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大理州平均工资增长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大理州平均工资增长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大理州平均工资增长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大理州平均工资增长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大理州平均工资增长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随着大理州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职工工资水平有了较大的上升,但是不同市、县,不同行业间、不同所有制间的工资差异比较明显,而且影响工资增长的因素也日趋复杂化。同时,工资水平对经济发展又意义重大。但国内关于大理州工资影响因素的分析有所欠缺,基于此,本论文回顾了西方经典工资决定的理论,在结合大理州的实际情况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挖掘出影响大理州职工工资增长的因素。其次,基于前述理论分析,结合大理州统计年鉴,查找反映大理州地区工资水平指标及影响大理州工资水平指标,选取了地区生产总值(GDP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等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大理州工资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找出大理州地区工资增长的影响因素

2、,并且为大理州工资政策提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工资增长 多元回归模型 西方经典工资理论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ali Prefecture, wages in the region has been greatly increased, but a different city, county, between different industries, wa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ore obvious forms of ownership, and wage growth factors are

3、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plex. Meanwhile, wag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significant. However,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factors of Dali Prefecture, has been the lack of wage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reviews the theory of Western classical wage determination, in light of the actual situat

4、ion on the basis of Dali Prefecture, theoretical analysis, dig out the impact of increases in wages Dali Prefecture factors. Secondly, based on the forego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combined with Dali State Statistical Yearbook find wage index reflects the state of the region and the impact Dali Dali

5、Prefecture wage index, select the GDP (GDP), the retail price index (RPI) and so on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Construction Dali Prefecture wage growth factors model. Identify factors Dali state area wage growth, and provide appropriate advice to Dali Prefecture wage policyKeywords: wage Growth、regres

6、sion model、Western classical theory of wages目 录第1章绪论11.1选题的背景11.2相关的文献综述21.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2第2章西方经典工资决定理论简介32. 1古典经济学工资决定理论32.1.1威廉配第维持生存工资理论32. 1.2穆勒工资基金理论32. 1. 3亚当斯密工资决定理论32. 2马克思的工资决定理论4第3章大理州职工工资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43.1多元回归模型的概述43.1.1多元回归模型的理论概述43.1.2多元回归模型的可行性概述53.2变量的选取53.3原始数据说明及处理63.4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以及相关检验73.4.1多

7、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73.4.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9第4章结论以及政策建议134.1结论134.2政策建议134.2.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34.2.2加大财政支出力度144.2.3工资应体现劳动者的价值15参考文献16致 谢17第1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大理州国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经济增速成为云南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尽管我们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大理州科技水平比较落后,各个县市发展差距比较明显,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资源耗费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在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经济总量的基础上,更应该注

8、重发展的质量以及可持续性。从1992年开始大理州地区经济总量不断增加,GDP也不断上升,但是与此同时的人均工资却缓慢增长,大理州人均GDP与人均工资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无论是增速还是增长额都里现出了明显的差距。因此,本论文希望通过对大理州职工平均工资、地区生产总值、职工人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总产值、财政支出等因素的研究,建立我国职工工资长期有效增长机制,切实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人均GDP的增加,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变动而得到相应的调整;如此一来,居民的消费才能够得到提升,生活水平才能得到质的提高。1.2相关的文献综述宋关达(1994)是较早对工资指导线进行研究的,他认为

9、年度工资指导线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在经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应保障职工实际工资水平不下降,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增长;第二,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应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增长,但增长速度不得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以免影响资本积累,阻碍经济发展;第三,职工工资总额应与GDP的增长相适应,其增长速度也应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因此,他认为影响工资的主要因素为上一年度的工资水平,当年的物价和就业水平、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GDP、社会劳动生产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平均就业人数等。刘永仁(2000)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影响工资水平的各种因素。在他看来,市场经济条件

10、下的工资水平,归根结底是山劳动力需求方与供给方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的,但供求关系并不是决定工资水平的唯一因素。他认为,除了一些诸如工会力量和政府干预等非经济因素外,维持职工及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费用、企业或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职工消费价格指数等,也会影响工资水平的变动。陈莉(2007)认为在影响工资指导水平基准线的众多因素中,最为直接的因素是职工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增长率。因此在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中,将这两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而将其他影响因素(例如本地区年度经济增长率、城镇就业状况等)作为随机变量处理;而且计量结果也显示这两个因素对工资增长率的影响显著。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2009)

11、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做的2000-2004年度1000个企业的调查问卷,选取影响劳动份额的微观层面的变量对国内工业经济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中,资本密集度,企业盈利状况和税收水平与劳动份额呈负相关,工人的谈判能力与劳动份额是正向关系。1.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拟从分析西方经典工资决定理论出发,包括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杜尔阁、大卫.李嘉图、萨伊、詹姆斯.穆勒、西尼尔、马克思等经济学家,总结出其工资决定理论的重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大理州职工工资增长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影响大理州职工工资增长影响的因素;在此理论基础下,提出影响大理州职工工资增长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然后据此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2、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实证研究法、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第2章西方经典工资决定理论简介2. 1古典经济学工资决定理论 2.1.1威廉配第维持生存工资理论威廉配第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物,他的主要贡献是在阐述了劳动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基础提出了自己的分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工业化社会中工人的工资应该等同于或略高于能维持其生存的水平,并从长期看总是稳定在这一水平上。 按照维持生存工资理论,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仅限于购买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在生产力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时候,生存工资理论有一定的解释意义,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维持生存工资理论也逐渐暴露

13、出缺陷,无法解释同一国家和地区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别。 2. 1.2穆勒工资基金理论进入19世纪中叶,威廉配第维持生存工资理论的生存工资理论日趋没落,穆勒(JohnSMill, 1806-1873)的工资基金理论开始诞生。该理论的要点是:首先,工资是由资本决定而不是生产资料。其次,在工资基金确定后,工人的工资水平就取决于工人人数的多少。工资基金决定于资本中扣除生产资料资本和利润之后的剩余。英国经济学家在19世纪中期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改。纳索 威廉西尼尔认为,短期内作为用于工资的基金都是有限度的,这种基金是资本中的一部分,其余部分要用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扩大再生产投资和支付管理费用。工资基金在所有职工

14、中进行分配,因此职工的工资总和不能超过工资基金的数量。这种理论也意味着,只有在资本增加或就业人数减少的条件下,职工的一般工资水平才有可能上升。 2. 1. 3亚当斯密工资决定理论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一书中,认为工资应该等于劳动的自然价格,也就是等于劳动力的价值。另外,斯密还提出了工资的标准,即使最低级的劳动者的工资也不能低于这一标准之下;斯密还认为,“劳动的货币价格必然受到两种情况的支配:一是对劳动的需求,二是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价格。”工资需要一定的标准,“至少需足够维持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得稍稍超过他,否则劳动者就不能养家糊口,传宗接代了。”在斯密看来,工资的标准至

15、少是维持基本的生存所需。 除此之外,法国重农派的杜尔阁( 1728- 1781 ),激进的资产阶级的代表,英国的大卫李嘉图都提出了类似工资决定于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的观点。杜尔阁认为,赤手空拳的人,除了出卖劳动之外,一无所有。工人们出卖劳动时相互竞争,而雇主则可以在许多相互竞争的工人中间,自由地选择愿意接受最低价格的工人,给他们以工作。因此,工人们为了获得工作机会,彼此都来降低自己的价格。无论什么产业中的工人,其工资只限于他们维持生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2. 2马克思的工资决定理论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工资是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是其价值的转化方式,是由生产劳动力这种特殊商

16、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与此同时,马克思还认为,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价格即工资的决定,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只有在市场规律下才能够得出决定其价格。 因此马克思认为,劳动报酬忽而提高,忽而降低,是依供求关系为转移的,依购买劳动的资本家和出卖劳动的工人之间的竞争情形为转移的。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是由劳动力的购买方即资本家,以及劳动力的提供方工人他们之间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此外,还可以看出,在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市场的这种供求平衡不是静态的平衡,均衡点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的。通过买者和卖者,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这种竞争和博弈,最终决定了工资水平的上涨和下跌,劳动力

17、市场也在这种波动中求得平衡。第3章大理州职工工资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3.1多元回归模型的概述 3.1.1多元回归模型的理论概述 在实际经济问题中,一个变量往往受到多个变量的影响。例如,家庭消费支出,除了受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外,还受诸如家庭所拥有的财富、物价水平、金融机构存款利息,甚至广告、就业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在线性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有多个。这样的模型被称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常情况下,把含有多个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写为:y= + X + X + X +u,(i=1,2,3.n)式中,x 为解释变量即自变量;为各个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y 为被解释变量,也可称为因变量;u 是随

18、机误差项,或者是扰动项、误差项;n 是数据样本数量。此外,为了使得模型的参数计算估计能具备客观良好的性质,一般都会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提出规定的假设。如果满足下述假设条件,那么就可以在模型估计计算中采用最小二乘法来进行估计。如果满足不了,则需要选择其他的数学计量模型运行参数估计。基本假定有:(1)所有观测值的随机误差项 u 应该有 0 均值和同方差;(2)不同数据样本下的随机误差项 u 之间应该是不相关,独立的;(3)同一个数据样本点下的随机误差项 u 和自变量 x 之间也应该是独立的,不相关的;(4)观测值的随机误差项 u 服从均值为0,同方差的正态分布;(5)自变量 x1,x2,x3xi 是

19、随机的,确定性的变量,相互之间是没有什么线性关系的,即任何一个解释变量都不能用另外一个解释变量去说明和线性表示。 3.1.2多元回归模型的可行性概述 线性回归研究的是一个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之间的回归问题。但是,在工资增长、经济增长的许多实际问题中,影响因变量的自变量往往不止一个,而是多个,因此需要进行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间的回归分析,即多元回归分析,而其中最为简单、常用并且具有基础性质的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许多非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都可以化为多元线性回归来解决,因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有着广泛的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任务包括:根据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的实际观测值建立因变量对多个自变量的多元线

20、性回归方程;检验、分析各个自变量对因自变量的综合线性影响的显著性;检验、分析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单纯线性影响的显著性,选择仅对因变量有显著线性影响的自变量,建立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评定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测定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偏离度等。因此本论文应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大理州平均工资增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可行的。3.2变量的选取 基于上文分析,并且结合大理州的实际情况,解释变量选取了大理州地区生产总值(GDP),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职工人数(LABOR)、财政支出(FE)、工业总产值(IG)。这些数据是根据大理州统计年鉴,收集、整理大理州近年有关工资水平的相关数据而得

21、出。1、职工平均工资水平(SALARY) 本文选取职工平均工资指数(SALARY)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间序列选择了2002年至2011年的数据。这是衡量职工工资水平的基本指标。2、 地区生产总值(GDP) 根据前文理论分析,本论文选取了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纳入解释变量。地区生产总值是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地区生产总值指数能够代表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当地的经济水平又直接影响职工的工资水平。因此,本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为解释变量。3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etail Price Index)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

22、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零售物价指数主要用来观察研究零售物价变动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为平衡市场供求、加强市场管理、控制货币发行量提供参考。说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职工工资水平的变化。因此,本文也把消费者物价指数列入解释变量。4、职工人数(LABOR)职工工资水平受到就业市场上职工人数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影响职工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职工工资水平可能会受到职工人数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职工人数纳入解释变量。时间序列选择了2002年至2011年的数据。5、财政支出(PFE)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

23、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财政支出是一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进行的再分配,属于财政资金分配的第二阶段。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职工的工资水平,因此,本文把财政支出也纳入解释变量。6、工业总产值(IG)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它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工业发展状况,从而反映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同时对职工工资增长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把财政支出也纳入解释变量。3.3原始数据说明及处理 论文中选取的六个主要经济变量数据,均是来源于大理州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以及大理州平均工资的相关期刊文献等。本论文所有数据如下表所示:表3.1与工资相关指标历年统计注:

24、根据大理州统计年鉴整理得出。其中,职工人数(LABOR)单位为万人,职工平均工资(SALRY)单位为元,地区生产总值(GDP)单位为万元,财政支出(PFE)单位为万元,工业总产值(IG)单位为万元。3.4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以及相关检验 3.4.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 本论文所建立的关于大理州平均工资水平的计量回归模型为:y=+X+X+X+X+X+u式中,y为X大理州平均工资水平(元),X为地区生产总值(万元),X为职工人数(万人),X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为财政支出,X工业总产值,u为随机误差。图3.2 各个变量散点图注:由eviews软件制成。 由上图可知,因变量和各个自变量基本呈线性关系,

25、尝试做多元回归。本论文采用eviews6.0软件对19922011年大理州的样本进行建模和运行,得到相关结果如图所示:表3.3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注:根据eviews软件运算得出。得出回归方程:Y=0.010151X-173.8557X+43.90576X+0.010897X-0.006359X-3377.726 (12.11595) (-1.316295) (1.511151) (2.428027) (-3.633282) R=0.997475 F=1106.298 DW=1.97393其中,圆弧括号内的数值代表着各个 X 自变量的 t 检验值;R2 表示整体方程的拟合优度;F 是判断线性方程

26、总体线性关系是否成立,D.W 是检验方程是否存在自相关性。3.4.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1、经济意义的检验 回归结果可知,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大理州地区生产总值增加一个单位,大理州职工工资水平相应的增长0.01015个单位;大理州地区职工人数增长一个单位,大理州职工工资水平相应的减少173.85个单位;大理州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加一个单位,大理州职工工资水平相应的增加43.91个单位;大理州财政支出增加一个单位,大理州职工工资水平相应的增加0.0109个单位;大理州工业生产总值增加一个单位,大理州职工工资水平相应的减少0.00636个单位。这些大多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意义相符合,但仍有部

27、分与现实生活经济意义不符。 2、计量经济学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 由结果可知,模型的拟合优度R=0.997475,调整后的R=0.996574,R接近1,说明在给定a=5%的水平下,这 5个自变量联合起来对 Y 有较为显著性的影响,总体解释度较高,该多元回归模型对选取的1992至2011的观测值拟合度很好。 (2)F检验 在显著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在F分布表上查自由度为k=5,n-k-1=14的临界值F(5,14)=2.96,很明显F=1106.298大于2.96,所以这四个变量联合起来对该多元回归模型有显著的影响,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立。 (3)T检验 分别针对H:=0(

28、i=1,2,3,4,5),给定一个显著性水平a=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n-k-1=14的临界值t(n-k-1)=2.145。由上表可得、所对应的t统计量绝对值分别为12.11595、1.3163、1.5112、2.42802、3.63328,其中、均大于临界值2.145,但是、小于临界值2.145,说明GDP、财政支出、工业总值对大理州平均工资水平都有显著的影响,而职工人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大理州平均工资水平影响不太显著。(4)序列相关性检验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之一是模型的随机干扰项相互独立或者不相关。如果模型的随机干扰项违背了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称为存在序列相关。本文针对此模

29、型采用了D.W.检验方法,给定a=0.05,k=5,n=20,查D.W.统计表得d=0.9,d=1.83。由上表可知D.W.=1.97393,为dD.W.IGPRE。很显然,X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拟合优度 R最高,所以把 XGDP的一元回归方程作为最初始方程。 然后依次将 X、X两个变量代入 X的一元回归方程中:1、将X(PFE)代入方程得:Y=-169+0.007509X-0.005153X (9.800069) (-1.863356) R=0.988257 F=715.3627 D.W.=0.650266 拟合优度R得到提高,FF,方程得回归系数显著,因此可以保留X这个变量。2、将X(IG)

30、代入方程得:Y=-1192+0.009403X-0.003063X (-2.37332) (12.03991) (-4.26533) R=0.993169 F=1235.875 D.W.=0.687128拟合优度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F检验中FF,T检验中tt,方程回归系数和t参数统计量均显著,因此保留X这个变量。通过上述回归模型基本排除了多重共线性问题,而且我们可以得出大理州平均工资水平Y 的最终回归方程关系式:Y=-1766.053+0.010216X+0.014472X+0.00747X(-4.785155) (17.98887) (4.45553) (-6.75537)R=0.99695

31、2 F=1744.197 D.W.=1.188778观察这个回归方程关系式,R接近1,拟合度比较好,F检验为1744.197明显大于2.96,说明这三个变量对方程有显著影响,总体回归方程良好。并且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本论文开始选定了关于大理州平均工资的五个主要影响因素,经过一系列线性回归分析后,仍然能保证方程参数统计量显著的变量只剩下GDP、财政支出、工业总值,即为对大理州平均工资水平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剩余两个变量对南昌住宅价格的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或是可由其他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反映。因此,本文认为对大理州平均工资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GDP、财政支出、工业生产总值。同时我们还可以知道在保持其他因

32、素和环境不变化的条件下,大理州GDP增长一个单位,大理州平均工资相应增长0.010216个单位,其次大理州财政支出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大理州平均工资增长0.014472个单位,大理州工业生产总值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大理州平均工资增长0.00747个单位。 第4章结论以及政策建议4.1结论 本论文根据西方经典工资决定理论并结合大理州的实际情况选取了五个指标来考察对工资增长的影响,采用大理州1992至2011的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这五个指标对工资增长的动态回归关系,具体结论如下:影响工资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以西方经典工资决定理论为基础,同时结合马克思工资理论,认为影响大理州工资增长

33、的经济因素主要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地区生产总值、职工人数、财政支出、工业总值等。根据多元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工业总值对平均工资的影响为正,这与经济理论和本文的理论分析也是相符的,但是现有的数据表明职工人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大理州平均工资的影响并不显著。 因此,从总体来说,本文所选的五个经济指标共同对工资增长影响比较显著,经过一系列的检验发现,对大理州平均工资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工业总值。这说明经济发展对工资的决定是有很大影响,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导致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直接恶化。工资增长反而受到自身刚性的影响较大,必须从影响

34、工资增长的内生经济变量着手,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政府适当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从而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4.2政策建议 根据上文结论,本文建议:以马克思的工资决定理论为指导,适当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同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渐形成大理州具有自己特色的工资增长的机制。 4.2.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工人工资增长的源动力。本文中,GDP对工资水平的增长有重要意义。因此提高GDP,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工资水平的提高有关键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不断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才能使工人分享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具体来

35、看: 第一,转变大理州经济增长方式,采用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扩大内需來拉动经济的新一轮增长。按照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实现大理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二,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培养更多的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归根结底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因此需要加大相关的科研经费的投入。最终经济的增长应依靠内需的扩大和科技的进步来推动,需要改变过去依靠低廉的工资成本来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从而实现大理州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而提高大理州工资水平。 4.2.2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由上文可知,财政支出对工资水平

36、也有重要的影响,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对工资增长至关重要。而工资增长问题关系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关系到积累和消费,效率和公平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问题,关系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所以必须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工作决定机制,以大理州市场调许为主,企业自主分配,大理州政府监督调控相配合的工资决定机制,才能形成合理的工资分配体系。因此大理州政府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减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完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力市场供求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1)转变观念、消除障碍,逐步取消劳动力自由流动限制由于大理州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了地区经

37、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大理州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产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流动;但是大理州目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劳动力流动障碍,主要是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各种福利制度,这就导致了劳动力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配置。另外,少数政府存在不正的政绩观,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外来劳动力的就业成本,促进本地人口就业,以及降低本地区用工成本,吸引外资等。这将为劳动力市场双方供需选择造成了人为的阻碍,因此各政府管理部门,应该站在劳动力市场全局的角度考虑解决办法。除此之外,也需要企业雇主减少就业歧视,社会公众的转变观念,减少对农民工等劳动力的就业歧视。(2

38、)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服务体系 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了劳动力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因此作为政府的宏观管理部门应该加强调控,努力完善大理州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 首先,应该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各地区,各层次 劳动力信息的共享机制。其次,完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人力资源服务等中介机构服务,规范职业资格鉴定,加强对违规机构乱收费等的惩处,维护正常的劳动力市场秩序,使得就业服务机构真正起到保护弱势劳动者,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劳动合同等相关服务。(3)建立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其中大理州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十分不健全,覆盖面

39、,保障程度都不高,保障标准有待提高,不利于大理州地区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发展。为了保障职工的工资以及各项福利,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建立和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重要。 首先,扩大社保的范围和覆盖面。将城镇所有就业人员逐步纳入社会保险范围,使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镇所有就业人员。要适应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参保问题,为该类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 然后,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管。完善财政和社会保险等部门间的监督机制,从整体加强对基金的宏观监管管理。从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来看,对于入市的社保基金的运作也应该加强监管,防止社保基金的亏损。 4.2.3工资应体现劳动者的价值 (1)建立

40、工资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联动机制 从前文实证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大理州职工工资的影响贡献度不高,说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工资的影响是极为有限的。但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反映的是职工基本生活费用的节约或者多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变动对职工生活成本的变化也很大,因此要建立工资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联动机制。 尽管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涨落是难以人为控制和改变的,但是通过相关的制度建设,让职工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跟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脚步,建立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工资联动机制,则是可以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建立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工资联动机制,主要是建立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最低工资的联动机制,因为商品零售价

41、格指数的变动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更大。 (2)制定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工资首先应当满足其维持自身生存及延续后代的需要,马克思在这里提到的工资其实就是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最低工资标准,充分发挥最低工资标准的宏观调控作用。第一,最低工资标准应该与大理州的平均工资挂钩,并逐步形成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第二,加大最低工资制度的宣传力度,逐步形成全民监督的机制,从而促进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效果。参考文献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38.242石晶莹.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5-713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88:744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67-3715胡雪勤.劳动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5-2656李中斌,万文海,郑文智等.劳动经济学M.2007: 202-2077林晓羽.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面板数据上的应用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 183-1878雷良桃,黎实.Panel-Data下G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