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孟子孟子(约前(约前372前前289),名轲,字子舆,),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孔孟孟”并称,有并称,有“亚圣亚圣”之称。他生活在战之称。他生活在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是“兼爱兼爱”“”“非攻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主张行争,主张行“仁政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子万章、公孙
2、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孟子一书传世。一书传世。孟子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治国理想。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是议论文,选自孟子公孙丑。课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
3、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课文反映了我国古代哲人的智慧,文章据事论理,分析透辟,又大量运用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读音及朗读节奏1、注意朗读的节奏。2、注意生字词的读音。3、初步理解课文。天时不如地利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
4、胜矣。朗读节奏举例: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读音举例夫 郭 粟 寡 戚 畔fgu s guqpn解释实词和虚词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
5、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实词解释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郭:古义指外城。今义指姓氏。环:围。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坚利:坚固锋利。米粟:泛指粮食。委:放弃。去:离开。域:限制。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限。固国:巩固国防。威:震慑。至:极点。道,即指仁政。得道,即指施行仁政寡:少。亲戚:古义指内亲外戚,统指自家里的人。今义指直系亲属。畔:同“叛”,背叛。顺:归顺,服从。虚词解释1、环而攻之而不胜第一个“而”表修饰,解释为“着、地”。第二个“而”表示转折,解释为“但是
6、、却”。2、夫环而攻之句首发语词,表示下面发议论。3、然而不胜者这样,可是。4、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5、三里之城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字。6、亲戚畔之代词,他。7、寡助之至动词,到。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介词,解释为“用、凭、靠”。翻 译译文 原文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文 原文方圆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三里之城
7、,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 原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多,但是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 原文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亲外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
8、他的条件,攻打内亲外戚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结构层次分析1、课文是围绕什么观点进行论述的?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3、中心论点既然已经得到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四段? 4、本篇课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
9、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二段:战例一攻方失利论证了分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也。第三段:战例二守方失例论证了分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第四段: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理清结构:本文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顺序给本文划分层次。天时天时不如不如地利地利地利
10、地利不如不如人和人和攻方失利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守方失利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得得道道多助多助失失道道寡助寡助“仁政仁政”举例举例道理道理域民域民固国固国威天下威天下战争战争治国治国理清结构:郭郭 池池 去去委委 域域 是是所以所以亲戚亲戚古:外城今:姓氏古:护城河今:池塘古:离开今:到去古:放弃今:委任古:限制今:地域古:这今:判断动词古:用来、借此今:表因果关系古: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排比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对偶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顶真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修辞小结修
11、辞小结练习练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解释文中加点词天时地利人和环是兵革委域威道2、选出朗读节奏不当的一项( )A、天时/不如地利B、环而攻之/而不胜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
12、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民心所向,上下内部团结。围。这。武器装备。放弃。限制。威慑。仁义 、仁道。D练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文章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时,指出城小易攻的句子- ;表明攻势之大的短句是-。4、古代把上下相接、意思相对的两句话叫做“骈句”。骈句也可包括排比句。骈句因字句整齐,讲究音韵和对仗,所以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请从文中选取一例作点评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如“得道多助战必胜矣”有三组骈句,运用对比、突出得道的意义;同时语势铿锵有力,具有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县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 mrp 闭环mrp教学课件
- 用车知识基础知识培训班课件
- 做个 开心果 教学课件
- 四川省雅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四中八年级(下)第一次质检数学试卷(含答案)
- 乔装打扮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5994-2018粮油机械 面团拉伸仪》
- 用电和雷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生鲜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记录
- GB/T 18114.11-2010稀土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1部分:氟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 DBJT13-370-2021 福建省柔性饰面砖应用技术标准
- GB/T 11538-2006精油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通用法
- 动力网站-艾默生netsure801电源系统用户手册
- DB3302T 1079-2018 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 大唐集团公司工作票、操作票使用和管理标准(版)
- 医学皮肤部年度业务报告课件
- 21年一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题
- 太阳能热水系统问题与解决方案
- (完整版)物理化学上教案
- D型便梁工法(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