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简述_第1页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简述_第2页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简述_第3页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简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进水口工艺规程进水口作用及组成 1、作用:调节污水处理水量,满足设计要求(将多余污水挡在粗格栅前)。 2、系统组成:进水口分为二个水渠,每个水渠由前后二台闸门控制流量,正常 时两个闸门基本保持全开状态,保证污水的通过性。二、工艺控制 1、运行:闸门控制为手动,通过转动驱动装置上的手轮开启和关闭。 2、工艺控制:闸门开度根据需要水量确定,原则上闸门应保持全开。调整好后 不应随意调整。为确保水渠的前后闸门完好, 每月将会对每个水渠的前后闸门进行检查, 检 查时应两个水渠分次单独检查, 先关闭进水口的闸门, 后关闭出水口的闸门, 检 查闸门手轮是否能转动, 闸门关闭后是否还能过水; 检查完毕应先打开

2、出水口的 闸门,后打开进水口的闸门。 三、运行人员按照巡视制度定时观察并记录进水水渠和闸门使用情况, 闸门前后 水位情况。粗格栅工艺规程粗格栅作用及组成1. 粗格栅作用: 拦截污水中大的漂浮物, 以免堵塞后续单元的设备和工艺 渠(管)道。2. 系统组成: 粗格栅井分为两格, 每格内设回转式格栅除污机一台, 互为 备用。格栅井深8m,栅条净间隙b=20mn,栅条倾角70。污水提升泵房工艺规程 污水泵房作用及组成1 污水提升泵的作用: 将污水一次提升至细格栅, 使后续处理单元实现重 力自流。2 系统组成 泵集水井设有超声波液位计和浮球开关。液位为直读式,浮球用于保护水泵,低液位时停机。细格栅系统作

3、用和组成细格栅工艺规程1. 细格栅作用: 进一步拦截粗格栅未能去除的较小漂浮物, 以免堵塞后续 单元的设备和工艺渠道。2. 系统组成细格栅间共设 3 条水道,各设回转式固液分离机一台(一期 2 台,二期 1台),细格栅机栅条净间隙b=6mm 2用1备。细格栅配有一套螺旋输渣机 和压渣机,输送细格栅拦截的渣物和栅渣(污物)脱水。曝气沉砂池工艺规程 曝气沉砂池系统作用和组成1. 曝气沉砂池功能:采用平流式曝气沉砂工艺,将积于池底的砂定时用 吸砂泵抽至砂水分离器进行砂水分离,表面浮渣被刮到清空池中处理。2. 系统组成 曝气沉砂池共 2 座,同时使用。 每座沉砂池设桥式刮渣抽砂系统各一套和砂水分离器两

4、套(一、二期各一 套),空气由鼓风机房罗茨鼓风机供给。连续曝气,抽砂为连续抽砂,当砂量较多时,应改为延时抽砂,抽砂间 隔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初沉池系统工艺规程初沉池系统作用及组成1. 初沉池作用:去除污水中部分固体污染物,同时在整个工艺系统中起到调 节池的作用。2. 系统组成 初沉池共四座(一期两座,二期两座),二沉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圆形 辐流形式沉淀池, 每池设吸刮泥机一台, 其中一期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 2.04h , 表面负荷:2.0 nVm2 h,池内径:D= 33 m 有效水深:h= 4 m 二期初沉池水32力停留时间:2.54h,表面负荷:1.18 m /m h,池内径:D

5、= 30 m;有效水深: h = 3.5 m生物池作用及组成生物池工艺规程1. 作用:生物池采用 A2/O 生化处理工艺,去除污水中的 BOD5、NH4+-N、T-P 和 COD。2. 系统组成 生物反应池共有四座(一期两座,二期两座),分别设有厌氧池、缺氧池、 好氧池;厌氧池内设水下搅拌器两台; 缺氧池为推流式池型, 内设推流器 2 台(二 期3台);在好氧池设有DO仪两台,末端设有内回流泵 3台;两座生物池中心 设一回流污泥渠和配水井一座, 用于调节曝气池进水和外回流污泥。 生物池设鼓 风曝气系统一套,其中鼓风机配置 6 台(一期 4 台,二期 2 台)。二沉池系统工艺规程二沉池系统作用及

6、组成1. 二沉池作用:来自生物反应池的泥水混合液,在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上 层清水排放, 下层沉淀污泥回流至生物反应池, 部分污泥作为剩余污泥排至浓缩 池。2. 系统组成二沉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圆形辐流形式沉淀池 (二期采用周边进水周边 出水辐流式沉淀池),每池设吸刮吸泥机一台,真空虹吸装置一套,公用 4 台污 泥回流泵和2台剩余污泥泵,水力停留时间:3.5h (二期3.79 ),表面负荷: 0.94 m3/m2 h。重力浓缩池系统工艺规程系统作用及组成1. 作用:该系统用于排放、传输、浓缩初沉池和二沉池剩余污泥。2. 系统组成:共设有两组浓缩池,每池设刮泥机一台。污泥脱水系统工艺规程污泥脱水系统作用及组成1. 作用:通过离心式脱水机对污泥脱水,减少污泥体积,便于运输和后续 处理。2. 组成:污泥脱水系统由聚合物溶解装置、污泥和絮凝剂投加系统、脱水 机、脱水机辅助设备共同组成。高效沉淀池作用及组成1. 作用:高效沉淀池的基本原理是在污水中投加混凝剂和絮凝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