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过关PPT学习教案_第1页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过关PPT学习教案_第2页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过关PPT学习教案_第3页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过关PPT学习教案_第4页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过关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过关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过关 1 1、找名词、找名词( (或代词或代词) ),定句读。,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一般也常常作句子 的的主语和宾语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 ,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人名第一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时往时往 往用全称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只提名不提姓了了。例如:。例如: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中,“初,初,鲁肃鲁肃闻刘表卒闻刘表卒”,先用全称,先

2、用全称, 以下以下“肃肃径迎之径迎之”“肃肃宣权旨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就不再提姓了。 断句的方法断句的方法 第1页/共52页 n 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 “他他”或或“它它”,不仅代人,还可,不仅代人,还可 以代事代物。以代事代物。 第2页/共52页 “奚奚”“”“胡胡 “曷曷”“”“恶恶”“”“安安”“”“焉焉”等。等。 n指示代词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文言常见的指示代 词有词有 “此此”“”“是是”“”“斯斯”“”“兹兹”“”“夫夫” 等。等。 第3页/共52页 1 1、找名词、找名词( (或代词或代词) ),定句读。,定句读。 例如例如:刻刻 削削

3、之之 道道 鼻鼻 莫莫 如如 大大 目目 莫莫 如如 小小 鼻鼻 大大 可可 小小 小小 不不 可可 大也大也 目目 小小 可可 大大 大大 不不 可可 小小 也也 举举 事事 亦亦 然然 为为 其其 不不 可可 复复 者者 也也 则则 事事 寡寡 败败 矣。矣。(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下说林下 第二十三第二十三)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第4页/共52页 1 1、找名词、找名词( (或代词或代词) ),定句读。,定句读。 例如例如:刻刻 削削 之之 道道 鼻鼻 莫莫 如如 大大 目目 莫莫 如如 小小 鼻鼻 大大 可可 小小 小小 不不 可可 大也大也 目目 小小 可可 大大 大大 不

4、不 可可 小小 也也 举举 事事 亦亦 然然 为为 其其 不不 可可 复复 者者 也也 则则 事事 寡寡 败败 矣。矣。 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 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 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第5页/共52页 2 2、找虚词,定句读。、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虚词虚词就成了就成了 明辨句读重要的标志。明辨句读重要的标志。 “夫、惟、盖、凡、窃夫、惟、盖、凡、窃”等发语词和表敬副等发语词和表敬副 词,经常出现在词,经常出现在句首句首; “乎、哉、也、矣、欤、焉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等语气词经 常出现在常

5、出现在句尾句尾; 而而“以、于、为、而、则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等连词经常出现 在在句中句中。 第6页/共52页 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词或固 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 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第7页/共52页 第8页/共52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 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 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

6、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 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王安石游褒禅山游褒禅山) 可置于句末的有: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焉、也、焉、也;句首的有:;句首的有: 夫、以、则、则、而、而、故夫、以、则、则、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 不计,共不计,共12处标点,有处标点,有10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 第9页/共52页 3 3、找顶真,定句读。、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 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一句作宾语的词,

7、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 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 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第10页/共52页 3 3、找顶真,定句读。、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 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 1、具告、具告沛公沛公,沛公沛公大惊。大惊。”“ 2、秦王坐章台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相如相如奉璧奏奉璧奏秦王秦王,秦王秦王大喜,大喜

8、, 传以示美人及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皆呼万岁。”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 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上面例中的上面例中的“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亦然亦然) 第11页/共52页 4 4、据排偶,定句读。、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 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

9、了方便。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例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 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12页/共52页 4 4、据排偶,定句读。、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 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例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

10、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13页/共52页 5 5、依总分,定句读。、依总分,定句读。 如:如:老老 而而 无无 妻妻 曰曰 鳏鳏 老老 而而 无无 夫夫 曰曰 寡寡 老老 而而 无无 子子 曰曰 独独 幼幼 而而 无无 父父 曰曰 孤孤 此此 四四 者者 天天 下下 之之 穷穷 而而 无无 告告 者者 也。也。 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 关系,问题也

11、就迎刃而解了。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14页/共52页 5 5、依总分,定句读。、依总分,定句读。 如:如:老老 而而 无无 妻妻 曰曰 鳏鳏 老老 而而 无无 夫夫 曰曰 寡寡 老老 而而 无无 子子 曰曰 独独 幼幼 而而 无无 父父 曰曰 孤孤 此此 四四 者者 天天 下下 之之 穷穷 而而 无无 告告 者者 也。也。 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 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15页/共52页 6 6、对话引文,定句读。、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曰” “云云” 为标志,两人对话,

12、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 现人名,以后就只用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曰”,而把主语省,而把主语省 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 ,以确定使用的标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 第16页/共52页 1 1、找、找名词名词( (或或代词代词) ),定句读。,定句读。 2 2、找、找虚词虚词,定句读。,定句读。 3 3、找、找顶真顶真,定句读。,定句读。 4 4、据、据排偶排偶,定句读。,定句读。 5 5、依、依总分总分,定句读。,定句读。 6 6、对话引文对话引文,定句读。,定句读。 第17页/共52页 文言文翻译 第18页/共52

13、页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信、达、雅”三个字三个字 。 “信信”,就是译文要,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达”,就是译文,就是译文明白晓畅明白晓畅,符合现代,符合现代 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雅”,就是译文,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语句规范、得体、生 动、优美动、优美。 第19页/共52页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 结合,以直译为主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

14、则。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直译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重要的词语要相 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 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特殊句式要翻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特殊句式要翻 译出应有的特点,如译出应有的特点,如判断句、被动句判断句、被动句等。)等。) 第20页/共52页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意译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 提下,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

15、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倒装句要按现代汉语正常语序翻译倒装句要按现代汉语正常语序翻译。)。) 两者的关系是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 ,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第21页/共52页 1、对译法、对译法 译文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大量采用有相同译文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大量采用有相同 语素的双音词。语素的双音词。 例:传例:传 道道 受受 业业 解解 惑惑 传传授授 道道理理 教教授授 学学业业 解解答答 疑难问题疑难问题 2、保留法、保留法 保留古今

16、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 、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例:例: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临川王某记。王某记。 译文: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临川王安石记王安石记(下此文下此文)。 第22页/共52页 3、替换法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 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先帝不以臣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猥自枉屈猥自枉屈。

17、出师表出师表 译文:译文:先帝不因我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委屈了自己降低了 身份身份(前来拜访我前来拜访我) 第23页/共52页 4、删削法、删削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 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 些词包括:些词包括:发语词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结构倒装的标志 、句中停顿的词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个别连词及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等。 例:例: 1、陟罚臧否,不宜、陟罚臧否,

18、不宜异同异同(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同同”不译不译) 译文:译文: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 2、备他盗之备他盗之出入出入与非常也(与非常也(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出出”不译不译) 译文: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发生)。译文: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发生)。 3、师道师道之之不传不传也也久矣。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第24页/共52页 5、增补法、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 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汉语语法增加

19、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 : (1)数词后面增加量词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例:轩凡例:轩凡四四遭火遭火 译文:译文:项脊轩总共项脊轩总共四次四次遭到火灾遭到火灾 (2)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关联词语)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关联词语 和介词等。和介词等。例:例: 曰: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曰:“不若与人。不若与人。 ” 译文:译文:(孟子孟子)问:问:“一个人享受一个人享受(欣赏欣赏)音乐快乐,和别音乐快乐,和别 人一起享受人一起享受(欣赏欣赏)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齐宣王 )回答说:回答说

20、:“不如同别人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第25页/共52页 6、调整法、调整法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 后置等。后置等。 (1)蚓无蚓无爪牙之利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用心一也。劝学劝学 译文:译文:译文:蚯蚓没有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强劲的筋骨,(却却 能能)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用心专一的 缘故。缘故。 (2)古之人不古之人不余欺余欺也。也。 译文:古代的人没

21、有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欺骗我呀!呀! 第26页/共52页 意译意译 一、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一、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 法,宜用意译。法,宜用意译。 例:例: 1、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促织促织) 译文:译文:译文:太阳已经升起来了,译文: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仍然他仍然)直挺挺直挺挺 地躺着,长时间地愁苦不堪。地躺着,长时间地愁苦不堪。 “东曦既驾东曦既驾”就是:就是:“羲和已经驾起六龙拉的车载着太羲和已经驾起六龙拉的车载着太 阳神从东方出发了阳神从东方出发了”,喻指,喻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 第27页/共52

22、页 北筑长城而守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藩篱。 译文:译文: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边疆。 误落误落尘网中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一去三十年。 译文:译文:误入误入污浊的官场污浊的官场,一误就是三十年。,一误就是三十年。 意意北北亦尚可以亦尚可以口舌口舌动也。动也。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 译文:译文:考虑到考虑到元军元军也许还能够用也许还能够用言语言语来打动。来打动。 第28页/共52页 二、二、紧缩复句或言简意丰的句子,需分开翻译或补充紧缩复句或言简意丰的句子,需分开翻译或补充 。 例:例:怀敌附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何招而不至?(贾谊贾谊论积贮疏论积贮疏) 译文:译文:使敌人降

23、服,让远方的人归附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招抚谁,谁会 不来呢?不来呢? 怀,附:怀,附: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亲近,使亲近,使.归附;归附;远: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人 第29页/共52页 例:例:有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之意,之意,并吞八荒并吞八荒之心。之心。过秦论过秦论 译文:译文: (秦秦)有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的雄心 三、为了增强语势而用繁笔、渲染、铺陈手法的句子,三、为了增强语势而用繁笔、渲染、铺陈手法的句子, 译时要凝缩。译时要凝缩。 第30页/共52页 四、四、互文

24、的翻译互文的翻译 互文又叫互文又叫“互文见义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前后两句或 两个短语意义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翻译 时要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把两部分合二为一。 例:例: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译文:译文:应是应是“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可译可译 为为“到处到处大喊大叫,骚扰破坏大喊大叫,骚扰破坏”。 第31页/共52页 四、四、互文的翻译互文的翻译 互文又叫互文又叫“互文见义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前后两句或 两个短语意义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翻译 时要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把两

25、部分合二为一。 例:例: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译文:译文:树木的枝条和叶子都树木的枝条和叶子都互相覆盖,交互相覆盖,交 叉掩映叉掩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第32页/共52页 五、五、委婉的翻译委婉的翻译 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 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 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翻译时应 还原其本来的意思。还原其本来的意思。如:如: 季氏将季氏将有事有事于颛臾。于颛臾。 译文:译文:季氏将要对颛臾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

26、战争发动战争。 第33页/共52页 六、六、合叙的翻译合叙的翻译 合叙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合在一起说,翻译合叙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合在一起说,翻译 时为了不发生误解,应把他们时为了不发生误解,应把他们分开叙述。分开叙述。 如:如: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孟子) 译文:译文:即即“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 译为译为“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坚固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坚固 ” 第34页/共52页 七、七、用典的翻译用典的翻译 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常或明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常或明 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活处理,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

27、活处理, 一般可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 如:如: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廉者不受 嗟来之食嗟来之食。(乐羊子妻乐羊子妻) 侮辱性的施舍侮辱性的施舍 第35页/共52页 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 1010种失误形式种失误形式 第36页/共52页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2.以今义当古义以今义当古义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7. 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8.

28、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9.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 10.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第37页/共52页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 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 为郑国对晋国无礼,并且(存)有贰心和楚国 结交。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 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存)有贰心和楚国结 交。 第38页/共52页 2.以今义当古义以今义当古义 A.是女子不好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得更求好女。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应该再找个 品质好

29、的女子。品质好的女子。(不漂亮不漂亮 漂亮的漂亮的) B.B.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苏武传苏武传 ) )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 的来辞让单于。的来辞让单于。 (责备责备) 第39页/共52页 2.以今义当古义以今义当古义 C. (虎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黔之驴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 肉,才到树林中去。肉,才到树林中去。 (离开离开) D.先帝不以臣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译成:先帝先帝(刘备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30、 (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第40页/共52页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因为因为) (授予官职授予官职)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译成:不爱惜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不不吝惜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 第41页/共52页 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译成:从师学

31、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原句中的原句中的“也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舒缓语 气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 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表示停顿、凑足音凑足音 节节,或者,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或者起连接作用起连接作用 的虚词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 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 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

32、删除不译。 比如表示判断的比如表示判断的“者者”和和“也也”或或 “者也者也”“”“者者也也”,在翻,在翻 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 方加上判断词方加上判断词“是是”。 第42页/共52页 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 了脸色的。了脸色的。 句中的句中的“以以”后面省略后面省略“之之”,指代,指代曹曹 操的书信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 “孙权孙权”的后边加上的后边加

33、上“把它把它(曹操的书信曹操的书信)” ,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第43页/共52页 7. 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在数词“两两”后边加上量词后边加上量词“个个”,语气,语气 才显得流畅。才显得流畅。 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三往,乃见。,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 总共去了三总共去了三(次次),才见到他。,才见到他。 第44页/共52页 8.无中

34、生有地增添内容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 内容,不能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 ,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 失误。失误。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几个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译成:几个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 ,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 的人在里面。的人在里面。 第45页/共52页 9.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 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

35、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译成:孔子说: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学习后要复习,不 也是很高兴的事吗?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译句把“时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 “复习复习”前加上前加上“按时按时”二字,才是二字,才是 意思完整的译句。意思完整的译句。 第46页/共52页 10.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判断正误:判断正误: 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 没有找到。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 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 边,正确的翻译是:边,正确的翻译是: 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 找到。找到。 第47页/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