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测外业工作_第1页
航测外业工作_第2页
航测外业工作_第3页
航测外业工作_第4页
航测外业工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摄影测量的外业工作摄影测量的摄影测量的作业过程作业过程航空摄影航空摄影内业工作内业工作外业工作外业工作一、摄影测量外业工作的任务一、摄影测量外业工作的任务外业工作外业工作野外控制测量野外控制测量像片调绘像片调绘必要的必要的地形测绘地形测绘二、外业工作流程二、外业工作流程u1 1、资料收集、资料收集u航摄资料航摄资料u基础控制点成果基础控制点成果u各种地图资料,如相关的地形图、交通各种地图资料,如相关的地形图、交通图、水利图、行政区划图、地名录等图、水利图、行政区划图、地名录等u2 2、测区踏勘、测区踏勘u对不熟悉情况的测区,应进行测区踏勘,对不熟悉情况的测区,应进行测区踏勘,

2、了解测区内与生产和生活有关的各方面了解测区内与生产和生活有关的各方面情况。情况。二、外业工作流程二、外业工作流程u3 3、技术设计:、技术设计:u 设计任务书、设计图、编写技术任务书;设计任务书、设计图、编写技术任务书;u4 4、准备工作并按分担的任务拟订各项具体的作、准备工作并按分担的任务拟订各项具体的作业计划:业计划: u 仪器、器材的检查和校正;仪器、器材的检查和校正;u 像片编号;像片编号;u 像片上标注已知点和图廓线;像片上标注已知点和图廓线;u 选控制点,并设计控测方案;选控制点,并设计控测方案;u 调绘设计。调绘设计。基本规定基本规定u平面坐标平面坐标:1980年西安坐标系年西安

3、坐标系u高程高程: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年国家高程基准u基本等高距基本等高距: 1:500 0.5,1米米u 1:1000 1,2米米u 1:5000 2,5米米u地形图精度地形图精度: 1:500,1:1000 1.6毫米毫米u(图上点位中误差图上点位中误差) 1:2000 1.6毫米毫米u 1:5000 0.8毫米毫米 3、像控点联测:、像控点联测:u野外控制测量:野外控制测量:u在野外,依据已知的大在野外,依据已知的大地点及水准点,借助外地点及水准点,借助外业仪器实地测定业仪器实地测定航摄像航摄像片控制点片控制点的地面坐标,的地面坐标,并正确标示在像片上的并正确标示在像片上的工作。像片联

4、测。工作。像片联测。u 全站仪全站仪u GPSu航摄像片控制点航摄像片控制点:将摄:将摄影测量的内业成果纳入影测量的内业成果纳入到地面坐标系。包括:到地面坐标系。包括:平高控制点、平面控制平高控制点、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点、高程控制点。u像控点。像控点。u过程:过程:u1、拟订控制测量的技术计划、拟订控制测量的技术计划u2、实地踏勘选定像控点(选明显目、实地踏勘选定像控点(选明显目标点)标点)像控点的布设原则:像控点的布设原则:u按航线全区统一布点;按航线全区统一布点;u像控点的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别像控点的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别u布设的控制点宜能公用,一般布设在航向布设的控制点宜能公

5、用,一般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叠范围内(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叠范围内(航向三度重叠航向三度重叠和旁向两度重叠的中线附近和旁向两度重叠的中线附近)u布在同一位置的平面点和高程点,尽量联布在同一位置的平面点和高程点,尽量联成平高点;成平高点;u像控点距像控点距像片边缘的距离不小于像片边缘的距离不小于1。5cm,离开像片上的压平线和各类标志不小于离开像片上的压平线和各类标志不小于1cm,离方位线距离大于离方位线距离大于4。5cm。u布点方案:布点方案:u全野外布点全野外布点:u稀疏布点稀疏布点:u 航线网布点航线网布点u 区域网布点区域网布点精度要求:精度要求: 平面控制点和平高控制点相对邻近基

6、础控平面控制点和平高控制点相对邻近基础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超过地物点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超过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的平面位置中误差的1/51/5,高程中误差不应,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基本等高距的超过基本等高距的1/101/10u3、像控点刺点与整饰、像控点刺点与整饰u控制点的选刺控制点的选刺u航片上圈定选点范围航片上圈定选点范围u选择明显目标点为像控点选择明显目标点为像控点:u 实地判点精度为图上的实地判点精度为图上的0.1mmu 线状地物的交点线状地物的交点,地物的拐点地物的拐点,交角良好交角良好u 高程变化不大高程变化不大u 在本片和相邻片上影象清晰在本片和相邻片上影象清晰u 刺孔小

7、刺孔小透透,在像片背面绘点位略图在像片背面绘点位略图u 由两人在两张像片上独立判释刺点由两人在两张像片上独立判释刺点,对比对比u像片夹像片夹,刺点针刺点针,立体镜立体镜,铅笔铅笔,尺子尺子u整饰与注记:整饰与注记:u控制点统一编号控制点统一编号,同一测区不得重号同一测区不得重号.u整饰整饰:u 相邻航线间的接头处的共用点进行相互转相邻航线间的接头处的共用点进行相互转刺刺u 正面做圆圈整饰正面做圆圈整饰(直径直径7mm),注记点名注记点名;平高点平高点用用红色红色整饰整饰,高程点用高程点用兰色兰色(或绿色)或绿色)整饰整饰 u 背面用铅笔现场详细绘制点位略图背面用铅笔现场详细绘制点位略图(局部(

8、局部放大)放大),注明点号注明点号,刺点位置刺点位置,刺点者刺点者,转刺者转刺者,日期日期,测段号测段号,像片号像片号u过程:过程:u4、像控点的观测与计算、像控点的观测与计算u5、控制成果的整理、控制成果的整理像片判读与调绘:像片判读与调绘: 根据地物在像片上的构根据地物在像片上的构像规律,通过室内判读像规律,通过室内判读和野外调查,识别影象和野外调查,识别影象的性质,并将影象显示的性质,并将影象显示的信息按照用图需要综的信息按照用图需要综合取舍后,用图示规定合取舍后,用图示规定的符号标注在像片上。的符号标注在像片上。调绘片。调绘片。 当像片没有显示,测图当像片没有显示,测图又需要时,需地形

9、测绘又需要时,需地形测绘予以补测。予以补测。全野外调绘法:全野外调绘法: 实地判读地物、地貌要实地判读地物、地貌要素,标示于调绘片上素,标示于调绘片上综合判读法:综合判读法: 室内判绘大部分影象显室内判绘大部分影象显示的地理要素,野外补示的地理要素,野外补调有疑问、无法判读以调有疑问、无法判读以及新增地物的内容及新增地物的内容 DOM + DEM + DLG + 修测、检测修测、检测4、像片判读与调绘:、像片判读与调绘:u调绘的原则和要求调绘的原则和要求:u地形图上表示的地物地形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的类别地貌的类别,性质性质,在像片上在像片上的位置的位置u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的图式符号和文字注记采

10、用现行国家标准的图式符号和文字注记u在调绘片上圈出范围在调绘片上圈出范围:未能准确清楚反映的地物未能准确清楚反映的地物,新增加的地物新增加的地物u合理选择调绘路线合理选择调绘路线,节省时间节省时间,不漏调不漏调u调绘片采用隔号片调绘片采用隔号片,调绘面积略大于测图范围调绘面积略大于测图范围,调调绘面积线在航向和旁向重叠中部附近绘面积线在航向和旁向重叠中部附近;线外注明线外注明邻接像片号邻接像片号,航线号航线号,测段号测段号.u右、下边为直线,左、上边为曲线右、下边为直线,左、上边为曲线u调绘的内容调绘的内容:u房屋房屋.窑洞窑洞.厂矿厂矿.文物古迹等地物的轮廓、名称文物古迹等地物的轮廓、名称u

11、管道、电力线、通讯线的位置管道、电力线、通讯线的位置u道路:铁路,公路的通向、路宽、铺面材料,道路:铁路,公路的通向、路宽、铺面材料,城市、林区、居民地;渡口;路上的桥、隧、城市、林区、居民地;渡口;路上的桥、隧、涵洞建筑物涵洞建筑物u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的水涯线及相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的水涯线及相应建筑物应建筑物u农田、植被的地类界;行政区域分界线农田、植被的地类界;行政区域分界线u密林、灌木丛区的沟底、交叉口、山凹、鞍部、密林、灌木丛区的沟底、交叉口、山凹、鞍部、地形变化处的树高地形变化处的树高u方位物:地面上易识别且能准确判定方向和位方位物:地面上易识别且能准确判定方向和

12、位置的地物。烟囱、塔、独立树、水井、纪念碑置的地物。烟囱、塔、独立树、水井、纪念碑u调绘的方法调绘的方法:u在室内,根据航摄像片的构像特征、收集测区在室内,根据航摄像片的构像特征、收集测区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行政区划图的资料,借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行政区划图的资料,借助立体镜,确定地物、地貌在像片上的性质助立体镜,确定地物、地貌在像片上的性质u室内判断困难的或需重点核实的,进行野外调室内判断困难的或需重点核实的,进行野外调绘绘4、外业成果的检查与验收、外业成果的检查与验收:u上交的内容上交的内容: :u像控刺点片像控刺点片u外控点示意图外控点示意图, ,外控计算手簿及成果外控计算手簿及成果u调绘片调绘片u外业观测记录外业观测记录u技术总结技术总结( (测区范围测区范围, ,任务来源任务来源, ,施测单位施测单位,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