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习题答案_第1页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_第2页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_第3页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_第4页
管理会计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本章练习题答案习题1假设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 20X1到20X3年三年的销量均为2 000件,各年的产量 分别为2000件、2200件和1 800件。A产品的单位售价为400元;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均 为固定成本,两项费用之和各年均为80 000元;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 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为2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30 000元。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要求:不考虑销售税金,请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固定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各年 的税前利润。答案:各年的利润计算如下表所示:20X1 年20X2 年20X3 年合计完全成本法:1、营业收入800 00080

2、0 000800 0002 400 0002、减: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0042 727加:变动生产成本400 000440 000360 0001 200 000固定制造费用30 00030 00030 00090 000减:期末存货成本042 727*0营业成本小计430 000427 273432 7271 290 0003、营业毛利370 000372 727367 2731 110 0004、减:管理费和销售费用80 00080 00080 000240 0005、税前利润290 000292 727287 273870 000变动成本法:1、营业收入800 000800 00080

3、0 0002 400 0002、减:变动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0040 000加:变动生产成本400 000440 000360 0001 200 000减:期末存货成本040 0000变动生产成本小计400 000400 000400 0001 200 0003、边际贡献400 000400 000400 0001 200 0004、减:期间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30 00030 00030 00090 000管理费和销售费用80 00080 00080 000240 000期间费用小计110 000110 000110 000330 0005、税前利润290 000290 000290 000

4、870 000* (440 000+ 30 000)十2 200X200=42 727习题2巳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70000件和140000件, 销售量分别为140 000件和160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5 元,生产成本资料如下:每件变动生产成本为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 150元,变动制造费用0.20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发生额为150 000元。变动销售与管理费 用之和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65000元,两年均未发生财务费用。精品要求:(1) 分别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并确定第一年

5、和第二年的税桁利润。(2) 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税桁利润产生垦异的原 因。咎案:(I)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笫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下表:第一年第二年1、营业收入700000 (5X140 000)800 000 (5X160 000)2、减: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成本0116 471力口:本期生产成本660 000570 000减:期末存货成本116 47140 714营业成本小计543 529645 7573、营业毛利156 471154 2434、减:期间费用100 000 (65 000+700 000 X105 000 (65 000+800 000 X5%)5

6、%)5、税前利润56 4149 243注:第一年生产成本=(3+150000-170 000) XI70000=660 000 (元) 第二年生产成本=(3+150000140000) X140000= 570 000 (元) 第一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000170000) X30 000=116 471 (元) 第二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000140000) X 10 000=0 714 (元)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见下表:第一年第二年1、营业收入700000 (5X140 000)800000 (5X160000)2、减:变动成本期初存货成本090 000力

7、口:本期生产成本510 000 (170 000X3)420 000 (140 000X3)减:期末存货成本90 000 (30 000X3)30 000 (10 000X3)变动成本小计420 000480 0003、边际贡献280 000320 0004、减:期间费用固定制造费用150 000150 000管理费和销售费100 000 (65 000+700 000X5%)105 000 (65 000+800 000X5%)期间费用小计250 000255 0005、税前利润30 00065 000(2) 第一年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增加26 471 元(

8、56 471-30 000),是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当年期末存货叽收了 26 471元(150000-170 000 X 30 000)的固定制造费用并结转到第二年。第二年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减少了 15 757元(49 243-65 000),是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期耒存货吹收了 10 714元(150 000170 000X 10 000)固定制造费用,同时期初存货又释放了第一年的26 471元(150 000十170 000X30000)固定制造费用,两个因素相抵后,便笫二年的税前利润减少15 757元(10 714-26 471 )o习题3巳知:某公司

9、按萸动成本法核算的20X1年1月产品成本的资料如下(该公司采用先进 先出法计价):单位产品成本50元,本期固定制造费用30000元,期初存货數量500件,本 期完工产品6000件,本期销售产品5 500件,销售价格100元/件,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 45 000元,巳知上期产品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5元。要求计算下列指标:(1) 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2) 完全成本法下的本期营业利润。答案:(1) 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 50+30 0006 000=55 (元/件)期耒存货数量=500+6 000-5 500=1 000 (件)期耒存货成本= 55X1 000=55 000 (元)(

10、2) 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5500X (100-55) -45 000=202 500 (元)习题4以下是一家化工厂大量生产的一种化学物品的基本资料:原材料及其他变动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售价60 元/Kg900 000 元 / 月100/Kg20X1年5月报告的销售量比4月份多出了 14 OOOKg,产品经理据此判断5月份的利润 将会比4月份的多,他估计会增长560000元。但将4月份和5月份的财务结果相互比较,产品经理发现该产品5月份的利润竟然由4 月份的340 000元下降了 100 000元,只有240 000元,产品经理对此深感不解。该工厂采用完全成本法核算:把固定制造费用根据生产数

11、量每月按30 OOOKg来分摊。 所有分摊过低或过高的固定制造费用会在当月的利润表上调整。另外,4月份的期初存货为 10 OOOKg,当月生产34 000Kg,对外销售22 OOOKgo 5月份期末存货为12 OOOKgo要求:(1) 把该产品4月份和5月份的生产、销售及存货量列示出来,并利用这些数宇计算 出题中所示的4月份和5月份的利润。(2) 解释100 000元的利润减少和经理预期560 000元的增加之间这660 000元的差别。答案:(1)下表列示了存货量项目4月5月期初存货10 00022 000本期生产34 00026 000可供销售的存货44 00048 000本期销售22 0

12、0036 000期末存货22 00012 000注:5 月销售量为=22000+14000=36000 (Kg)5月可供销售的存货=12 000+36 000=36 000 (Kg)5 月可生产的存货=48 000-22 000=26 000 (Kg)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900 000- 30 000= 30 (元/Kg) 单位完全成本=60+30 = 90 (元/Kg)下表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利润项目4月5月1、营业收入2 200 000 (100X22 000)3 600 000 (100X36 000 )2、减:营业成本期初成本成本900 000 (90X10 000)1 980 000

13、(90X22 000)力口:本期生产成本3 060 000 (90X34 000)2 340 000 (90X26 000 )减:期末存货成本1 980 000 (90X22 000)1 080 000 (90X12 000)营业成本小计1 980 0003 240 0003、调整前利润220 000360 0004、调整产量差异+ 120 000-120 0005、利润340 000240 000注:4月份多分固定制造费用=(34 000-30 000) X30= 120000 (元)5月份少分固定制造费用=(26000-30 000) X30=-120000 (元)因为该企业把固定制造费用

14、根据生产數量每月按) OOOKg来分摊,所有分摊过低或过 高的固定制造费用会在当月的利润表上调整。(2)该产品经理在预计5月份的销售利润时采用的昱变动成本法。这种方法昱把固定 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而不包括在存货成本中。以下是变动成本法的利润计算:4月5月1、营业收入2、减:变动成本3、边际贡献4、减:固定制造费用5、利润2 200 000 (100 X 22 000)1 320 000 (90X22 000)880 000900 000-20 0003 600 000 (100X36 000)2 160 000 (90X22 000)1 440 000900 000540 000以上两种方法

15、计算的利润差异在于完全成本法的存货成本中包含了固定制造费用,而更 动成本法的存货成本中不包合固定制造费用。如果期初、期末存货量发生变动,则期初、期 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变动就导致两种方法的利润差异。利润堕异计算如下:4月份两种方法利润珪异=22 000X30-10000X 30= 360 000 (元)即 340 000- (-20 000) =360 000 (元)5月份两种方法利润差异= 12000X30 22 000X30=3G0 000 (元)即 240 000 - 540 000=-300 000 (元)如杲把两个月结合起来耆,利润变动共计660 000元(360 000 + 3

16、00 000),这反決了 100 000元的利润减少和经理预期560 000元的增加之间660 000元的差别。习题5假定某公司专门生产A产品,原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年1000台,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过去两年,每年只能生产和销售500台。市场销售价为每台2 500元,而该公司的单位产品 成本为2600元,其详细资料如下: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1 000 元800 000 元250 000 元该公司巳连纟卖两年亏损,去年亏损300000元;若今年不能扭亏为盈,公司势必要停产, 形势严峻。销售部门经理认为,问题的关虢在于每台产品的制造成本太高,为2600元,但由于竞 争的

17、关系,公司不能提高售价,只能以2 500元的价格每年销 500台。因此公司的出路只 能是请生产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想方设法,改造工艺,减少消耗,降低制造成本。生产部门经理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的生产能力只用了一半,如能充分利用生产能 力,就可把单位固定成本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自然会下降。对策是要推销人员千方百计地去 搞促销活动,如能每年售出1 000台,就一定能扭亏为盈。总会计师则认为公司目前编制利润表的方法一完全成本法,为公司提供了一条扭亏为 盈的“捷径”:即充分利用公司自身的生产能力,一年生产1 000台A产品。虽然市场上只 能销售一半,但公司却可将固定成本的半数转入存货成本;这样即使不增加

18、销售数量,也能 便利润表上扭亏为盈。要求:(1) 根据上述资料,按变动成本法编制该公司去年的利润表。(2) 根据总会计师的建议,按完全成本法计算该公司的税荊利润昱多少,并对该建议 做出评价。(3) 生产部门经理和销售部门经理的意见昱否正确?请做出评价。答案:(1)按变动成本法编制该公司去年的利润表:项目4月1、营业收入1 250 000 (500X2 500)2、减:变动成本500 000 (500X1 000)3、边际贡献750 0004、减:期间费用固定制造费用800 000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250 000期间费用小计1 050 0005、利润-300 000(2)根据总会计师的建议:一年生产1000台,销售500台,在这样情况下,按完全成 本法编制该公司的利润表:项目第二年1、营业收入1 250000 (500X2 500)2、减: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成本0力口:本期生产成本1 800 000 (1 000X1 800)减:期末存货成本900000 (500X1 800)营业成本小计900 0003、营业毛利350 0004、减:期间费用250 0005.税前利润100 000按完全成本法计算,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