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自助感统游戏项目_第1页
家庭自助感统游戏项目_第2页
家庭自助感统游戏项目_第3页
家庭自助感统游戏项目_第4页
家庭自助感统游戏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感统训练由于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通常出现于 313岁,家长由于发现了此类问题才予以干预, 所以一般有 该问题的孩子的感觉统合训练都要到 3岁以后才开始进行。但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其实越早干 预,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来说,就越是有利。正所谓 防患于未燃”若等问题发生了再去解决,终究是迟了一步。所以我们主张尽早给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为孩子日后的发展扫除障碍。如果你觉得宝宝现在还没有必要进行正式的感觉统合训练,或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训练中心, 那么不妨在家里和宝宝做一些这类的游戏, 将 感觉统合训练融合于游戏当中,既开心又有益。1- 2岁:以行走、攀爬、追跑、涂鸦、叠积木、按键、仿说为主*培养宝宝对自己

2、身体的知觉,能察觉尿布湿了、脏了。*训练他自己脱鞋子、袜子、裤子、使用汤匙、学习杯。*插棒,搭积木,将简易几何积木崁入盒、抓着笔涂鸦。*教他按电视遥控器、玩具电话键、弹玩具钢琴等。*掷小球,抛海滩球,滚接球。*爬上爬下;爬阶梯,牵着他的手上下阶梯,倒退着走。*摇木马、骑马(爸爸跪爬,宝宝骑坐在其背上),加强平衡感。*助行推车;坐滑行车用双脚滑行;在浴缸中,体验站立、行走。*在地上画一道直线,或者找个有花坛边之类的场所,让宝宝交替着脚跟抵脚尖,沿着直线往前走, 训练他的平衡能力。*在家里只要不是很冷,就坚持让孩子光脚走路。足底接受地面直接的刺激对宝宝来说不仅是件快 乐的事情,也是发展他足部触觉的

3、必要条件。*绕着家具跑;踢球、追球。*训练他能听从简单的指令做事;语言上能够做些简单的表达,会哼唱短小的儿歌。2- 3岁:听故事、唱游、游乐设施、动作技巧、扮演游戏为主*多玩水,玩沙,多玩触摸辨识物品等触觉游戏。*玩跳跳床可以增加宝宝全身的平衡能力和稳定运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习自己穿、脱裤子、鞋袜,解开大衣的钮扣;拧水龙头;给自己洗脸、 刷牙等。*基本线条模仿运笔(圆形、正方形等);木槌敲打木钉;穿木珠;模仿将纸对折;剪纸;丢接球、 衔接玩具;将玩具归类、排序、物归原处。*学唱儿歌,并且边唱边摇摆身体、打拍子或者以打击乐器配乐。*理解简单的形容词,培养方位概念,听指令作事情。*用玩具电

4、话对话,玩扮演游戏。*学习视觉辨识两性娃娃、颜色归类、几何形状崁入、大小、套套杯、点数、简易拼图(三片) 简易立体积木造型(三、四块积木的造型)。室外游戏有助于大动作训练:投篮,老鹰抓小鸡,互踩影子,攀爬架,溜滑梯,荡秋千,跷跷板 等。*波波球池中的玩乐也可以给宝宝以很大的触觉刺激,并能使他精神愉快。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 在球池里藏一些小玩具,让宝宝寻找,或者进行 过河”比赛,要求大家都横渡球池,看谁先到达 对 岸”*平时可以刻意地给宝宝练习上下阶梯,或者带他搭乘电扶梯等。*旋转木马是向坐汽车过渡的好器械,它能帮助宝宝适应那种摇摆动荡的感觉。*双脚连续跳、往前跳、从阶梯上跃下、走直线、骑三轮车

5、等技巧性动作。*翻跟头可以锻炼平衡感,但这似乎是一种难度不低的运动,也许很多家长都不敢给宝宝玩。可是 只要方法得当,宝宝不但能学会,还能运用自如呢!当然要注意宝宝是否头晕,如果头晕就及时停 下来,休息一下再说。*点心与三餐时,给宝宝先嗅闻或品尝食物,猜猜看今天吃什么。这些训练大多看似平常,但触觉训练就是应该从点滴做起的,同时这样做也便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 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II J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坚持。贪多嚼不烂,未必所有的条款都要去做一遍,任何练习一遍两遍是不 会有多大影响的。关键是要坚持不懈,细水长流,才能真正收到效果。自助感统游戏项目1. 与别人玩接球游戏;(1-2)训练目

6、的: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能力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他/她伸手来接球。 C当孩子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帮助给予: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孩子开始有主 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2. 能抓着滚动的球,并把它推回去;(1-2)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 家长把球推给孩子,鼓励他伸手把球接住并推回给家 长。难度设置:A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孩子

7、双手接球。推球则用右手从右 往左推。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孩子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帮助给予:开始时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体协助, 注意培养孩子在每一难度的独立操作技能, 然后 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3. 能2步1级上楼梯;(1-2)训练目的:训练平衡力、协调及独立行走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踏出右脚上一级楼梯,然后把左脚踏在同一梯级。 难度设置:A扶着扶手或家长的手踏楼梯;B独自踏楼梯;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站在上一级楼梯上,伸出双手协助孩子并同时给予口头指令“上!”如果孩子不合作,可把干果放在楼梯上,等孩子踏上后给予奖励。注意开始时可在每一梯级放干果, 逐渐地,只在几级楼梯或最后一级

8、楼梯上才放。不论孩子如何哭闹,要坚持让孩子配合才能给予奖 励物。4. 能弯腰并用手触摸脚指6.头5-10次;(1-2) 训练目的:增进身体的柔软度及体能。欢迎共阅训练要求:在孩子的脚趾头上分别贴一贴纸,让儿童弯腰揭下。难度设置:A开始时先让孩子把脚放在矮凳或最后一级楼梯上尝试并且只揭1-2张贴纸便可;B孩子掌握技巧后可要求一次性揭掉 5或10张贴纸。帮助给予:家长需要在孩子旁边或身后协助,用双手轻压孩子的双膝,如孩子无法同时弯腰及伸直 膝盖,可让他扶着桌子的边缘进行尝试。5. 会走上、下倾斜约15度的小斜坡;(1-2)训练目的:重心、平衡、膝盖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训练要求及帮助给予:上斜坡:

9、开始时家长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 拉着孩子的双手协助;孩子的 技巧纯熟后可站在其身后,只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推或扶持孩子前进。 下斜坡:开始时家长站在孩子 身后,双手从孩子双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 鼓励他扶着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尝试在 他双手放置两件小玩具,让他在不用搀扶的情况下下斜坡。难度设置:A走上斜坡;B双手拿物走上斜坡;C搀扶下下斜坡;D独自下斜坡。6. 能倒走3-5步;(1-2)训练目的:空间概念,协调身体协调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沿着一条直线倒退着走路。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要求孩子随意在地板上倒走,B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线倒着走;C要求孩子独立地沿直线倒着走

10、。帮助给予:1如果孩子开始时不领会,需要给予身体指导,如:一人在前面扶着他的双手,另外一 人在他身后轮流抬起他的左右脚往后移。2偶尔地给予身体协助。7. 擦背游戏;(1-2)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训练要求:给孩子洗澡时,用海绵或毛巾轻擦孩子的背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顺序擦,也可 打圈式地擦。难度设置:一一帮助给予:一一8. 呵痒痒;(1-2)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训练要求:家长用手挠孩子的头颈、胳肢窝、脚底等皮肤触觉敏感处,手的力度一阵轻一阵重,如 果孩子害怕,或抗拒,先对其全身肌肤轻轻地抚摩,等孩子习惯以后再逐渐地把时间延长。难度设置:一一帮助给予:一一9. 刷子脱敏;(

11、1-2)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训练要求: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 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 只擦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难度设置:一一帮助给予:一一10. 阳光隧道;(1-2)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训练要求:让孩子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难度设置:A如果孩子害怕,先让其在隧道四周玩耍并观察其他孩子如何做,让孩子触摸和摇晃隧道,培养其兴趣和消除恐惧感;B如果孩子不合作,可以给予食物强化,爸孩子喜欢吃的零食或 水

12、果放在隧道里,鼓励孩子爬进去拿取食物;C让孩子边爬边推一个中型球前进。帮助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 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 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使用食物强化事要注意 逐渐撤消。11. 能推“趣怪球”至1米外的指14.定地方;(2-3)训练目的:发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目测物体的速度的能力、反应能力),发展大运动一一手部肘关节和手臂的活动能力。训练要求:孩子和家长分别站在 1米的距离内,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时要有另一成人协助 孩子的动作。难度设置:A在一定范围内接球;B听从口头指令去把球捡回指定地点。帮

13、助给予:尽量让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自己接球, 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或身体指导。 如果孩子对指令 没有反应,需要加以身体指导及口语提、手势提示。12. 能在协助下对墙推球和接球;(2-3) 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训练要求:让孩子双手抱着中型球,顿在地上用双手把球往墙角推。难度设置:A开始时离墙的距离要在一步以内;B逐渐拉大离墙的距离,并要求孩子借助墙壁的反 弹力接住弹回来的球。帮助给予:手把手的身体协助;逐步撤销。13. 能推着物体向前走2-3米;(2-3)训练目的:发展大运动一一手臂推的能力;因果关系的概念;手、眼和腿的动作协调能力。训练要求:把会发声的“鸭子杆”或类似的玩具放在孩子的手

14、里,让他向前推行。难度设置:A绕大圆桌子;B绕2张距离1米左右的凳子;C绕3-5张不同距离的凳子(注意凳 子摆放的距离要足够孩子和“鸭子杆”通过)。帮助给予:身体指导(即手把手地教)并不断地用口头提示和身体接触来提示孩子看前面的玩具的 运动轨迹,给孩子模仿玩具发出的声音;转弯时告诉孩子正在转弯并用手纠正、 帮助他转弯的方向。14. 拉物走2-3米;(2-3)项目要求:在一会发声玩具车上系一条约 50公分长的绳子,在绳子上缠一个圈套在孩子的手腕上, 让孩子拉着往前走。难度设置:A绕大圆桌子;B绕2张距离1米左右的凳子;C绕3-5张不同距离的凳子(注意凳 子摆放的距离要足够孩子和车子通过)。帮助的

15、给予:A手把手,并不断用语言提示看身后的车子的运动轨迹及前方要走的方向;15. 单手投中型球;(2-3)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站在一定的距离外把球单手投入球篮中。难度设置:A只在半步的距离外尝试;B在1米左右的距离外把球投入球篮;C投5次有3次中为 通过。帮助给予:1开始时给予足够的身体协助并鼓励孩子独立尝试;2只在孩子犯规时给予口头提示。16. 能把静止的球踢向前方1米远的距离;(2-3)训练目的:发展大运动一一腿的伸展能力,发展眼、腿的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直径10公分左右的软球放置在孩子跟前,让孩子踢球。难度设置:A踢向前方1米远的距离;B踢向前方1米远距离的物体

16、。帮助给予:A 口头提示+身体指导+语言提示;B身体指导;C偶尔的身体指导+语言提示。17. 单手扶栏上、下楼梯,21.两步一级;(2-3) 训练目的:训练要求: 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18. 能弯腰左右腿交替钻过呼啦圈;(2-3) 训练目的:肢体运动及平衡能力的控制。训练要求:给孩子一个大号的呼啦圈,示范给他 /她看如何双手分别握着呼啦圈两边并把它放在正欢迎共阅前方的位置。弯下腰,然后把一只脚跨入呼啦圈,接着跨入另外一只脚。难度设置:A开始时把呼啦圈放低一点,并且帮助孩子握着呼啦圈;B高度稍微调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必要时给予帮助;C要求孩子双脚跨入后转动双手把呼啦圈由后往前翻转到跨入前

17、的位置(在身体的正前方)。帮助给予:1如果孩子拒绝游戏,可以多做几次练习,并且邀请孩子一同参与游戏;2注意确保孩子的安全,在每一需要的环节给予适当的身体和口头帮助。3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19. 能弯腰左右腿交替钻过呼啦圈;(2-3) 训练目的:肢体运动及平衡能力的控制。训练要求:给孩子一个大号的呼啦圈,示范给他 /她看如何双手分别握着呼啦圈两边并把它放在正 前方的位置。弯下腰,然后把一只脚跨入呼啦圈,接着跨入另外一只脚。难度设置:A开始时把呼啦圈放低一点,并且帮助孩子握着呼啦圈;B高度稍微调高,要求孩子自己拿呼啦圈,必要时给予帮助;C要求孩子双脚跨入后转动双手把呼啦圈由后往前翻转到跨入前的位置

18、(在身体的正前方)。帮助给予:1如果孩子拒绝游戏,可以多做几次练习,并且邀请孩子一同参与游戏;2注意确保孩子的安全,在每一需要的环节给予适当的身体和口头帮助。3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20. 坐在童车上被推,24.能保持双脚在脚塔上(2-3);训练目的:发展大运动一一腿的控制能力、双腿运动时的协调能力、双腿肌肉的控制能力。训练要求:把孩子放置在童车上(童车的选择要以孩子坐下后,臀部、膝盖及脚踏三点的角度约为45度的车子为宜),家长在后面推动车子。辅助用品:改良的魔术带。 难度设置:一一帮助给予:1身体指导并控制好车头转弯的位置;2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21. 会走S型的线段;(2-3)训练目的:空间

19、概念,肢体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在地上用不粘胶粘出一条 S型线段,让孩子从一端走到另外一端。难度设置:一一帮助给予:1开始时可站在孩子的前面拉着他/她的双手引导他/她往前走;2也可以站在孩子的后 边,让他/她推着一个手推玩具沿着线段向前走;3鼓励孩子自己往前走,并在另外一端放一个玩具或小食品来奖励孩子的成功尝试。如果孩子因为见到奖励物而不配合训练,则可以等孩子完成了 路线后拿出神秘奖励物奖励给他/她。22. 坐上大龙球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不良,增强重力感的控制能力,建立和刺激前庭机能对多动和身体协调不 佳的孩子有较大的帮助。训练要求:协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 指导者可以放手,只要协助保持大龙球

20、的稳定即可,鼓励孩子 用屁股力量作上下跃动。孩子要作前后、 左右摇晃时,指导者可以用手握住孩子双手,以协助孩子 保持身体的平衡。23治疗球一坐姿动作;(2-3) 训练目的:平衡调整力、保护反应、肌力、协调、速度等。训练要求:让孩子坐于治疗球上双脚分开自然垂下, 双手扶于球上或腿上,(1)保持放松做动作(绝 不可在肌肉僵直状态下操作)。(2)控制一力量、速度、角度、和扶持的大小。难度设置:(1)移动治疗球;(2)弹动身体并移动治疗球;(3)主动移动或弹动;(4)平衡及保护反应 之诱发;(5)用两手交互拍球;(6)用两脚的脚跟交互踢球。帮助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

21、况, 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 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24.跳起并接触悬挂着的物件10次;(2-3) 训练目的:腿部、膝盖运动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训练要求:在空中孩子跳跃时可及的地方悬挂一个玩具(气球或会弹跳的玩具),鼓励孩子跳跃并伸手触摸该玩具。难度设置:A悬挂物开始时挂得稍低一点,让孩子容易触到;B孩子掌握了这一技能后,把悬挂物稍微挂高,鼓励孩子利用自身的力量弹跳起来。帮助给予:1如果孩子不懂得掌握身体的力量,可先用双手扶着他/她的腋下,帮助他/她练习弹跳; 2通过跳弹床和在床垫上跳跃来掌握弹跳; 3给予鼓励和奖励来促进孩子练习的兴趣。25. 扔球

22、3米远;(3-4)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 3米远的地方。难度设置:一一帮助给予:1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2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3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26. 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左右远的大盒子中;(2-3)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学习向着目标抛掷物件。训练要求:能连续5此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外的大盒子中。难度设置:A开始时把距离设短一点,如只要求儿童站在距离大盒子一步或两步的距离;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C逐渐地把大盒子换成小一点的

23、盒子。帮助给予:A手把手地帮助孩子投掷;B只是在孩子姿势错误时才给予帮助。27. 互动式投篮:(3-4)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难度设置:一一帮助给予:一一28. 一步1级上、下楼梯;(3-4) 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难度设置:A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B成 人将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的位置, 让孩子在搀扶下自己平衡用 力上下楼梯;C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搀扶孩子上、下

24、楼梯;D让孩子独自上、下楼梯。帮助给予:A双手(或拇指)抬高给予协助;B 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给予协助;C单 手(拇指)给予协助;D撤消所有协助。29. 双脚轮流跨过15厘米高的绳;(3-4)训练目的:身体平衡能力。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难度设置:一一帮助给予:1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2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3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30. 自己上、下小三轮车;(3-4) 训练目的:训练要求:难度设置:帮助给予:31. 双脚原地跳;(3-4)

25、训练目的:训练要求:难度设置:帮助给予:32. 双脚一齐从最后一级楼梯跳下;(3-4)训练目的:欢迎共阅 训练要求: 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33. 扶物能单脚站立5秒;(3-4)训练目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难度设置及帮助给予:A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 然后放下。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 B让孩子自己尝试5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她)不要把脚放下;C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 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34. 踏小三轮车转弯避开障碍物;(3-4)

26、训练目的:训练要求: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35. 能跳过5厘米高的绳;(3-4)训练目的: 训练要求: 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36. 在10厘米宽2米长的地面线条上走保持身体平衡;(3-4) 训练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训练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 2米长10厘米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B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帮助给予:1训练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着孩子的手向前走; 2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脚下的线条,又 要注意前方的路;3训练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导孩子走,但不给予身体协助; 3让孩子自己尝试独自 走。37. 单脚原地跳;(3-4)训练

27、目的: 训练要求: 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38. 能学青蛙跳20厘米的距离10次;(3-4) 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成人给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几次,然后指导孩子模仿。 难度设置:A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孩子容易达标; B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 引入食物奖励的办法,把奖励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线条上,孩子跳到线上就奖励;C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大。帮助给予:1身体协助;2每一难度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都要及时给予身体或口头上的指导,重 复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参与的兴趣。39. 做一连串手部和腿部动作时能保持平衡;(3-4) 训练目的:身

28、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动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难度设置:A选择简单一点的动作;B选择较为复杂的动作,包括弹跳、跳跃等动作。帮助给予:1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 /她可能要跌倒时才给予扶持; 2在孩子前后方均铺上垫子,孩子跌倒后鼓励他 /她自己起来继续练习。40. 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3-4) 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难度设置:A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B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C由孩子自己尝

29、试着完成动作,只在有必要时给予帮助。帮助给予:1足够的身体协助;2必要的身体协助;3偶尔的身体协助。41. 能来回滚动身体;(4-5)训练目的:迷路反射控制,身体的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在垫子上或在床垫上从一端翻滚到另外一端。难度设置:A在训练者的身体协助下进行翻滚;B自己控制身体进行翻滚。帮助给予:1给予大量的身体协助和口头提示,让孩子从训练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及翻动的 速度和力量;2只在有需要时给予身体协助;3确保孩子的安全,避免碰伤。42. 转椅游戏;(3-4)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难度设置:A开始时为

30、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帮助给予:43. 做5次前滚翻;(4-5)训练目的: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感觉。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成人连续做 5次前滚翻的动作。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要求做2-3次;B要求孩子连续做5次,并要求孩子在动作过程中身体尽量 保持直线。帮助给予:1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并用语言鼓励孩子尝试;2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44. 能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约 2米外的目的地而乒乓球不掉下来;(4-5) 训练目的:增进平衡能

31、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强动作企画能力。训练要求: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 2米外的地方。难度设置:A开始时尝试先给孩子一个立方体的积木在距离极短的两张桌子间传送,让孩子便于 操作;B用不粘胶在地上贴两条平衡线;C改用乒乓球尝试;D按照预设距离训练。帮助给予:1为提高孩子的兴趣,建议开始时成人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2孩子的技巧熟练后,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竞赛。45. 能走完1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4-5)训练目的:加强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增进动作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独自走完一个有 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设置2-3个障碍物(跨过玩具、绕过椅子、爬过桌子)。B设置5个障碍物,

32、引入奖励物。帮助给予:1开始时成人先做示范,然后陪同孩子一起进行训练,要有及时、足够的身体和口头提 示;2鼓励孩子自己做,并给予适当的提示;3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训练。46. 能用脚尖站立10次,每次站立3秒钟;(4-5) 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双脚脚跟着地,脚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钟时间。难度设置:A开始时让孩子扶着墙壁或椅背站立;B让孩子尝试徒手站立。帮助给予:1可以在墙壁上孩子掂脚可触及的地方挂一奖励物,鼓励孩子掂起脚去拿取;2给孩子数数,让他/她知道要站多长时间。47. 能在20厘米宽,10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而保持平衡;(3-4)

33、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欢迎共阅训练要求:让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难度设置:A只走一半的距离;B走完全程;C单手持物走;D双手持物走。帮助给予:1开始时成人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如拉着孩子双手或 扶其双肩;2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时拉着他 /她的一只手给予扶持;3只在需要时给予 扶持。48. 能连续拍球3次而球不弹走;(4-5)训练目的: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连续拍3次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难度设置:A只拍1次;B拍2-3次;帮助给予:1训练者拍一下,等球弹起后把着孩子的手拍一下;2把

34、着孩子的手教孩子拍2-3下,球要尽量弹高,便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时间调节49. 双脚被提起时,可用双手向前走路;(4-5)训练目的:增强手臂力量和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儿童趴在地上,双手和双膝接触地面,成人则在儿童身后握其双足足踝,示意儿童用 双手交替运动往前爬。难度设置:A先让儿童习惯被提起双脚的姿势;B鼓励儿童向前走1-2步;C训练至儿童能自如地 向前走。帮助给予:1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习惯被短暂提起双脚的姿势和感觉;2延长提起孩子双脚的时间;3鼓励孩子尝试向前走,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欢的方法来强化。50. 跑向滚动着的球,把球向前踢;(4-5)训练目的:动作企画能力、方向感。训练要求:让孩子

35、边跑边踢滚到他/她脚下的中型或小型球。难度设置:A先用中型球练习,孩子的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B开始时训练人员以极慢的速 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C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身体帮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她的身体,一手(或脚)推动他/她的右脚。帮助给予:一一51. 双手接住从1米远弹来的中型球;(4-5)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画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 1米远的地方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难度设置:1距离设短一点,并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 边教边把要点告诉孩子; 2帮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协助;3距

36、离逐渐增大,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接球;4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可换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帮助给予:一一52. 双手各持一球走直线2米;(4-5)训练目的:训练要求:让儿童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两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线路线行走。难度设置:A开始时可先不让孩子拿球,徒手走;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让其尝试持球并且脚尖跟着 脚跟行走;帮助给予:不能单独完成的孩子家长可跟在其身后,给予身体指导;53. 用脚尖向前行3米;(4-5)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掂起脚尖向前走约 3米的路程。难度设置:A只走2-3步路的距离;B逐渐地增加走的距离直到达标。帮助给予:1站在

37、孩子前面扶着他/她的双手;2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及时的帮助;3在终点处放置 奖励物鼓励孩子坚持走到终点。54. 单脚向前跳5步;(4-5)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欢迎共阅训练要求: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 5步路的距离。难度设置:A开始时先让孩子习惯保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B鼓励孩子单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C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帮助给予:1跟孩子一起跳,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愿意参加游戏;2随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无论是身体或是口头的帮助;3及时引入奖励的方法来表扬和鼓励孩 子的尝试。55. 能坐在丁字椅上保持

38、身体平衡;(4-5)训练目的: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心力,建立前庭感觉机能。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难度设置:A先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双手放在腿上,保持双腿垂直,腰干挺直的坐姿势。B家长蹲下与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传球游戏;C让孩子右手前平举,右脚向上踢并碰到手心。再换成左手重复以上游戏。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给予身体指导,帮助孩子学会保持平衡,然后在每一个(难度)环节中给 予适当的帮助,直至该环节通过,再进入下一环节的训练。56. 照镜子游戏;(4-5)训练目的:训练空间方位知觉。训练要求: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动作以点头,

39、双手在 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B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帮助给予:家长边做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孩子无法跟上便用身体指导。逐渐地撤销提示,并且加快动作的速度。57. 吊床游戏;(4-5)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训练要求:让孩子躺在吊床上,两位成人将吊床前后摆动。难度设置:A让孩子仰卧在吊床上,必要时请第三位成人协助。B让孩子俯卧在吊床上,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摇晃时让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帮助给予:孩子在初始时可能会紧张, 请家长蹲下给予安抚,避免孩子在吊床内挣

40、扎。如果孩子无 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长可把玩具握在手里,等孩子 *近时放到他/她手中。58. 疗球一平衡调整;(4-5)训练目的:放松、平衡、协调、肌力、速度感、调整肌张力、促进保护反应。训练要求:仰卧/俯卧于治疗球上,手脚均离地,捉握双手/双脚;注意手握关节的位置;能放松 手脚屈伸自如;控制一部位、力量、速度、重心。难度设置:A前后左右各方向的移动弹动;B双手的交互屈伸。(*近时弯曲。推出时伸直)前后移 动及直线加速;C双脚的交互屈伸(同B ); D抑制异常机张力的移动弹动;E双手或双脚撑地维持 平衡;F倒置双手迅速撑地的反应;G倒置运动(手不撑地);H训练者用脚将治疗球挑高大大弹 动,以达

41、垂直运动的目的。帮助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 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 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59治疗球一肌力训练;(4-5)训练目的:肌力、速度等。训练要求:仰卧/俯卧/站立; 以倾斜度控制难易度;运动量以肌肉最高承受力的百分之八十九十时实施。难度设置:治疗球上侧滚翻;(2)仰卧抬头训练加强颈屈肌;(3)仰卧起坐;(4)俯卧撑双臂屈伸; (5)俯卧后弓身;(6)仰卧/俯卧抬腿;(7)站立治疗球上用脚弹跳;(8)球*墙,面对或侧对球站立, 单足举腿置于球上;(9)坐在治疗球上,以溜滑梯的方式快速溜下。帮助给予:全程

42、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 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 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欢迎共阅60 治疗球一月球游戏;(4-5)训练目的:体能要素的提升,身体意识的培养,兴趣与幸福感等。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循序渐进,配 合音乐,配合协助,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学习。难度设置:(1)以治疗球压挤全身;(2)推大笼球前进,或拨球后退走;(3)依规定路线推球前进或回 避障碍物推球前进; 以拍皮球的方式拍球;帮助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 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 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

43、 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61. 用力拉着绳子时,仍能拉动绳子;(5-6)训练目的:增进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进全身肌肉的发展。训练要求:成人用力拉绳子的一端,孩子在另外一端能拉动绳子。难度设置:A成人开始时只稍微用力拉着绳子,让孩子容易拉动绳子;B成人用力地拉着绳子,鼓励孩子用力拉动绳子。帮助给予:1可在地板上两人之间画一横线,孩子把成人拉过横线就得奖;2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尝试和成功;训练时,成人要配合孩子的力度,避免孩子因不当用力而受伤。62. 双脚跳过一条慢慢地摆动着的绳子 5次;(5-6) 训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训练计画动作能力。训练要求:将

44、一条约两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10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使其象蛇一样扭动,让孩子双脚离地地从上面跳过。难度设置:A开始时可慢慢地摆动,动作幅度要小允许孩子偶尔碰到绳子;B快速地摆动,动作幅度大,让孩子尽量不要碰到绳子。帮助给予:一一63. 跳脚印;训练目的:训练两侧性、空间距离、平衡、协调、柔软、眼一手协调、注意力、抑制异常肌张力、矫正姿势(内外旋、内外反)、步态训练。训练要求:按照图形所示,双脚立定跳向下一目标脚印。难度设置:A可先用双脚交替走几回,让孩子熟悉大致的距离。B双脚立定跳,按图形要求跳;C听着家长的口令(指令)跳; 帮助给予:开始时家可站在孩子身后,双手扶着孩子的腋下帮助

45、其完成凌空双脚跳起和落下的姿 势,指导孩子跳向下一目标,等孩子的判断和目测水平提高后让其自行练习,家长只给予口头提示即可。64. 能在双脚离地时,双手同时拍一下;(5-6)训练目的:加强手臂和腿的协调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在双脚跳离地面的同时双手举过头顶拍一下。难度设置:A先熟练双脚跳;B再在跳的同时鼓励孩子拍手。帮助给予:1手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做;2给孩子做示范,边做边讲解;3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只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提示。65. 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20厘米宽的平衡木;(5-6)训练目的: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平衡木。难度设置:A开始时拿小件的物品;B逐渐

46、地拿大件的物品;帮助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 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注意防止孩 子摔倒等情况发生。66. 手抱大型物挡住视线还能走至少 3米远;(5-6)训练目的: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拿着或双手抱着大型的物件向前走。难度设置:选择重量适中的物品做训练。帮助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 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注意防止孩 子摔倒等情况发生。67. 能两眼睁开双臂伸直(或交*胸前)单脚站立5秒;(5-6)欢迎共阅训练目的: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睁开眼睛(或者双手交*在胸前),单脚站立5秒钟。难度设置:A开始时先练

47、习双 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B然后练习双手交*在胸前站立。帮助给予:1如果孩子开始时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可以让他 /她先尝试扶着椅背或握着训练者的 手站立5秒;2 一旦孩子的平衡能力有所长进,则要求他/她只在需要时才扶持;3在孩子前方视 平线的位置给予玩具或其他吸引他/她看的东西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4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 予适当的身体协助。68. 能两眼闭合双臂伸直(或交*胸前)单脚站立5秒;(5-6)训练目的: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闭着眼睛(或者双手交*在胸前),单脚站立5秒钟。难度设置:A开始时先练习双 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B然后练习双手交*在胸前站立。帮助给予:1如果孩子无

48、法自觉地闭上眼睛,可尝试用布蒙上他 /她的眼睛。如果孩子不愿意,先让 他/她尝试习惯不练习的时候蒙上眼睛的感觉;2充分运用奖励的原则来激发孩子的合作性;3任何 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助。70. 滚筒游戏(3-4)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训练要求:让孩子俯卧在豆球上,前方放置一玩具,让孩子双手前后划动,双大腿贴住豆球,探身 取玩具。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要求孩子俯卧在球上;B鼓励孩子双手前后划动,家长应用手扶 着豆球,帮助孩子均匀用力,避免球滑离孩子的身体。C鼓励孩子边划动双手,边向前移动,注意提醒孩子不要让球滑走。帮助给予:完全身体指导;必要时给予身体指导;71. 袋鼠跳;(5-6)

49、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训练要求: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难度设置: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离;B撤销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离; 帮助给予:在A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孩子技巧纯熟。72. 平衡与协调;(5-6)训练目的:平衡、协调、肌力等。训练要求:仰卧/俯卧。难度设置:(1)仰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2)俯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3)俯卧双手着地,双腿屈 伸;(4)仰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5)仰卧/俯卧双手做模仿或规定动作;(6)仰卧/俯卧双脚做模 仿或规定动作;俯*治疗球,双手抱起治疗球并推出;(8)仰卧垫上,双脚屈腿或直腿

50、将球夹起。 帮助给予:(1)每一动作次数或时间不能太久(视其肌张力而定);(2)动作由易而难、次数时间由少 到多;(3)注意协助(他动一协动一主动)。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 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 得其反。73. 抓痒;(1-2)训练目的:触觉刺激,减轻触觉过敏,促使大脑细胞活跃,改善脑细胞之间联系,促进全身趋于平 衡。训练要求:抓挠孩子的脚心,重点是脚心不着地的那部分。每次做12分钟,每天45次,如果孩子抗拒,开始时可每次只挠一下,逐渐地让孩子习惯这样的触觉刺激。难度设置:一一帮助给予:一一74. 按摩

51、穴位(0-1);训练目的: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保护儿童健康。训练要求:主要按摩的两组穴位:1健脾和胃的穴位,如足三里(位于膝眼下三寸,筋骨外大筋内) 和中院(位于脐上四寸)。按摩足三里可使小儿消化系统旺盛,促进消化吸收;按摩中院则能行气 和血,清热化滞,健脾和胃,对治疗食滞瘀积,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常见病有良效。2是能补肾的穴位,如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三寸,胫骨内侧后缘)、二马(位于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欢迎共阅小头之间的凹陷中)及涌泉(位于脚心前凹陷中) 难度设置:一一帮助给予:一一75.跳数字训练目的: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及重力感。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剪出大的数目字1-10或1-20贴到

52、圆形的不粘胶上再地板上,让孩子从一个数字跨到另外一个数字上,以跨到圆形内为胜。难度设置:A如果孩子还不懂得数字,可贴不同颜色的数字,然后让孩子按颜色跳;B让孩子按指定的数字跳或者按单、双数跳;C可玩双人游戏,创造出各种玩法,以最终达到终点为胜。帮助给予:1如果孩子跳跃技巧不成熟,可在开始时握他(她)的双手或夹着孩子的腋下帮助他(她) 跳跃;2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游戏规则,要随时给予身体或口头的提示。76.打保龄球(3-5)训练目的: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把儿童保龄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离,让儿童用黑色的大球击球。 难度设置:A开始时距离可以很近,以便让儿童容易击中,有成就感;B要求儿童按训练

53、要求的距离击球; 帮助给予:C逐个地把球摆在地上让儿童击,开始时距离要近一些,5次击球中有3次通过。(1)开始时给予孩子大量的身体协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领;(2)每一次增加难度时都需要随时提醒、纠正并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做77. 运小球(4-5)训练目的:训练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用塑料球拍运送乒乓球,一次放一个乒乓球在球 拍上,运到距离2米的大容器中。不可以用另外一只手扶乒乓球。难度设置:A开始时可选用其他非圆形的小物品让孩子训练并且把距离设短一点;B孩子的技巧纯熟以后可尝试用大的塑料或布球; C使用乒乓球,5次运球中有3次球没有掉地通过。帮助给予:无论孩子处于哪一阶段的开始阶段, 都要给

54、予手把手的帮助,要确保孩子掌握了基本的 游戏规则以后才增加难度。78. 滑雪(4-6)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与计画动作的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两脚分别踩着一张纸,当做是雪橇,可前进或后退地踩着纸行走。难度设置:A只用一只脚踩纸前进;B双脚踩纸前进;C赤脚踩纸前进;D赤脚踩纸前进或后退。 帮助给予:给予适当的搀扶;提醒孩子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和适当的运动。79. 鞋子走路(4-6)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及计画动作的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将两手穿在鞋子里,沿着一定的路线或脚印前进或向侧边行走。 难度设置:一一帮助给予:一一80. 跳跃(3-5)训练目的:促进两侧协调及前庭刺激。训练要求:在地

55、面上摆放数个小号的呼啦圈,要孩子以双脚跳或单脚跳的方式跳过所有的圈圈。难度设置:A双脚跳,并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近一点;B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远一点;C单脚跳;D单脚跳并连续跳完所有圈圈。帮助给予:开始时可站在孩子前方,等孩子双脚落地时稍微扶他一下,帮助孩子保持身体平衡。81. 拍气球(4-6)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动作的计画能力。训练要求:把气球往上抛,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尽量不要让气球落到地上。难度设置:A双手轮流拍打;B在地上设置简单的“路障”(如玩具或凳子),让孩子绕过路障拍 气球。帮助给予:(1)开始时教孩子把气球拍高一点,延迟下落的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计划 自己的动作和

56、步子;(2)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3)提醒孩子看脚下的“路障”。82. 软骨功(5-6)欢迎共阅训练目的:改善身体概念及计画动作的能力,并提供触觉刺激。训练要求:用一条粗棉绳,两端结在一起成一个圈,让孩子将绳由头套下去,由脚下拿出来;或者由脚套进去,从头部拿出来。难度设置:A刚开始训练时,绳圈可以相对做大一点,容易取出;B先训练从头套到脚,再训练从脚套到头。帮助给予:提醒孩子不要用蛮劲儿,要学习技巧。83. 摇摇船(5-6)训练目的:控制迷路张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调。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地上,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前后摇动二十下,或左右滚动二十下。难度设置:一一 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或摇不动,家长需要给予身体协 助,从侧面轻推孩子的肩或臀,示意孩子顺着给予的外来力量摇动身体。一旦孩子掌握要领,及时 撤消帮助,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摇动身体。84. A抱球翻滚(5-6)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颈部张力反射。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垫上,双手抱着一个排球大小的球,高举过头。要孩子由垫子的一端再滚回来, 球不可以松掉。难度设置:A滚3-4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