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城高级中学1#教学楼、2#教学楼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 *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地质情况概况第四章施工准备第五章土方开挖施工第六章土方回填施工第七章安全措施第八章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第九章应急救援预案第十章应急工作要求第十一章环保措施第一章编制依据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0202-20021.2*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图纸1.3*东城高级中学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第二章工程概况2.1总体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洛城街办,南邻富士街,西邻豪源路。由*有限公 司投资建设,*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 监理有限 公司实施监理
2、,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1#、2#教学楼均为框架结 构,地上5层。本工程采用独立基础形式。开挖基底标高为 -3.100米(相对 +0.00 )。第三章地质情况概况3.1地层结构:本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如下5层:第一层为素土( Qml):黄褐-褐色,松散,稍湿,主要以粉质粘土为主, 含植物根系,铁丝及建筑垃圾等,局部为杂填土。厂区普遍分布,厚度: 1.10-3.30m,平均 2.13m;层底标高:19.45-22.55m,平均 21.38m;层底埋 深:1.10-3.30m,平均2.13m。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项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数据个标准差变异系标准值目XminXnaxX
3、m数(T数f kn5W(%)12.028.920.1105.40.2723.23丫(kN/m)17.619.218.470.50.0318.1e0.6500.8680.73270.0800.110.791W(%)20.133.526.0104.10.16W(%)10.020.214.7103.30.22I p10.113.311.3101.20.11I L-0.290.970.48100.400.820.72G(kPa)5.614.410.663.20.307.9 q(度)15.617.716.660.70.0416.0-1a“2(MPa)0.280.520.3970.080.220.45E(
4、MPa)3.596.054.6370.990.213.9实测N(击)2.08.04.172.30.572.4qc(MPa)1.7603.6602.726330.7360.272.505fs(kPa)36635033130.2646第2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含褐红色氧化铁条纹及斑团,局部夹20-30Cm粉土薄层,无 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40 4.00m,平均2.70m;层底标高:17.8519.51m,平均18.69m;层底埋深:4.00 5.50m,平均4.82m。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项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数据个标准差变异系标准值目XminXn
5、axX m数(T数f knW(%)20.128.523.3501.60.0723.73丫(kN/m)18.219.419.0310.30.0218.9e0.6660.8460.737310.0440.060.751W(%)27.237.829.6502.40.08W(%)15.322.417.4501.50.09I p10.715.512.1501.10.09I L0.320.650.49500.080.160.51G(kPa)3.240.933.2208.40.2529.9 q(度)16.420.117.9201.00.0617.5aMPa1)0.300.370.34310.010.040.
6、34E(MPa)4.805.605.17310.200.045.1实测N(击)5.06.05.2480.30.065.1qc(MPa)1.1141.6881.361330.2530.191.284fs(kPa)49796533120.1862该层为中压缩性土第3层粉质粘土褐黄色-灰黄色,可塑-硬塑,含少量褐红色氧化铁条纹及灰黑色锰质结核含5%左右0.3-2.0cm的钙质结核,局部夹20-30cm的粉土及粉细砂薄层,无摇 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250 5.30m,平均3.95m;层底标高:13.4516.18m,平均14.69m;层底埋深 7409.90
7、m,平均8.83m。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项目最小值Xmin最大值Xnax平均值Xm数据个 数n标准差(T变异系 数S标准值f kW(%)18.023.620.3661.20.0620.63丫(kN/m)19.120.119.6220.30.0119.5e0.5600.7180.633220.0380.060.647W(%)26.833.629.1661.20.04W(%)16.020.117.6660.90.05I p10.513.511.5660.60.05I L0.090.460.24660.080.350.26G(kPa)23.338.728.7104.50.1626.0 q(度)17.
8、421.319.5101.10.0518.9-1ai-2(MPa)0.260.310.28220.010.040.29E(MPa)5.496.115.75220.170.035.7实测N(击)6.59.07.6720.70.107.4qc(MPa)2.2874.1143.052330.7340.242.831fs(kPa)10418513133300.23122该层为中压缩性土。第3-1层中粗砂灰黄色,中密,稍湿,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及云母碎片。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601.00m,平均0.81m;层底标高:14.6516.32m,平均15.76m;层底埋深7208.00m,平均7.63
9、m。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项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数据个标准差变异系标准值目XminXnaxXm数(T数f kn5实测21.023.021.73N(击)qc(MPa)12.94519.71016.3282fs(kPa)921821372第4层中粗砂灰白色-杂色,中密,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及云母碎片,局 部夹20-30cm粉质粘土薄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405.10m,平均3.15m;层底标高:10.7512.74m,平均11.54m;层底埋深:10.1012.60m,平均11.99m。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项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数据个标准差变异系标准值目XminXnaxX m数(T数
10、f kn5实测22.029.027.0991.30.0526.8N(击)qc(MPa)10.17019.09014.180293.7770.2712.964fs(KPa)11830420629750.36182第5层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硬塑,含褐红色氧化铁,局部夹薄层粉土,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2404.60m,平均3.55m;层底标高 7309.05m,平均 8.16m;层底埋深:13.2016.30m,平均15.07m。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项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数据个标准差变异系标准值目XminXnaxXm数(T数f knSW(%)19.823
11、.921.7380.80.0421.93丫(kN/m)18.919.619.4170.20.0119.3e0.6480.7460.670170.0270.040.681W(%)28.031.629.6381.00.03W(%)16.618.917.8380.60.03I p11.013.611.9380.60.05I L0.190.460.33380.060.190.35G(kPa)32.039.835.962.70.0833.7 q(度)17.518.618.060.40.0217.7_1aMPa1)0.270.310.29170.010.040.29E(MPa)5.526.125.7717
12、0.160.035.7实测8.512.09.9760.70.079.8N(击)该层为中压缩性土。第6层细砂灰黄色,中密-密实,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及石英,局部夹20-40cm粉土薄层。该层未穿透,最大揭露厚度 6.6m,控制深度20.0m。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项目最小值Xmin最大值Xnax平均值Xm数据个数n标准差(T变异系 数5标准值f k实测N(击)26.036.031.4202.80.0930.3第四章施工准备4.1清除地上障碍物,现场作好“四通一平”。4.2清除地下障碍物,明确施工现场地下原有的水、电、气等各种管、 沟、线位置,对仍在使用的管线应做改线处理。对于废弃的管、线、沟应
13、做 相应的截止,以免发生安全事故。4.3明确空中障碍物,查清施工现场及机械进出场道路上方是否有影响 施工和交通的高压线、电缆等空中障碍物,如存在应架高或与相应部门联系 做处理。4.4弃土区:由于现场场地狭小,根据甲方要求所有挖土全部外运。4.5运输距离及路线:土方外运弃土区由土方施工单位根据寿光市规定 办好外运手续,弃置于规定地点,运输路线较长。且由于施工场地处于居民 区及主干道边,施工前应了解运土地的行走路线,必要时应事先摸清多条交 通路线,随时确定最佳行走路线,以保证土方施工的顺利进行和不扰民。4.6施工机械:对土方挖、运、回填机械作好施工前及施工中的维修、 保养,土方施工单位应落实专业机
14、务员负责。土方施工中应配备相应的备用 车辆。4.7测量放线:在施工前通知测量人员作好技术准备,以保证在施工中 的测量要求,包括做好现场的定位桩、水准点等,以确保土方工程质量。4.8安全、技术准备:施工前施工现场负责人向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 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使每个操作者(尤其是机械操作人员) 对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必须明确。4.9管理人员及劳动力准备4.9.1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每天采用双班作业。491.1施工人员配备明细表管理人员机械修理工挖土机司机汽车司机推土机司机拍土人员配合清土人员测量人员后勤服务小计第 步施工222816202245备注本表中施工人数根据现场变化可做相应调整。
15、第五章:土方开挖施工一、施工工艺1开挖原则1.1根据护坡要求及施工现场条件,土方工程分两步开挖,采用大开挖 方式,然后放线员放出主楼基坑边线,设计要求预留300mn采用人力清除,最后采用人力进行基础土方清基、修理。1.2总的开挖方向综合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及利用原有路面,土方开挖总的开挖方向为:由东向西方向开挖。2坡道的处理为便于重车行驶,施工现场可准备碎砖、石质渣土,可将坡道表面铺撒 碎砖、石质渣土垫路以防滑。3基础开挖过程中相关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3.1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底部应保持中间余土咼于两端余土,以保 证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内不积水。3.2 土方开挖过程中,对定位轴线引出桩、标准水准点等
16、,挖土时注意 保护,并应经常检测和校核其位置是否正确;基坑的水平标高和坡度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应经常校核。3.3施工中如果发现文物或古墓等应进行妥善保护并报相关部门处理后 在进行施工。二、质量控制措施本工程土质情况较好,边坡坡度较大, 处于雨季施工因此考虑好边坡排 水工作。局部为杂填土,为防止塌方及坑侧泥土随水流入坑内影响施工,并 保证安全,现场配备足够数量的抽水设施。应作好地面的排水工作,严禁基坑地面附近出现大量积水和基坑里积 水。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开挖过程中若发现地质资料同勘测报告出 入较大的地下管线构筑物等情况,应及时报告设计方以对设计做处调整。第六章土方回填一、作业条件1.
17、回填前,对基础各构件等办理隐蔽验收。2. 将基坑内的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3.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的设置。在基槽边上钉水平撅,在基础墙表面划分层线。4作完技术交底。二、质量要求1、主控项目(1)标高的允许偏差(单位:mm)1)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50。2)机械的士 50;3)分层压实系数:设计要求。2、一般项目(1)回填土料:设计要求:原土回填(2)分层厚度及含水量:设计要求。(3)表面平整度(单位:mm)1)基坑、基槽的允许偏差值20。三、工艺流程分层回填夯实一一取样试验一一至计划高程四、操作工艺1、回填土一般选用含水量在10%左右的干净粘性土(以手攥成团、自然 落地散开为宜)。若土过湿,要
18、进行晾晒或掺入干土、白灰等处理;若土含水 量偏低,可适当洒水湿润。按该工程设计要求,建筑物内为素土夯实,建筑 物外1500mn范围内3:7灰土夯实。2、深浅基坑相连时,要先填深基坑,填至与浅基坑标高一致时,再与浅 基坑一起填夯。分段填夯时,交错处做成阶梯形,上下接槎距离不小于1.0m。 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较 长的管沟墙,内部要加支撑。3、 回填土要分层铺摊夯实,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 200250mm人 工夯实时不大于200mm每层至少夯击三遍,要求一夯压半夯。4、 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人工先将管子周围填土夯实,直到管顶0.5m以 上时,在不损坏管
19、道的情况下,方可用蛙式打夯机夯实。管道下方若夯填不实,易造成管道受力不匀而折断、渗漏。5、雨季施工时,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免得边坡塌方或浸泡基土。6、注意事项:(1) 施工时,基础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回填土的施工,以免对 结构基础造成损坏。(2) 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水夯法”。(3) 土虚铺过厚、夯实不够会造成回填土下沉,而导致地面、散水裂缝、 下沉。第七章安全措施8.1开工前,由施工现场总负责人向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 术交底。8.2设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施工。8.3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8.4车辆进入现场,限速5公里/小时。8.5在基槽边缘,要搭设
20、安全保护拦,防止人员坠落。见土方开挖附图8.6任何人不得向坑底丢弃物品,以免砸伤槽底施工人员。8.7每日收车后,机械设备应停在安全地区,防止意外塌方,造成事故。8.8在土方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放坡系数。8.9运输车辆进入现场时,注意不要碰撞门口搭设的用于拍土的铁架子, 避免架倒伤人。8.10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第八章质量标淮及保证措施9.1标准: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2002) 及设计和相关要求。9.2基坑土方工程的允许偏差(mm):9.2.1底面标高:-50mm9.2.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200-50。9
21、.2.3边坡坡度:不应偏陡。9.3保证措施:9.3.1挖掘机司机要按照放线工所放灰线开挖。9.3.2、测量工要保证随挖随测,避免超挖、错挖。9.3.3、夜晚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第九章应急救援预案9应急预案针对土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因素,为防止重大危险发生后造成 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9.1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9.1.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由项目部组建指挥部,设总指挥1人,副总指挥1人,并设现场处理组、 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等具体工作小组。9.1.1.1应急预案总指挥全面指挥各项应急处理工作,发布指令。9.1.1.2应急预案副总指挥(1)协助应急总指挥
22、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2)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对策和建议;(3)保持与事故现场总指挥的直接联络;(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5)组织项目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 险评估;(6)定期检查施工现场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9.1.1.3 现场处置组:现场安全员任组长,各施工队长任组员。负责组织现 场的抢救、保护、人员稳定、组建现场消防队、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和 配合事故调查等工作。9.1.1.4 医疗救援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各施工队副队长任组员。联系社 会医疗单位,及时对事故受伤害人员进行救治
23、。现场处置组首先就近联系社 会医疗单位,及时对事故受伤害人员进行救治。9.1.1.5 后勤保障组:由现场材料组和现场服务车队组成,负责应急救援车 辆、救助物资的供应。9.1.1.6 善后处置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部施工员任组员。负责有关 赔付等善后处理工作。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 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1) 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2) 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3) 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第十章应急工作要求10.2.1指挥部任何成员接到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要立即向总指挥报 告,指挥部要立即
24、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同时向安全生产科报告。各工作组在 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应急救援 工作。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指令,违者从重从严处理。1022事故发生后,现场项目负责人为现场的最高指挥人员,统一指挥与调度,最高指挥员应保持冷静的头脑,有序地指挥现场救护工作,确保伤员得 到及时有效地救护,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在事故后报告事故经过。10.2.3现场参与救护工作地人员,应积极参与紧急救护工作,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和调度,有救护经验的人员要及时赶到事故现场, 参加对伤员的救护, 其他人员应保持现场的秩序,配合救护人员工作,并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事 后配合调查组对事故进
25、行调查。10.3应急工作程序10.3.1施工现场一旦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指 挥部。在应急救援人员未到达事故现场之前,现场有关人员要采取一切措施 抢救受伤害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隔离保护好 事故现场。10.3.2指挥部接到报告后,根据事故具体情况,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 开展救援工作。有关指挥和工作组人员要以最快的方式赶到事故现场。10.3.3项目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上级和有关部 门报告。1034项目部及有关人员,必须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10.4重、特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措施10.4.1坍塌事故应急
26、措施10.4.1.1 一旦发生坍塌事故,首先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进行疏散,清点人员, 确定有无人员失踪、受伤。了解事发前该区域施工人员情况,作业人数,如 有施工人员失踪或被埋,立即组织有效的挖掘工作。10.4.1.2挖掘尽量采用人工挖掘,在能确定被埋人员位置时方可使用机械挖 掘,需采取措施,防止机械对被埋人员造成再次伤害。人员挖掘尽量避免使 用尖锐性工具。对于大块沉重物体,应合理组织搬运,尤其是压在被埋人员 身上的大块物体,必须组织好足够人力方可搬运,搬运前明确职责,由专人 负责将被埋人员移动出。并及时联系救护车,现场等待救援,急救电话为“ 120”10.4.1.3抢救挖掘人员应分班组,合理按照
27、工作面安排人力,即使换班,保 障抢救挖掘人员体力,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将被埋人员抢救出来。10.4.1.4如有人员失踪、受伤应立即报警。并有车辆引导员做好救助车辆引 导。10.4.1.5划定危险区域,安排专人做好监控工作,对现场不安全点及时采取 措施处理。10.4.1.6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由救助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争分夺秒抢救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保证呼吸畅通。出来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 做人工呼吸,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伤口止血且使用止血带。切忌对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1042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1042.1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立即停止现场作业活动,将伤员 放置平坦的地方
28、,现场由急救员或有救护经验的人员立即对伤员实施紧急救 护;并及时送往附近医院抢救。10.4.2.2现场项目负责人作为现场的救护指挥员,指挥现场救护工作,在现场的伤员得到急救的同时,立即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设施拨打“120”电话,与救护中心联系,要求紧急救护,并应打电话向第二分公司安全生产科、办 公室及其他负责人报告,保护事故现场。10.4.3触电急救应急措施10.4.3.1以最快的速度,采取绝缘措施切断电源;10.4.3.2拉开电线:用绝缘体(如干竹竿、橡胶、陶瓷、干绳子等)推(拉) 开电线;10.4.3.3拉开触电者:抢救者在绝缘情况下把触电者拉开;10.4.3.4如果触电者靠近高压线,你一定
29、要保持在50米以外,不要盲目施救,应该首先切断电源;10.4.3.5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 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并及时送往附近医院抢救。10.4.3.6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畅通气道,立即口对 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亦可针刺人中、十 宣、涌泉等穴;10.4.3.7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10.4.3.8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 灼伤均需同时处理;1043.9现场抢救中,不要随
30、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 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 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 按压,在医务室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10.4.3.10保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和保持空气流通;10.4.3.11实施急救措施的同时,立即送往医院治疗;1043.12发生事故后,项目部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事件情况,所米 取的措施,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记录,及时上报安全生产科。10.4.3.13发生触电后,非工作人员在安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有序地撤离现 场,并有义务协助进行抢救及维持现场秩序。10.4.4火灾、爆炸急救应急措施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代建合同:教育设施代建及运营管理合同
- 2025版文化场馆室内装饰设计合同
- 2025版私人承包土地租赁与农业保险服务合同
- 2025版深圳教育资源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版临床医学试剂年度采购及配送合同
- 2025版石材电商平台供应商合作安装服务合同
- 2025年智能家居系统升级改造及维护服务合同
- Bridging Unit 2 Keep tidy 第 2 课时 pronunciation说课稿-2024-2025学年鲁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国)浮力及其应用(第1期)原卷版
- 2.3 一次式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沪教版五四制2024六年级上册-沪教版五四制2024
- 2025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 2025-2026人教版(2024)物理九年级全册教学进度表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学校成绩分析报告
- 2025版房地产抵押按揭续贷合同
- 2025年秋季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 2025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秋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生字组词
- 《国际中文教育概论》课件全套 第1-12章 从对外汉语教学到国际中文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前瞻
-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检修规范
- 屈光不正的处方原则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