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1光心图四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1透镜的概念: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主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光心: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做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 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 焦距,用f 表示。2、凸透镜的光学性质: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3、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凸
2、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又叫会聚 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如图四),所以又叫发散 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作图,补画光路图。方法:(1)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即沿直线传播)(2) 对于凸透镜:一边为平行光,另一边就为会聚于焦点光。(3) 对于凹透镜:一边为平行光,另一边就为发散光(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另一侧的焦点上。) 练习题1透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_厚_薄的,叫做 _镜,它能使光线 _,所以又叫做_透镜;另一类是 _薄 _厚的,叫做_镜,它能使光线 _,所以又叫做_透镜.2. _ 老花眼镜(远视眼镜)是 镜,近视眼镜是 镜.3. _ 凸透镜有
3、_个焦点.4 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光路的可逆原理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_;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 其方向 _;通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 _.5 小华用 _透镜会聚太阳光,在 _处可以点燃火柴;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 _处,通过凸透镜后成为一束平行光线.6有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甲和乙,已知甲的焦距大于乙的焦距,则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_.7束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则()A 一定是平行光束B 一定是会聚光束C. 一定是发散光束D一定你原来靠近主光轴&“用冰取火”时,首先要把冰块磨成()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凸面镜9.完成图所示光路图用铅笔做。记熟
4、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2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312. 我国古代对凸透镜聚焦作用早有认识。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_作用。13. 一块矩形 玻璃切割成甲、乙两块,其形状如图所示,.那么能使光线会聚的是 _,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_。14.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_镜,它对太阳光的 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15. 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 5mm
5、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将布满圆环的水膜靠近书本上的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 _的像;如果轻 轻摇动布满水膜的圆环,甩去多余的水,再靠近课本上的字,则看到的是 _的像,此时,水膜相当于一个 _镜。16. 一天,小雨在百货商店里发现有一种新型手电筒,他非常感兴趣这种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它的前端相当于一个 _使用这种灯泡可以省去一般手电筒中的一个零件,即_,灯丝应处于 _17. 夏令营活动中,小华和他的同伴们经过森林公园,刚走进园内,一幅醒目的告示牌出现在他们眼前,“为了防止森林火灾,请不要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 ”小华沉思了片刻,立即明白了:一旦雨水进入饮 料瓶后,对光的作用
6、就相当于一个 _,对太阳光有 _作用,可能会导致易燃物着火.18.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B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于焦点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通过凹透镜的光束一定是发散光束19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太阳光,将一张白纸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逐渐远离透镜,看到的现象()A .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的大小不变B .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C .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D .以上说法都不对20. 如图所示,一塑料薄膜组成的棚顶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的雨后,阳光穿过薄膜
7、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对于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A .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平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B 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 起凸透镜作用的应该是塑料薄膜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21、 给你一个透镜,你可以用哪几种方法来辨别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11.下列所示的透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422如图所示中的方框内只有一个光学元件,方框外单箭头、双箭头光线分别相互对应,表示了射入方框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55.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正
8、确的方法是()A .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近越好BC .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远越好D6. 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的镜子是()A .平面镜 B.凸面镜C.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随便将放大镜如何放置,均能清晰地观察物体.凸透镜 D.凹透镜&老师使用投影仪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下”.和射出方框的光线,试判断方框内所用的是什么元件,并填到适当的位置上,完成光路图.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 照相机(摄像机)的是一个凸透 镜。照相机成的是 缩小 、倒立的 实 像 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 凸透镜。投影仪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放大镜的镜头是一个 凸透 镜。放大镜成的是 放大
9、、正立 、的 虚像2、实像和虚像:实像: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像; 光屏 能(能否)承接到所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的 _两_ (同侧或两侧)。能成实像的光学元件有:照相机、投影仪、摄像机 。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汇的位置;光屏 不能(能否)承接到所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的卫侧(同侧或两侧)。能成虚像的光学元件有:放大镜、平面镜,还有看见水里的鱼也是经折射形成的虚 像。练习题1 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和放大镜都相当于一个 _,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_上形成一个 _、 _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投影仪的镜头后,在屏幕上形成 一个_、 _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放大镜后,形成一个
10、_、 _的像2 我们在使用照相机照相时,为了控制照相机中胶片的感光量,可以调节_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也可以调节 _控制曝光时间,两者调节得当,就可以使胶片曝光适当.3 电影放映机的放映原理与投影仪大体相似,是利用 _成_像制成的,只是它放映的不是单张的 _片,而是连续的电影胶片,这样在屏幕上就出现了活动的画面4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需要在直升飞机上从空中向地面照相,在航空摄影中照相机内的感光胶片上所成的像是()A .正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7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出的“电影”,湖岸在水中的“
11、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摄影”.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手影一光的直线传播B .摄影一光的反射C .电影一凸透镜成像D .倒影一平面镜成像9某同学使用一个焦距为 10 cm的凸透镜、塑料薄膜和硬纸板制作模型照相机,则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圆纸筒的长度之和应大于 _cm.在使用模型照相机时,可以观察到塑料薄膜上的人像是 _、且左右_.(选填“倒立”或“正立”;“相同”或“相反”)10. 一个同学用照相机拍摄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其结果是()A .拍摄不出,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 .拍摄不出,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C .能拍摄出,但照片上的像左、右与人相反D .能拍摄
12、出,但照片上的像上、下、左、右与人相反所示,正确放置的投影片是(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6A .一个字会变成两个字C 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字,只是字上有一条缝B 看不到字D .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字17.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A .凸透镜 B.凹透镜 C .三棱镜D .玻璃砖18、太阳灶是_;用它的目的是 _为了受热快必须把加热物体放在_;汽车上的观后镜是 _镜,使1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老花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有发
13、散作用B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拍照时,可以得到放大的C 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都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D 使用凸透镜制成的幻灯机,在屏幕上可以得到正立的像12.如图,小男孩拿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小男孩观察到的是()A .正立的像B .缩小的像C .倒立的像D .放大的像13老花镜掉在地上,镜片裂成两块,但仍留在镜框内,则用这个眼镜看书上的字时()14.回答下列问题(1) 平凸或凹凸凸透镜能否用来制作放大镜?水滴能否作放大镜用?(2) 照相机为什么会有暗箱?(3) 空白投影片为什么是透明的?放投影片时,用一条白纸将习题的答案部分遮住,为什么
14、在屏幕上就 看不到答案?(4) 有些商品是有使用期限的,酒厂把装酒的生产日期用印章印在商标的背面,贴在酒瓶上,虽然字很 小,但透过瓶中的白酒仍能清晰的看到日期,这是为什么?15在给固定景物拍照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根据光线强度调节光圈大小B.根据光线强度调节快门大小C .根据距离景物的远近调节焦距D.调焦要求:直到观察到被拍景物清晰的像为止16小明学习了放大镜的知识后,回家做了如下实验:用金属丝在铅笔尖上绕一圈拧紧,取下金属丝制成的小圆环,将金属丝浸到水里,平端着慢慢取出,环内水面呈凹面,如图3-2-5甲、乙.用它看报纸,报纸上的字变小了;慢慢向环内滴水,直至水面凸起,再用它看报纸上的
15、字,字变大了.如图丙、丁.你能 分析上述两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吗?(1)-_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凸透镜 、光屏 、火柴。(2) 实验过程: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 大致在 同一高度 上;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中央,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即像距),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 lul內凸画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7像的大小、正倒情况,测出物距和像距;调节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操作。(3)物距和像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u);像到透镜的距离
16、称为像距( V)。2、凸透镜成像规律小结 :物距(u) 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像的位置像距(V)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透镜两侧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透镜两侧v=2ffu2f投影仪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透镜同侧放大镜3.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物近(远),像远(近),像变大(小)练习题1. 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 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2. 通过
17、实验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_、_、_、 _等取决于物距和凸透镜的 _关系。3. 当物距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 _实像;当物距 _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寸 _。4.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 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 ()A.10 cmf10 cmC.f20 cm5. 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透镜
18、和凹透镜D. 玻璃砖6.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 8 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 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7. 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 cm处,则()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
19、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L1 1B1r0 20 3060 70 80 (cm)8.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 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 _移。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8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应 _透镜的焦距。10.有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 所成的像( )3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20 cm处,这个过程中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C.离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11.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
20、,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 四点,1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 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 cm时成的是放14. 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时,它的像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15.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成的像将()A. 一直变大 B. 一直变小 C.A、B、C三个位置时,屏上成一个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C. 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
21、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12. 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18 cm处,在透镜另一侧 20 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20 cmB.一定小于9 cmC. 一定在10 cm至U 8 cm之间D. 一定在9 cm至U 10 cm之间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哪个值()A. 8 cm B.10 cm C.11 cm D.14 cm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 缩小的虚像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16.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该物体的明亮、清
22、晰的实像,当用不 透光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后,物体此时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A.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变B.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变C.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D.与原来相同,亮度变暗17. 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18. 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主光轴方向平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棒AB,如图3-3-6所示,则形成的像 A B%()A.比实物短,且B端比A端粗B.比实物短,且 A端比B
23、端粗C.比实物长,且B端比A端粗D.比实物长,且 A端比B端粗19.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图中缩小的像,则在A点位置放的是 _,在B点位置放的是 _,在C点位置放的是 _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_ 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9.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
24、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Si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91.以下给出的光学器件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是A. 潜望镜 B. 近视眼镜 C. 照相机2.眼睛比照相机要复杂得多,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相当于照相机的_D.放大镜_;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_。5.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 C.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D.6.关于视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 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成虚像D.视角就
25、是眼睛看到的角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大小(放大或 缩小)像的正倒13015缩小倒22020等大倒31435放大倒410/不成像/58/放大正分析 1、2、3 次实验的数据可知 _在第5次实验中,从 _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 _一侧放大的像。第4节眼睛和眼镜1、 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胶(光 屏)。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眼睛的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2、 近视眼 像成在视网膜的 前 方。可以戴 凹透 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 发散 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图
26、 像略向后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3、 远视眼(又叫老花眼)像成在视网膜的匚 方。可以戴 凸透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 会聚 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像略向前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3._近视眼的明视距离 25 cm,配戴用凹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可以得到矫正;远视眼的明视距离25 cm,其近点比正常眼远,配戴用凸透镜制作的远视镜(又叫老花镜)可以得到矫正。4.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镜,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的镜片是镜。1A.眼睛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即从物体两端向眼的光心所引的两条线所夹的角,这就是视角B. 我们看到物体的大小决定于视角大小C. 同一物体离眼睛越近所引起的视角就越
27、大7.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个 _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 _了。8.用照相机拍照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应远远 _镜头的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_ (选项“正立”或“倒立”)的实像。9. 正常人的眼睛“焦距”都小于 _cm,人眼看物体时,物距都大于 _倍焦距。从物体射到人眼睛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 _、_的实像时,人眼方能看见物体。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1010. 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
28、数叫做透镜焦度,用中表示,即=1f。平常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为正数,凹透镜的度数为负数。则一个凹透镜的度数是-400度,则它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11的焦度是 _,焦距是 _。11. 眼睛角膜外表面是光滑凸起的,下列关于角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角膜位于眼球前部B.角膜能透过各种颜色的光,包括不可见光C.角膜有焦点 D.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2.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远方某点的光会聚在_的 _面(填“前”或“后”)。而远视眼正好相反。所以,近视眼应用 _镜进行矫正。远视眼应用 _镜进行矫
29、正。13人眼的晶状体可以凋节。如图所示。在A、B、C、D四种光路中,描述正常眼的成像情况的是 _描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是 _。描述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_。14. 人上了年纪以后,一般容易产生老花眼。那是因为睫状体的调节能力下降,不能有效使晶状体收缩,所以不容易看清近处的物体。所以老花眼应该算是 _视眼的一种。15. 人眼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A.正立放在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虚C.正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16. 老奶奶患有近视眼,看报时要用放大镜。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楚的像,她常常这样做()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一些B.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C.报与眼睛不
30、动,放大镜离报远些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17.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 _cm,叫做明视距离。18. 来自远方的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 镜的眼镜加以矫正。19. 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上图,现在爸爸要看书,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中的那一副。20. 对于正常眼来说,外界的物体不管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在视网膜上成像后,所成的像都是()A .正立缩小的虚像B. 倒立缩小的实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31、21. 下面对近视眼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B 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C 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D 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22. 关于眼镜的度数叙述正确的是()A .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B .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距C 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的倒数D 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23. 如果不准用手摸,你有哪些办法辨别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请说出你的办法。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一)显微镜1.构成:由 目镜、物镜(都是 凸透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2物镜:作用相当于 幻灯机,成放大的
32、实像。3.目镜:作用相当于 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显微镜把物体所成的像两次放大(二)望远镜: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121.构成:由目镜、物镜(都是 凸透镜)2. 物镜:作用相当于照相机,成缩小的实像3. 目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三)成实像的光学元件:照相机、投影仪、小孔成像(四)成虚像的光学元件:平面镜、放大镜、凸凹面镜(五)利用反射的:平面镜、水下的倒影、所有面镜(六)利用折射的:所有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近视镜、老花镜练习题1、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的 _像,
33、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 _的 _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2、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 _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 反光镜可以选用 _(选填:“平面镜”、“凹面镜”)。3、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可制成一架 _镜,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可以制成 _镜,也可以制成_镜。若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 必须用焦距 _的作为物镜,用焦距 _的作为目镜。4、 显微镜有 _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 _,它的作用 _.靠近物体的叫 _.要想看清太空中的星星要用 _,它有 _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 _,靠近物体的叫
34、_它能使物体成 _、 _的_像.5、 幻灯机的幻灯片要 _插在_透镜的后面比焦点略远些的地方,这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 _、 _的_像.6、 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物体,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_,它的物镜的焦距很_,目镜的焦距较 _(选填“长”或“短”)。7、 显微镜有 _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 _,它的作用 _.靠近物体的叫 _.想看清太空的星星要用_,它有_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 _,靠近物体的叫 _.它能使物体成 _、 _的 _像&要观察细胞等人眼无法直接看见的物体应选 _镜;要观察遥远的天体应选用 _镜;要观察纺织品布纹是否有缺陷,应选用 _镜.9、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
35、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_像(选填“实”或“虚”),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 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 _的 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10、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 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填“实”或“虚”)像。11、 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A .凹面镜换成平面镜B .调节粗准焦螺旋 C.换用高倍镜D .用更大的光圈12、 在用光
36、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A .凹面镜换成平面镜B.调节粗准焦螺旋C .换用高倍镜D .用更大的光圈13、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这类似于()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幻灯机14、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B 、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 、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 、以上说法都不对15、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
37、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 .幻灯机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潜望镜17、 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1310 X C .目镜5 X;物镜 40X D.目镜10 X;物镜 40XA.光的直线传播;E.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A
38、.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22、从显微镜的结构图中的光路图可以看出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D.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A.目镜5X;物镜10X B .目镜10X ;物镜18.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19、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A .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
39、调节细准焦螺旋B .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C .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D .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20.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21、李洋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的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应该()23、哈勃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达 4.3 m(其光学主镜口径为 2.4 m),制造如此大的物镜是因为()A.物镜越大我们看到的像越大 B.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就应该比折射式望远镜大;C.物镜越大,就能把越多的光会聚起来,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D.以上
40、说法都是错误的24、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25、如图所示,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决定了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视角越大,所成的像越大,眼睛看物体就越清楚。视角大小不仅跟物体大小有关,还跟物体 到眼睛的距离有关。你能否根据视角的知识解释利用显微镜能看 清微小物体,利用望远镜能看清远处物体的道理?另外,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41、与物体等大的,但为什么人在远处看自己在平面镜中的 像很小,而走近平面镜时看到的像大呢?26、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 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 ?)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14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151若拿一个人的眼镜的镜片靠近眼睛时,A.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2.下图中,可用于矫正近视眼的透镜是第五单
42、元测试题发现眼睛被放大,则他的眼镜()B.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只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C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1mABCD3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若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A.上半部分没有了B.下半部分没有了C. 整个像缩小了 D.整个像变暗了4 .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和目镜都起放大作用D.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5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
43、与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 .照相机B .老花镜 C .幻灯机D .放大镜6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等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7.放幻灯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厘米,银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接近于()A.10厘米 B.20厘米 C.30厘米 D.40厘米&我们用幻灯机放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5cm则幻灯机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44、()A.IOcm B.20cm C.30cmD.40cm9.某同学通过显微镜的目镜看见了载物片上有一个很小的字母“L,若不用显微镜仍能看见,则他所看见的应是下列图中的()B .人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1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 D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1.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A .远视眼 凸透镜 B .远视眼 凹透镜 C.近视眼 凸透镜 D.近视眼 凹透镜12.在下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 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 60 -70 ”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
45、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13.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 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A .手机靠近同学B .手机远离同学C .手机适当向左移D .手机适当向右移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1614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 清晰的像,则利用这一成
46、像原理可以制成的是(A .放大镜B.幻灯机C.照相机16. 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 .图中I区域,箭头水平向右;C.图中n区域,箭头方向向左斜上方;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 )D.潜望镜A B为物体AE的像,则物体 AB在()B 图中n区域,箭头水平向右;D.图中I区域,箭头方向向右斜上方。17.AC18.一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侧光屏上成像,.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突然飞来一只昆虫粘在透镜的下面部分,则物体的像将(B .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芳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
47、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 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19. 小红的两只眼睛明视距离是:左眼20厘米、右眼10厘米,片是()A : +100 度 +600 度 B近视镜她想配眼镜矫正其左眼右眼分别选择的镜20. _ 近视眼镜的镜片使用的是 _透镜21. 透镜的主轴上放着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木棒成的像 _(选“ A段较粗”22. 在图中画出合适的透镜.2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600 度-100 度 C: -100(选填“凸”或“凹”)A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B端在2倍焦距之外, 或“ B段较粗”)度 +
48、600 度 D: -600度-100.此时物距为cm ,像的大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_ (选填“红色”、“绿色”、(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小比物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24.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水滴相当于 _,当水滴滴到中“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
49、、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25. 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17我们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处。26. 小明将奶奶的老花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当距透镜5cm时,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用铅笔做。记熟后,同桌之一擦去答案,再完整读岀或背岀内容。常用保存18D12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线的一点,则老花镜的焦距约是cm 。27.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叫做明视距离,约为cm 。28 如图所示,是小红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三种情形,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_,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
50、像的是图 _(选填“ A”、“ B”或“ C)29.如图所示,刘星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光具座上某一位置,可以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选填:放大、等大、缩小)。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动到光具座上40cm刻线处,再移动光屏, _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选填:能、不能)。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 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
51、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_.(2)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_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 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 _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3) 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A .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 .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 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学习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移动式记事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B超仪行业市场运行趋势分析及投资预测研究报告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知用中学2024届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
- 2025公司项目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5A
- 2024-2025企业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 2024-2025项目管理人员年度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 25年公司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一套答案
- 25年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培优B卷)
- 2025工厂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1套
- 著名中医妇科 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法
- VSM(价值流图中文)课件
-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课件
- 人工气道的护理刘亚课件
- 专业技术人员
- 拌和场安全检查表
- 节日主题班会 《感恩母亲节》教学课件
- 新加坡sm214th面经44绯的同学
- 全国第七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跳圆舞曲的小猫
-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分析
- 基于UKF滤波的单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