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源环境统计 矿产资源统计 2 n矿产资源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 3 矿产资源统计 n第一节 矿产资源的性质和统计内容 n第二节 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 n第三节 矿产资源储量及其变化统计 n第四节 能源利用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分析 4 第一节 矿产资源的性质和统计内容 n一、矿产资源的概念 n二、矿产资源的性质 n三、矿产资源统计的内容 5 一、矿产资源的概念 n简言之,矿产资源,泛称矿产, n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n一切分布于陆地、海洋,可供人类开发 利用的 n天然矿物及岩石资源。 6 n矿产资源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经过地质作用形成 的,天然产出于地表或地壳中的原生富集物; n产出形
2、式:固态、液态和气态; n既包括已经发现的对其数量、质量和空间位置 等特征已取得一定认识的矿产,也包括经预测 或推断可能存在的矿物质; n既包括当前开发并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产,也包 括将来可能开发并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7 二、矿产资源的性质 n1. 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 n2. 矿产资源的经济属性 8 1. 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 n不可再生性 n分布不均匀性 n共生性和伴生性 9 2. 矿产资源的经济属性 n范围的动态性 n储量的不确定性 10 三、矿产资源统计的内容 n矿产资源统计与分析的基础 n第二节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说明 n矿产资源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 n第三节 矿产资源储量及其变化统计 n矿
3、产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统计分 析 n第四节 以能源为研究对象 11 矿产资源统计 n第一节 矿产资源的性质和统计内容 n第二节 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 n第三节 矿产资源储量及其变化统计 n第四节 能源利用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分析 12 第二节 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 n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人类关注其储 量、存量、利用数量的极限。 n广义理解 n全部已知和未知的矿产资源 n狭义理解 n已知且具有经济意义的矿产资源 13 n一、矿产资源储量的不同概念 n二、中国的储量分类框架 14 一、矿产资源储量的不同概念 1.探明储量 2.条件储量 3.远景资源 4.理论资源 5.最终可采资源 6.资源基础
4、 7.不同储量概念之间的关系 15 1. 探明储量 n探明储量(proven reserves) n指已经查明,并已知在当前的需求、价 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 产资源储量。 16 2. 条件储量 n条件储量(conditional reserves) n指已查明,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 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来开采是不经济的 储量。 17 3. 远景资源 n远景资源(hypothetical resounes) n指目前尚未查明,但可望将来在目前仅 作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的地区被发 现的储量。 18 4. 理论资源 n理论资源(speculative resources) n指那些
5、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 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 会发现的矿藏。 19 5. 最终可采资源 n最终可采资源(ultimately recoverable resources) n指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 论资源的总和。 20 6. 资源基础 n资源基础(resources base) n最广泛的储量概念 n指理论上可为人类所利用的矿产资源的 最终极限。 n资源基础元素丰度地壳的总质量 21 部分矿产资源的元素资源基础部分矿产资源的元素资源基础 单位:吨单位:吨 22 7. 不同储量概念之间的关系 23 二、中国的储量分类框架 n1. 国际储量分类体系 n2. 中国储
6、量分类体系 n3. 1993分类 n4. 1999分类 n5. 常用储量概念 24 1. 国际储量分类体系 n三P体系 n证实储量(Proved)、概略储量(Probable)、可 能储量(Possible) n美国、澳大利亚、采矿冶金协会(CMMI) nABC体系 n前苏联、中国传统分类 n联合国分类框架 n以市场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国际统一系统 n中国新分类 25 2. 中国储量分类体系 n两个阶段:1999年12月1日为界 n第一阶段: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 则 n地质矿产部1977年颁布,1993年全国矿产 储量委员会进一步修改。 n第二阶段: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17766
7、-1999) n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发布。 26 3. 1993分类 n矿产资源储量 n探明储量 n按技术经济条件 n平衡表内储量 n平衡表外储量 n 按勘探和研究程度 nA、B、C、D、E级 n(预测)资源量 27 1993分类 n侧重矿产资源地质学意义的探讨 n矿产资源的可行性和经济意义不突出; n储量概念与国际标准不接轨。 28 4. 1999分类 n三维分类 n经济意义 n可行性评价程度 n地质可靠程度 n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 资源量3大类共16种类型。 29 1999年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30 5. 常用储量概念 n探明储量 n侧重于地质可靠性评价 n反映
8、地质勘探单位的成果 n适于反映国家或地区矿产资源的丰裕程度 n保有储量 n探明储量扣除已开采部分和地下损失量后的 年末实有储量 n更适于反映国家矿产资源的现状 31 矿产资源统计 n第一节 矿产资源的性质和统计内容 n第二节 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 n第三节 矿产资源储量及其变化统计 n第四节 能源利用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分析 32 第三节 矿产资源储量及其变化统计 n一、矿产资源的分类与矿种统计 n二、矿产资源储量统计 n三、矿产资源储量质量统计 n四、矿产资源分布统计 n五、矿产资源变动统计 n六、反映矿产资源存量及其变化的实物帐户 n七、矿产资源的价值评估 33 一、 矿产资源的分类与矿种
9、统计 n1. 矿产资源的统计分类 n2. 关于矿产资源统计分类的说明 n3. 矿种统计 34 1. 矿产资源的统计分类 n多种分类 n中国矿产资源分类方案 n矿产储量表填报规定 n矿产资源分类纲目 n矿产资源分类层次 n矿类、矿组、矿种和亚种 35 中国矿产资源分类 36 2. 关于矿产资源统计分类的说明 n能源矿产资源与非能源矿产资源 n非能源矿产的分类标志 n矿物组分 n用途 n能源矿产资源的地位与重要性 n其他水气矿产的处理方式 37 3. 矿种统计 n一国所拥有的矿产种类的多少可反映其资源的 配套程度。 n截至2002年,世界上已知的主要矿产在中国均 有发现,其中有查明储量的矿产共15
10、7种 n能源矿产9种 n金属矿产54种 n非金属矿产91种 n其他水气矿产3种 38 二、矿产资源储量统计 n1. 矿产资源总储量统计 n2. 矿产资源分矿种储量统计 39 1. 矿产资源总储量统计 n反映一国矿产资源的总体状况 n矿产资源潜在价值 n绝对评估 n总值 n相对评估 n人均 n单位陆地面积 40 世界世界10大矿业国矿产储量大矿业国矿产储量 潜在价值总值占有情况潜在价值总值占有情况 41 2. 矿产资源分矿种储量统计 n反映各类矿产的优势与劣势 n按重要矿种分列 n各类矿产的总储量 n各类矿产的人均储量 n各类矿产储量的国际比较 42 各类矿产的总储量 n反映矿产的总数量以及在现
11、行的经济技 术条件下可利用的矿产资源的数量 n矿产探明储量 n矿产保有储量 n可利用的矿产储量 n不可利用的矿产储量 n可利用的矿产储量占矿产储量的比重 43 各类矿产的人均储量 n反映矿产的相对丰裕程度 n人均矿产探明储量 n人均矿产保有储量 44 各类矿产储量的国际比较 n反映矿产的优势、弱势和竞争能力 n各类矿产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百分比 n总储量的世界排名 n人均储量的世界排名 45 中国主要矿产储量中国主要矿产储量 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46 中国部分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中国部分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 储量及世界对比(储量及世界对比(1996年)年) 47 三、矿产资源储量质
12、量统计 n品位:反映矿产有用组分的含量 n各品位矿产储量占总储量的比重 n矿产平均品位 n规模:矿床规模 n不同规模矿床占矿床总数的比例 n矿产的空间垂直分布:反映矿产开采的难易 n距地表一定范围内的储量及其占总储量的百分比 n矿床所含成分的种类:反映矿产价值和选冶难 易 48 中国矿产资源质量 n贫矿多、富矿少,特别是一些用量大的 支柱性矿产富矿少 n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产多 n垂直分布不均匀,大矿可露采的较少, 多数埋藏较深 n单矿种的矿床少,共生伴生矿多 49 四、矿产资源分布统计 n1. 矿产资源总储量分布 n2. 矿产资源分矿种储量分布 50 1. 矿产资源总储量分布 n反映各地区
13、矿产的丰饶程度 n核心指标:矿产资源潜在价值 n具体指标: n各地区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 n各地区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的百分比 n各地区单位面积矿产资源潜在价值 n各地区人均矿产资源潜在价值 51 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地区分布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地区分布 52 2. 矿产资源分矿种储量分布 n分矿种统计 n具体指标 n各地区的储量 n各地储量占总储量的比重 n各地各种规模矿床的数量 n各地各种规模矿床占矿床总数的比重 53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特点 n分布广泛 n但不均衡 n矿产分布与经济格局不协调 54 五、矿产资源变动统计 n矿产资源的变动主要来源于人类对矿产 资源认识和利用程度的变动 n1. 矿
14、种变动统计 n2. 矿产储量变化统计 55 1. 矿种变动统计 n矿种数量的增减变化 n趋势:增加 n中国矿产资源的确认经历了几个阶段 n1949年前,非常薄弱 n19491957年,蓬勃发展 n19581978年,曲折中前进 n1979年至今,快速发展 56 中国探明储量的矿种变化情况中国探明储量的矿种变化情况 57 2. 矿产储量变化统计 n储量增加 n地质勘查和经济评估的结果 n指标:新增探明储量 n储量减少 n正常开采耗减:已开采量 n其它非正常耗减:损失量 58 矿产储量变化分析 n探明储量变化 n保有储量变化 n区域矿产储量变化 59 中国主要矿产累计探明储量中国主要矿产累计探明储
15、量 增长情况增长情况 60 中国部分大宗矿产保有储量中国部分大宗矿产保有储量 变化情况变化情况 61 1997年北京市煤炭储量及储量年北京市煤炭储量及储量 变化(万吨变化(万吨 ) 62 六、反映矿产资源存量 及其变化的实物帐户 63 七、矿产资源的价值评估 “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形式,都必须承 认有限的、会枯竭的资源都具有价值, 因此,必须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给资源 制定价格,以便限制消耗,给予保护和 关心。” 艾仑科特雷尔 64 矿产资源价值评估方法 n1. 租金法 n对整个资源价值进行评估 n2. 逆算净价法 n确定单位资源价格 n3. 应用实例 65 1. 租金法 n基本思想:作为参与生
16、产过程的一种资 产,矿产资源应和劳动力、资金等其它 生产要素一样获得报酬。 n具体方法步骤: n确定各时期从资源获得的收益 n折现并加总 n扣除投资 66 计算公式 67 2. 逆算净价法 n基本思想:矿产资源产品的定价与矿产 资源本身的价值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 从其资源产品的价格倒推得到矿产资源 价格。 n具体方法:单位资源收益扣除生产成本。 68 计算公式 69 3. 应用实例(逆算净价法) n北京市煤炭和铁矿砂的价值 70 计算公式 71 煤炭资源单位价值估算 n以北京市某大型国有煤矿的资料为基础 n单位煤炭出口的国际市场价格约折合人民币 318.78元/吨, n单位煤炭成本为158.3
17、8元/吨 n单位煤炭成本中包括资源税及资源补偿费1.5 元/吨 n煤炭生产行业平均利润率估计为12。 n北京市煤炭资源的单位价值为: nP318.78(158.381.5)X(1+12) 143.07(元吨) 72 铁矿砂单位价值估算 n以北京市某冶金矿山公司的资料为基础 n单位铁矿砂国际市场价格约折合人民币289.71元/吨 n单位铁矿砂成本为230.02元吨 n每吨铁矿砂交纳资源税4.06元,扣除每吨铁矿石已交 纳的资源补偿费0.1元(每吨铁矿砂合0.26元) n铁矿砂生产行业平均利润率估计为2 n北京市铁矿砂的单位价值为: nP289.71(230.024.06+0.26)(1+2) 5
18、8.97 (元吨) 73 1997年北京市煤炭与铁砂矿年北京市煤炭与铁砂矿 价值计算价值计算 74 矿产资源统计 n第一节 矿产资源的性质和统计内容 n第二节 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 n第三节 矿产资源储量及其变化统计 n第四节 能源利用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分析 75 第四节 能源利用及其与 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n一、能源矿产的经济意义 n二、能源生产需求平衡的统计分析 n三、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 76 一、能源矿产的经济意义 n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 础 n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n目前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仍以煤炭、石油、 天然气这三种矿物能源为主 n中国能源生产和能源
19、消费中,能源矿产 所占比例都非常高 77 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 78 二、 能源生产需求平衡的统计分析 n能源平衡:各种能源从开采到最终消费的整个能 源系统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水平及其相互间的对 应关系。 n能源系统内部 n能源开发与能源储量的平衡 n能源生产、消费与库存的平衡 n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平衡 n能源系统外部 n能源供应与社会需求的平衡 n能源生产与运输能力的平衡 n重点:能源生产需求平衡 79 能源平衡表 n能源生产需求平衡的分析工具 n综合能源平衡表 n单项能源平衡表 n中国1985年开始有综合能源统计 80 综合能源平衡表的基本平衡关系 n平衡差额 n
20、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能源消费总量 n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 n生产量回收能进口量出口量年初 年末库存差额 n能源消费总量 n各行业能源消费量生活消费 n终端消费加工转换损失量损失量 81 综合能源平衡表(万吨标煤)综合能源平衡表(万吨标煤) 82 能源消费构成能源消费构成 0% 20% 40% 60% 80% 100% 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 1.农、林、牧、渔、水利业 2.工 业 3.建筑业 4.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5.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业6.其他 7.生活消费 83 三、 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 n1. 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描述 n2. 能源
21、弹性分析 n3. 能源密度分析 n4.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 经济分析 84 1. 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 的一般描述 n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能源:能源是经济 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它规定着经济 增长的规模和速度。 n经济增长也为能源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能源发展本身也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组成 部分。 85 2. 能源弹性分析 n反映能源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以及 发展趋势和规律 n能源消费弹性 n反映能源消费量变化对经济增长反应的敏感性 n能源消费量增长率/经济总量增长率 n能源生产弹性 n反映能源生产量对经济增长的适应性 n能源生产量增长率/经济总量增长率 86 中国能源消费弹性与生产弹性中国能源消费弹性与生产弹性 -2.00 -1.50 -1.00 -0.50 0.00 0.50 1.00 1.50 2.00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能 源 消 费 弹 性能 源 生 产 弹 性 87 3. 能源密度分析 n也称能源强度 n反映能源使用效益 n计算公式:e E/G n其中,e为能源密度,E为年能源消费,G 为当年GDP(或G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宁夏安全员A考试核心难点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媒体运营师专业技能考核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经理面试技巧与模拟题
- 草坪园艺技术使用中常见问题解析
- 2025年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汽车维修技师技能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生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平面设计师职业技能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篮球教练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金融投资分析师职业能力水平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科研项目经理专业知识考试题目答案解析
- 2025广东肇庆市怀集县卫生事业单位招聘10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青马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算力中心计算任务优化方案
- 劳务派遣工作知识培训课件
- AutoCAD电气工程制图 课件 项目1 低压配电柜的绘制与识图
- 无人机反制设备原理课件
- 北京市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 2025年村干部考试试题(含答案)
- 新华书店招聘面试题库全攻略:行业知识、技能与面试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