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课课件ppt_第1页
第三章 上课课件ppt_第2页
第三章 上课课件ppt_第3页
第三章 上课课件ppt_第4页
第三章 上课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三章 探索原子构建物质的奥秘探索原子构建物质的奥秘1.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你曾否想过 为什么一百多种元素可形成一千多万种物质?为什么一百多种元素可形成一千多万种物质? 原子是怎样结合的?原子是怎样结合的? 为什么两个氢原子能自动结合成氢分子?为什么两个氢原子能自动结合成氢分子? 为什么原子间按一定比例结合?为什么原子间按一定比例结合? 原子结合成分子后,性质为什么原子结合成分子后,性质为什么差别很大?差别很大?问题一:问题一:原子间可能有哪些相互作用?原子间可能有哪些相互作用?+11+1778 2问题二:问题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多强?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多强? 水加热到水加热到1000,分

2、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解率不到子,分解率不到0.0081%。H2O2H + O12001200 研究表明:研究表明:把把1mol水中的氢原子、氧原水中的氢原子、氧原子拆开子拆开, 需要耗费需要耗费918kJ的能量。的能量。 HClH + Cl10001000( 把把1molHCl分子拆成分子拆成H、Cl需要需要431kJ能量)能量)(1)(2) NaCl Na+ + Cl-14131413(把(把1molNaCl1molNaCl拆成拆成Na+ Na+ 、ClCl- -需要需要769kJ769kJ能量)能量)H2O (l) (3)1001002H +O12001200H2O(

3、g)44kJ/mol918kJ/mol 使轴与齿轮、皮带轮等连接并固定使轴与齿轮、皮带轮等连接并固定在一起的零件,一般是用钢制的长方块,在一起的零件,一般是用钢制的长方块,装在被连接的两个机件上预先制成的键装在被连接的两个机件上预先制成的键槽中。槽中。 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20052005年年6 6月第月第5 5版,商务印书馆:版,商务印书馆:673673674674 键键问题三:问题三:原子间为什么会形成化学键?原子间为什么会形成化学键? 分开后,她们为什么不高兴?让我们听听她们说些什么?分开后,她们

4、为什么不高兴?让我们听听她们说些什么?H2 气体分子气体分子分开l2气体分子气体分子分开我只有一个电我只有一个电子,太少了子,太少了 原子原子+11我也少一个我也少一个电子电子Cl 原子原子+1778 2二位好!我有一个好办法你们每人二位好!我有一个好办法你们每人拿出一个电子共用,就象共同分享快拿出一个电子共用,就象共同分享快乐一样共同拥有。行吗?乐一样共同拥有。行吗?e+1778 2+11愿意愿意H原子,原子,你愿意拿你愿意拿出一个电出一个电子共用吗?子共用吗?Cl原子,原子,你愿意你愿意拿出一拿出一个电子个电子共用吗?共用吗?我给你们点我给你们点燃之后,你燃之后,你们要结合在们要结合在一起

5、,为人一起,为人类做出自己类做出自己的贡献的贡献愿意愿意HCl电子电子电子电子有害物、废物有害物、废物化学键化学键有用物有用物新一代裁缝新一代裁缝 化学家化学家 “裁缝铺裁缝铺”一、化学键一、化学键1、概念:物质中、概念:物质中相邻原子相邻原子之间的之间的强烈强烈的的相互相互作用作用注意:注意:(1)直接相邻的原子)直接相邻的原子(2)相互作用包含相互吸引(核与电子)和相互)相互作用包含相互吸引(核与电子)和相互排斥(核与核、电子与电子)排斥(核与核、电子与电子)(3)强烈)强烈2、类型、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巩固联系: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正确的是() A.A.

6、构成物质的所有微粒之间都存在化学键。构成物质的所有微粒之间都存在化学键。 B.B.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氯化钠中无原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氯化钠中无原 子,所以没有化学键。子,所以没有化学键。 C.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或晶体中相邻的原子化学键存在于分子或晶体中相邻的原子 (含带电荷的原子(含带电荷的原子离子)之间。离子)之间。 D.D.化学键实际是一种把原子紧紧拉在一起的吸引化学键实际是一种把原子紧紧拉在一起的吸引 力。力。C回顾回顾1、构成物质微粒质子、中子和电子数、构成物质微粒质子、中子和电子数及它们的关系及它们的关系2、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3、构成物质微粒的电子

7、式书写、构成物质微粒的电子式书写2、根据等电子原理: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微粒、根据等电子原理: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微粒的电子总数相同,则互称为等电子体。以下各组微的电子总数相同,则互称为等电子体。以下各组微粒不是等电子体的是粒不是等电子体的是( ) A.CO和和N2 B.O3和和NO2- C.N2H4和和C2H4 D.CO2和和 N2OC 1. 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 加热分解氯化铵加热分解氯化铵 B. 干冰气化干冰气化 C. 水通电分解水通电分解 D. 氯化氢溶于水氯化氢溶于水B2、离子键二、原子趋稳定的途径二、原子趋稳定的途径稀有气体构型稀有

8、气体构型反应后:反应后:1、活泼金属、活泼金属失去最外层电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阳离子阳离子 活泼非金属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得到电子阴离子阴离子 NaClMgO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 HCl l l2 2 CO2形成过程形成过程不稳定不稳定+1128 1+1128+17782+178 8 2ClNaNa+Na+Cl电子转移电子转移稳定稳定Cl-e1、概念、概念:阴、阳离子间阴、阳离子间通过通过静电作用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所形成的化学键(1)静电作用:吸引力,排斥力)静电作用:吸引力,排斥力(2)构成微粒:阴、阳离子)构成微粒:阴、阳离子三、离子键的形

9、成三、离子键的形成2、形成条件、形成条件(1)比较活泼的金属与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原)比较活泼的金属与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原子间子间(含)(含)阳离子阳离子NH4+ 阴离子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OH- SO42- NO3-(2)活泼金属与活泼金属与H2反应生成的氢化物反应生成的氢化物NaH KH CaH2 1. 与与Ne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Ar核外电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 ) A. MgBr2B.Na2S C.KCl D. KF2. 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

10、两种元素,能形成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6和和8 B. 11和和13 C. 11和和16D. 12和和17BDD3.实验室有时也用氢化钙实验室有时也用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制氢气与水反应制氢气,反反应为应为CaH2 + 2H2O Ca(OH)2 + 2H2.此反应此反应中中,CaH2所起的作用是所起的作用是( )A.还原剂还原剂 B.氧化剂氧化剂 C.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A四、离子的结构特征四、离子的结构特征1、离子所带电荷:、离子所带电荷:失去电子失去电子阳离子(正电荷)阳离子(正电荷) 得到

11、电子得到电子阴离子(负电荷)阴离子(负电荷)2、离子半径、离子半径a. r(阳离子阳离子) r(相应原子相应原子) r(Na+) r(相应原子相应原子) r(Cl-) r(Cl)b.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多,离子半径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多,离子半径大C. C. 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r(1111NaNa+ +) r(1212MgMg2+2+) r(1313AlAl3+3+)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2e(He型型)10e(Ne型型)18e(Ar型型)r(H-) r( Li+ ) r(Be2+ )r

12、(N3- ) r(O2- ) r( F- ) r(Na+ ) r(Mg2+ ) r(Al3+ )r(S2- ) r(Cl- ) r(K+ ) r(Ca2+ )五、离子化合物五、离子化合物 以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以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1)用电子式表示)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形成过程 Cl Cl - : :Na Na+ Br :CaCa2+ Br : Br - : Br - :(2)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 2- O Mg2+Na+ Cl - 例例1.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KF MgCl2

13、 Na2O MgO例例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K2S CaBr2 Mg3N2 Al2O3 NaH NaOH NH4Cl 萤萤石石晶体:晶体: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结晶过程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结晶过程中,在空间排列形成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在空间排列形成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的三个特征:晶体的三个特征:(1)(1)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2)(2)固定的熔点固定的熔点(3)(3)各向异性。各向异性。固态物质有晶体与非晶态物质固态物质有晶体与非晶态物质( (无定形固体,如无定形固体,如玻璃、玻璃、琥珀、珍珠

14、琥珀、珍珠 ) )之分,而无定形固体不具有上述特点。之分,而无定形固体不具有上述特点。 Cl-Na+NaCl晶胞晶胞每个每个Na+同时吸引同时吸引6个个Cl-,每个每个Cl-同时吸引同时吸引6个个Na+,CsCl 的晶胞的晶胞Cs+Cl-每个每个Cs+同时吸引同时吸引8个个Cl-,每个每个Cl-同时吸引同时吸引8个个Cs+,2、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由离子键形成的晶体由离子键形成的晶体(1) 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只代表阴、阳离子的只代表阴、阳离子的个数之比个数之比NaCl 晶体晶体 Na+ : Cl- = 1:1CsCl晶体晶体 Cs+ : Cl- = 1:1(3) 较高的熔沸点、

15、较大的密度,硬度较高的熔沸点、较大的密度,硬度(2) 不存在小分子不存在小分子(4)晶体不导电,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导电晶体不导电,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导电 NaFNaCl NaBrNaI熔点熔点() 995801747660沸点沸点() 17871442 13471304Na2OAl2O3MgCl2FeCl3AlCl3熔点熔点() 9202073714282190沸点沸点() 1950298014123151833、离子键强弱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离子键强弱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1)离子半径)离子半径 (2)离子所带电荷)离子所带电荷熔点:熔点:NaF NaCl NaBr Na

16、I LiCl NaCl KCl RbCl MgO NaCl Al2O3Na2O离子键越强,构成物质的熔、沸点,硬度越高离子键越强,构成物质的熔、沸点,硬度越高越小越小越高越高1. 下列离子化合物中,两核间距离最大的是下列离子化合物中,两核间距离最大的是ALiCl BNaF CKCl DNaClC2. 下列各组微粒中,半径依次增大的是下列各组微粒中,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A、 I-、Br-、Cl-、F- B、 Na、Mg、Al、Si C、 F-、Na+、Mg2+、Al3+ D、 F、Cl、Br、IDB3.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于半径比值最小的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于半径比值最小的是是 A

17、 、NaF B、 MgI2 C、 BaI2 D、 KBr相同电子层数的原相同电子层数的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子,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原子半径越小4. a元素的阴离子、元素的阴离子、b元素的阴离子和元素的阴离子和c元素的阳离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a的原子序数大于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原子序数,则的原子序数,则a、b、c三元素中离子半径大小的顺三元素中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序A、abc B、bacC、cab D、cbaB5. X和和Y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阴离

18、子半径;元素的阴离子半径;Z和和X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径大于X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序数的关系是(除稀有气体除稀有气体) A、 X Y Z B、 Y X Z C、 Z X Y D、 Z Y XB6下列各组微粒中,半径依次增大的是下列各组微粒中,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A. F-、Na+、Mg2+、Al3+ B. K+、Ca2+、S2-、Cl-C. Al3+、Al、Mg、F D. F、Cl、Cl-、S2-*7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A. 胆矾胆矾 B.

19、玻璃玻璃 C. 塑料塑料 D. 冰冰8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常用的方法是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常用的方法是 A. 观察固体的形状观察固体的形状B. 测定固体的熔点测定固体的熔点C. 测定固体的溶解性测定固体的溶解性D. 测定固体的硬度测定固体的硬度D DADB10.10.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A.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B.非金属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非金属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C.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

20、和非金属元素9 9下列关于离子键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离子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A. 原子间的强烈的静电作用原子间的强烈的静电作用B. B. 阴、阳离子间的强烈的吸引阴、阳离子间的强烈的吸引C. C. 阴、阳离子间的强烈的静电作用阴、阳离子间的强烈的静电作用D. D. 阴、阳离子间的强烈的排斥作用阴、阳离子间的强烈的排斥作用CC1 1、把氯水加到碘化钾溶液中,再加入、把氯水加到碘化钾溶液中,再加入CClCCl4 4,充分振,充分振荡后静止分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荡后静止分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A、下层为紫红色溶液、下层为紫红色溶液B B、上层为紫红色溶液、上层为紫红色溶液C C、下层为

21、棕褐色溶液、下层为棕褐色溶液D D、上层为棕褐色溶液、上层为棕褐色溶液 2.2.下列方法可用于制备卤化氢气体的是(下列方法可用于制备卤化氢气体的是( )A A、NaClNaCl与浓硝酸加热制备与浓硝酸加热制备HClHClB B、aFaF与浓硫酸加热制备与浓硫酸加热制备HFHFC C、NaBrNaBr与浓磷酸加热制备与浓磷酸加热制备HBrHBrD D、NaINaI与浓硫酸加热制备与浓硫酸加热制备HIHI* *3.3.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A A、新制氯水中只含、新制氯水中只含ClCl2 2和和H H2 2O O分子分子B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

22、先变红后褪色、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 ,该气体是该气体是ClCl2 2D D、氯水放置数天后、氯水放置数天后pHpH值将变小值将变小ABCBD4 4、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确的是( )A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B B、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C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D D、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5 5、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Cl2 2,可采

23、用的方法,可采用的方法是是( )A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 B、用干燥有色布条、用干燥有色布条C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BD6F2 、Cl2 、Br2 、I2 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不能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不能验证以上规律的是验证以上规律的是( ) A. 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规律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规律B. 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规律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规律C. 卤素单质和卤化物之间置换反应卤素单质和卤化物之间置换反应D. 卤化银的颜色逐渐变化规律卤化银的颜色逐渐变化规律7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下列说法

24、正确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产生氯气,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氯气,负极产生氢气B. 阳极发生还原反应,阴极发生氧化反应阳极发生还原反应,阴极发生氧化反应C. 在阴极区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在阴极区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D. 阳极得到氯气,阴极得到钠阳极得到氯气,阴极得到钠DC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置换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C. 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D. 还原剂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B9 9

25、、下列叙述中、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A. A.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B. 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 C.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 ,该元素一定被该元素一定被还原还原D. D.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AD1010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8NH8NH3 33Cl3Cl2 26NH6NH4 4ClClN N2 2 (1 1)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 2)反应中

26、还原剂是)反应中还原剂是 , 元素被氧化;元素被氧化;(3 3)当反应中有)当反应中有3mol3mol电子转移时,标准状况下电子转移时,标准状况下生成生成N N2 2 L, L, 被氧化的被氧化的NHNH3 3有有 mol,mol, 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 6eNH3N-311.213:21111、在一定温度下,氯酸钾与碘按下式发生反应,、在一定温度下,氯酸钾与碘按下式发生反应,2KClO2KClO3 3 + I + I2 2 2KIO 2KIO3 3 + Cl + Cl2 2由此可推断下列相应由此可推断下列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结论不正确的是( )A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7、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B、还原性、还原性I I2 2大于大于ClCl2 2C C、非金属性、非金属性I I2 2大于大于ClCl2 2D D、氧化性、氧化性KClOKClO3 3大于大于I I2 2C1212、下列离子中最易给出电子的是、下列离子中最易给出电子的是 ( )A A、ClClB B、CuCu2+2+C C、FeFe2+2+D D、F F1313、在含有、在含有Cu(NOCu(NO3 3) )2 2、Mg(NOMg(NO3 3) )2 2和和AgNOAgNO3 3的溶液中加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 A A、Mg BMg B、 Cu Cu C

28、 C、 Ag DAg D、 H2H2CC1414、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 ) I I2 2+SO+SO2 2+H+H2 2O HO H2 2SOSO4 4+2HI +2HI 2FeCl 2FeCl2 2+Cl+Cl2 2 2FeCl 2FeCl3 3 2 FeCl2 FeCl3 3 + 2HI 2FeCl + 2HI 2FeCl2 2 +2 HCl+I +2 HCl+I2 2 A A、I I- - Fe Fe2+2+ Cl Cl- - SO SO2 2B B、ClCl- - Fe Fe2+2+ S

29、O SO2 2 I I- - C C、FeFe2+2+ I I- - Cl Cl- - SO SO2 2D D、SOSO2 2 I I- - Fe Fe2+2+ Cl Cl- -1515、根据反应:、根据反应:(1)2Fe(1)2Fe3+3+2I+2I- -2Fe2Fe2+2+I+I2 2, , (2)Br (2)Br2 2+2Fe+2Fe2+2+2Br2Br- -+2Fe+2Fe3+3+,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DI-Fe2+Br-1616、某温度下,将、某温度下,将ClCl2 2通入通入NaOH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溶液中,反应得到N

30、aClNaCl、NaClONaClO、NaClONaClO3 3的混合液,经测定的混合液,经测定ClOClO与与ClOClO3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3 3,则,则ClCl2 2与与NaOHNaOH溶液反应时被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 )A A、2121:5 5B B、1111:3 3C C、3 3:1 1D D、4 4:1 11717、取同体积的、取同体积的KIKI、NaNa2 2S S和和FeBrFeBr2 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的ClCl2 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当反应恰好完

31、成时,消耗ClCl2 2的体积相同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则(同温同压下),则KIKI、NaNa2 2S S、FeBrFeBr2 2溶液的物质的溶液的物质的量之比为(量之比为( )A A、1 1:1 1:2 2 B B、2 2:1 1:3 3C C、6 6:3 3:2 2 D D、3 3:2 2:1 1DC1818、能从水溶液中还原、能从水溶液中还原6molH6molH+ +的是的是 ( )A A、2mol Fe2mol Fe B B、6 mol OH6 mol OH- -C C、6 mol I6 mol I- - D D、6 mol Li6 mol LiD1919、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

32、质氧化、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KI时,自身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发生如下变化:FeFe3 3FeFe2 2; MnOMnO4 4MnMn2 2; ClCl2 2ClCl; HNOHNO3 3NO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KI,得到得到I I2 2最多的是(最多的是( )A A、FeFe3 3 B B、MnOMnO4 4 C C、ClCl2 2 D D、HNOHNO3 3B4.4.最近发现一种由钛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最近发现一种由钛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 子,如右图所示:子,如右图所示: 顶点和面心的原子是

33、钛原子,顶点和面心的原子是钛原子, 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碳原子,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碳原子, 它的化学式是(它的化学式是( )TiTi1414C C1313-Ti -C-Ti -C1.离子半径最小的阳离子:离子半径最小的阳离子: 离子半径最小的金属阳离子:离子半径最小的金属阳离子: 2.阴、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小的是:阴、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小的是:A.LiF B.LiCl C.LiBr D.LiI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能形成离子、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化合物( )4、非金属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非金属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 ) 5、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4、、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Be2+H+A三种典型立方晶体结构三种典型立方晶体结构简单立方简单立方体心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面心立方求晶体中粒子个数比的方法是:求晶体中粒子个数比的方法是:(1 1)处于顶点的粒子,同时为)处于顶点的粒子,同时为8 8个晶胞所共用,每个粒子个晶胞所共用,每个粒子有有1/81/8属于该晶胞;属于该晶胞;(2 2)处于棱上的粒子,同时为)处于棱上的粒子,同时为4 4个晶胞所共用,每个粒子个晶胞所共用,每个粒子有有1/41/4属于该晶胞;属于该晶胞;(3 3)处于面上的粒子,同时为)处于面上的粒子,同时为2 2个晶胞所共用,每个粒子个晶胞所共用,每个粒子有

35、有1/21/2属于该晶胞;属于该晶胞;(4 4)处于晶胞内部的粒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处于晶胞内部的粒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1)1)晶体中结构单元微粒实际数目的计算、离子晶体中结构单元微粒实际数目的计算、离子晶体化学式的确定晶体化学式的确定 例例. .在氯化钠晶胞中,实际的钠离子和在氯化钠晶胞中,实际的钠离子和 氯离子各有多少个?氯离子各有多少个?Na+Cl-n位于位于顶点顶点的微粒,晶胞完全拥有其的微粒,晶胞完全拥有其1/81/8。n位于位于面心面心的微粒,晶胞完全拥有其的微粒,晶胞完全拥有其1/21/2。n位于位于棱上棱上的微粒,晶胞完全拥有其的微粒,晶胞完全拥有其1/41/4。n位于

36、位于体心体心上的微粒,微粒上的微粒,微粒完全属于完全属于该晶胞。该晶胞。晶胞中的氯离子数晶胞中的氯离子数=12=12 +1=4 +1=4 41钠离子数钠离子数 = 8= 8 + 6 + 6 = 4 = 4。 8121即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比为即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比为4:4=1:14:4=1:1,故氯化钠的化学式为故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NaCl 4.离子晶体结构的计算离子晶体结构的计算1.1.根据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判断下列离子根据离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判断下列离子 晶体的化学式:(晶体的化学式:(A A表示阳离子)表示阳离子)AB化学式:化学式: ABAB2. 2. 写出下列离子晶体的化学式写

37、出下列离子晶体的化学式YXCaOTi该晶体的化学式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XYXY2 2( (或或Y Y2 2X)X)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CaTiOCaTiO3 33.3.钇钡铜氧化合物在钇钡铜氧化合物在90K90K温度下具有温度下具有超导性。若该化合物晶体的晶胞结构超导性。若该化合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是 。A AYBaYBa2 2CuOCuO7-X7-X B BYBaYBa2 2CuCu2 2O O7-X7-XC CYBaYBa2 2CuCu3 3O O7-X7-X D DYBaYBa2 2CuCu4 4O O7-X7-

38、X BaOYCuC最近最近 例例. .在氯化钠晶体在氯化钠晶体( (如图如图) )中,与氯离子距离最近的钠离中,与氯离子距离最近的钠离 子有子有 个;与氯离子距离最近的氯离子个;与氯离子距离最近的氯离子 个。个。Na+Cl-a612 例例: :中学教材图示了氯化钠的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中学教材图示了氯化钠的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的晶体。间延伸得到完美的晶体。NiONiO(氧化镍)晶体的结构(氧化镍)晶体的结构与氯化钠相同,与氯化钠相同,NiNi2+2+与最近距离的与最近距离的O O2-2-为为a a 10 10-8-8cmcm,计算晶体的密度。计算晶体的密度。(NiO(NiO的摩尔

39、质量为的摩尔质量为74.7g/mol)74.7g/mol)O2-Ni2+3)10(27 .74/38cmgaNA304.62/3cmga即即(3)晶体密度的计算)晶体密度的计算离子键的定义?离子键的定义?哪些元素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哪些元素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用电子式表示出用电子式表示出k k、S S、K K+ +、S S2-2-、K K2 2S S?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一般是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离子间能形成一般是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离子间能形成1、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 D D2、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下列电

40、子式中正确的是( ) C CvH 和和 原子形成原子形成HClHCl过程中,能否过程中,能否形成离子键?为什么?形成离子键?为什么? Cl vHCl分子不是通过离子键来形成,是通分子不是通过离子键来形成,是通过什么方式结合的呢?过什么方式结合的呢?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得电子的倾向。我只有一个电我只有一个电子,太少了子,太少了我也少一我也少一个电子个电子e 原子原子Cl 原子原子eee e e ee二位好!我有一个好办法你们每二位好!我有一个好办法你们每人拿出一个电子共用,就象共同分人拿出一个电子共用,就象共同分享快乐一样共同拥有,行吗?享快

41、乐一样共同拥有,行吗?e好好呵呵谢谢谢谢好好呵呵谢谢谢谢eee e e ee愿意愿意愿意愿意H原子,原子,你愿意你愿意拿出一拿出一个电子个电子共用吗?共用吗?Cl原子,原子,你愿意你愿意拿出一拿出一个电子个电子共用吗?共用吗?eeeeeeee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氢分子的形成:氢分子的形成: H 氯化氢分子的形成:氯化氢分子的形成: Cl : HH Cl H H H 原子之间通过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作用,叫做共价键。共价键。2 2、成键粒子:、成键粒子:原子原子3 3、成键作用力:、成键作用力:“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与与两原子核的作用两原子核的作用4 4、成键规律:、成键规律:一般一般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特殊:特殊:AlCl3、BeCl2 一、共价键的概念一、共价键的概念1 1、定义:、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