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六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12下列是一个墓葬出土的一组随葬品图片,据此可推断该墓主人生活时的社会状况是a青铜农具已经得到广泛使用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确立c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结构d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1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14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
2、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a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c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d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15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b明、清c宋、元d隋、唐1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除了受日本的外来入侵、派系政客及新军阀的内部倾轧之威胁外,国民政府还面临着来自共产党的更大、更根本的挑战。”下列四幅地图最能体现这一时期共产党对国民政府挑战的地区是17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
3、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18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这表明新中国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c外交工作迎来宽松的环境d外交工作在国际
4、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19总的说来,经过改革,旧日的氏族贵族奴隶主不再成为一支政治力量,贵族特权也烟消云散,这就是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津津乐道的“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这意味着a奴隶主贵族被赶出政治舞台b雅典国家性质发生变化c官职向全体国民开放d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20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谁都差不多。”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美国a两党的政见趋于一致b选举的程序具有欺骗性c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d国民民主自由意识强21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
5、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兴起的直接背景是a凯恩斯主义广泛传播b苏联和东欧的经济陷入困境c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西欧建立了政治和经济联盟22“每一次重大历史现象背后都隐藏着金融的秘密。”下列与此相符的史实组合是a文艺复兴金融中心转移至大西洋沿岸b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白银主导的货币经济c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崩溃d战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23托克维尔指出,“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也无法理解法国大革命。”这一材料所体现的历史研究方法是a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6、b关注不同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c侧重社会变化对历史发展的影响d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38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
7、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6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哪些思想主张是服务于“专制主义”,哪些思想主张体现以民为本?(4分)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请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8分
8、)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表现,在该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做了哪些理论创新?(8分)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表1: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年代中国英国西班牙15801:5.51:11.71:12.1216371:131:13.51:13.13-15.45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材料二表2:19世纪以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时期演变18701914年间的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19151
9、945年间的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19451973年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1973年以后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依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请
10、回答:从材料一看到,中国金银比价从16世纪晚期银价偏高到17世纪中期银价降到与西欧持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8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6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 (4分)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以英镑为中心、以美元为主导以及欧元崛起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说明了什么?(2分)广东省2014届六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12.c 13.c 14.b 15.b 16.d 17.c 18.b19.d 2
11、0.c21.b 22.d 23.b38(26分)社会因素: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6分)专制主义: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2分)以民为本:孔子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2分)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2分)作用: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4分)根源: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欧洲文艺复兴
12、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2分)表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6分)理论: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2分)39(26分)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形成;西欧殖民者将掠夺到的白银大量输往中国,套取黄金,导致银价下降。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吸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8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原因: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局长期稳定;通过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通过工业,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强大。(6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