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ife is to break free from the confusion, and new confusion will usher in, requiring us to continue to break fre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丰碑教案9篇 丰碑教案 篇1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2、深刻领会_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军需处长那种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2、深刻领会_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感染和
2、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设计:一、导入1、揭示课题。齐读课题。(1)丰碑是什么意思?(2)丰碑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一件事?文中为什么把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为丰碑呢?二、出示目标。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红军在过云中山时,那里自然环境怎样?(环境十分恶劣)2、除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之外,还有什么困难在威胁、考验他们?(装备差)3、指导有语气朗读。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思考:(1)军长听到警卫员的报告后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注意带点的词,理解句子的意思。风雪中,一位老战士,靠着冰崖坐着,一动也不动,好像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花,神情十分镇定、自然。(2)军长
3、知道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又是怎样做的?2、读课文,抓词,谈体会。军长听到前边冻死一个人的消息后,先是一愣,表明事情发生得突然,没有想到,接着他边急步朝队伍前面走去,表明他心里很着急。军长思索着,脸变得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明显地抽动着。他为冻死了战士而痛心,为军需处长没有发给这位战士棉衣而愤怒。从军长喊大声命令给我找来叫来可以看出军长心中充满了对军需处长失职的愤怒。好像一尊雕像表达了作者对死者的崇敬之情。镇定、自然表明这位老战士甘愿牺牲,从容赴死的心境。当军长从一位战士口中得知眼前死去的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满脸怒气的军长冷静下来,他向前几步,深情地注视着眼前这位死去的战友他因误解军需处长而悔
4、恨、自责;他因军需处长的崇高品德而感动。于是他慢慢地举起了右手,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泪水湿润了他的眼睛。表达了军长对军需处长的崇敬,对失去战友的悲痛。、讨论:这段课文有几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连句成段的?(这段课文共十五句话。引导学生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弄明白上下句之间的承接关系。一、二句写军长听了警卫员的报告,疾步朝队伍前走去。三至六句写军长赶到队伍前边看到了已经冻死的老战士的神情和衣着。七至十三句写军长心中的疑问、面部表情以及发怒时的语言。十五句写军长感情的变化。句与句顺承相接,前因后果紧密相连,先发生的情况先写,后发生的情况后写。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学了这段课文,你敬佩军需处长
5、吗?为什么?、小结:这段课文具体、细致地描写了军长感情的变化(吃惊、着急疑问、愤怒冷静、悔恨、自责崇敬、悲痛),具体、细致地描写了已经冻僵的老战士的神情、衣着,并把两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结合起来,表现了军需处长这位老红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指导有语气朗读。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齐读,体会丰碑的含义。(投影)注意带点的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大雪很快地覆盖了死去的军需处长,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把军需处长比做光亮透明的高大的石碑,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大的红军战士的崇敬心情。)、指导有语气朗读。、练习背诵。五、结束语:可敬的军需处长离我
6、们远去了,并和高高的云中山化为一体,然而在人们的心中,他克己奉公的精神却象高山一样永存,他所代表着的红军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永远前进。丰碑教案 篇2设计理念l、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重视情感体验。2、运用合作讨论式教学解决学生理解难点。3、重视朗读体验,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加深感染。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感受1、自己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2、谁愿意自告奋勇站起来把课文读听听?3读了这_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就说什么?可一句话,也可以几句话。二、再读质疑1、拿起笔来默读课文,看看有没有自己不理解或有问题的地万,请在书上做上记号。人被冻死是很痛苦的,为什么
7、军需处长死的时候这样镇定、安详?课文中两次写到将军愣,分别是什么意思?军需处长的身体怎么会成为丰碑?将军为什么庄严地向这位军需处长敬礼?为什么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呢?2、全班交流自己的问题。三、合作讨论问题1、方法:自由组合,几人一组讨论刚才提出的自己感兴趣的1一2个问题。第二课时一、重点学习讨论人冻死时是十分痛苦的,为什么军需处长被冻死时那样镇定、安详?1、出示第7小节,指名朗读。2、讨论:为什么他死得这样安详、镇定呢?3、想象一下他牺牲前的所做、所想(为什么坐下来,为什么吸烟,为什么左手向前伸?)4、这是一位怎样的军需处长?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二、重点朗读9一13小节。1、自己有感情地朗
8、读。2、自告奋勇展示。3、教师点拨、指导。三、升华情感1、为什么被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丰碑?2、为什么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呢?3、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附板书:丰碑一尊塑像-一座丰碑丰碑教案 篇3教材分析:课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写的。_记叙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队伍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课文脉络清晰,它是以军长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军长的侧面描写来烘托军需处长的品质。学情分析:1.课文着力运用的人物刻画、侧面描写等表现手法,适于学生学习写作。2.课文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课文塑造了两个干部形象,一个是对战士
9、无比关怀的军长;一个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的军需处长。这种忘我精神的渗透利于学生情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设计理念: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整节课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乐学、会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质疑,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在积淀语言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轻松地落实三维目标。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军长的神态描写的分析学习,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初步领会_侧面描写等表现手法。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学习,能理解“丰碑”的含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
10、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及对军长的描写,引导学生初步领会_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说“大雪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媒体和资源:幻灯片 视频短片本课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重点品读.体会精神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体会军需处长体会军长深刻感悟军需处长理解丰碑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在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们爬雪山、过草地,以他们惊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丰碑讲述的就是红军途中的一个感人的故事,齐读课题师:(课件出示红军队伍爬
11、雪山时的视频)看,这就是那只装备极差的红军队伍,此时的云中山早已被严寒冻成了一个大冰坨,战士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冰天雪地里艰难的跋涉着,设想一下这支队伍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生1: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好几百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激情引入和直观的视频感知,把孩子引入到文本的意境中,把学生带到了艰苦的长征路上,这样声形并茂的引入,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达到“课伊始,情即发”的目的。二、重点品读,体会精神(分析军需处长)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面前,这支队伍在前进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速
12、地读读313段,边读边想。生: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在严寒中冻死了的一位军需处长,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板书:军需处长。师:军需处长是做什么的?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详细地描写军需处长了?生:是给大家发放物资,衣服的 第7自然段详细写了军需处长。师:默读这一自然段,(自学要求出示):用横线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地批注。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引领学生自主读、画,钻研文本,推敲词句。师: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是生: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师: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句子是生:他一动不动,好似一
13、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士借火。(冒号后面表解释说明,描写他神态的样子)从“镇定、安详“引导孩子:对于当时恶劣的环境,能活下来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了,对军需处长来说,他本可以凭着自己是“军需处长”的官职,穿上棉衣,不会冻死。透过“镇定、安详”那坦然自若的神态让学生明白:军需处长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为自己尽到责任,死而无憾!体会到军需处长那种“大公无私”的伟大精神。师: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的句子是生: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师引导孩子:“单薄破旧”说明
14、了他穿得既少又破,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他就是发放衣服、被褥等物资的,他本来有优势给自己穿最好的棉衣,甚至有优势多穿一件,但他却没有这么做军需处长明明知道自己会冻死,却把棉衣让给了战友,让孩子从表面的理解词语到真正的发自内心的说出“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追问、评价,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读书、思考、品析,将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品味落到实处。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推想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发展语感。师:(课件出示军需处长图和第七段文字并配上舒缓的音乐)下面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无比崇敬与怀念的心情,以低沉、舒缓的语调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15、生:齐读7自然段三、侧面描写,体会精神(分析军长)师:我们对军需处长这个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你发现了吗?作者同时还详细地描写了另外一个人物,谁?生:军长师:请同学们画出描写军长神态的语句,归纳一下军长神态有哪些变化?简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方法去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师:出示填空:当军长发现有人被冻死时,军长( )当军长知道他就是军需处长时,军长( )当军长眼睛湿润地久久地站在雪地时,军长( )当军长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的时候,军长( )生:小组交流填空 (悲愤)(震惊)(内疚)(敬佩)师:军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谁来读读表现军长悲愤的语句你感
16、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生:读句子感受到了军长脾气很大师:“抽动”和“抖动”有什么区别?生:抽动没有抖动程度深,抖动说明军长悲愤到了极点师:读出悲愤的语气生:读这几句师:你还想读表现军长的那些句子?读出味道来。你有什么感受?生:我想读表现军长震惊的句子,说明军长我想读表现军长内疚的句子,说明军长师:他为什么愣住了?前边还有一个“愣了一下”有什么区别?生:第一个愣说明他很吃惊,第二个说明他很自责。师:谁来读读表现军长敬佩的句子生:读句子,谈感受?师:谁来当一下这个军长,把军长的感情变化读出来。生:读出来。师:_主要写军需处长,为什么还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军长呢?生:从军长的描写可以表现军需处长“舍己为人
17、、大公无私”的精神。师:你知道这是什么描写吗?生:侧面描写。(介绍)师:是呀,此时将军的心情是多么复杂呀,既有震惊又有内疚,但更多的是敬仰,你自己也来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此时此刻将军复杂的心境吧!生:自读。设计意图:理清军长的情感变化后,让学生满怀激情地朗读.通过学生那浓浓的情感,深深的敬意让学生、老师、文本融为一体。那位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的形象就像一座晶莹的丰碑耸立于每位学生的心中。至此,学生的感悟水到渠成。四、回顾重点,深入领悟。师:通过对军长的语言、神态的刻画,更加突出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我们再来读读描写军需处长的那个段落。(出示第七自然段)生:配乐,师先读生接读生齐读设计意图:这时学生
18、的读比第一次分析时的朗读应该更有韵味,因为这时的朗读孩子是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军需处长的伟大精神所在,带着的是发自内心的敬佩而读,从读中真正感悟到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五、题目连接,体现中心师生配合: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住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师板画丰碑图)同学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丰碑”,在这里又出现了,想一想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师引导:1.“丰碑”本来指什么?(指的是对死去的人立一个石碑,写上一些碑文)2.在文中指什么?(让学生感悟到军需处长冻死的画面就想一座丰碑)3.最后讨论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
19、了一座晶莹的丰碑?(透过军需处长画面的这座丰碑,让学生真正理解到军需处长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他是军长、好战士心中的一座丰碑。)设计意图:课堂虽已接近尾声,但此时学生内心的情感却在澎湃着,内心的激情却在涌动着,安排这样的环节就是要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倾吐他们对军需处长那份由衷的敬佩。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难点,使_的中心也达到了一个提升。师:这位军需处长为了战友们永远地长眠于雪山之中。他的战友能走出雪山、走向胜利吗?生:能。师:让我们带着战士那坚定、必胜的信念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话。生:齐读最后一段话。师:这段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句?生:反问句师: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改成陈述句)生:胜利一定
20、会属于这只队伍。六、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师:作者不仅描写了两个人物,_的开头和结尾还有大量的环境描写,从书中找一找,生:找环境描写的句子师:谁给大家读一读?用这么多环境描写有什么好处?生:恶劣的环境能突出红军的品质,能突出军需处长的精神师:我们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品质。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好处,有助于学生写作的积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七、总结全文,升化情感。师:战士们走过了雪山,红军的长征也取得了胜利。但是我们的这位军需处长却长眠于雪山之中了,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你想在碑上写什么?在纸上写一写。生: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设计意图:这样不仅让
21、孩子写作得到了训练,而且还锻炼了孩子语言表达概括的能力,做到了读写结合,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其实更是孩子们对课文内容总结的一个考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一个升华。师:让我们记住这段感人的故事吧,记住这个伟大的军需处长吧,记住这座晶莹的丰碑。丰碑教案 篇4一、平江区校长示范课1、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第十册2、 授课时间: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二日3、 授课地点:平江实验学校电教室二、教学要求:1、 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2、 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
22、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2、 弄懂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四、课前准备:1、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2、 小卡片,字幅。五、教学过程:(一)1、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丰碑。丰碑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2、 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军需处长的:“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3、 大家轻轻读这句话,想一想,提出一个问题。4、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二)1、 打开
23、课本,我们先看课文开头。2、 同学们注意,开头一段话中除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之外,突出交代了什么情况,用了哪些词语?(三)课文开头具体描写了天气恶劣的情况,为下文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埋下了伏笔,因此在读书的时候,描写天气恶劣的词语要注意。1、 行军途中,红军不光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还会遇到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看下一段课文是怎样写的?2、 这段话中连用了哪一个词语把它圈出来。3、 “可能”一词连用了四次说明了什么?4、 面临重重困难,作为部队的首长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能不能”一词表达了什么?(四)1、 接着下文写队伍中发生的一件事,请一个同学当警卫
24、员和吕老师一起读下面的几句话。2、 分角色读。3、 “将军愣了一下”,“愣”是什么意思?4、 注意这里是将军神态第一次变化。5、 当将军快步走到前面,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情景。(插图)6、 说说你从画中看到的情景。7、 看课文中怎样具体描写这幅动人情景的。8、 在这段话中,划出令人感动的词语。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9、 这段话将一位老战士的形象写得十分具体、感人,怎么读好这段话呢?(1) 教师范读(2) 指名朗读(3) 配音朗读(4)指名背诵(五)1、 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被冻死的一幕动人情景后,神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看课文中怎样写的,读一读,划出有关的句子和词语。2、对将军不同神态的描写文中国共
25、产党有几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些神态描写的?3、 最后将军庄重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表达了他什么感情?4、 将军被军需处长一种什么精神感动了?5、 课文描写将军神态、语言、动作的几段话,写得十分具体,生动,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感情。(六)1、“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2、读到这里,我们想一想,前面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七)1、 朗读最后一段话:2、 这段话共三句,哪一句用了反问句式?怎么读?3、 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4、 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赞扬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已为人的精神,为
26、了表达这一中心思想,课文详细描写军需处长被冻死时的形象,还通过将军神态变化的具体描写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军需处长的崇敬心情。(一) 再读读全文,想一想,还有什么问题。(二) 作业:1、 造句:湿润晶莹2、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 概括中心思想。4、 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板书:22 丰碑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人利人丰碑教案 篇5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深刻领会_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学步骤:(一)导入在海拔20_多米的云中山上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他们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
27、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将军在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思索来学习一篇课文“丰碑”。(教师板书课题)(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生字及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序号。(三)学生朗读课文1集体朗读,读准字音,语句通顺。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投影本课生字,让学生做填空练习。4正确理解下列词语: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袭击:本课指出其不意的打击。恶劣:非常不好,很坏。严峻:严肃、严厉。覆盖:遮盖。晶莹:光亮而透明。冰坨:成堆的冰块。课文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说明天气非常寒冷。安详:形容人的表情平静,动
28、作从容不迫。考验: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正确。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5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四)自学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可能会有这样几个问题:(1)在整篇_中,将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2)_开始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或: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3)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五)研究问题1自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都参与
29、讨论。3交流讨论结果。(l)先通过理解第l2自然段,明确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先理解什么是“严峻的考验”,然后从环境恶劣、装备差这两方面理解考验的严峻。(抓重点词:a4个“可能”;b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通过理解将军的一句话,体会他的心情。(将军很担心,说明考验的确严峻。)(2)了解军需处长牺牲时的形象。a理解“单薄破旧”的含义。b启发学生联系前两自然段谈。(天气冷,装备差。)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3)理解将军的心情。结合第812自然段,谈谈:面对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的心情是怎样的?(先概括地说,将军先愤怒了,后又被感动了,再联系有关词句重点理解。主要抓“吼道”、“红着眼睛
30、”、“豹子”、“抖动”等词。)感情朗读第810自然段。(体会将军愤怒的心清。)当将军知道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呢?(4)理解描写军需处长死去时的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献身精神。再次显示大雪覆盖军需处长的画面,结合语言文字谈谈从哪儿看出来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神态很镇定、安详?(引导学生结合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来谈。)再谈谈他为什么会这么镇定和安详?(5)体会军礼的庄严及将军由衷的崇敬之情。句子对比a他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b他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敬了一个军礼。通过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体会军礼的庄严。感情朗读第1112自然段。(6)理解“丰碑”的含义:联系
31、第13自然段,再结合上文,谈谈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先理解“丰碑”的意思,再说说为什么是晶莹的丰碑;从外表和精神两方面来体会。)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战士们的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而坚定”的。(沉重:失去军需处长心情沉重;坚定:a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和鼓舞;b充满必胜的信心。)理解最后一句话。(六)总结是啊,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这支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把这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教学步骤:(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独自
32、练习朗读,边读,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一些句子深刻的含义。2小组内每个同学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朗读,互相评议。3小组推荐人选参加全班朗读比赛。(二)学习写作方法1快速浏览课文,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并说说为什么?2讨论交流:(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将军的神态变化写的详细,以突出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对红军部队的任务,所遇到的困难写得简略。)(三)总结分小组讲自己课下准备好的有关长征的小故事,然后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讲,看谁讲的最感人。(五)布置作业1熟记本课的生字。2在感情朗读全文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把丰碑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附:板书设计教
33、案点评: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出示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语言文字,从军需处长的动作中理解他的神态为什么是镇定、安详的,进而体会他的献身精神,进一步理解“晶莹的丰碑”更深一层的含义是指精神崇高纯洁。课前搜集有关长征中发生的感人故事。课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共同探究不懂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探究活动如果为“丰碑”写碑文,你想写些什么?想好后,先说一说,再写下来。丰碑教案 篇6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2、培养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朗读课文的能力。3、学习写_时把重点的内容写详细,把其
34、它内容写简略的.写作方法。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从军需处长被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及将军的心情变化,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三、教学难点:弄清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视频显示创设情景,谈话导入。(二)略读第二自然段。引导质疑,设置悬念:将军最忧虑的是什么?(三)研读第三至十三自然段。1、范读,初步感知。2、品读第七自然段。视频显示冻死的军需处长,抓住关键词,读悟老战士的品质。3、读议八至十二自然段。(1)自读、自悟,体会将军的心情变化。(2)视频显示配文插图,展开想象,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3)理解丰碑的含义。(四)略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35、。1、齐读。2、释除悬念,将军此时的忧虑不存在了。(五).总结课文。板书设计:22、丰碑军 舍需 己处 为长 人严峻考验 ? 沉着坚定丰碑教案 篇7教学要求: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用湿润、晶莹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态、神态和穿着中,体会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2、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具准备:1、电脑.课件3件。2、小黑板一块。教学时间:两课时
36、。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学习课文第一、二段,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了解生字词自学情况。3、预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三、初读课文。1、抽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2、默读课文,按提示把_分为四段,讨论段意。(提示:a、艰难前进b、严峻考验c、一座丰碑d、走向胜利)段意(略)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指名朗读。思考:吞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这支队伍似乎要被吞掉?2、指导感情朗读。五、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朗读。思考:将军在思索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索呢?2、指导感情朗读。六
37、、布置课堂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第二课时(详案)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三、四段,体会_中心思想,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1、2、4题。一、引入新课。在十分恶劣的环境里,这支队伍是否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将军思索着。正在这时,他得知前面有人冻死,快步朝前走去,那他看到了什么?二、学习课文第三段。(一)重点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1、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通顺连贯。2、小声自由读,弄清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板书:形态、神态、衣着)3、默读,观察投影图,思考:老战士冻僵在冰天雪地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中,你体会出了什么?(学生充分讨论)4、指导感情朗读。
38、5、熟读、背诵。(二)学习课文第十二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将军为什么愣住了?为什么庄严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2、指导感情朗读。(三)学习课文第十三自然段。1、第七自然段写军需处长好似一尊塑像,这里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2、这个自然段第一次,也是全文唯一次出现丰碑一词,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指导感情朗读。三、学习课文第四段。1、面对这座晶莹的丰碑,将军、战士们和作者有什么共同的感受、共同的心声?用勾出来。读这句话。2、这样的队伍究竟指什么样的队伍?为什么说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呢?3、联系第二段将军的思索,学完了全文,你认为这支队伍是否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39、4、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一段。四、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五、发散与升华。通过学习,把你体会到的将军和战士们的感情,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给这座丰碑写碑文。六、.总结课文。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全国第三届小语重庆赛区选拔赛)丰碑教案 篇8丰碑教案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抄好词好句;能力目标:深刻领悟_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按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继续的方法;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神态及将军神态变化的语句,体会将军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弄懂被大
40、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路迢迢,寒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于1934年从江西福建出发,1935年到达陕北。历经艰难险阻。翻雪山,过草地,漫漫征途,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发生了多少感天动地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那艰难的岁月。一起走进丰碑这篇课文。齐读课题二、感知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提示:(1)自学字词,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2、学生自学,检查交流3、学生质疑,师板书有共性的问题:a、将军为什么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b、老战士为什么会被冻死?他死时为什么神态那么镇定、安详?三、细读探究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a2、学生读后体会交流3、师小结二、研读领悟:(一)、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的312节,用“”划出描写老战士神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院健康教育手册》课件
- 医院医生入职培训心得体会模版
- 2025年高中数学教师年终工作总结模版
- 电厂燃料安全培训体系构建
- 《互联网域名管理与策略》课件
- 2024年广东珠海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 【小学】健康教育课件 - 守护眼睛
- 《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课件
- 2025年护理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模版
- 2025深圳出租房屋合同样本
- 三重一大培训课件
- 安装防雷设施合同协议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二)高三试卷(佛山二模)
-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
- 《第六单元 音乐知识 下滑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三年级下册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3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项目评估保密协议书(2篇)
- 清洗清洁功能无人机
- 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方案
- 富士数码相机finepix-S205EXR使用说明书简体中文版
- 电子健康记录优化-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