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病理学_第1页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病理学_第2页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病理学_第3页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病理学_第4页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病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临 床表现与病理学特点 乳腺癌 病因病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2、乳腺疾病史乳腺疾病史:部分乳腺良性病变有致癌可能, 一侧患过乳腺癌对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比常 人要高25倍。 3、长时间接触电离辐射长时间接触电离辐射 4、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饮酒 5、体重过重和肥胖症,缺乏身体活动体重过重和肥胖症,缺乏身体活动 6、雌激素长期作用雌激素长期作用 (1) 与内源性雌激素相关的乳腺癌高危因素 月经初潮早发 绝经期延迟 高龄初产 (2)与外源性激素相关的乳腺癌较高的风险 口服避孕药 激素替代疗法 (3)母乳喂养具有保护作用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致癌因子 乳

2、腺上皮细胞 基因突变 癌细胞 无序地拥挤成团 (幼稚化、无限增殖) 挤压并侵蚀破坏 组织结构紊乱,细胞连接松散 周围的正常组织 癌细胞易脱落游离 远处转移 钙黏附蛋白减少或缺钙黏附蛋白减少或缺 失失 癌细胞之间的附着减癌细胞之间的附着减 弱弱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外上象限 2 2、乳房疼痛、乳房疼痛 多数早期乳腺癌患者缺乏包括疼痛在内的任 何症状,不容易被发现。 中晚期乳腺癌可有乳房的疼痛,表现为乳房 刺痛、钝痛、胀痛、隐痛或胀感不适。 晚期肿瘤如侵犯神经或腋淋巴结转移压迫、 侵犯臂丛神经时可以有持续性局部胀痛和灼 痛。 橘皮征 4 4、乳头溢液乳头溢液:可因癌瘤坏死、出血、分泌增 多等原因造成。 5 5、区域淋巴结肿大区域淋巴结肿大: 1/3以上的乳腺癌患者 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 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被 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 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 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 病理学特点 病理组织学分类病理组织学分类 蔓延与转移 直接蔓延 沿着导管小叶腺泡 导管周围脂肪组织,胸大肌和胸壁 淋巴道 最常见 早期:同侧腋窝淋巴结 晚期: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纵隔 淋巴结 有时也通过淋巴道到对侧乳腺 血道 少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