接口处理. 明确责任与分工;突出协作精神;要有原始的台帐;原始台帐记录要明确.管理零空白:不能没有人没事干,也不能有事没人干;海尔: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每一岗位之下一岗位为客户,下一工序有 权要求上一工序提供满意的服务3. 如何执行规章制度

7、?3.1执行规章制度之原则 先严后宽(强化理论);对事不对人. 规章制度大于老板.4. 如何再造生产流程?4.1清除;4.2简化;4.3整合(凡是一人能做的,不要两人做);4.4自动化.四. 班组长日常管理重点1/91. 如何决断?需要班组长在很短的时间作出决定,没有严格的逻辑思维, 战术性的.1.1组员请示的问题: 判断其所属权限范围;超出权限向上级汇报;把“球”踢回反问对方;你可以先问一问“你认为怎么办?”,若你着急回答问题,那是“把 时间交给了下级,下级把责任交给了你”。你不应急于回复,“我 知道了”。逹下级职责拒不接手.*不要把自己当成庙里的和尚,有求必应,有求必答;*整天问问题的下属

8、应让其下课或回炉.1.2处理非规范化问题的三种方法: 拿老规章制度硬套;来一件处理一件;寻找规律并完善规章制度.2. 如何用人?2.1用人原则:量才使用,扬长避短(峰高谷低); 司马光:德是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 名言: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东西.四.班组长日常管理重点2/9 容短; 名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容长(能力&性格).* 一头狮子牵着一群绵羊前进,一头绵羊牵着一群狮子前进; *水浒传中之宋江.3.如何协调部属?3.1 了解部属个体心理;:多血质广气质 粘液质胆质质个体 I抑郁质个体5性格(后天可塑) I能力社会影响部属情绪的主要因素人际关系领导风尚 道德 习惯身

9、体工作环境家人生病夫妻不和子女教育等家庭四.班组长日常管理重点 3/93.2 了解部属的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直接性、混沌性、感染性。 四大功能:a. 整合功能;b. 显示器功能;c. 警示器功能;d. 影响士气。拿破仑:部队打仗,三分之二打的是士气,家和家事兴.3.3提高沟通技巧;建立沟通机制;a. 良好的反馈机制;b. 建立好的调整机制;c. 建立宣泄机构;d. 良好的诱导机制. 流言:马路组织部门. 影响沟通的障碍;a. 语言障碍;b. 知识经验差距产生;c. 组织机构不合理.了解、理解、谅解、和解。四.班组长日常管理重点 4/9注意倾听(多听小说),学会与部属交往;PAC理论:P:家长

10、状态Pare nt (命令口吻,居高临下); A :成人状态Audit (理智冷静,不卑不亢);C :儿童状态Child (喜怒无常,易走极端,易动情绪) 应会表扬及批评部属。a.公司表扬;b 迂回表扬。*表扬应真诚、及时及恰如其分;*批评应打一巴掌揉三揉。4 如何监督与控制?4.1监督与控制原则:一般和关键相结合;平时和抽查相结合.5.如何对待非正式组织?5.1非正式组织:意见领袖人物;排他性.(拉帮结派)5.2处置方式:重新进行分组;利用行政措施拆散.四.班组长日常管理重点 5/96.如何行使权力?6.1班组长权力类型:a.奖励权;CD职位权力y b.惩罚权;J c.法定权.a.专长权(懂

11、技术、会管理); 非权力因素Yb.个人影响力(人格魅力).6.2管理者的三个层次:C力服; 才服; 德服7.如何进行权变管理?7.1班组长的4程管理模式.C命令;C说服;C参与;C授权(被领导者比领导者成熟度更高的时候).四.班组长日常管理重点 6/97.2管理方格图8.如何激励部属?8.1激励理论的类型.1内容激励理论.a.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及自我实现五大需求。b. 赫洛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公司制度、工资待遇、环境、办公设备等)(物质 激励60%),四.班组长日常管理重点 7/9激励因素(赏识下级,工作责任心/积极性)(精神激励40%)。 *单纯保健因素(害

12、人政策),单纯激励因素(愚人政策)。c. 期望理论部属积极性=效价X期望值;(同一政策在不同的部属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行为激励理论a)强化理论;b)归因理论;过程激励理论9.如何抗挫折?9.1受挫折的原因自然原因;社会原因;个人原因.9.2决定抗挫折能力的因素生活条件;过去的经验和学习;对挫折的认知和判断.9.3受挫折后的反应攻击;不安;冷漠;倒退;四.班组长日常管理重点 8/9妥协;防卫(文饰、压饰、投射、替代、升华、容忍、反向伪装) 9.4自我心理调整的步骤:承认自己心理上有疾病;查找出原因;学会宣泄;要升华.10.班组长日常主要工作:10.1上班前:(1) 应提前适当时间(15-

13、30分钟)到达工作岗位;(2) 检查作业区环境卫生;及时查看当日生产备料情况;(4) 对当日的生产计划进行再确认(班前早会);(5) 对前日设备故障的排除进行确认;(6) 确认有无临时缺勤人员.10.2上班中:(1) 对缺勤人员的工作任务进行再分配;(2) 指派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专门指导和检查;(3) 对借出及借入人员的工作任务及时进行分派、调整;(4) 检视机器/工具是否正确使用和保养;(5) 作业中出现人力不平衡时及时进行处理或请求支援;(6) 检查生产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四.班组长日常管理重点 9/9(7) 检查下属是否按工作指导和标准开展作业;(8) 确认制程各阶段的品质状况是否在控制范围内;(9) 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10) 观察作业人员情绪状况,对不稳定人员及时给予调整;(11) 查看工序之间产能是否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