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PPT学习教案_第1页
新闻摄影PPT学习教案_第2页
新闻摄影PPT学习教案_第3页
新闻摄影PPT学习教案_第4页
新闻摄影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新闻摄影新闻摄影 2主题思想要寓于新闻形象之中主题思想要寓于新闻形象之中 二、新闻摄影报道主题的深化二、新闻摄影报道主题的深化 (1)采用特写性新闻照片形式,揭示为什么)采用特写性新闻照片形式,揭示为什么(why)和和 怎么样怎么样(how) (2) 采用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形式,从纵、横两方面采用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形式,从纵、横两方面 拓展主题,力求全面深刻拓展主题,力求全面深刻 (3) 小题材展示大主题,以小见大小题材展示大主题,以小见大 (4) 新闻摄影思维的整体性原则应当成为当代摄影记新闻摄影思维的整体性原则应当成为当代摄影记 者的思维方式之一者的思维方式之一 (5) 优秀的新

2、闻照片所摄取的瞬间形象,具有特殊的优秀的新闻照片所摄取的瞬间形象,具有特殊的 社会意义社会意义 第1页/共18页 现场抓拍现场抓拍 特点:特点:在新闻现场观察新闻主体的规律和特点,选择适当在新闻现场观察新闻主体的规律和特点,选择适当 的角度,在适当的时机按动快门。的角度,在适当的时机按动快门。 一、抓拍的瞬间形象自然、真切一、抓拍的瞬间形象自然、真切 二、不干涉对象抓拍的瞬间形象信息含量大二、不干涉对象抓拍的瞬间形象信息含量大 三、抓拍是新闻事件和新闻规律自身的要求三、抓拍是新闻事件和新闻规律自身的要求 四、提倡抓拍,有助于新闻摄影记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四、提倡抓拍,有助于新闻摄影记者自身素质的提

3、高 五、抓拍的具体操作五、抓拍的具体操作 抓拍不拒绝构图的完美,不排斥一定程度上的典型化处理抓拍不拒绝构图的完美,不排斥一定程度上的典型化处理 抓拍有时表现为抢镜头,有时表现为等镜头抓拍有时表现为抢镜头,有时表现为等镜头 抓拍有时是偷拍抓拍有时是偷拍 第2页/共18页 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拍摄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拍摄 一、事件性新闻的采访拍摄一、事件性新闻的采访拍摄 (一一) 预知事件的采访拍摄预知事件的采访拍摄 1要想拍出新意,首先要提倡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和全方位要想拍出新意,首先要提倡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和全方位 2对预知事件的采访拍摄要跨出记录阶段,走向见证阶段对预知事件的

4、采访拍摄要跨出记录阶段,走向见证阶段 3. 提倡多拍出乎预料的情节提倡多拍出乎预料的情节 4提倡抓取趣味性瞬间提倡抓取趣味性瞬间 (二二) 突发事件的采访拍摄突发事件的采访拍摄 1. 重视对突发事件的连续报道重视对突发事件的连续报道 2. 不只着眼于突发事件本身瞬间的抓取,还应重视由不只着眼于突发事件本身瞬间的抓取,还应重视由 突发事件引起的种种反应的抓拍突发事件引起的种种反应的抓拍 第3页/共18页 二、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拍摄二、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拍摄 (1) 没有明确的时间性没有明确的时间性 (2) 不像事件性新闻那样典型、突出不像事件性新闻那样典型、突出 (3) 不像事件性新闻那样有强烈

5、的时效性要求不像事件性新闻那样有强烈的时效性要求 (一一) 关注生活,善抓热点关注生活,善抓热点 (二)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二)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三三) 深层思考,形象表现深层思考,形象表现 (四)以专题摄影报道形式全面展示新闻主题(四)以专题摄影报道形式全面展示新闻主题 (1) 站在人类和社会的高度把握小题材的处理站在人类和社会的高度把握小题材的处理 (2) 敢于通过小题材展现重大主题敢于通过小题材展现重大主题 第4页/共18页 拍摄取景的基本常识拍摄取景的基本常识 取景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取景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一、拍摄点的选择一、拍摄点的选择 (一一) 拍摄距离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的改变

6、,能形成各种不同的景别拍摄距离的改变,能形成各种不同的景别 1远景远景 浩大的场面,广阔的视野浩大的场面,广阔的视野, 宏大的气势宏大的气势 没有十分具体的主体、陪体的区别,表现的是一种没有十分具体的主体、陪体的区别,表现的是一种 总体的效果总体的效果 在影视画面中,远景主要用来交代环境。在影视画面中,远景主要用来交代环境。 第5页/共18页 2.全景全景 描述事物的全貌,让人产生一种全面的对景物的印象,描述事物的全貌,让人产生一种全面的对景物的印象, 被表现的景物充满画面。被表现的景物充满画面。 3.中景中景 重点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重点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 环境的作用已退居次要地位环境的作用已

7、退居次要地位 4近景近景 5特写特写 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 表现的是人的肢体、局部或景物的局部和细节表现的是人的肢体、局部或景物的局部和细节 第6页/共18页 (二二) 拍摄角度拍摄角度 相机的高度和俯仰相机的高度和俯仰 1水平视角水平视角 无任何变形现象,看到的景物最自然无任何变形现象,看到的景物最自然 2仰角仰角 景物的高大形象被进一步夸大景物的高大形象被进一步夸大 出现近大远小和倾斜畸变现象出现近大远小和倾斜畸变现象 3俯角俯角 视觉效果与仰角正相反视觉效果与仰角正相反 第7页/共18页 (一一) 被摄景物的形状被摄景物的形状 横向铺展或上下矗立。横向铺展或上下矗立。 (

8、二二) 画面中主线条给予视觉刺激力的强弱画面中主线条给予视觉刺激力的强弱 (三三)主体移动的方向主体移动的方向 根据动体运动方向的特点来确定画面的横竖根据动体运动方向的特点来确定画面的横竖 三、画面结构中心三、画面结构中心视觉中心点视觉中心点 画面的结构中心则应分布在长方形中对称的两侧,而不画面的结构中心则应分布在长方形中对称的两侧,而不 是长方形的几何中心位置是长方形的几何中心位置 二、横竖画面的确定二、横竖画面的确定 非典型的横形或竖形则应以确认主线条的形式的办法,非典型的横形或竖形则应以确认主线条的形式的办法, 来确定画面的横竖来确定画面的横竖 第8页/共18页 四、突出主体四、突出主体

9、 把主体置于画面视觉中心的位置把主体置于画面视觉中心的位置 (一)(一) 对比方法的运用对比方法的运用 1形态的对比形态的对比 让主体本身的形态在画面中占据突出地位让主体本身的形态在画面中占据突出地位 主体形态与陪体形态显著不同的方法来突出主体主体形态与陪体形态显著不同的方法来突出主体 2大小的对比大小的对比 让主体占据画面中大面积的空间让主体占据画面中大面积的空间 采用以大衬托小的办法来突出主体采用以大衬托小的办法来突出主体 3动静的对比动静的对比 让主体运动而陪体静止让主体运动而陪体静止 第9页/共18页 4影调、色调的对比影调、色调的对比 影调对比主要是指利用明暗的差别来使主体突出影调对

10、比主要是指利用明暗的差别来使主体突出 当主体色彩与陪体色彩对比鲜明时,人们就会利用当主体色彩与陪体色彩对比鲜明时,人们就会利用 主、陪体之间的差异来捕捉主体主、陪体之间的差异来捕捉主体 (二二) 透视规律的运用透视规律的运用 1线条透视规律的运用线条透视规律的运用 2阶调透视规律的运用阶调透视规律的运用 距离近的景物明度低、轮廓清晰、反差大、色纯度高;距离近的景物明度低、轮廓清晰、反差大、色纯度高; 距离远的景物则明度高、轮廓越来越模糊、反差变小、距离远的景物则明度高、轮廓越来越模糊、反差变小、 色纯度变低色纯度变低 近大远小近大远小 第10页/共18页 五、前景与背景的运用五、前景与背景的运

11、用 (一一) 前景前景 位于主体之前的物体位于主体之前的物体 (1) 衬托主体,让读者、观众的视线投向主体衬托主体,让读者、观众的视线投向主体 (2) 通过前景与主体间的对比,显出景物的立体空间感和通过前景与主体间的对比,显出景物的立体空间感和 景物的深远,增强画面纵深感景物的深远,增强画面纵深感 (3) 用来说明主题用来说明主题 (4) 用来平衡画面,起均衡作用,使读者、观众获得视用来平衡画面,起均衡作用,使读者、观众获得视 觉均衡觉均衡 作作 用用 (5) 用来交代环境、季节、天气,增加图片的信息量用来交代环境、季节、天气,增加图片的信息量 第11页/共18页 选用前景应做到选用前景应做到

12、 (1) 前景不应位于画面中的主要位置,应避开视觉中心点前景不应位于画面中的主要位置,应避开视觉中心点 (2) 前景的色调不应太鲜明夺目前景的色调不应太鲜明夺目 (3) 不用活动的物体做前景不用活动的物体做前景 (4) 焦点应落在主体上,不应落在前景上,必要时,可使焦点应落在主体上,不应落在前景上,必要时,可使 前景虚化,以突出主体前景虚化,以突出主体 (二二) 背景背景 位于主体背后的景物位于主体背后的景物 作作 用用 (1) 说明主题,提供背景信息说明主题,提供背景信息 第12页/共18页 (2) 交代环境和拍摄地点的特点交代环境和拍摄地点的特点 (3) 增强画面的现场气氛增强画面的现场气

13、氛 (4) 衬托、突出主体衬托、突出主体 运用背景应注意以下两点:运用背景应注意以下两点: (1) 应当避免主体与背景相互游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背应当避免主体与背景相互游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背 景必须与主体有内在的相互关联,应去除可有可无的背景景必须与主体有内在的相互关联,应去除可有可无的背景 六、陪体的作用六、陪体的作用 (1) 帮助主体展示情节帮助主体展示情节 (2) 应当避免将主体与背景做等同处理,分不清主次,从应当避免将主体与背景做等同处理,分不清主次,从 而影响主体的表现而影响主体的表现 第13页/共18页 (2) 补充、丰富主体动作的内涵补充、丰富主体动作的内涵 (3) 衬托主

14、体,加强主体的表现衬托主体,加强主体的表现 (4) 对主体有注释、说明作用对主体有注释、说明作用 第14页/共18页 光线在造型上的作用光线在造型上的作用 一、勾画被摄体轮廓一、勾画被摄体轮廓 二、表现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二、表现被摄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 三、表现被摄体的质感三、表现被摄体的质感 (一)被摄体的材料特性(一)被摄体的材料特性 1. 非透明体非透明体 侧光表现其立体形态侧光表现其立体形态 逆光勾勒出被摄体轮廓逆光勾勒出被摄体轮廓 顺光和散射光则有利于色彩的表现顺光和散射光则有利于色彩的表现 2.半透明体半透明体 第15页/共18页 侧逆光或逆光来表现其质感侧逆光或逆光来表现其质感 2. 透明体透明体 逆光来表现其透明感逆光来表现其透明感 (二)表面结构特点(二)表面结构特点 1. 粗糙面的被摄体的质感描绘方法粗糙面的被摄体的质感描绘方法 用柔和的散漫光来进行细致的描绘;用柔和的散漫光来进行细致的描绘; 采用侧光、逆光或侧逆光来表现其粗糙不平。采用侧光、逆光或侧逆光来表现其粗糙不平。 2 .光滑面的物体,一般应采用柔和的散射光来表现其质感光滑面的物体,一般应采用柔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