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v 1 1、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身体各种物质元、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身体各种物质元素的含量即构成与地球的物质元素的构成具有相似性。素的含量即构成与地球的物质元素的构成具有相似性。v 2 2、人类与其它动物一起构成整个大自然生物链条的一、人类与其它动物一起构成整个大自然生物链条的一个环节。个环节。动物(消费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微生物(分解者) 整个生物圈(生物循环圈)整个生物圈(生物循环圈) (生产者)植物(生产者)植物第一
2、节第一节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二、自然环境的有序演变曾经大大地推动了人类的产生和二、自然环境的有序演变曾经大大地推动了人类的产生和发展。发展。v 正如恩格斯所说:正如恩格斯所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v 人类进化的几个阶段(图)人类进化的几个阶段(图)6 6个阶段个阶段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在人类进化史上,环境起了重大的作用,它促进了人在人类进化史上,环境起了重大的作用,它促进了人类
3、的进化。每一次火山的爆发、冰川的融化、森林的自焚、类的进化。每一次火山的爆发、冰川的融化、森林的自焚、地壳的裂变,都是对生物的一种严厉的甚至近乎灭绝的考地壳的裂变,都是对生物的一种严厉的甚至近乎灭绝的考验。在奄奄一息当中,具有特强生命力的个体,倔强地生验。在奄奄一息当中,具有特强生命力的个体,倔强地生存着,它已懂得怎样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寻找较好的方存着,它已懂得怎样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寻找较好的方式让自己活下去。式让自己活下去。v 于是,人类的进化在血腥风雨中有阶段地进行着于是,人类的进化在血腥风雨中有阶段地进行着v 1.1.罗摩猿阶段。目前已发掘出来的罗摩猿的遗骨有颌罗摩猿阶段。目前已发掘
4、出来的罗摩猿的遗骨有颌骨断片、带有牙齿的颌骨和单独的牙齿。这意味着咀嚼系骨断片、带有牙齿的颌骨和单独的牙齿。这意味着咀嚼系统的改变,特别是带来粗大面部的缩小,以及牙齿更适应统的改变,特别是带来粗大面部的缩小,以及牙齿更适应较细致的研磨运。较细致的研磨运。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2.2.南猿阶段。南猿获得直立态,有了原始的工具制造和南猿阶段。南猿获得直立态,有了原始的工具制造和简单的语言、手势的交流。由于古猿的喉部构造不适宜吐字简单的语言、手势的交流。由于古猿的喉部构造不适宜吐字发音,所以只能用叫声样的语言加上手势进行交流,这也是发音,所以只能用叫声样的语言加上手势进
5、行交流,这也是人和古猿之间最大的区别。人和古猿之间最大的区别。v3.3.能人阶段。这一阶段的猿人的脑容量扩大一倍,达到能人阶段。这一阶段的猿人的脑容量扩大一倍,达到800800立方厘米以上。立方厘米以上。 v 4.4.非亚猿人阶段。这一阶段的猿人已学会使用火,栖所非亚猿人阶段。这一阶段的猿人已学会使用火,栖所有了结构性质,工具的制作也有一定的进化。有了结构性质,工具的制作也有一定的进化。 v 5.5.欧洲远古阶段。这一阶段的猿人的官能开始专化,还欧洲远古阶段。这一阶段的猿人的官能开始专化,还以墓葬表现出信仰死后世界以墓葬表现出信仰死后世界 v 6.6.智人阶段。智人脑容量继续增长,因而有了艺术
6、,证智人阶段。智人脑容量继续增长,因而有了艺术,证明抽象思维有所进展,由于新石器时代生态环境剧变而形成明抽象思维有所进展,由于新石器时代生态环境剧变而形成新的社会结构,终于导致我们现时的世界。新的社会结构,终于导致我们现时的世界。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三、自然环境的稳定存在是人口生存和发展的首三、自然环境的稳定存在是人口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要条件v “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源、衣食之母、道德之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源、衣食之母、道德之父。没有自然的存在、自然的恩泽和自然的完美,父。没有自然的存在、自然的恩泽和自然的完美,人类的一切都无从谈起人类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
7、人口学家穆光宗)(人口学家穆光宗)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8080岁高龄的远山正瑛到内岁高龄的远山正瑛到内蒙古蒙古 一干就是十好几年一干就是十好几年 内蒙古恩格贝沙漠开发示范区有一尊绿色使者的铜像,内蒙古恩格贝沙漠开发示范区有一尊绿色使者的铜像,基座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基座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远山先生视治沙为通向世界和远山先生视治沙为通向世界和平之路,虽九十高龄,仍孜孜以求,矢志不渝,其情可佩,平之路,虽九十高龄,仍孜孜以求,矢志不渝,其情可佩,其志可鉴,其功可彰。其志可鉴,其功可彰。”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讨论讨论v你关注环境问题、有环保意识吗
8、?你关注环境问题、有环保意识吗?v你在环保方面做过什么?你在环保方面做过什么?v环保的重要性、人口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环保的重要性、人口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应如何应对环境问题?类应如何应对环境问题?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四、人类长期依靠人口数量优势与大自然中四、人类长期依靠人口数量优势与大自然中的各种自然灾害抗争的各种自然灾害抗争v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人口数量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人口数量是人类战胜自然灾害而使人口延续发展的必是人类战胜自然灾害而使人口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条件。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人口数量是自然选
9、择的基础。口数量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大地母亲生活中的一日大地母亲生活中的一日v 全球全球70%70%城市居民呼吸着不卫生的空气,至少城市居民呼吸着不卫生的空气,至少800800人因空气污染而死。人因空气污染而死。 56005600万吨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层,主要是通过使用矿物燃料和焚烧热带雨万吨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层,主要是通过使用矿物燃料和焚烧热带雨林排放的林排放的v 至少至少1500015000人死于不安全的水造成的疾病,其中大多是儿童。人死于不安全的水造成的疾病,其中大多是儿童。 1200012000多桶石油泄漏到海洋中,足以注满多桶石油泄漏到海洋
10、中,足以注满2525个游泳池。约个游泳池。约38003800万磅垃圾万磅垃圾从船上丢到海洋里。从船上丢到海洋里。 180180平方英里的森林消失。平方英里的森林消失。140140种植物、动物等灭绝,主要因森林和珊瑚种植物、动物等灭绝,主要因森林和珊瑚礁遭破坏。礁遭破坏。 6363平方英里的土地因放牧过渡和风蚀水冲而成为不毛之地,世界农田丧平方英里的土地因放牧过渡和风蚀水冲而成为不毛之地,世界农田丧失失66006600万吨表土,为使已退化农田生产更多的粮食,世界各地使用近万吨表土,为使已退化农田生产更多的粮食,世界各地使用近4040吨吨化肥。化肥。 近近1414万辆各种汽车加入已经行使在世界各国
11、公路上的万辆各种汽车加入已经行使在世界各国公路上的5 5亿辆汽车长龙亿辆汽车长龙 世界上世界上413413座商用核反应堆,发电量占总能源座商用核反应堆,发电量占总能源5%5%,产生核废料达,产生核废料达2020多吨多吨v 世界各国军事开支达世界各国军事开支达2525亿多美元,计划生育开支为亿多美元,计划生育开支为12001200万美元万美元 今天又有今天又有2525万人出世,其中亚洲万人出世,其中亚洲14 14 万,非洲万,非洲7.57.5万,拉美万,拉美2.22.2万,其它万,其它地区地区1.31.3万万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灾情反映国情灾情反映国情中华民族五千
12、年文明史,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史。发生在也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史。发生在2010年年的一系列特大自然灾害警示我们,忧患意识的一系列特大自然灾害警示我们,忧患意识必须贯穿始终必须贯穿始终v 2010年,环顾世界,海地强震、冰岛火山年,环顾世界,海地强震、冰岛火山喷发、巴基斯坦洪水肆虐、日本等国遭遇罕喷发、巴基斯坦洪水肆虐、日本等国遭遇罕见高温、俄罗斯大火见高温、俄罗斯大火自然灾害,已成为自然灾害,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挑战人类共同的挑战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这是一份今年以来发生在中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清单:这是一份今年以来发生在中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清单:
13、v 干旱:入春以来,全国有个省份遭受重旱,江河干涸、土地龟干旱:入春以来,全国有个省份遭受重旱,江河干涸、土地龟裂。裂。v 洪涝:全国七大流域先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险情出现之多、洪涝:全国七大流域先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险情出现之多、受灾损失之重,都创下了本世纪以来的极值。地质灾害频发,是去年同受灾损失之重,都创下了本世纪以来的极值。地质灾害频发,是去年同期的近倍。期的近倍。v 地震:云南、河北、四川、青海等个省份遭受地震灾害,其中地震:云南、河北、四川、青海等个省份遭受地震灾害,其中4月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烈的地震。日,青海玉树发生了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
14、烈的地震。v 台风:台风:“狮子山狮子山”等场台风先后在我国登陆,横扫东南沿海地区。等场台风先后在我国登陆,横扫东南沿海地区。v v 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年的年间,中国发生的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年的年间,中国发生的大水灾就有次,较大的旱灾就有次,几近年年成灾。大水灾就有次,较大的旱灾就有次,几近年年成灾。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迄今为止,我国迄今为止,我国7070以上的城市、以上的城市、50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约
15、占国土面积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约占国土面积6969的山地、高原区滑坡、泥石流、山体崩的山地、高原区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大陆地震占全球三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大陆地震占全球三分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分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五、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越来越大五、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越来越大v 人类既依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又在不断的破坏环人类既依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又在不断的破坏环境和污染自然环境。古代这种破坏是局部的、暂时的,而现在境和污染自然环境。古代这种破坏是局部的、
16、暂时的,而现在是总体的、长期的。现代,环境进一步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是总体的、长期的。现代,环境进一步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4 4点:点:v 第一,世界到处都是人满为患,每个国家都无力大量接受第一,世界到处都是人满为患,每个国家都无力大量接受外国移民,每个国家内部也不存在可以安置大量国内移民的环外国移民,每个国家内部也不存在可以安置大量国内移民的环境和资源。境和资源。 v 第二,在古代,环境破坏之后,往往可以靠大自然本身的第二,在古代,环境破坏之后,往往可以靠大自然本身的能力自我恢复生机。如土地轮休,游牧迁徙。而现在,人类的能力自我恢复生机。如土地轮休,游牧迁徙。而现在,人类的破坏力之大,足以使大自
17、然无法自我恢复。如森林变荒地,荒破坏力之大,足以使大自然无法自我恢复。如森林变荒地,荒地又变成沙漠。地又变成沙漠。v 第三,环境污染是人类对自然犯下的新罪状。污染的破坏第三,环境污染是人类对自然犯下的新罪状。污染的破坏力更大。力更大。v 第四,环境破坏和污染具有全局性。如大气成分改变、臭第四,环境破坏和污染具有全局性。如大气成分改变、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水资源破坏。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水资源破坏。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 v 一、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一、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等。壤污染;居室污染等。v
18、 二、污染源主要有煤燃烧,释放出一氧化碳、二、污染源主要有煤燃烧,释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有害物;机动车辆排放废气,二氧化硫、烟尘等有害物;机动车辆排放废气,主要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铅的气态化合物主要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铅的气态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工业等有害气体;工业“三废三废”,即废气、废水、废,即废气、废水、废渣;生活废水和垃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渣;生活废水和垃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建筑装潢装饰材料中所含的有害物质的释放等。建筑装潢装饰材料中所含的有害物质的释放等。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当今世界的环境问
19、题v全球气候变化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表面全球气候变化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平均温度上升了0.30.3至至0.60.6摄氏度,海平面上升了摄氏度,海平面上升了1010至至2525厘米。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厘米。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业革命(业革命(17501750年)之前的年)之前的280ppm280ppm增加到了近增加到了近360ppm360ppm。如果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到如果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121世纪中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世纪中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560ppm560ppm,全球平均
20、温度可能上升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1.5至至4 4摄氏度。摄氏度。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 臭氧层破坏和损耗臭氧层破坏和损耗v自自19851985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地球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地球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一直有增无减。到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一直有增无减。到1994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2400万平方万平方公里。现在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前苏联、中公里。现在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前苏联、中国、日本等国的上空,臭氧层都开始变薄。在对
21、国、日本等国的上空,臭氧层都开始变薄。在对消耗臭氧层物质(消耗臭氧层物质(ODSODS)实行控制之前()实行控制之前(19961996年年以前),全世界向大气排放的以前),全世界向大气排放的ODSODS已达到了已达到了20002000万吨。由于万吨。由于ODSODS相当稳定,可以存在相当稳定,可以存在50-10050-100年,年,所以被排放的大部分所以被排放的大部分ODSODS目前仍留在大气层中。目前仍留在大气层中。在它们陆续升向平流层时,就会与那里的臭氧层在它们陆续升向平流层时,就会与那里的臭氧层发生反应,分解臭氧分子。因此,即使全世界完发生反应,分解臭氧分子。因此,即使全世界完全停止排放
22、全停止排放ODSODS,也要再过,也要再过2020年,人类才能看到年,人类才能看到臭氧层恢复的迹象臭氧层恢复的迹象。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酸雨污染酸雨污染v现在酸雨一词已用来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现在酸雨一词已用来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雨、雪)或干沉降(酸性颗粒物)的形降(雨、雪)或干沉降(酸性颗粒物)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酸雨中绝大部分是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人类广泛使用化石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人类广泛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欧洲是世界上一大酸雨区,美国和加化物
23、。欧洲是世界上一大酸雨区,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也是一大酸雨区。亚洲的酸雨主要拿大东部也是一大酸雨区。亚洲的酸雨主要集中在东亚集中在东亚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 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荒漠化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问题。1991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球荒漠化状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球荒漠化状况的评估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近况的评估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近3636亿公顷,约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1/4,已影响到全世界,已影响到全世界1/61/6的人的人口(约口(约9 9亿人),亿人),100100
24、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荒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荒漠化扩展的速度是,全球每年有漠化扩展的速度是,全球每年有600600万公顷的土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其中地变为荒漠,其中320320万公顷是牧场,万公顷是牧场,250250万公顷万公顷是旱地,是旱地,12.512.5万公顷是水浇地,另外还有万公顷是水浇地,另外还有21002100万公顷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长谷物。亚洲是世界万公顷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长谷物。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
25、。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由于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剧,由于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剧,我国现已有我国现已有24000个村庄消失个村庄消失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 水资源危机水资源危机 v 根据国际经验,每人每年根据国际经验,每人每年10001000立方米可重复使立方米可重复使用的淡水资源是一个基本指标,低于这个指标的国用的淡水资源是一个基本指标,低于这个指标的国家可能会遭受阻碍发展和损害健康的长期性水荒。家可能会遭受阻碍发展和损害健康的长期性水荒。然而,目前世界上约有然而,目前世界上约有2020个国家已低于这一指标,个国家已低于这
26、一指标,主要位于西亚和非洲,总人口数已过亿。另一方面,主要位于西亚和非洲,总人口数已过亿。另一方面,由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固体废物渗漏、由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固体废物渗漏、大气污染物等引起的水体污染,使全球可供淡水的大气污染物等引起的水体污染,使全球可供淡水的资源量大大减少了。世界银行的报告估计,由于水资源量大大减少了。世界银行的报告估计,由于水污染和缺少供水设施,全世界有污染和缺少供水设施,全世界有1010亿多人口无法得亿多人口无法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到安全的饮用水。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 森林植被破坏森林植被破坏v 据推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约占陆
27、地面积的据推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20%-40%20%-40%,热带林是亚寒带针叶林的两倍,所以,热带林是亚寒带针叶林的两倍,所以,热带林占陆地总生物量的很大部分。近三十年来,热带林占陆地总生物量的很大部分。近三十年来,发达国家对全球的热带林进行了大规模地开发。发达国家对全球的热带林进行了大规模地开发。欧洲国家进入非洲,美国进入中南美洲,日本进欧洲国家进入非洲,美国进入中南美洲,日本进入东南亚,大量砍伐热带林,他们进口的热带木入东南亚,大量砍伐热带林,他们进口的热带木材增长了十几倍。森林大面积被毁引起了多种环材增长了十几倍。森林大面积被毁引起了多种环境后果,境后果,主要有:降雨分布
28、变化,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有:降雨分布变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水土流失,洪涝频发,生物量增加,气候异常,水土流失,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多样性减少等。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森林砍伐森林砍伐森林砍伐森林砍伐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 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锐减v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约有14001400万种物种,但当前万种物种,但当前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比如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都快,比如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
29、扰的自然界中的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100倍至倍至10001000倍。主倍。主要原因是七种人类活动造成的:要原因是七种人类活动造成的:1 1、大面积对森林、大面积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境的破坏;草地、湿地等生境的破坏;2 2、过度捕猎和利用野生、过度捕猎和利用野生物种资源;物种资源;3 3、城市地域和工业区的大量发展;、城市地域和工业区的大量发展;4 4、外来物种的引入或侵入毁掉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外来物种的引入或侵入毁掉了原有的生态系统;5 5、无控制旅游;无控制旅游;6 6、土壤、水和大气受到污染;、土壤、水和大气受到污染;7 7、全、全球气候变化。球气候变化。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
30、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 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v 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2/32/3以上的海洋鱼类已以上的海洋鱼类已被最大限度或过度捕捞,特别是有数据资料的被最大限度或过度捕捞,特别是有数据资料的25%25%的鱼类,由于过度捕捞,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的鱼类,由于过度捕捞,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另有绝,另有44%44%的鱼类的捕捞已达到生物极限。而的鱼类的捕捞已达到生物极限。而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物和污染物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物和污染物最终都进入了海洋。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最终都进入了海洋。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工业垃圾和化
31、工废物等被直接排入了海洋,污水、工业垃圾和化工废物等被直接排入了海洋,河流每年也将近百亿吨河流每年也将近百亿吨0 0淤泥和废水、废物带入淤泥和废水、废物带入沿海水域,引起沿海生境改变,使动物的栖息和沿海水域,引起沿海生境改变,使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地遭到破坏。繁殖地遭到破坏。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印度河流污染严重,河面遍布死鱼印度河流污染严重,河面遍布死鱼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六、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六、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v人类最适宜生活的温度是人类最适宜生活的温度是20-2420-24度,相对湿度是度,相对湿度
32、是40%40%60%60%,人体,人体3737度最适宜。度最适宜。v一个国家森林覆盖达到一个国家森林覆盖达到30%30%以上,并且分布均匀,以上,并且分布均匀,才可以基本保障农业生产稳定。才可以基本保障农业生产稳定。v一个城市,人均绿化面积应达到一个城市,人均绿化面积应达到8 8平米。平米。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人口与资源的关系v 自然资源是什么?自然资源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并自然资源是什么?自然资源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并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其通常所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其通常所指的是有土
33、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物、指的是有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物、微生物以及矿物等。现在还包括空气、阳光等一些环境要素。微生物以及矿物等。现在还包括空气、阳光等一些环境要素。v 一、自然资源的分类一、自然资源的分类v (一)按是否再生划分为两类(一)按是否再生划分为两类v 1 1、可再生的资源:生物资源以及可循环利用的水资源。、可再生的资源:生物资源以及可循环利用的水资源。v 2 2、不可再生的:各种矿产资源、不可再生的:各种矿产资源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二)按作用划分(二)按作用划分v 1 1、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v a a、主要
34、是矿藏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主要是矿藏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v b b、生物资源,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生物资源,如动物、植物、微生物。v c c、自然力资源,如风、水势落差、海潮、太阳能等。、自然力资源,如风、水势落差、海潮、太阳能等。v 2 2、非能源资源、非能源资源 主要是金属矿藏和部分非金属矿藏,主要是金属矿藏和部分非金属矿藏,以及土地等。以及土地等。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三)根据自然资源的形成条件、组合状况、分布规律及(三)根据自然资源的形成条件、组合状况、分布规律及与地理环境各圈层之间的关系等地理特性,常把自然资源分与地理环境各圈层之
35、间的关系等地理特性,常把自然资源分为六大类为六大类v 1 1、矿产资源(岩石圈)、矿产资源(岩石圈) 2 2、土地资源(土圈)、土地资源(土圈)v 3 3、水利资源(水圈)、水利资源(水圈) 4 4、生物资源(生物圈)、生物资源(生物圈)v 5 5、气候资源(大气圈)、气候资源(大气圈) 6 6、海洋资源、海洋资源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四)按资源的来源划分(四)按资源的来源划分v 1 1、地球资源、地球资源 存在于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存在于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v 2 2、外星球资源,主要是太阳能、月球资源。、外星球资源,主要是太阳能、月球资源。v 月球有丰富的
36、矿藏,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在月球广月球有丰富的矿藏,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在月球广泛分布的岩石中,蕴藏有丰富的钛、铁、铀、钍、稀土、镁、磷、硅、钠、泛分布的岩石中,蕴藏有丰富的钛、铁、铀、钍、稀土、镁、磷、硅、钠、钾、镍、铬、锰等矿产,仅月海玄武岩中含有可开采利用的钛金属至少就钾、镍、铬、锰等矿产,仅月海玄武岩中含有可开采利用的钛金属至少就有万亿吨。月球上的岩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富含铁、钛的有万亿吨。月球上的岩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富含铁、钛的月海玄武岩;第二种是斜长岩,富含钾、稀土和磷等,主要分布在月球高月海玄武岩;第二种是斜长岩,富含钾、稀土和磷等,主要
37、分布在月球高地;第三种主要是由毫米的岩屑颗粒组成的角砾岩。月球岩石地;第三种主要是由毫米的岩屑颗粒组成的角砾岩。月球岩石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种左右的矿物,其中种矿物是地球没有的。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种左右的矿物,其中种矿物是地球没有的。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地球上最常见的种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地球上最常见的种元素,在月球上比比皆 是。科学家已研究出利用月球土壤和岩石制造水泥和玻璃的办法。在月球是。科学家已研究出利用月球土壤和岩石制造水泥和玻璃的办法。在月球表层,铝的含量也十分丰富。所以,利用月球进行资源加工可以获取海量表层,铝的含量也十分丰富。所以,利用月球进行资
38、源加工可以获取海量月球资源,从而为人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生长点。月球资源,从而为人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生长点。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二、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二、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v 第一,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第一,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v 据据20002000年统计,中国人均耕地为年统计,中国人均耕地为1.511.51亩,占世界人均耕亩,占世界人均耕地的地的45%45%。v 据全国森林普查资料,我国森林覆盖率为据全国森林普查资料,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6%16%,明显低于,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平均水平25.%25.%,居世界的第,居世界的第12
39、0120位。位。v 人均林地面积为人均林地面积为0.110.11公顷,人均林木蓄水量为公顷,人均林木蓄水量为9.69.6米米3 3,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81/61/8左右。左右。v 我国人均草地面积我国人均草地面积0.3670.367公顷,为世界平均值的公顷,为世界平均值的1/21/2。v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7002700米米3 3。v 新华网北京新华网北京20042004年年3 3月月2121日电(记者姚润丰)我国是一个日电(记者姚润丰)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28000亿立方米
40、,占全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球水资源的6 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位,但人均只有2300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14 4、美、美国的国的1 15 5,在世界上名列,在世界上名列121121位,是全球位,是全球13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乏的国家之一。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第二,各类资源总体组合较好第二,各类资源总体组合较好v 总体上呈现为以农为主,农、林、牧、渔各业并举的总体上呈现为以农为主,农、林、牧、渔各业并举的格局。在
41、工业资源方面,除了农业为轻纺工业提供各种原格局。在工业资源方面,除了农业为轻纺工业提供各种原料以外,能源、冶金、化工、建材都有广泛的资源基础。料以外,能源、冶金、化工、建材都有广泛的资源基础。v 资源不足的方面:资源不足的方面:v 耕地不足是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耕地不足是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v 淡水资源不足是第二大矛盾,整个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淡水资源不足是第二大矛盾,整个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也将面临日益缺乏的局面;水资源也将面临日益缺乏的局面;v 少数有色、贵重金属和个别化肥(钾)资源的保证程少数有色、贵重金属和个别化肥(钾)资源的保证程度很低等是第三个方面的不足。度很低等是第三个
42、方面的不足。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第三,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第三,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v 1 1、资源本身的地理分布不平衡。都存在相对富集和相对、资源本身的地理分布不平衡。都存在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贫乏的现象。v 2 2、相对于人口分布状态,资源分布不平衡。、相对于人口分布状态,资源分布不平衡。v 资料显示,黄河、海河、淮河三流域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资料显示,黄河、海河、淮河三流域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3.413.4,耕地占,耕地占3939,人口占,人口占3535,国内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占3232,而,而水资源总量仅占水资源总量仅占7.77.7,人均水资源量约
43、,人均水资源量约500500立方米,是中国水立方米,是中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v 水资源:东南有余,西北不足。水资源:东南有余,西北不足。v 矿物能源(石油、天然气、煤):南少北多、东少西多。矿物能源(石油、天然气、煤):南少北多、东少西多。(西气东输)(西气东输)v 水能集中分布:西部和西南。水能集中分布:西部和西南。v 金属矿产:西部高原到东部山地丘陵过渡地带。金属矿产:西部高原到东部山地丘陵过渡地带。v 这是我国自然资源跨区调配的地理学依据。这是我国自然资源跨区调配的地理学依据。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过来的,人v 三、人口与自然资源的辩证关系三、人
44、口与自然资源的辩证关系v (一)自然资源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自然资源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v 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是财富之母。人类的吃、穿、用等各方面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是财富之母。人类的吃、穿、用等各方面都离不开资源,而资源是自然恩赐的。都离不开资源,而资源是自然恩赐的。v (二)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与压力促进了人口与社会的发(二)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与压力促进了人口与社会的发展。展。v 那些资源贫乏的大大小小的国家成为世界富国。如大的如日本、那些资源贫乏的大大小小的国家成为世界富国。如大的如日本、小的如新加坡、瑞士等。小的如新加坡、瑞士等。v 世界上一些民族之所以长期处于原始社会状态,其原因就是那里世界上一些民族之所以长期处于原始社会状态,其原因就是那里的资源太丰富了,人们就不求进取,也不必要进取,如非洲。的资源太丰富了,人们就不求进取,也不必要进取,如非洲。 v (三)人口增长已经由战胜自然灾害的依靠力量变为加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调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 铸管退火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快递设备运维师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结球团原料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光纤套塑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粉矿烧结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碳五正异构分离装置操作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今日律师考试题及答案
- 磨毛(绒)机挡车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钒氮合金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二秋季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启航高二把握未来
- 坐席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吉林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陆上风电项目造价指标
- 生命教育 课件 .第一章 生命诞生
- 2025年安徽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HACCP体系评审表范本
- openEuler系统管理与服务器配置 课件 第8章网络连接
- 《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与案例分析课件
- DG∕TJ 08-2035-2014 建设工程监理施工安全监督规程
- 雇佣拖车拖车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