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冬病夏治对慢性肺病防治的探微_第1页
中医冬病夏治对慢性肺病防治的探微_第2页
中医冬病夏治对慢性肺病防治的探微_第3页
中医冬病夏治对慢性肺病防治的探微_第4页
中医冬病夏治对慢性肺病防治的探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冬病夏治对慢性肺病防治的探微【摘 要】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始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春夏养阳”治疗法则,是中医预防治 疗学的特色和优势。将“冬病夏治”的思想贯穿于慢性肺病 的防治,能明显缓解慢性肺病的症状,又能增强患者体质, 减少发作次数,阻止病情发展和反复加重,改善和提高生活 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关键词】冬病夏治;慢性肺病;防治【中图分类号】 R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7484(2014)04-2415-02慢性肺病,在现代医学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主的肺 部疾病,是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疾病之一,居当前死亡原因 的第四位。它是一组呈进行性发展的不完

2、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的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和 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反复发作,治疗 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 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我们目前的研究就 是将传统的冬病夏治中医理论贯穿到临床实践中,以期对慢 性肺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起到很好的作用1 冬病夏治的渊源和内涵冬病夏治法源于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中提出的 “春夏 养阳”治疗法则。春夏养阳系中医因时制宜养生原则之一。 谓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养 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沛。此时,凡有耗损阳气及阻碍阳气 畅达的情况皆应避免。冬病夏治

3、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 季气温高,机体阳气较为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阴阳平 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1 。中医理论讲的是阴阳五行, “天 人一体”。祖国医学认为 “人与天地相参, 与日月相应” ,“一 体之赢虚,消息皆通于大地” ,也就是说季节的变化直接影 响到人的健康,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是随着四时气候 的变化而作相应改变。 素问 ?q 阴阳应象大论中说: “阴盛 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说的是阴阳的对立失调,就会导致 疾病的发生 2 。冬病夏治是我国备受推崇的中医理论精华。我们的祖先 们观察自然变化、四季的更替,通过长期总结得出四季中人 体气血运行的不同规律,并按照

4、这个变化制定了根据不同人 的人体特点来进行治疗的方法。根据这一理论,夏季阳气旺 盛,人体中阳气也达到四季中的最高峰,而慢性肺病是由于 外感邪气,受风,寒、暑、湿、燥等寒气的影响所产生的病 症,患者发作时往往痛苦不堪:咳痰不止、呼吸不畅、喉间 哮鸣有声、全身大汗淋漓、喘息无法平卧,甚至于明显发绀 或休克 . 所以在三伏天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对阳虚阴寒内盛 进行施治,可以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现代医学也证实这种 理论对哮喘病治疗痊愈极为有利。2 冬病夏治与慢性肺病的防治 冬病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症,长期反复导 致脏腑经络等系统缠绵难愈的病症。哮喘、过敏性哮喘、支 气管炎、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

5、、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这 些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3 、6 ,在医学上被称为 “冬 病”;大多数患者往往等到疾病发作时才给予治疗,这时候 病急症重,只能“急则治标” ,也就是缓解症状,没有办法 达到“治根” 的目的。 夏日是咳喘病等呼吸道疾病的缓解期, 尤其是入伏后,机体阳气最旺,体内凝寒气易解之时,人体 的经络体系处于一年中最佳的畅达状态,利用这个时机,通 过清肺洗肺,配合浓缩精华特效中药最容易吸收,使药力循 经络直达脏腑,激发人体阳气,调动人体免疫功能, 以减 轻呼吸道疾病在冬季发作的症状和病情,减少反复发作,增 进其康复,驱散年深日久的寒痰病邪,可达到“治本”的目 的4 、5 。 (1

6、) .春夏养阳正当时,治喘事半功倍;夏季 气温高,阳气最盛,经络通达,气血充沛,人体皮肤腠理完 全开泄,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使疗效到达 最 大限度的发挥,就能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 衡。(2).抗拒外邪入侵,防止咳喘加重;就体质而言,若机 体阳气衰弱,没有驱邪之力,则会错过祛寒的大好时机,再 加夏季炎热容易造成解暑过度,陈寒未去,又添新寒。 机 体被寒气侵袭必会气血凝滞,停在脏腑就会导致功能失调, 加重咳喘病情。 (3).提防咳喘潜伏期,避免反复加重;夏季 属于咳喘的缓和期,一般从表征上不易发觉,不少患者对于 轻型发作不以为 意,至认为自己已经痊愈而不加以重视。 而夏日不

7、去除积寒,秋风起,外寒复 来的时候,就会内外 交困,咳喘陈疾再次发作。 ( 4)、夏治咳喘,疗效显著花费 低;像咳喘病(中医所说的咳喘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是指临 床上所见到的哮、咳、痰、喘等症状的综合症)这样的既是 常见难治病,又属心身疾病的病症,夏季治疗可以显著地提 高临床疗效,减轻医药费用,促进康复 7 。慢性肺病属于祖国医学“咳嗽” 、“喘证”、“肺胀”等范 畴,长期临床治疗证实中医药既能缓解慢性肺病的症状,又 能增强患者体质, 减少发作次数, 阻止病情发展和反复加重, 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临床价值。3 结语 我们此次研究的慢性肺病,在现代医学中以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为主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疾病 之一。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国际间均属常见、多发病8 。1996年全球死因位次和人数的报告中占第 5位,死亡 288.8 万人。 70 年代初 64 万多人普查患病率为 3.82% 。近年来调查占 15 岁以上人群 3%。北方地区更高,死亡位次仅次于脑血管病、 癌症,位于第 3 位,其病死率的上升速度已经超过心脏痛和 中风。我国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始于 70 年代韧, 后由于各种原因有所削弱 .近年来, 在对哮喘的研究取得较大 进展之后 .一些有识之士又在呼吁应当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的研究 9 。本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 的劳动能力

9、和生活质量。同时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也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伴有一些显 著的肺外效应,这些肺外效应与患者疾病的严重性相关。肺 部病变的特点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这种气流受限通常 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 关;此研究强调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可预防和可治疗的, 目的是呈现给患者一个积极的前景;对医务人员在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制定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 有助于克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领域中的消极、悲观情 绪。当今国内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中,都还普遍强调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外效应一 -即全身效应,其中体重下 降、营养不良和骨骼

10、肌功能障碍是公认的肺外效应。此外, 指南还特别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并存疾病也很常见,应 积极识别,合并存在的疾病常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变 得复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绞痛、呼 吸道感染、骨质疏松、骨折、抑郁、糖尿病、睡眠障碍、贫血、青光眼、肺癌的危险性增加 10 。针对慢性肺病的治疗,目前国内的研究也很多,但大多 局限于戒烟、氧疗、支气管扩张剂、控制感染、祛痰药、糖 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肺减容手术及肺移植手术等一系列 现代医学的治疗,在传统中医药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 我们此次研究注重于运用传统的中医理论,以期在对慢性肺 病的发生、发展中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参考文献:

11、1 孙必强,李果丽 .浅论中医冬病夏治 J. 中国民间疗 法, 2008,4:54.2 万力生,范红霞 .冬病夏治防治哮喘的机理探讨J.中医研究, 2001,14( 1): 3.3 康健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新认识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 )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 23 (2): 6575.4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北京: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 2o02.5 李国进,王学员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 床研究概况川.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 ( 3): 496497.6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病组 .慢性阻塞 性肺病诊治指南 ( 2007 年修订版) S.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1):8177 陈璐,沈伟珍,陈中萍,等 .中医冬病夏治社区防治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研究一菜单式服务方案的可行性探 析Jl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 26 (2): 312 3148 蔡柏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武警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