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终极整理1_第1页
工程地质终极整理1_第2页
工程地质终极整理1_第3页
工程地质终极整理1_第4页
工程地质终极整理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地质一填空:1、某矿物呈板块、黑色、珍珠光泽,一组完全解理,硬度2.53.0。该矿物可定名为黑云石2、为岩浆岩的是辉石(石英岩)3、碎屑物质被胶结以后所开成的结构称为碎屑结构4、压应力等于零时,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能力称为岩石的抗切强度5、沉积岩的不整合接触面上常常形成底砾岩,与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早.7、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岩层的走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岩层走向方位角与倾角方位角相差908、判断断层的标志是,擦痕和阶步,牵引构造,地层的重复和缺失。9、砂嘴、砂坎地形常形成于海岸带10、泥炭及淤泥质土是裂隙水形成的。11、天然地震按成因可划分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激发地震12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结构面次生结构面13、斜坡的变形方式有蠕动和松动14、下列不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岩有利于为软岩.18、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1:5001:200019、野外工程地质测绘的方法包括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布点法20工程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貌21、对地下结构物产生浮力的地下水是承压水或潜水23、外方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24、流纹状构造反映了岩浆岩的喷成相形成环境25、某矿物呈灰白色,菱面体,三组完全解理,小刀能刻划动,遇稀盐酸强烈起泡。该矿物可定名为方解石。26、沉积岩的结构可

3、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及生物结构四种类型。27、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级限抗压强度与在干燥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的比值称为岩石的软化系数.28、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承载力.29、盐渍土在浸水后强度明显降低。30、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下降32、岩层在空间的位置是由以下哪种要素确定走向、倾向、倾角。33、斜坡的破坏方式有滑坡和崩塌.34、按滑动的力学性质滑坡可分为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36、地震的发源地称为震中39、可以认为是沉积岩区别于另外两大类岩石的依据是层理构造40、未经构造变化影响的沉积岩,其原始产状应当是水平的。41、水平岩层的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4

4、2、褶皱构造中岩层的连续性未受到破坏,褶皱是岩层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43、内、外地质作用均可使岩层产生节理,由张应力形成的节理即张节理由剪应力形成的节理即剪节理44、随着距地表深度的不断加大,风化作用的程度越来越弱45冲积土是由河流的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形成的。46、淤泥质上是由湖泊的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形成的。47、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有结晶性腐蚀、分解性腐蚀和复合型腐蚀三种类型。48、边坡应力重分布所形成的结构面为节理面49岩体结构划分为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状结构和散体状结构五大类。50某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一般场地条件下所能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称为基本烈

5、度51、土洞是由潜蚀作用地质作用造成的。52、黄土经冲刷、搬运、沉积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夹有砂、砾石并具层理的黄色土状沉积物称为黄土状土。53、岩土指标的标准值是指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乘统计修正系数。56、某岩石呈灰色,可见结晶颗粒,遇稀盐酸强烈起沟,具层理构造。该岩石可定命为石灰岩57、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粘土层相比,其隔水性差。59、冲积土是河流地质作用下形成的。60、一般基岩表面的坡度越大,坡积土的稳定性就越小61、海洋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0%62、沉积岩岩层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64、角度不整合接触根据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可以判定上、

6、下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生状不一致。与不整合面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65、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67差别活断层的确凿证据是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布的地缝。68、按形成原因天然地震可划分为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激发地震69、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但烈度可有多个。70、震级是地震所释放出来能量大小的反映。72、地下洞室围岩分类中,对岩体结构进行分类的方法是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法73、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76、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吸水率77、浅海带沉积物主要是细小的碎屑沉积及生物

7、化学沉积物。78、标准贯入试验中,锤重为63.579、风化作用在地表位置最明显。80断裂后两侧岩块具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即断层。岩层断裂可以造成岩层突然中断。断层能造成岩层的重复,断层能够造成岩层缺失。81、逆断层即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82、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84、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场地烈度85、根据地质成因,结构面可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及次生结构面87、背背斜表现在核部为老地层,两翼对称出现新地层。88、强度损失率用来表征岩石的抗冻性90、衡量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指标是烈度91、膨胀土失水后体积收缩92、土洞的形成与土的

8、化学成份、土的颗粒级配情况、地下水、有关93、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两种移动、三种变形94、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个圈层96、岩石化学风化包括水化、水解、氧化、溶解作用97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岩土和水压力。98、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构造的旋转椭球体。它的外部被(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所包围,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2、某矿物呈板状,黑色,珍珠光泽,一级极完全解理,硬度2.53。该矿物可定名为(黑云母)。2某岩石呈灰白色,可见结晶颗粒,遇稀盐酸强烈起沟,具层理构造。该岩石可定命为:石灰岩2岩浆岩的结构:全晶质结构、阴晶质结构、斑状似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构。2岩浆岩的构造:块状

9、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2组成岩浆岩的矿物,根据颜色,可分为浅色矿物和深色矿物两类:浅色矿物包括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等;深色矿物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等。2常见的岩浆岩可分为:酸性岩类(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中性岩类(正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基性岩类(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和超基性岩类(橄榄岩)、。2、碎屑物质被子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碎屑结构)。2、压应力等于零时,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水平能力称为岩石的(抗切强度)。2、沉积岩的不整合接触面上常常形成底砾岩,与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早)。2变质岩的结构:

10、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2变质岩的构造:余变构造、变成构造(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块状)2变质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变质岩的构造。2主要的变质岩:片麻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石英岩、大理岩。2、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作用)。2、可以认为是沉积岩区别于另外两大类岩石的依据是(层理构造)。2、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在干燥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的值称为岩石的(软化系数)。2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吸水率。2用强度和质量损失率来表征岩石的抗冻性。2、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原始产状应是(水平的)。2、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

11、化作用、搬运作用、剥蚀作用、成岩作用。2、某矿物呈粒状,白色,断口为油脂光泽,无解理。该矿物可定名(石英)。2、常见的沉积岩包括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沉积碎屑岩)、黏土岩(泥岩、页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2.沉积岩的矿物组成:碎屑物质(如石英、长石、云母等)、黏土矿物(如高岭石、微晶高岭石、水云母等)、化学沉积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有机质及生物残骸2、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是(沉积接触)。2沉积岩的构造:层理构造(水平、单斜、交错)、层面构造、结核、生物成因构造(化石)2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砾状、砂质、粉砂质)、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2岩

12、石的地质分类即按成因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岩石的工程分类即按坚硬程度分类: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2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依据是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2.岩土的空隙包括:孔隙、裂隙、溶隙2.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重度、空隙性)、水理性质(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力学性质(变形、强度)。3、地质年代单位有(宙、代、纪、世、期)。对应的地层单位为:宇、界、系、统、阶。3节理的统计方法:裂隙走向玫瑰图,裂隙倾向玫瑰图。3、有关岩层走向的叙述是(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o、岩层的走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岩层方位角与倾向方位角相差9

13、0 o)。3关岩层空间位置用:走向、倾向、倾角表示3、下列有关断层的叙述,正确的是:断裂后两侧岩块具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即断层、岩层断裂可以造成岩层突然中断、断层能造成岩层的缺失和重复。3、判断断层的标志是(撺痕和阶步、牵引构造、地层的重复和缺失、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构造透镜体。断层岩。温泉和冷泉呈带状分布3、水平岩层的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3、有关褶皱的叙述正确的是:(褶皱构造中岩层的连续性未受到破坏、褶皱是岩层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褶皱背斜核部为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3、有关节理叙述正确的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均可使岩层产生节理、由张应力形成的节

14、理即第节理、由剪应力的节理即剪节理)。3、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数值。岩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称为岩层的倾角。3、岩层倾向与地面倾斜方向一致,当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则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3岩层倾向与地面倾斜方向相反,则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分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弯曲度3、根据两盘相对移动的特点,断层的基本类型有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正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逆断层;两盘沿断层走向相对水平移动的平移断层。断层的组合类型有阶梯状断层、地堑和地垒、叠瓦状断层等多种形式。3、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

15、、剖面图和柱状图3、背斜表现为核部为老地层,两翼对称出现新地层3.沉积岩岩层的接触关系有_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 3下列有关平行不整合接触正确叙述: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相邻的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一致、上、下两套岩层之间有沉积间断3、下列有关角度不整合接触正确叙述:根据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可以判定上、下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不一致、与不整合面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3下列有关侵入接触的叙述,正确叙述:侵入接触是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4、随着距离地表深度的不断加大,风化作用的程度(越来越弱)既在表面最明显4、坡积土是由雨

16、、雪水的地质作用形成的4洪积土是山洪急流、暴雨或骤然大量的融雪水形成搬运力很大的急流所形成的4冲积土是河流水的地质作用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的坡积、洪积物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4.浅海带沉积物主要是细小的碎屑沉积以及生物化学沉积物4、一般基岩表面的坡度越大,坡积土的稳定性就越小4、砂嘴、砂坝地形常形成于(海岸带)。4、泥炭及淤泥质土是(湖泊的地质作用)形成的。5、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有结晶性腐蚀、分解性腐蚀和复合型腐蚀三种类型。5、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三种类型。5.达西定律是在层流状态下砂土试样中获得的渗透基本规律,即土中渗流的平均渗透速度

17、与水力梯度成线性关系。5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黏土层相比,其隔水性差5地下水中含有多种气体成分,常见的有O2、N2、CO2、和H2S。5海洋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0%6边坡应力重分布所形成的结构面为(次生结构面)。6根据地质成因,结构面可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及次生结构面6根据本教材或岩土工程勘察GB500212001,岩体结构划分为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状结构和散体体状结构五大类。6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一般场地条件下所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称为(基本烈度)。6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场地烈度6衡量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指标是烈度。6下列关于

18、震级和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但烈度可有多个、震级是地震所释放出来能量大小的反映、烈度是地面建筑屋破坏程度的反映。6、(地面疏松土层出现大面积有规律分布的地裂缝)是判别活断层的确凿证据之一。6活断层是指:活断层或称活动断层是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者近期曾有过活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活断层一般是沿已有断层产生错动,它常常发生在现代构造应力场活跃进的地方,可以直接影响第四纪松散土层。6关于地震波的叙述(面波只在地表传播。6变质岩的片理面是原生结构面6、天然地震按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激发地震。6、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结构面(次生结构面)。6

19、、斜坡的变形方式有蠕动(表层蠕动和深层蠕动)和松动。6斜坡的破坏方式有:滑坡、崩塌。6、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是(可溶性岩层、水的流动性、水的溶蚀性、岩石的透水性)。6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两种移动三种变形。6.采空区地表变形分三个区:均匀下沉区(中间区)、移动区(危险变形区)、轻微变形区、6.防止地表和建筑物变形的措施:开采工艺方面的措施(减小地面下沉量、使地表下沉平缓)、建筑物设计方面的措施。7、在地下洞室的围岩分类中,RMQ是(岩体质量指标)分类法。7在地下洞室的围岩分类中,RQD是(岩石质量指标)分类法7在地下洞室的围岩分类中,对岩体结构进行分类的方法是(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法7.地下洞室位置

20、的选择主要考虑进洞山体、洞口位置和洞轴线位置的选择7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岩土和水压力7、土洞是由(潜蚀作用)地质作用造成的。7土洞的形成与土的结构、土的颗粒级配情况、地下水等有关。7围岩应力重分布是指岩土原有应力的重分布。7、顶围原有的和新生的结构面相互汇合交截构成的分离体在重力作用下与围岩母体脱离,突然塌落而终至形成塌落拱这种围岩破坏形式属于顶围悬垂与塌顶8、黄土经冲刷、搬运、沉积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夹有砂、砾石并具层理的黄色土状沉积物称为(黄土状土)。8、关于冻土的正确叙述(冻土包括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具有融陷性、冻土为四相体)8、红粘土的正确叙述(粘土是由碳酸盐类岩石经一系列地质作用

21、形成的、自地表以下,红粘土逐渐由坚硬过渡到软塑状态、红粘土中的裂隙发育)8、盐渍土具有溶陷性、膨胀性和腐蚀性。8.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底、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触变性、流变性。8膨胀土吸水后体积膨胀,失水后体积收缩。9.勘察一般分如下几个阶段:可行性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及施工勘察9、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1:5001:2000)9 回转钻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冲击钻较适用于砂土、碎石土、振动钻探一般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9、野外工程地质测绘的方法包括路线穿越法、界限追索法、布点法。9、属于工程地质场地条件:地形地貌、地层条件、地质构

22、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9标准贯入试验中,锤重为:63.5kg9、岩土指标的标准值是指(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乘统计修正系数)。9、关于标贯实验的正确叙述之一:(当触探杆长大于3米时,锤击数应进行杆长修正。9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地基土的承载力。9.十字板剪切试验是测定现场原位软粘土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高灵敏度的粘性土。二、判断: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 R)2根据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按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和软岩四大类。(W)3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W)4断层既可

23、以造成地层的重复又可以造成地层的缺失。(R)5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W)6冲积土是由河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R)7利用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但不能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W )8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节理面属于构造结构面。(W)9作用在洞室衬砌上的外水压力等于外水的全部水柱高度乘以水的重度。( W)10勘察一般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阶段。(W)1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R)2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W)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W)4与不整合接触

24、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R)5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质条件的图件。(R)6根据地面残积土的成分不可以推测出下卧基岩的总类。( W)7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完整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表面的重力水即包气带水。(W)8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场地烈度。(R)9围岩压力的大小与岩土的物理性质、岩体结构、支护结构有关,与支护时间无关。(W)10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综合分析确定。(R)1、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即矿物的解理。()2、大理石属于沉积岩。()3、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强度降低的性质即岩石的抗冻性。()4

25、、组成褶皱的岩层,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即枢纽。()5、残积土是未经搬运的,由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6、承压水的承压水位与埋藏深度一致。()7、按滑动的力学性质,滑坡可分为牵引式滑坡和推动式滑坡两种类型。()8、围岩压力的大小与岩土的物理性质、岩体结构、支护结构有关,与支护时间无关。()9、红粘土是由碳酸盐类岩石经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10、工程安全等级、场子地等级、地基等级三者中,一项为一级,其他两项为二级,则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11、根据岩体变形与时间、变形与荷载的关系曲线,可以区分岩体的稳定变形和非稳定变形,但不能区分导致岩体破坏的变形与虽然延续但不会引起岩体破坏的变

26、形。()12、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13、矿物抵抗外力研磨的能力称为矿物的硬度。()14、绿泥石只存在于变质岩中。()15、根据SiO2含量不同,岩浆岩可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和酸性岩三大类。()16、岩石的软化性可用重量损失率表征。()17、地层单位包括宇、界、系、统、阶。()18、岩层发生断裂后,两侧岩块具有明显位移的构造称为节理。()19、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即倾向。()20、单斜岩层的地层分界线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平的封闭曲线。()21、泥灰岩属于变质岩。()22、曲外力作用导致岩石成份、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23、在一定的法向荷载下,岩石沿

27、已有破裂面剪力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岩石的抗剪断强度。()24、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称为岩层的走向。()25、断层只能造成地层的缺失,不能造成地层的重复。()26、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完整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即潜水。()27、可利用RQD判断岩石的完整程度。()28、流动的水体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29、全断面开控一般适用于围岩稳定、无塌方掸石的地区。()30、静力触探适用于碎石土层。()3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32、玄武岩是岩浆岩。()33、粘土矿物是沉积岩所特有的矿物成分。()34、岩石的抗切强度是沿已有的破裂面剪切滑动时的最大

28、剪应力。()35、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则岩浆岩形成时间早于沉积岩。()36、某一褶曲,核部为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且对称分布则该褶曲为向斜褶曲。()37、放在地质图左侧的地层图例,应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38、洞室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程度,只取决于地下天然应力,重力布应力及附加应力,与岩土体的结构性质无关。()39、地下水的储藏量决定于岩土的有效空隙而不是总空隙。()40、地下水渗流导致的土体潜蚀破坏与流土破坏的机理是不同的。()41、地下洞室断面形状的选择,应考虑洞室的用途和服务年限,洞室的围岩性质、岩土体地应力的分布特征、洞室的支护或衬砌方式和材料等因素综

29、合确定。()42、矿物受外力打击后,能够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即矿物的硬度。()43、所有的央浆岩中都含有石英矿物。()44、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45、按地质成因岩石可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片麻岩三大类。()46、岩石的风化使岩石的成份发生了变化。()47、黄土都具有湿陷性。()48、勘察一般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阶段。()49、坡积土的特征是:物质大小混杂、分选性差、颗粒多带有棱角。()50、当洞室围岩很不稳定,项围塌落,侧围易滑时,可采用全断面开挖点。()51、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52、沉积岩是常温常压下,先前存在的岩石经一系列地质作用所形在的岩石。()53

30、、红柱石是变质岩特有的矿物成分。()54、根据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可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软岩、极软岩四大类。()55、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原始产状应当是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56、某套地层在地表呈现出有规律的重复,则由该套地层组成的构造是断层构造。()57、某沉积岩层的走向一定、倾向一定、倾角一定,则该岩层的空间位置一定。()58、地质图的地层图例,如果放在图的下放,应按照自左至右,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59、洪积土的特征是:物质大小混杂,分选性差,颗粒多带有棱角。()60、标准贯攻试验当触杆大于3m时,标贯锤击数需要修正。()61、节理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

31、的小型断裂构造。()2.矿物受外力打击后,能够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即矿物的硬度。(W )2、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即矿物的解理。()2、大理石属于沉积岩。()2.玄武岩是岩浆岩(R )2.所有的岩浆岩中都含有石英矿物。(W )2、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强度降低的性质即岩石的抗冻性。()2、泥灰岩属于变质岩。()2.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R)2、由外力作用导致岩石成分、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2、在改造地壳的过程中,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使得地壳表面趋于平绶。()2、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即矿物的硬度。()2.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和化合

32、物(W )。2.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矿物的硬度。P8()2.绿泥石只存在于变质岩中。()2根据SIO2含量不同,岩浆岩可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酸性岩三大类。P12()2.岩石的软化可用重量损失率表征。P24()2、碎屑结构是岩浆岩特有的结构类型。()2、岩石的抗冻性可用岩石的强度损失率或岩石的重量损失率来表示。()2.岩石的风化使岩石的成分发生了变化。(W )2.粘土矿物是沉积岩所特有的矿物成分(R )。2.岩石的抗切强度是沿已有的破裂面剪切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W )。2按地质成因岩石可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片麻岩三大类。(W )2.、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2.、

33、沉积岩是常温常压下,先前存在的岩石经一毓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2.、红柱石是变质岩特有的矿物成分。()2.、根据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要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软岩、极软岩四大类。()3、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原始产状应当是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3、某套地层在地表呈现出有规律的重复,则由该套地层组成的构造是断层构造。()3、某沉积岩层的走向一定、倾向一定、倾角一定,则该岩层的空间位置一定。()3、地质图的地层图例,如果放在图的下方,应按照自左至右,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3、在一定的法向荷载下岩石沿已有的破裂面剪切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岩石的抗剪断强度。()没.岩体受力断裂后,两

34、侧岩块没有明显位移的构造称为节理。P37()3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即时倾向。P33()3单斜岩层的地层分界线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平行的封闭曲线。P34()3、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称为岩层的走向。()3、断层只能造成地层的缺失,不能造成地层的重复。()3、与角度不整合接触面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3.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则岩浆岩形成时间早于沉积岩(W)3.放在地质图右侧的地层图例,应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R)3.某一褶曲,核部为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且对称分布则该褶曲为向斜褶曲。(W)4.地下水渗流导致的土体潜蚀破坏与流土破坏的机

35、理是不同的。(W)4、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称为冲积物。()4、组成褶皱的岩层,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即枢纽。()4、残积土是未经搬运的,由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4坡积土的特征是:物质粗细混杂,土质不均匀、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R )4、洪积土的特征是:物质大小混杂,分选性差,颗粒多带有棱角。()5、承压水的承压水位与埋藏深度一致。()5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P72-73( )5.地下水的储藏量决定于岩土的有效空隙而不是总空隙。(W)5、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完整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表面的重力水即潜水。()5、常水头试验常用于测定粘性土的渗透系数。()6可利用RQD判

36、断岩石的完整程度。()6流动的水体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6、按滑动的力学性质,滑坡可分为牵引式滑坡和推动滑坡两种类型。()6烈度是某次地震地面建筑物遭受破坏程度的反映。()7、围岩压力的大小与岩土的物理性质、岩体结构、支护结构有关,与支护时间无关。()7、全断面开挖一般适用于围岩稳定、无塌方掉石的地区。()7、土洞是由潜蚀作用形成的。()7.地下洞室断面形状的选择,应考虑洞室的用途和服务年限、洞室的围岩性质、岩土体地应力的分布特征、洞室的支护或衬砌方式和材料等因素综合确定。(R )7.洞室围岩的变形与破坏程度,只取决于地下天然应力、重分布应力及附加应力,与岩土体的结构性质无关。(W)7

37、.当洞室围岩很不稳定,顶围塌落,侧围易滑时,呆采用全断面开挖法。P130()7、根据岩体变形与时间、变形与荷载的关系曲线,可以分岩体的稳定变形和非稳定变形,但不能区分导致岩体破坏的变形与虽然延续但不会引起岩体破坏的变形。(R)8黄土都具有湿陷性。(W )8、按分级变形量,膨胀土地的胀缩等级可分为四级。()8、红粘土是由碳酸盐类岩石经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9、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地基等级三者中,一项为一级,其他两项为二级,则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9、静力触探适用于碎石土层。()9勘察一般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阶段。(R )9、勘察一般分为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队

38、段。()三简答: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2简叙各褶曲要素。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答: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是最基本的图件。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

39、图更清晰、更直观。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1.简述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其内容答: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内部能量(旋转能、动能、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内外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如太阳的辐射能、日月的引力能等为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有风化、剥蚀、搬运、

40、沉积、成岩作用。3.河流的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堆积作用和搬运作用剥蚀作用:地面流水、地下水、风等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土等的破坏过程。堆积作用:即经过一定距离的搬运以后,由于搬运介质搬运介质搬运能力的减弱、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或在生物作用下,从风和流水等介质中分离出来,形成沉积物的过程。搬运作用:剥蚀产物被流水、风等搬走离开原地,迁移到其他地方的地质作用。4.变质作用及其类型地球内力作用促进岩石发生矿物质万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四种类型接触变质作用:这指发生在侵入岩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带上,并主要由温度和挥

41、发物引起的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这是在广大范围内发生,并由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这是指原有的区域变质岩体与岩浆状的流体互相交代而形成新岩石(混合岩)的作用。动力变质作用:这是指在地壳构造变动时产生的强烈定向压力使岩石发生的变质作用,也叫碎裂变质作用。5.影响岩石工程地质的因素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岩石的地质特征,如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成因等;另一个是岩石形成后所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水的作用及风化作用等。6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环境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

42、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7.简述沉积岩的构造类型?答: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面和排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层理构造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根据层理的形态,可将层理分为:、水平层理、单斜层理、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序粒层理。、层面构造: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阳光曝晒等作用留下的痕迹、结核::结核是成分、结构、构造及颜色等与周围沉积物(岩)不同的团块体。、生物成因构造:由于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特征,而在沉积物中形成的构造称

43、为生物成因构造。8.叙述喷出相、浅成相、深成相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特征?答:喷出相:岩石多呈玻璃质,隐晶质结构,流纹状,块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浅成相:岩石多呈显晶质结构,斑状、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深成相:岩石多呈显晶质结构,块状构造。9、岩浆岩的结构类型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质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开头,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岩浆岩的结构包括: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质所组成的全晶质结构;致密状,矿物晶粒细小,肉眼和放大镜均不能分辨的隐晶质结构;由两级直径相差甚大的矿物颗粒组成的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全部为非晶质矿物所组成,均匀致密似玻璃的玻璃质结构。10、变质岩的构造类型变余构造岩石经变质

44、后仍保留有原岩部分的构造特征,这种构造称为变余构造;变成构造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新构造称为变成构造。主要有:板状构造、千枚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和块状构造等。11.简述沉积岩的成因。答:沉积岩的形成分为4个阶段1)风化、剥蚀阶段:由于地壳表面原来的各种岩石长期受自然界的风化、剥蚀,使原来坚三角的岩石逐渐破碎,形成一种新的风化产物。2)搬运阶段:岩石除一部分经风化、剥蚀后的产物残积在原地外,大多数破碎物质受流水、风、冰川和自身重力等作用,搬运到其他地方。3)沉积阶段:当搬运能力减弱或物理化学环境改变时,携带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沉积一般可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化学沉积三种。4)硬结成岩阶段

45、:最初沉积的松散物质被子后继沉积物覆盖,在上覆岩层压务和胶结物质的作用下,逐渐使用权原物质压密,孔隙减小,脱水固结或重结昌作用而成较坚硬的岩层。12在野外使用地质罗盘如何量测岩层产状?答:测量走向:罗盘长边紧贴层面,调整罗盘至水平,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即走向。测倾向:罗盘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即倾向。测倾角: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悬锤所示角度,即倾角。15褶被的类型及其特征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夫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褶被的基本类型有两种。一是背斜,为岩层向上拱起的

46、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一是向斜,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向两侧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16褶皱的野外识别对于大型褶曲构造,野外经常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进行观察。穿越法就是沿着选定的调查路线,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用穿越的方法,便于了解岩层的产状、层序及其新老关系。追索法是平行岩层走向进行观察的方法,便于查明褶曲延伸的方向及其构造变化的情况。当两翼岩层在平面上彼此平行展布时为水平褶曲,如果两翼岩层在转折端闭合或呈“S”形弯曲时,则为倾伏褶曲。17、褶皱的工程地质评价褶皱构造对工程建筑有以下

47、几方面的影响。(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18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1)地层层序律:在一个地区内,如果没有发生巨大的构造变动,沉积

48、岩层的原始产状是水平或接近水平的,而且都是先形成的在下面,后形成的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称为地层层序律,即叠置律。根据地层层序律便可将地层的先后顺序确定下来。(2)生物演化律:生物界的演化历史也是生物不断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生物演化总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利用一些演化较快存在时间短,分布较广泛,特征较明显的生物化石种或生物化合组合,作为划分相对地质年代依据。(3)岩性对比法:岩性对比法以岩石的组成、结构、构造等岩性方面的特点为对比的基础。认为在一定区域内同一时期形成的岩层,其岩性特点基本上是一致的或近似的。即只适宜一定地区。(4)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即相邻的新、

49、老两套地层产状一致,岩石性质与生物演化连续而渐变,沉积作用没有间断。平行不整合接触又叫假整合接触。指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基本相同,但两套地层之间发生了较长期的沉积间断,其间缺失了部分时代的地层。两套地层之间的界面叫做剥蚀面,又叫不整全面。界面上可能保存有风化剥蚀的痕迹,有时在界面靠近上覆岩层底面一侧还有源于下伏岩层的底砾岩。与底砾岩岩性相同的地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角度整合接触相邻的新、老地层之间缺失了部分地层,且彼此之间的产状也不相同,成角度相交。与不整合面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较晚。侵入接触岩浆侵入于先形成的岩层中形成的接触关系。侵入接触的主要标志是侵入体与其围岩之间的接触带有接触变质现象。

50、侵入体与围岩的界线常常不很规则。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侵入接触,则沉积岩形成时间较早。沉积接触沉积岩覆盖于侵入体之上,其间有剥蚀面,剥蚀面上有侵入体被风化剥蚀形成的碎屑物质。如果岩层与岩浆岩为沉积接触,则沉积岩形成较晚19利用生物演化律如何确定沉积岩的相对地质年代?答: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每一地质历史时期都有与之对应的生物种群,根据岩石中所保存的古生物化石,即可推断其所属地质历史时期,进而可判定岩层的相对新者关系(即相对地质年代)。20利用不整和接触面如何判断沉积岩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根据不整合面上的底部砾岩以及角度不整合面的产状判断;不与整合面上的底砾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

51、对较早;与角度不整合面的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晚。21节理的类型(1)按节理力学性质分类张节理其主要特征是产状不很稳定,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延展均不远;节理面粗糙不平,擦痕不发育,节理两壁裂开距离较大,且裂缝的宽度变化也较大,节理内常充填有呈脉状的方解石、石英,以及松散工已胶结的粘性土和岩屑等;张节理一般发育稀疏,节理间的距离较大,分布不均匀。剪节理剪节理和特征是产状稳定,在平面和剖面上延续均较长;节理面光滑,常具擦痕、镜面等现象,节理两壁之间紧密闭合;发育于碎屑岩中的剪节理,常切割较大的碎屑颗粒或砾石;一般发育较密,且常有等间距分布的特点;常成对出现,呈两组共轭剪节理(2)节理的几何分类

52、走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走向大致平行。倾向节理:节理走向与岩层斜交。顺层节理:节理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22阅读地质图的方法:(1)先看图和比例尺,(2)阅读图例,了解图中有哪些地质时代的岩层及其新老关系;(3)分析地形地貌,了解本区的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山川形势,地貌特征等。(4)阅读地层分布、产状及其和地形关系,分析不同地质时代的分布规律,岩性特征,及新老接触关系,了解区域地层的基本特点。(5)阅读图上有无褶皱,褶皱类型、轴部、翼部的位置;有无断层,断层性质、分布、以及断层两侧地层的特征,分析本地区地质构造形态的基本特征。(6)综合分析各种地质现象之间的关系及规律性。(7)在上述阅读分析

53、的基础上,对图幅范围内的区域地层岩性条件和地质构造特征,应结合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初步分析评价。23 断层的野外识别标志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任何线状或面状的地质体,如地层、岩脉、岩体、变岩质的相带、不整合面、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界面、褶皱的枢纽及早期形成的断层等,在平面或剖面上的突然中断、错开等不连续现象是判断断层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志。地层的重复与缺失在层状岩石分布地区,沿岩层的倾向,原来层序连续的地层发生不对称的重复或是某些层位缺失,根据这些重复、缺失以及倾向和倾角的关系,可以推断断层的类型。断层面(带)的构造特征指由于断层面两侧岩块的相互滑动和摩擦,在断层面上及其附近留下的各种证据。擦痕和阶

54、步。牵引构造象。构造透镜体。断层岩。地貌及其他标志较大的断层由于断层面直接出露,在地貌上形成陡立的峭壁,称为断层崖。温泉和冷泉呈带状分布往往也是断层存在的标志。线状分布小型侵入体也常反映断层的存在。24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降低地基岩体的强度稳定性。断层破碎带力学强度低、压缩性大,建于其上的建筑物由于地基的较大沉陷,易造成断裂或倾斜。断裂面对岩质边坡、坝基及桥基稳定常有重要影响。跨越断裂构造带的建筑物,由于断裂带及其两侧上、下盘的岩性均可能不同,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隧道工程通过断裂破碎时易了生坍塌。断裂带在新的地壳运动影响下,可能发生新的移动,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25风化作用的类型和产物在大气、水和生物活动等因素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致使岩体崩解、剥落、破碎,变成松散的碎屑性物质,这种作用称为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在地表最为明显。根据风化作用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岩石的风化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昼夜和季节的温度变化是物理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水和各种水溶液的作用下所引起的破坏作用。这种作用不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