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表1:本专题在历年高考中分值所占的比例:本专题在历年高考中分值所占的比例年份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比例比例 11,57% 16,67% 14.20% 17.3%15.3%一、本专题在高考中的考点分布情况一、本专题在高考中的考点分布情况一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考考 试试 范范 围围考查频率(试题分布)考查频率(试题分布)能力要求能力要求1生生态态因因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00年年28题题01年年41题(题(1)02年年42题(题(1)()(2)22、3、51、2、3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系)
2、99年年29题题01年年41题(题(2)()(3)03年年26题题、37题(题(1)32、3、52、3;1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02年年24题题;28题题03年年23题题3;331 生态因素生态因素2、种群和生物群落、种群和生物群落考考 试试 范范 围围考查频率(试题分布)考查频率(试题分布) 能力要求能力要求2种种群群和和生生物物群群落落种群特征(种群密度种群特征(种群密度 、出生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99年年40题题00年年29题题01年年26题题312、3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增长的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
3、长的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型曲线、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素02年年26题题02年天津理综,一,年天津理综,一,703年年37题(题(2)()(3)12、3、5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生物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的概念02年年25题题13、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考考 试试 范范 围围考查频率(试题分布)考查频率(试题分布)能力要求能力要求3生生态态系系统统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草原、农田、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草原、农田、湿地湿地、海洋、海洋、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01年年42题(题(2)3、5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
4、、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99年年16题题02年年42题(题(1)()(3)12、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程和特点、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99年年28题题00年年27题题、41题题01年年25题题02年年41题(题(2)()(3)32;2、3、52、32、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碳循环)(碳循环)01年年11题题03年年36题题32、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抵抗力稳定性、
5、恢复力稳定的概念、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环境保护(旧教材)环境保护(旧教材)99年年49题题00年年30题题;37题题01年年42题(题(3)03年年24题、题、25题题3、53;2、3、553、5;3、5二、人与生物圈二、人与生物圈考考 试试 范范 围围考查频率(试题分布)考查频率(试题分布)能力要求能力要求生物圈生物圈稳态稳态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酸雨等酸雨等全球性全球性问题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99年年3题题;52题题00年年51题题01年年5题题3、5;1、3、52、3、53、5生
6、物多生物多样性及样性及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及其原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01年年29题题1三、实验、实习、研究性课题三、实验、实习、研究性课题考考 试试 范范 围围考查频率(试题分布)考查频率(试题分布)能力要求能力要求实习实习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01年年36题题4实习实习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研究研究性课性课题题调查环境污染多生物的影响调查环境污染多生物的影响02年年43题题
7、4实验实验观察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对植物的影响研究研究性课性课题题收集有关生态农业的信息,根收集有关生态农业的信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计一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计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个农业生态系统。 (2000年广东,一、年广东,一、28).右图为四种植物右图为四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的植物是 A. B. C. D.答案:答案:D解析:不同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要的光强度是不一解析:不同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要的光强度是不一样的,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样的,从图中曲线
8、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所需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最小,这样的植物我们称为荫生植物。考查要的光照强度最小,这样的植物我们称为荫生植物。考查荫生植物的光照特点,能力要求荫生植物的光照特点,能力要求2。(2001年广东、河南,三、年广东、河南,三、41)(9分分)有人连续几年在有人连续几年在4月至月至7月间,对某湖泊生态系月间,对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几种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调查数据整理如下图统中几种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调查数据整理如下图(曲线仅示变化趋势曲线仅示变化趋势)请通过分析图中所示各生态因子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回答:请通过分析图中所示
9、各生态因子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回答:(1)在在4月至月至7月间,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月间,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总生总生产量减去呼吸消耗量产量减去呼吸消耗量)发生较大变动,影响这种变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什么发生较大变动,影响这种变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什么?判断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的依据是什么?41、解析:生态系统中,影响某种生物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环境条件,如食物是否充、解析:生态系统中,影响某种生物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环境条件,如食物是否充足,气候(温度、光照)是否适宜等,二是该生物的天敌情况,在这两者的影响中,前者是主
10、要的,足,气候(温度、光照)是否适宜等,二是该生物的天敌情况,在这两者的影响中,前者是主要的,起决定性的。起决定性的。(1)从图中可以看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净生产量的变化曲线与无机养分的变化曲线相)从图中可以看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净生产量的变化曲线与无机养分的变化曲线相一致,说明无机养分的变化是影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净生产量的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一致,说明无机养分的变化是影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净生产量的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1)无机养分(的变化),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随无机养分的变化)无机养分(的变化),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随无机养分的变化而
11、变化而变化 (2001年广东、河南,三、年广东、河南,三、41)(9分分)有人连续几年在有人连续几年在4月至月至7月间,对某湖泊生态系月间,对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几种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调查数据整理如下图统中几种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调查数据整理如下图(曲线仅示变化趋势曲线仅示变化趋势)请通过分析图中所示各生态因子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回答:请通过分析图中所示各生态因子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回答:(2)在在4月至月至5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和现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和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均明显增
12、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均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在5月中旬开始,两者又明月中旬开始,两者又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什么显下降,主要原因是什么?(2)45月间,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的原因:一是外界环境适宜(水温高,光照月间,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的原因:一是外界环境适宜(水温高,光照逐渐增强,无机养分供应充足,二是天敌少(浮游动物量少)。逐渐增强,无机养分供应充足,二是天敌少(浮游动物量少)。5月中旬开始,无月中旬开始,无机养分逐渐减少和浮游植物被浮游动物吃掉,故出现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机养分逐渐减少和浮游植物被浮游动物吃掉,故出现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和浮游植物
13、有机物总量都减少。物的净生产量和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都减少。(2)水温升高,光照逐渐增强,无机养分供应充足,浮游植物大量增加,浮游动)水温升高,光照逐渐增强,无机养分供应充足,浮游植物大量增加,浮游动物量减少(物量减少(2分);无机养分逐渐减少,浮游植物被浮游动物消耗(分);无机养分逐渐减少,浮游植物被浮游动物消耗(2分)分) (3)在在5月下旬至月下旬至6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出现迅速增长,但这段时间内,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并未增加,生产量出现迅速增长,但这段时间内,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并未增加,原因是什么
14、原因是什么?(3)在)在5月下旬至月下旬至6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出月上旬,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出现迅速增长,但在这段时间内,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并未增加,这是因为这段现迅速增长,但在这段时间内,现存浮游植物有机物总量并未增加,这是因为这段时间内,浮游动物个体数量增加,消耗了相当一部分浮游植物所致。时间内,浮游动物个体数量增加,消耗了相当一部分浮游植物所致。 考查生态系统中对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要求考生站在一个整体的高度,运用所学知考查生态系统中对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要求考生站在一个整体的高度,运用所学知识对该生态系统中出现的
15、各种生物、非生物的变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考查知识的识对该生态系统中出现的各种生物、非生物的变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今后高考题的命题方向之一。能力要求综合运用能力,是今后高考题的命题方向之一。能力要求4 (3)被浮游动物消耗)被浮游动物消耗(2分分)(2001年广东、河南,三、年广东、河南,三、41)(9分分)有人连续几年在有人连续几年在4月至月至7月间,对某湖泊生态系月间,对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几种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调查数据整理如下图统中几种生态因子进行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调查数据整理如下图(曲线仅示变化趋势曲线仅示变化趋势) (200
16、2年广东,二、年广东,二、42)()(5分)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分)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据图回答:据图回答:(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生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生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_。(2)近海水域水深)近海水域水深_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3)生活在水深)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
17、的成分看主要是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主要是_者和者和_者。者。 光光藻类(或浮游植物)藻类(或浮游植物)10(1999年广东,一、年广东,一、29)将)将A、B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内培养,得到图内培养,得到图a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得到图b所示结果。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所示结果。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A.竞争竞争 B.捕食捕食 C.共生共生 D.寄生寄生 (2003年广东,一、年广东,一、26) 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在温室
18、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下表:结果如下表:播种量的比例播种量的比例 收获种子的产量收获种子的产量 大麦大麦燕麦燕麦大麦大麦燕麦燕麦0.20.40.60.8 0.80.60.40.2 428198105 133563213 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的大麦和50的燕麦,其他条件不变任的燕麦,其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 A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 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大麦远远多于燕麦 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燕麦远远多于大麦 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大麦和燕麦均减少 (2003年广东,二、年广东,二、37
19、)(5分分)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见图1),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见图2)。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
20、 ,蛙与飞蝗的关系是,蛙与飞蝗的关系是 。 A寄生寄生 B共生共生 C捕食捕食 D腐生腐生(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 。(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2002年广东,一、年广东,一、24) 某一品种的菊花通常在秋季某一品种的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若使其在夏季开花,应当采取的关键措施是适当开花,若使其在夏季开花,应当采取的关键措施是适当时期时期 A 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延长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延长 B
21、 适当提高温度适当提高温度 C 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 D 适当多浇水适当多浇水 (2002年广东,一、年广东,一、28) 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 A 光照强度较弱光照强度较弱 B 红光及蓝紫光比例较低红光及蓝紫光比例较低 C 湿度较高湿度较高 D 温度较高温度较高 (2003年广东,一、年广东,一、23)许多鸟类在春夏之)许多鸟类在春夏之际交配繁殖,启动这种繁殖行为的外界因子是际交配繁殖,启动这种繁殖行为的外界因子是 A温度温度 B降水降水 C光照光照 D食物食物(99年广东,一、年广东,一、
22、40)下图为)下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设设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b,那么那么a与与b的数量的数量关系是关系是A.ab B.ab C.a=b D.ab解析:人口增长率主要取决于该地区幼年个体的数量,幼年个体所占解析:人口增长率主要取决于该地区幼年个体的数量,幼年个体所占比例越大,人口增长率越高。能力要求比例越大,人口增长率越高。能力要求2。答案:答案:B(2000年广东,一、年广东,一、29)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
23、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内,能相互交配产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内,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的同种生物所有个体数量的总和。考查种群的生后代的同种生物所有个体数量的总和。考查种群的概念及包括的范围。能力要求概念及包括的范围。能力要求2。答案:答案:C(2001年广东、河南,一、年广东、河南,一、26)下列是依据我国)下列是依据我国3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人口年龄组成图。下面是对上述三图的描述,其中完全正确的是下面是对上述三
24、图的描述,其中完全正确的是A图图1是增长型,从图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B图图1、图、图2、图、图3都是衰退型都是衰退型C图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D图图1、图、图2、图、图3都是稳定型都是稳定型解析:根据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特征我们可知:图解析:根据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特征我们可知:图(1)、图(、图(2)和图()和图(3)都是幼年个体多,中老年个体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将会都是幼年个体多,中老年个体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从图(越来越大
25、。从图(3)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年个体已经减少,说明我国推行)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年个体已经减少,说明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能力要求3。答案:答案:A(2002年广东,一、年广东,一、26) 在一个玻璃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如右图所示:下列下列4图中
26、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 B C D答案:答案:D (2002年天津理科综合,一,年天津理科综合,一,7)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A、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
27、约、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解析:当一个种群迁到某一新环境中(如牛、羊种群最初进入澳大利亚),解析:当一个种群迁到某一新环境中(如牛、羊种群最初进入澳大利亚),由于没有环境阻力(生活条件优越:如食物丰富、无天敌、生活空间充足由于没有环境阻力(生活条件优越:如食物丰富、无天敌、生活空间充足等),该种群迅速增长,表现为等),该种群迅速增长,表现为“J”型增长曲线型增长曲线z自然环境中,环境条件自然环境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型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
28、和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竞争必将加剧,同时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竞争必将加剧,同时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表现出将停止增长,表现出“S”型增长曲线。因此型增长曲线。因此“S”型增长曲线的出现与时间、型增长曲线的出现与时间、食物、生活条件、种群密
29、度、天敌等诸多因素有关。考查影响种群数量变食物、生活条件、种群密度、天敌等诸多因素有关。考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能力要求化的因素。能力要求3.答案:答案:B(2003年广东,二、年广东,二、 37 ) (5分分)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
30、度的影响(见图见图1),飞蝗的发生量又,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见图2)。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 ,蛙与飞蝗的关系是,蛙与飞蝗的关系是 。 A寄生寄生 B共生共生 C捕食捕食 D腐生腐生(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要 。(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_AC多多变大变大;气候干旱气候干旱,真菌、丝虫
31、和蛙等天敌的数量少,会使蝗的发生量变大。真菌、丝虫和蛙等天敌的数量少,会使蝗的发生量变大。 (2002年广东,一、年广东,一、25) 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A 群落群落 B 种群种群 C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D 生态因子生态因子答案:答案:A(2001年广东、河南,三、年广东、河南,三、42)(8分分)1977年,科学家在深海中的火山口周围发现热泉。年,科学家在深海中的火山口周围发现热泉。热泉喷出的海水温度超过热泉喷出的海水温度超过300,并且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令人惊奇的是,在这
32、样的,并且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样的海水中,竟发现大量的硫细菌。这些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来制造有机海水中,竟发现大量的硫细菌。这些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来制造有机物,在热泉口周围还发现多种无脊椎动物,如大海蛤、蟹、管水母、没有口也没有消物,在热泉口周围还发现多种无脊椎动物,如大海蛤、蟹、管水母、没有口也没有消化道的管居环节动物等。近化道的管居环节动物等。近20年来,人们不断在深海发现这样的热泉生态系统。有些年来,人们不断在深海发现这样的热泉生态系统。有些科学家认为热泉口的环境与地球上早期生命所处的环境类似。科学家认为热泉口的环境与地球上早期生命所处的环境类
33、似。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上述硫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上述硫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2)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有哪些特殊之处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有哪些特殊之处?(3)研究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有什么意义研究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有什么意义?化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 (2)同常见的生态系统相比,热泉生态系统的特点是:生产者合成有机物所利用的能源是化学能,)同常见的生态系统相比,热泉生态系统的特点是:生产者合成有机物所利用的能源是化学能,不是太阳能;生产者是化能自养细菌,不是绿色植物;无机环境是高温、高压、无光环境,不是不是太阳能;生产者是化能自养细菌,不是绿
34、色植物;无机环境是高温、高压、无光环境,不是常温、常压、有光环境。常温、常压、有光环境。(2)能源是化学能,不是太阳能()能源是化学能,不是太阳能(1分)生产者是化能自养细菌,不是绿色植物分)生产者是化能自养细菌,不是绿色植物(1分分)无机环境是高温、高压、无光环境,不是常温、常压、有光环境(无机环境是高温、高压、无光环境,不是常温、常压、有光环境(1分分)(3)该问是一个开放性题目,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给出的情境,自己发挥,这代表了今后考)该问是一个开放性题目,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给出的情境,自己发挥,这代表了今后考试命题的方向,将来这样开放性的题目会逐渐增多。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的价值、试命
35、题的方向,将来这样开放性的题目会逐渐增多。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的价值、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仿生学等方面进行回答。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仿生学等方面进行回答。(3)丰富人们对生物适应性和多样性的认识)丰富人们对生物适应性和多样性的认识(1分分)对研究生物抗高温、抗高压的机理有重要对研究生物抗高温、抗高压的机理有重要价值价值(1分分)对研究生命的起源和生命进化有一定的意义对研究生命的起源和生命进化有一定的意义(1分分)解析:深海中没有阳光,自然也没有绿色植物的生存。从题目给出的情境看,深海中的解析:深海中没有阳光,自然也没有绿色植物的生存。从题目给出的情境看,深海中的热泉生态系统,其生产者是硫
36、细菌,消费者是多种无脊椎动物,这些生物生活在高温热泉生态系统,其生产者是硫细菌,消费者是多种无脊椎动物,这些生物生活在高温(海水温度超过(海水温度超过300),高压(海水的压力)、无光照的环境中,所有这一切都与平),高压(海水的压力)、无光照的环境中,所有这一切都与平常我们所见的生态系统不同。常我们所见的生态系统不同。(1999年广东,一、年广东,一、16)在生态系统中)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各组生物属下列各组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于生产者的是 A.光合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酵母菌 B.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 C.乳酸菌、酵母菌乳酸菌、酵母菌 D.硝化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乳酸菌解析:生
37、产者是指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主要解析:生产者是指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硝化细菌也能将无机物合成是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硝化细菌也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故也可以把它们当做生产者看待。能力要求有机物,故也可以把它们当做生产者看待。能力要求1。答案:答案:B(02年广东年广东41)()(9分)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分)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为分解者。Pg表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
38、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PgPnRA15.9 2.8 13.1 B870.7 369.4 501.3 C0.9 0.3 0.6 D141.0 61.9 79.1 E211.5 20.1 191.4 单位:单位:102千焦千焦/m2/年年 分析回答:分析回答:(1)能量流动是从)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为什么?(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1)B;B营养级含能量最多,是
39、生产者。营养级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 (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为什么?(2)57% (3)增加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增加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Pg(生产(生产者的)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 (2002年广东,二、年广东,二、42)()(5分)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分)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据图回答:据图回答:(1)在远洋水域,从水深)在远洋
40、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生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生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_。(2)近海水域水深)近海水域水深_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3)生活在水深)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主要是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主要是_者和者和_者。者。 光光藻类(或浮游植物)藻类(或浮游植物)10消费消费 分解分解 (1999年广东,一、年广东,一、28)在下列食物链中)在下列食物链中, 假设初级消费
41、者从生产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A.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蚱蜢蚱蜢蜘蛛蜘蛛蜥蜴蜥蜴蛇蛇猫头鹰猫头鹰B.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蚱蜢蚱蜢青蛙青蛙蛇蛇猫头鹰猫头鹰C.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鼠鼠蛇蛇猫头鹰猫头鹰D.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鼠鼠猫头鹰猫头鹰解析: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因此位于营养解析: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因此位于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故猫头鹰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故猫头鹰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能力要求越低,获得的能
42、量越多。能力要求2。答案:答案:D(2000年广东,一、年广东,一、27)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分别以个营养级,分别以a、b、c、d表示。一年内输入这表示。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营养级 abcd能量(Jm-2) 14110105 1591105 088105 87127105 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所属营养级是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所属营养级是Aa Bb Cc Dd解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由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解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由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根据生
43、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效率消费者,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效率1020%,我们可以断定,我们可以断定d为为生产者、生产者、a是初级消费者、是初级消费者、b是次级消费者、是次级消费者、c是三级消费者。考查各营养是三级消费者。考查各营养级中能量的流动及能量的含量。能力要求级中能量的流动及能量的含量。能力要求2。答案:答案:A(2000年广东,二、年广东,二、41)下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下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a是农作是农作物为人类提供的食物量、为家禽和家畜提供的饲料量,都与图物为人类提供的食物量、为家禽和家畜提供的饲料量,都与图b相同。相同。太阳能 农作物 家禽、家畜 人
44、 (1)请根据图请根据图a、图、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在下面用箭头完成这两个生态系统能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在下面用箭头完成这两个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利用的图解量流动和利用的图解(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耗能和图中未标出的分解者耗能可不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耗能和图中未标出的分解者耗能可不标出标出)。 图图a:图图b:太阳能 农作物 家禽、家畜 沼气池(含微生物) 食用菌 人 (2)图图_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_。解析及答案解析及答案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就是食物的联解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都有直接或间
45、接的联系,这就是食物的联系。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而产生的联系,我们叫食物链,许多条食物链系。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而产生的联系,我们叫食物链,许多条食物链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农业生态系统,人们主要设法调整其能量的养级流动的。对于一个具体的农业生态系统,人们主要设法调整其能量的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已给出的图解中,结合自己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理解,再用箭头表示
46、从已给出的图解中,结合自己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理解,再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力要求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力要求3。答案:(答案:(1)(2)b 图图b所示生态系统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还有一部分可以以生所示生态系统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还有一部分可以以生活能源或食物中化学能的形式被人类再度利用活能源或食物中化学能的形式被人类再度利用(2001年广东、河南,一、年广东、河南,一、25)一片树)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选项能正确表例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的能量
47、流动关系的是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解析:题目给出的是树、昆虫、食虫鸟三者的生物个体数量金字塔,要解析:题目给出的是树、昆虫、食虫鸟三者的生物个体数量金字塔,要求从选项中选出树、昆虫和食虫鸟三者的能量金字塔。根据生态系统能求从选项中选出树、昆虫和食虫鸟三者的能量金字塔。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情况,我们很容易确定选项量流动逐级递减的情况,我们很容易确定选项C是三者之间的能量关系。是三者之间的能量关系。本题要求考生正确区别生物个体数量金字塔与能量金字塔之间的关系,本题要求考生正确区别生物个体数量金字塔与能量金字塔之间的关系,能力要求能力要求3。答案:答
48、案:C(02年广东年广东41)()(9分)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分)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量。PgPnRA15.9 2.8 13.1 B870.7 369.4 501.3 C0.9 0.3 0.6 D141.0 61.9 79.1 E211.5 20.1 191.4
49、单位:单位:102千焦千焦/m2/年年 分析回答:分析回答:(1)能量流动是从)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为什么?(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1)B;B营养级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营养级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 (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为什么?(2)57% (3)增加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增加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
50、之和或答Pg(生产(生产者的)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2001年广东、河南,一、年广东、河南,一、11)我国北方处)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素循环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素循环如右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如右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夏季,夏季,ab+c+e B秋季,秋季,e+fgC春季,春季,g=b+e+f D冬季,冬季,dc+f解析:碳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离不开生产者(主要是解析:碳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离不开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在
51、题目所给出的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在题目所给出的生态系统中,a代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代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及合成的有机物,这是流经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用固定的太阳能及合成的有机物,这是流经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量最大;数量最大;b代表植物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代表植物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代表通过食代表通过食物链流到动物(各级消费者)体内的总能量,物链流到动物(各级消费者)体内的总能量,d代表动物的呼吸作用散代表动物的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失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e代表植物的残枝、落叶流到分解者的能量;代表植物的残枝、落叶流到分解者的能量;
52、f代表动物流到分解者的能量;代表动物流到分解者的能量;g代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代表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一年中的不同的季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同。根二氧化碳。在一年中的不同的季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同。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效率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效率10%20%,在夏季,处于平衡状态的森林,在夏季,处于平衡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总能量植物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生态系统,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总能量植物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流到动物体的能量流到分解者的能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识图,流到动物体的能量流到分解者的能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识图,
53、要弄清各个符号所代表的物质和能量去向。能力要求要弄清各个符号所代表的物质和能量去向。能力要求3。答案:答案:A(03年广东年广东36)()(8分)右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分)右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圆圈圆圈”表示生态系统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的生物成分,“箭头箭头”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1)3为为 , 4_ 。(2)6为为 _, 7为为_ (3)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是沿)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是沿 实现实现的。的。(4)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营养级是_。解析:碳
54、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O2 4 的形式进的形式进行循环的。首先通过绿色植物(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行循环的。首先通过绿色植物(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被合成有机物进入植物体内,再通过食物链流到,被合成有机物进入植物体内,再通过食物链流到各级消费者体内,再从各级消费者体内流到分解者、生各级消费者体内,再从各级消费者体内流到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再通过呼吸分解有机物,把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再通过呼吸分解有机物,把CO2释放到大气中。释放到大气中。分解者分解者大气中二氧化碳库大气中二氧化碳库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食物链食物链 生产者生产者
55、(1999年广东,二、年广东,二、49)()(11分)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分)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请据图回答:(1)在该河流的)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若酿造厂或味精厂将大量含有机物的废水排入该河流,对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最)若酿造厂或味精厂将大量含
56、有机物的废水排入该河流,对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请运用生态平衡原理分析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严重的后果是什么?请运用生态平衡原理分析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1)藻类数量减少()藻类数量减少(1分)分) 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1分)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分)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量消耗(1分)分) (2)有机物分解后形成大量的)有机物分解后形成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1分)分)(3)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1分)分) 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
57、而对溶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解氧的消耗量减少(1分)分)(4)河流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河流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生态平衡遭到破坏(2分)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分)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定限度,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3分)分)解析解析解析:正确分析示意图是解此题的关键。能力要求解析:正确分析示意图是解此题的关键。能力要求4。在实际解题中我们可以一条。在实际解题中我们可以一条曲线一条曲线地分析:曲线一条曲线地分析:如细菌:如细菌:AB段上升,段上升,B
58、C段下降段下降 藻类:藻类:AB段上升,段上升,BC段下降段下降溶解氧:溶解氧:AB段下降,段下降,BC段上升段上升NH4+等无机盐离子:等无机盐离子:AB段上升,段上升,BC段下降段下降含氮有机物:含氮有机物:ABC段逐渐下降段逐渐下降A点之前和点之前和D点之后,各生物、物质的相对数值基本保持一致,说明河流生态系统点之后,各生物、物质的相对数值基本保持一致,说明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ABC段段是各种生物、物质剧烈变化的时期,只所以出现这些变化是因为是各种生物、物质剧烈变化的时期,只所以出现这些变化是因为河水受到了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的污染。河水受到了
59、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的污染。 AB段。段。当有机物增多时,异养型生物(图中只有细菌,事实上还有多种生物)因有机当有机物增多时,异养型生物(图中只有细菌,事实上还有多种生物)因有机物增多而大量繁殖,曲线上升,而有机物因消耗曲线下降。物增多而大量繁殖,曲线上升,而有机物因消耗曲线下降。细菌(好氧型细菌)繁殖,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水中溶解氧减少。细菌(好氧型细菌)繁殖,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NH4+等无机物,故等无机物,故NH4+等无机盐离子曲线上升。等无机盐离子曲线上升。BC段。段。NH4+等无机盐离子增多,使藻类大量繁殖,等无机盐离子增多,使藻类
60、大量繁殖,NH4+等无机盐离子曲线下降。等无机盐离子曲线下降。 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数量增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使水中溶解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数量增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使水中溶解氧曲线上升。氧曲线上升。关于第(关于第(4)问,我们可以利用生态平衡的原理(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问,我们可以利用生态平衡的原理(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内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自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内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及联系身边的实际,如:造纸厂、化肥厂的污染情况等,予以解答。动调节能力及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工程案例分析专项训练试卷实战演练
- 2025年秋季英语六级写作冲刺押题模拟试卷
- 2025年造价员考试试卷 工程造价控制专项解析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押题试卷 知识点全覆盖
- 民法典婚姻篇宣传课件
- 玉米增产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 玉石鉴定师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专业车辆租赁合同保证金缴纳与租赁合规性审查服务协议
- 2025年电子信息领域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专业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智能社区商业物业公共设施维护升级服务协议
- 2025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黑色像素定义层材料(BPDL)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开环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塑料海洋污染课件
- 民族宗教法规课件
- 2025年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农业科技学(农业技术推广)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陕西西安工程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共享员工模式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陕西省评标专家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