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九年级下孟子两章导学案孟子两章导学案一、孟子简介:孟子(前 372年前 289年) :名轲,字子舆,邹 (现在 山东邹城市 ) 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 继孔子之后的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元明时称为“亚圣”,与 孔子合称为“孔孟”。他主张“仁政”、“王道”、“性善 论”、“民贵君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选自孟 子 · 公孙丑下。孟子由孟轲及他的弟子所著,记 录了孟子的思想与言行 , 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 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 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人民是
2、“仰 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 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 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 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 ; 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 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 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 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 田制度, 从而使天下归顺, 达到成就王业, “黎民不饥不寒” 的目的。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 民本思想, 对于恢复经济, 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有一定的作用。二、字词理解( 一 )
3、 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 ”通“弼”,辅 佐( 二 ) 古今异义1、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2、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3、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4、亲戚 古义: 内外亲属, 包括父系亲属或母系亲属 亲 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其他的成员。5、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6、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 域7、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8
4、、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9、士 古义:狱官 今义:士官10、然而 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11、过 古义:犯错 今义:过去12、喻 古义:明白,了解 今义:比喻13、所以 古义:用来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14、征 古义:表现 今义:远行 ; 寻求15、色 古义:脸色 今义:颜色( 三 ) 一词多义 ;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动词,靠 ) 以天下之所顺 ( 动词,凭 ) 之: 三里之城 ( 助词,的 ) 环而攻之而不胜 ( 代词,它,指包围的城 ) 多助之至 ( 动词,到 ) 天下顺之 ( 代词,指得道之人 ) 亲戚畔之 ( 代词,指失道之人 ) 利: 地利不如人和 ( 名词,
5、优势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形容词,锐利 ) 城: 三里之城 ( 名词,内城 ) 城非不高也 ( 名词,城墙 ) ( 四 ) 词类活用: 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 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 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第 3 页 空乏 : 空乏其身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 资财缺乏人力疲惫 ) 苦 必先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 劳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疲劳) 饿 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过 人恒过 ( 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三、问题探究( 一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决定战
6、争胜负的三要素是: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 “三里之城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 容?4、用“三里”、“七里”的目的是什么 ?“环而攻之” 说明了什么 ?5、“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城小易攻, “然而不胜”,说明守城和攻城双方各占什么条件?说攻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道理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以 双重否定排比句表明守城一方城高、池深、武器装备精良、 粮食充足,但“委而去之”,这说明守城、攻城双方各占什 么条件 ?说守城一方失利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道理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连用
7、双重否定排比,起到什么什么作用 ?强 第 4 页调了什么 ?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8、文中的“君子”指 9、君子“战必胜”的结果说明了10、本文体现出的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回答)11、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 ?“得道”的结果怎样12、孟子写本文的目的是讲战争吗 ?13、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举例论证列举战争中“攻城”、“守城”的事例作 为例证。类比论证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 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14、“人和”与下文中的哪些词语的意思是相照应的?15、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a “。( 二 ) 生于忧患
8、,死于安乐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 什么?2、文章第一段写舜、 傅说等六人的经历, 是为了证明: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 磨难。内心“ ”、身体“ ”、行为“ ”。4、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 具备哪些条件 ?6、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 的是什么。7、2019 年 5 月 23 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 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 似?8、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 ,二是 短文先列举六位从 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
9、的典型事例后, 从理论上归纳了 ,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人 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 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 出的中心论点 。9、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 ?“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10、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 的表达效果 ?请你以选文第 1 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 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 ; 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 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 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四、
10、拓展延伸1、生活中要做到人和,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 ?2、三国演义 再现了群雄逐鹿、 三国鼎立的历史画卷, 以本文道理分析三国各占怎样的优势 ?3、结合本文,谈谈中学生为迎接时代赋予的使命应作 好怎样的准备。4、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已经失去了意义,请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五、资料链接1、关于孟子的名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土地神谷神为次要,君主为轻)尽信书,不如无书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仁者无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皆可以为尧舜。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 (济)天下。2、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或事例、成语 二人 ( 兄弟)同心,其力断金。 家和万事兴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 ( 反例) 鲁国在长勺之战中能以弱 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正例) 成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同心协力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运营模式与未来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DB61T 767-2014 棉花 凯拓180F1规范
- 计生专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租用山林合同(标准版)
- 油漆涂料合同(标准版)
- 风电机组振动监测与分析
- 2025西安未央区职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1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汉中洋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招聘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西中寰投资集团下属公司招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放疗科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病历质量定期检查评估与反馈制度
- 乐天地产(成都)有限公司乐天广场四期项目环评报告
- 中建八局如何做好转型升级下的技术标编制工作
- 初中生叛逆期教育主题班会
- 小学国家领土与主权教育
- 工程造价协议合同
- 2025年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人工智能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 苏州印象城考察报告3.31课件
- 《中华会计文化传承与变迁》课件-第八篇 现代会计文化
-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与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