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69_第1页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69_第2页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69_第3页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69_第4页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6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69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69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69a1型选择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问题:1. 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银甲丸b.仙方活命饮c.大黄牡丹汤d.五味消毒饮e.当归芍药散答案:b解析 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应清热利湿,化瘀止痛,方选仙方活命饮加薏苡仁、冬瓜仁。问题:2. 妊娠期瘀阻胎元,使用活血化瘀药的原则是a.治病与安胎并举b.衰其大半而止c.禁止使用d.病去即止e.慎用答案:b解析 妊娠期瘀阻胎元,可适当选用活血化瘀

2、药,但需严格掌握剂量,衰其大半而止。问题:3. 下列哪种情况可以诊断为月经先期a.每次月经提前3天b.每次月经提前5天c.偶见1次月经提前7天以上d.连续3次月经提前7天以上e.以上均非答案:d解析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问题:4. 妊娠腹痛的发病机制有a.气郁b.血瘀c.血虚d.虚寒e.以上均是答案:e解析 妊娠腹痛是由于胞脉胞络阻滞或失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发生的原因可有气郁、血瘀、血虚和虚寒。问题:5. 产后三急是指a.呕吐、泄泻、盗汗b.高热、昏迷、自汗c.心悸、气短、抽搐d.尿闭、便难、冷汗e.下血、腹痛、心悸答案

3、:a解析 张氏医通云:“产后诸病,惟呕吐、盗汗、泄泻为急。”问题:6. 鹅口疮由何种微生物感染所致a.抗酸杆菌b.白色念珠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志贺菌e.流感病毒答案:b解析 鹅口疮的病原体是白色念珠菌。问题:7. 治疗胎黄湿热郁蒸证首选方是a.犀角散b.栀子柏皮汤c.茵陈蒿汤d.甘露消毒丹e.茵陈五苓散答案:c解析 胎黄湿热郁蒸证治疗当清热利湿退黄,故用茵陈蒿汤加减。问题:8. 病毒性心肌炎病初风热犯心证的治法为a.清热解毒,宁心复脉b.清化湿热,宁心复脉c.益气养阴,宁心复脉d.温振心阳,宁心复脉e.豁痰化瘀,宁心通络答案:a解析 病毒性心肌炎病初风热犯心,治宜清热解毒,宁心复脉。湿热侵

4、心证治宜清热化湿,宁心复脉。气阴亏虚证治宜益气养阴,宁心复脉。心阳虚弱证治宜温振心阳,宁心复脉。痰瘀阻络证治宜豁痰化瘀,宁心通络。问题:9. 治疗慢惊风阴虚风动证的常用方剂是a.地黄饮子b.大补阴丸c.炙甘草汤d.大定风珠e.镇肝息风汤答案:d解析 慢惊风阴虚风动证治疗当育阴潜阳,滋肾养肝,故用大定风珠。问题:10. 婴幼儿腹泻湿热证的治法是a.消食导滞,和中止泻b.疏风散寒,理气化湿c.清肠解热,化湿止泻d.健脾益气,升提助运e.补脾温肾,固涩止泻答案:c解析 婴幼儿腹泻湿热证的治法是清肠解热,化湿止泻,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问题:11. “纯阳”学说是指小儿a.发育迅速b.脏腑娇嫩c.有阳无

5、阴d.阳亢阴亏e.形气未充答案:a解析 所谓“纯阳”是指小儿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的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这里的“阳”指小儿生命活力如旭日初升,蒸蒸日上。问题:12. 以下关于手足口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皮疹呈向心性分布b.疹退后在皮疹部位有色素沉着c.疱疹质地坚硬,疱浆清亮d.疹退后局部留有瘢痕e.皮疹以口腔、四肢为主,口腔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答案:e解析 手足口病皮疹呈离心性分布,疱疹质地坚硬,内有混浊液体,疹退后无瘢痕及色素沉着,口腔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问题:13. 小儿感冒每易夹惊,中医学认为是a.脾常不足b.肾常虚c.形气未充d.肝气未盛e.肺常不足答案:d解析 由于小儿神气怯弱

6、,肝气未盛,感受外邪后,热扰肝经,热盛动风,易出现夹惊的兼证。问题:14.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发热、咽峡炎b.草莓舌c.帕氏线d.环口苍白圈e.麻疹黏膜斑答案:e解析 麻疹黏膜斑是麻疹的特有体征,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帕氏线、环口苍白圈均是猩红热的临床表现。问题:15. 小儿遗尿的病机主要是a.肾气不足,膀胱虚寒b.肺脾气虚,水道失约c.心肾失交,水火不济d.肝经郁热,疏泄失司e.脾肾气虚,下元不固答案:a解析 小儿遗尿多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为多见。问题:16. 下列除哪项外,均可使用培元补肾法a.解颅b.五迟c.五软d.哮喘e.肺炎喘嗽答案:e解析 培

7、元补肾法主要适用于小儿胎禀不足,肾气虚弱及肾不纳气之证。解颅、五迟、五软均属胎禀不足,治宜培元补肾。哮喘患儿本为肺脾肾三脏不足之身体素质,反复发作又常导致肺之气阴耗伤、脾之气阳受损、肾之阴阳亏虚。所以治疗时,尤其是缓解期的治疗应重视培元补肾。而肺炎喘嗽病位主要在肺,病机主要是肺气郁闭,病证皆为实证或后期虚实夹杂之证,属于正虚邪恋,或可出现心阳虚衰、内陷厥阴等证,但皆不宜培元补肾。问题:17. 古代医家认为诊断小儿疾病最重要的是a.按诊b.望诊c.闻诊d.问诊e.切诊答案:b解析 乳婴儿不会说话,较大儿童虽会说话,但不能正确叙述自己的病情,且就诊时常吵闹啼哭,影响气息脉象,故小儿诊法既主张四诊合

8、参,又特别重视望诊。问题:18. 痄腮毒窜睾腹证的治法是a.疏风清热,散结消肿b.清肝泻火,活血止痛c.清热解毒,软坚散结d.清热解毒,息风开窍e.清肝泻火,软坚散结答案:b解析 痄腮常证一为邪犯少阳证,治以疏风清热,散结消肿;一为热毒壅盛证,治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变证一为邪陷心肝证,治以清热解毒,息风开窍;一为毒窜睾腹证,治以清肝泻火,活血止痛。问题:19. “疳者甘也”的含义是指a.病证b.病位c.病情d.病因e.症状答案:d解析 “疳者甘也”,是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另外,疳的含义中还有一个“疳者干也”,是指气液干涸,形体消瘦。前者言病因,后者言病机及主证。问题:20

9、. 除外哪一项均为小儿咳嗽的主要病因a.感受外邪b.痰热蕴肺c.痰湿蕴肺d.肺气亏虚e.肾气亏虚答案:e解析 小儿咳嗽的病变部位在肺,常涉及于脾,病理机制为肺失宣肃。其主要病因有:感受外邪、痰热蕴肺、痰湿蕴肺、肺气亏虚、肺阴亏虚。问题:21. 足之三阳经都能治疗的是a.胸部b.头面部c.四肢部d.背部e.腹部答案:b解析 足三阳经均由头面部经躯干部行至下肢,其在躯干部的分布是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其共同的循行部位是头面部。问题:22. 足三阴经从起始部至内踝上8寸段的分布是a.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b.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c.少阴在前,太阴

10、在中,厥阴在后d.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答案:a解析 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经交出厥阴之前。问题:23. 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之经是a.足厥阴肝经b.足太阳膀胱经c.手阳明大肠经d.足少阳胆经e.手少阴心经答案:c解析 手阳明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问题:24. 治疗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应首选a.四缝b.十宣c.八邪d.合谷e.曲池答案:b解析 十宣主治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手指麻木。问题:25. 按照五行生克关系,治疗胆经实证应首选a.足临泣b.足窍阴c.丘墟d.侠溪e.阳辅答案:e解

11、析 治疗实证应泻其子穴。题中诸选项均为胆经的腧穴,胆经五行属木,其子穴五行应属火,据“阴井木,阳井金”,为经穴阳辅。a2型选择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问题:1. 患儿,6岁。发病2周,全身水肿,尿少,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中气秽,甚至昏迷,舌苔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a.羚角钩藤汤b.龙胆泻肝汤c.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d.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e.真武汤答案:d解析 患儿全身水肿,当诊断为小儿水肿。水肿分为常证和变证。该病证的特征性症状为“尿少,恶心呕吐,口中气秽,甚至昏迷”,可排除变证中的水气凌心证,主要是鉴别邪陷心肝

12、证和水毒内闭证。邪陷心肝证以神志异常为主,同时可见烦躁、抽搐、眩晕、视物模糊等;水毒内闭证以尿少、恶心呕吐、口中气秽为主症。所以该病证诊断为水毒内闭证,治宜通腑降浊,解毒利尿。方用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问题:2. 患儿,6岁。2个月来胃纳不振,精神疲倦,伴有低热,遍身汗出,微恶风寒。治疗应首选a.玉屏风散b.牡蛎散c.生脉散d.黄芪桂枝五物汤e.当归六黄汤答案:d解析 患儿主症是遍身汗出2个月,诊为汗证。遍身汗出可见于营卫失调和气阴亏虚,但气阴亏虚以盗汗为主,此患儿为自汗,并无盗汗和阴虚表现,所以辨证为营卫失调。治宜调和营卫,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问题:3. 患儿昨日起流涕,咳嗽,夜间突发喘促,咳

13、痰稀白,呼气延长,喉中哮鸣,舌苔白,脉浮紧。其证候是a.热性哮喘b.风寒感冒c.风寒咳嗽d.寒性哮喘e.痰湿咳嗽答案:d解析 由题干咳喘,喉中哮鸣,辨病为哮喘,由咳痰稀白,辨证为寒性哮喘。问题:4. 患者,男。45岁。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舌苔薄白,脉弦紧。治疗除选用阿是穴、局部经穴外,还应选用的穴位是a.肾俞、关元b.阴陵泉、足三里c.大椎、曲池d.膈俞、关元e.膈俞、血海答案:a解析 由本患者的症状可以判断患者属于痹证之痛痹,治疗应用肾俞穴和关元穴。痛痹的病因是寒邪壅盛,取肾俞穴、关元穴,益火之源,振奋阳气而祛寒邪。问题:5

14、. 患者,女,40岁。呕吐清水,胃部不适,食久乃吐,喜热畏寒,身倦、便溏,小便可,舌苔白,脉迟。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a.上脘、胃俞b.肝俞、太冲c.肾俞、太溪d.胆俞、丘墟e.次谬、血海答案:a解析 由本患者的症状可知本病为呕吐之寒性呕吐。故选穴上应配胃俞穴、上脘穴等温胃散寒止吐。问题:6. 患者,男性,42岁。哮喘反复发作5年,本次发作喘促不能平卧,咳痰清稀,无汗,头痛,脉浮紧。治疗应首选a.膻中、太渊、太溪、肾俞、气海、关元b.中府、列缺、肺俞、尺泽、定喘、风门、合谷c.肺俞、风门、丰隆、太渊、曲池、天突d.天突、定喘、尺泽、膻中、足三里、太渊、丰隆e.膏肓、肾俞、太溪、丰隆、肺俞、关元

15、答案:b解析 本证为哮喘实证,为风寒外袭所致,故取肺俞、中府,俞募相配、止哮平喘;列缺为肺经的络穴;尺泽穴为肺经合穴,肃肺化痰,降逆平喘;定喘为平喘效穴。风寒外袭配风门、合谷,痰盛者配丰隆,喘甚者配天突。问题:7. 患者,男,45岁。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困难,伴腹胀痛,身热,口干口臭,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穴位是a.足三里、脾俞b.中脘、太冲c.神阙、关元d.合谷、曲池e.气海、脾俞答案:d解析 由本患者的症状可知本病为便秘之实证。故治疗应清热理气、通导肠腑,故应选用合谷和曲池。若为气秘,则配太冲、中脘,冷秘则配神阙、关元,虚秘则配足三里、脾俞、气海。问题:8.

16、患者,男,32岁。恶寒发热2天,伴咽喉肿痛,口渴,有汗,鼻塞涕浊,舌苔薄黄。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穴位是a.风门、肺俞b.外关、身柱c.曲池、中府d.阴陵泉、委中、中冲e.曲池、尺泽、鱼际答案:e解析 由本患者的症状可知本病为风热感冒,应选用肺经、大肠经上的腧穴。曲池为大肠经的合穴,尺泽穴为肺经的合穴,鱼际穴是肺经的荥穴,荥穴主身热,故应选肺经的荥穴以清热。问题:9. 患者经常不易入睡,常感精力不足,容易疲乏,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用脑稍久即感头痛、眼花。治疗应首选的腧穴是a.水沟、内关、太冲、丰隆、后溪b.照海、申脉、神门、百会、安眠、三阴交c.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d.水

17、沟、内关、大陵、神门、中冲、安眠e.印堂、鸠尾、间使、太冲、丰隆、安眠答案:b解析 该病例主症为经常不易入睡,据此可诊断为不寐。不寐的治法为舒脑宁心,安神利眠,主穴为:照海、申脉、神门、百会、安眠、三阴交。照海、申脉为八脉交会穴,分别与阴跷脉、阳跷脉相通,阴、阳跷脉主睡眠,若阳跷脉功能亢盛则失眠,故补阴泻阳使阴、阳跷脉功能协调,不眠自愈。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于脑,督脉穴百会镇静安神,舒脑安眠;安眠为治疗不寐效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调和与不寐密切相关的肝脾肾三脏。问题:10. 患者,男,30岁。口角歪向右侧,左眼不能闭合2天,左侧额纹消失,治疗应选取何经穴为主a

18、.手、足少阳经b.手、足太阴经c.手、足少阴经d.手、足厥阴经e.手、足阳明经答案:e解析 此题考点为面瘫的主治经脉。阳明经多气多血,选上、下肢阳明经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问题:11. 患者,女,52岁。家属代诉:刚才与人争吵,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见面色苍白,汗出,四肢逆冷,脉细缓。治疗应首选a.百会、神庭、印堂、太阳b.百会、囟会、水沟、承浆c.通天、四神聪、神门、液门d.水沟、百会、足三里、内关e.三阴交、合谷、神门、大陵答案:d解析 晕厥治以苏厥醒脑为主。晕厥治疗主穴:水沟、百会、内关、足三里。配穴:虚证者,加灸气海、关元;实证者,加合谷、太冲。水沟、百会为督脉穴,为醒脑开窍之要穴

19、;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可醒神宁心;足三里补益气血,使气血上奉于头以苏厥醒神。问题:12. 患者,女,21岁。食鱼虾后皮肤出现片状风团,瘙痒异常。治疗取神阙穴,所用的方法是a.针刺b.隔盐灸c.拔罐d.隔姜灸e.艾条灸答案:c解析 用闪罐法拔神阙穴,每日1次,连续治疗3次,对荨麻疹有效。问题:13. 患者胁肋部疱疹呈带状排列,疹色鲜红,灼热疼痛,口苦,心烦,舌红,脉弦数。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的配穴是a.劳宫、神门b.少府、少冲、曲池c.行间、侠溪d.内庭、隐白、血海e.内庭、阴陵泉答案:c解析 根据患者症状,可诊断为蛇串疮,蛇串疮的处方选穴为:局部阿是穴、夹脊。并可随证选穴,肝经郁火者,加行

20、间、侠溪;脾经湿热者,加阴陵泉、内庭。患者疹色鲜红,灼热疼痛,口苦,心烦,舌红,脉弦数,为肝经郁火。问题:14. 患者,女,40岁。呕吐痰涎,伴头晕,胸痞,心悸,舌苔白,脉滑。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a.列缺、尺泽b.公孙、丰隆c.曲池、外关d.风池、尺泽e.列缺、合谷答案:b解析 由本患者的症状可知本病为痰饮停蓄之呕吐。治疗上应和胃降逆,行气止呕,化痰止吐。故应加用公孙、丰隆。问题:15. 患儿,女,10岁。阵发性右上腹绞痛,伴恶心呕吐,腹部平软,用特定穴治疗,应首选a.原穴b.络穴c.背俞穴d.八会穴e.下合穴答案:e解析 下合穴的主治功能是治疗六腑病证。此患者所患疾病应与腑病相关,故应选用下合穴。b1型选择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一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透疹凉解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