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小学儿童认_第1页
第六章小学儿童认_第2页
第六章小学儿童认_第3页
第六章小学儿童认_第4页
第六章小学儿童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六六章章 小学儿小学儿童认童认知发知发展与认展与认 知能力的培养知能力的培养 2 第一节第一节 小学儿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 与教学与教学 3 小小学儿童的学习活动学儿童的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学习活动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 1 1、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2 2、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学习活动增强了小学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 觉性觉性 3 3、学习活动促使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学习活动促使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 4 4、学习活动促进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

2、展、学习活动促进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4 一、小一、小学儿学儿童注意的发展与教学童注意的发展与教学 (一)什么是注意?(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不仅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不仅 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而且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始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而且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始 终终 注意的两个特点:注意的两个特点: 指向性指向性 集中性集中性 (二)注意的种类(二)注意的种类 1 1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 2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 有

3、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 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儿童注意的发展(三)儿童注意的发展 注意首先是与定向反射相联系的,最初的定向反射是一种无注意首先是与定向反射相联系的,最初的定向反射是一种无 条件反射,后来由无条件的定向反射发展成为条件性的定向条件反射,后来由无条件的定向反射发展成为条件性的定向 反射。反射。 3 3岁以前儿童的注意基本是无意注意。岁以前儿童的注意基本是无意注意。 3 3岁之后儿童开始接受学前教育,有意注意就逐步出现了岁之后儿童开始

4、接受学前教育,有意注意就逐步出现了 。 进入小学之后,儿童才开始能够独立地组织和控制自己的注进入小学之后,儿童才开始能够独立地组织和控制自己的注 意意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还常会带有情绪色彩。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还常会带有情绪色彩。 7 阴国恩、沈德立等对小学生的注意进行了研究,发现:阴国恩、沈德立等对小学生的注意进行了研究,发现: 小学二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小学二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基本处于同一个水 平;平; 小学二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还处于发展初期,自觉控制小学二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还处于发展初期,自觉控制 注意的能力差,容易被其它刺激分心。无意注意在其认注意的能力

5、差,容易被其它刺激分心。无意注意在其认 识活动中仍很重要;识活动中仍很重要; 小学五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比二年级儿童有了进步;在小学五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比二年级儿童有了进步;在 其认识活动中,有意注意已逐步取代无意注意,占主导其认识活动中,有意注意已逐步取代无意注意,占主导 地位。地位。 8 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的特点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的特点与教学与教学 第第一,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一,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 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第二,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 在逐

6、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 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 第三,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第三,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 绪色彩绪色彩。 9 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 1.1. 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2.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不要由于某种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不要由于某种不 必要的教具、事物等无关问题,而把儿童的注意引向必要的教具、事物等无关问题,而把儿童的注意引向 不必要的方

7、向不必要的方向去去。(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3. 对小学低年级儿童,观察其外显行为,适时调整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儿童,观察其外显行为,适时调整教学 方法、引导方式、课堂组织。(活动过程的组织合理方法、引导方式、课堂组织。(活动过程的组织合理 有效有效) 10 (五)儿童注意品质或特性的发展(五)儿童注意品质或特性的发展 1.1.注意广度的发展注意广度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范围很窄。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范围很窄。 有研究发现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不足四个客体;有研究发现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不足四个客体; 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为5 56

8、6个客体。个客体。 一般成年人的注意广度是一般成年人的注意广度是7-87-8个点,而初中一年级学生的个点,而初中一年级学生的 注意广度就为注意广度就为6 6点,也就是说在初中时,注意广度已达到点,也就是说在初中时,注意广度已达到 成人。成人。 注意的广度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注意的广度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11 2 2. .注意稳定性的发注意稳定性的发展展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增: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增: 2 23 3岁婴儿能集中注意岁婴儿能集中注意1010分钟左右,分钟左右, 5 57 7岁岁1515分钟左右,分钟左右, 7 71010岁岁202

9、0分钟左右,分钟左右, 10101212岁岁2525分钟左右,分钟左右, 1313岁以上岁以上3030分钟。分钟。 12 影响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多种多影响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多种多样样 一是概念的难易程度;一是概念的难易程度; 二是活动形式的丰富程度;二是活动形式的丰富程度; 三是学习内容的新颖程度。三是学习内容的新颖程度。 13 3 3、注意分配与转移的发展、注意分配与转移的发展 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 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和知识技能的发展,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和知识技能的发展,小学生的注意分配能 力逐渐提高。力逐渐提高。 中高年级小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可以把注意分配在几个对象上

10、。中高年级小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可以把注意分配在几个对象上。 但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比较缓慢。 14 3 3、注意分配与转移的发展、注意分配与转移的发展 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 幼儿的注意转移能力差,年龄越小,注意转移越慢。幼儿的注意转移能力差,年龄越小,注意转移越慢。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还不强,他们还不善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还不强,他们还不善于 把注意从一种学习活动转移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上。把注意从一种学习活动转移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上。 小学中、高年级以后,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逐渐地发展小学中、高年级以后,学生的注意

11、转移能力逐渐地发展 起来。小学生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主要取决于对先起来。小学生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主要取决于对先 后两种注意对象的兴趣。后两种注意对象的兴趣。 15 4 4、儿童注意的培养、儿童注意的培养 1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 2)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3 3)丰富教学活动形式)丰富教学活动形式 4 4)培养儿童有意注意的能力)培养儿童有意注意的能力 5 5)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与需要)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与需要 6 6)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16 第三节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感知与观察小学儿童

12、的感知与观察 什么是感觉?什么是感觉? 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人脑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人脑 对直接作用于感观的刺激物的个别对直接作用于感观的刺激物的个别 属性的反映。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分类: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 感觉等)感觉等)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17 (一)视觉(一)视觉 1、基本视觉现象: (1 1)明度与视亮度)明度与视亮度 明度取决于物体照明的强度和物体明度取决于物体照明的强度和物体 表面的反射系数表面的反射系数 视亮度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视亮度取

13、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18 (2 2)视觉适应)视觉适应 暗适应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明处转入照明停止或由明处转入 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暗适应最初暗适应最初7 71010分钟内,感觉阈限分钟内,感觉阈限 骤降,感受性骤升;骤降,感受性骤升; 明适应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 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19 明适应进行很快,在明适应进行很快,在5 5分钟内,明适分钟内,明适 应全部完成。应全部完成。 明适应和暗适应研究的实践意义明适应和暗适应

14、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0 (3 3)视觉缺陷)视觉缺陷 包括色弱和色盲包括色弱和色盲 色弱者在刺激光较弱时几乎分辨不出任何颜色。在男色弱者在刺激光较弱时几乎分辨不出任何颜色。在男 人中占人中占6 6。 色盲分为全色盲和局部色盲色盲分为全色盲和局部色盲 全色盲者只能看到灰色或白色,丧失对颜色的感受性。全色盲者只能看到灰色或白色,丧失对颜色的感受性。 局部色盲者分为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局部色盲者分为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1 (4 4)视敏度)视敏度 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 的能力。医学上称之为视力。的能力。

15、医学上称之为视力。 最小间隔视敏度是视觉系统区别物体最小间隔视敏度是视觉系统区别物体 间最小间隔的能力。间最小间隔的能力。 医院常用医院常用E E型视标和蓝道环(型视标和蓝道环(C C)来)来 测量最小间隔视敏度。测量最小间隔视敏度。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2 (5 5)视觉后像)视觉后像 后像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 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 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现象。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现象。 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和负后像 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相同的,叫正后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相同的,叫正后 像,相反的,叫负后像。像,相反的,叫

16、负后像。 颜色视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颜色视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3 (6 6)闪光融合)闪光融合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 得到融合的感觉的现象。得到融合的感觉的现象。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4 2 2、小学儿童视觉的发展、小学儿童视觉的发展 (1 1)小学儿童视敏度的发展趋势)小学儿童视敏度的发展趋势 第一,第一,1010岁前儿童视敏度不断提高。岁前儿童视敏度不断提高。 第二,第二,1010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 的范围最大,远近物体都能看清。的范围最大,远近物体都能看清。 第三,第三,1010岁以后

17、,随年龄增长视力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视力 逐渐下降。逐渐下降。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5 (2 2)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儿童颜色视觉的发展: 第一,颜色的辨别能力随着年龄增第一,颜色的辨别能力随着年龄增 长而提高,并表现出初步的颜色偏长而提高,并表现出初步的颜色偏 好。好。 第二,小学儿童的颜色视觉表现出第二,小学儿童的颜色视觉表现出 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的颜色视觉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的颜色视觉 能力一般高一些;男女生对颜色有能力一般高一些;男女生对颜色有 不同的偏好。不同的偏好。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6 (二)听觉 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16 20

18、00020000赫兹。赫兹。 (低于(低于1616赫兹的振动叫次声,高于赫兹的振动叫次声,高于 2000020000赫兹的振动叫超声波。)赫兹的振动叫超声波。) 乐音和噪音(声音的振动是否具有乐音和噪音(声音的振动是否具有 周期性)周期性)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7 1 1、基本听觉现象、基本听觉现象 (1 1)音调)音调 由声波决定的听觉特性。由声波决定的听觉特性。 音乐的音调在音乐的音调在505000505000赫兹之间,赫兹之间, 言语的音调在言语的音调在30050003005000赫兹之间,赫兹之间, 人耳最敏感的区域时人耳最敏感的区域时1000400010004000赫赫 兹。

19、兹。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8 (2 2)音响)音响 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 测量音响的单位是贝尔或分贝尔。测量音响的单位是贝尔或分贝尔。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29 几种熟悉的声音强度:几种熟悉的声音强度: 喷气机(低空)喷气机(低空) 150 150(BelBel) 摇滚乐摇滚乐 140 140 (BelBel) 响雷响雷 120 120 (BelBel) 繁忙汽车道繁忙汽车道 80 80 (BelBel) 普通谈话普通谈话 60 60 (BelBel) 清静办公室清静办公室 40 40 (BelBel) 耳语耳语 20 20 (BelBel

20、) 隔音播音室隔音播音室 10 10 (BelBel)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0 2 2、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 (阅读教材(阅读教材6969页内容)页内容)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1 二、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二、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 什么是知觉?什么是知觉?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观,而在头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观,而在头 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 于感觉器官产生的。于感觉器官产生的。 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知觉以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 感觉成分的简单总和。感觉成分的

21、简单总和。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 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识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识 别和确认。别和确认。 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 (1 1)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观的)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观的 特性,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特性,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 觉,嗅知觉、味知觉等;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2 2)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 可分为空间、时间、运动知觉。可分为空间、时间、运动知觉。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3 知觉的特性 1 1、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 2 2、知觉的理解

22、性、知觉的理解性 3 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4 (一)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 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 定向等。定向等。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5 小学儿童形状知觉发展特点小学儿童形状知觉发展特点 (阅读教材(阅读教材7070页相应内容)页相应内容) 小学儿童识别几何图形的局限性:小学儿童识别几何图形的局限性: 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混淆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

23、征混淆 立体几何图形知觉水平不高立体几何图形知觉水平不高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6 1 1、形状知觉、形状知觉 哪些轮廓容易组合成图形?哪些轮廓容易组合成图形? a.a.邻近性邻近性 b.b.相似性相似性 c.c.对称性对称性 d.d.良好连接良好连接 e.e.共同命运共同命运 f.f.封闭封闭 d.d.方向方向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7 2 2、方位知觉、方位知觉 视觉的方位定向不是天生的,而是后视觉的方位定向不是天生的,而是后 天学会的天学会的(斯特拉斯佩的实验)。(斯特拉斯佩的实验)。 听觉方位定向听觉方位定向 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 头

24、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 两耳连线中点为顶点作圆锥,圆锥面两耳连线中点为顶点作圆锥,圆锥面 上各点容易混淆。上各点容易混淆。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8 (二)时间知觉的发展 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时间知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时间知 觉的发展较迟。觉的发展较迟。 即使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一分钟即使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一分钟 的估计也极不精确。一般都是估计的估计也极不精确。一般都是估计 过短。过短。 皮亚杰的皮亚杰的“蜗牛实验蜗牛实验”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39 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 1、感觉通道的性质、感觉通道的性质 听觉听觉 触觉触觉 视觉视

25、觉 2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 性质性质 3 3、人的态度和兴趣、人的态度和兴趣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40 (三)运动知觉的发展 什么是运动知觉?什么是运动知觉? 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反映在人脑中,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反映在人脑中, 为人们所觉察,就是运动知觉。为人们所觉察,就是运动知觉。 什么叫真正的知觉运动?什么叫真正的知觉运动? 物体按特定的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物体按特定的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 向另一处所作连续位移。向另一处所作连续位移。 角速度:弧度角速度:弧度/ /秒秒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41 真动现象 上阈:上阈:3535度度/ /秒,超过

26、此值为弥散性秒,超过此值为弥散性 闪烁闪烁 下阈:下阈:1 12 2分分/ /秒,低于此值为相对秒,低于此值为相对 静止静止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42 似动现象 1、动景运动 2、诱发运动 3、自主运动 4、运动后效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43 小学儿童运动知觉的发展小学儿童运动知觉的发展 大肌肉运动觉成熟较早(如走、跑、大肌肉运动觉成熟较早(如走、跑、 跳、攀登、伸展等);跳、攀登、伸展等); 小肌肉运动觉发展较迟(精细动作小肌肉运动觉发展较迟(精细动作 做不大好,握笔的手指、手腕僵硬,做不大好,握笔的手指、手腕僵硬, 字迹歪扭,结构不当,用力不均字迹歪扭,结构不当,用力不均 匀)

27、;匀); 注意对儿童进行训练。注意对儿童进行训练。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44 什么是观察力?什么是观察力? 请观察下图请观察下图 观察有几个人观察有几个人? 如果你能发现如果你能发现6 6个人,个人, 说明你的观察力是说明你的观察力是 一般的人。一般的人。 如果你能发现如果你能发现7 7个人,个人, 说明你的观察力超说明你的观察力超 过一般的人。过一般的人。 如果你能发现如果你能发现8 8个人,个人, 说明你的观察力非说明你的观察力非 常强。祝贺你!常强。祝贺你! 如果你能发现如果你能发现9 9个人,个人, 说明你具有超群的说明你具有超群的 观察能力,富有创观察能力,富有创 造性,值得庆

28、祝造性,值得庆祝 观观 察察 有有 几几 匹匹 马?马?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47 三、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三、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有观察力的人善于发现对象本质的、有观察力的人善于发现对象本质的、 典型的却不太显著的特征。典型的却不太显著的特征。 观察能力是小学儿童智力的重要组成观察能力是小学儿童智力的重要组成 部分。部分。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48 (一)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阶段(一)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阶段 1 1、认识、认识“个别对象个别对象”阶段阶段 2 2、认识、认识“空间对象空间对象”阶段阶段 3

29、3、认识、认识“因果联系因果联系”阶段阶段 4 4、认识、认识“对象总体对象总体”阶段阶段 小学低年级儿童大部分处于认识小学低年级儿童大部分处于认识2 2、3 3 阶段,中年级处于第阶段,中年级处于第3 3阶段,高年级处阶段,高年级处 于第于第4 4阶段。阶段。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49 (二)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发展特点 1 1、观察的目的性方面、观察的目的性方面 从观察的目的性上看。从观察的目的性上看。 初入学的儿童,观察的目的性较低。初入学的儿童,观察的目的性较低。 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即使对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即使对 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

30、好地排除干扰,集中注意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集中注意 观察的目的。观察的目的。 他们的知觉主要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所他们的知觉主要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所 决定。决定。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50 2 2、观察的顺序性方面、观察的顺序性方面 从观察的顺序性看。从观察的顺序性看。 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常常东看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常常东看 一下西看一下,看到哪里算哪里。一下西看一下,看到哪里算哪里。 中、高年级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发展,一中、高年级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发展,一 般能做系统观察,而且在表述观察的情况前,般能做系统观察,

31、而且在表述观察的情况前, 往往能先想一下再做表述,即把观察到的点滴往往能先想一下再做表述,即把观察到的点滴 材料进行加工,使观察内容更加系统化。材料进行加工,使观察内容更加系统化。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51 3 3、观察的精确性方面、观察的精确性方面 从观察的精确性看。从观察的精确性看。 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常笼统、模糊,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常笼统、模糊, 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 对事物间细微的差别难以觉察,不能表述。对事物间细微的差别难以觉察,不能表述。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52 4 4

32、、观察的深刻性方面、观察的深刻性方面 从观察的深刻性看。从观察的深刻性看。 低年级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做出概括,他们低年级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做出概括,他们 往往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而看往往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而看 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义的本不到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义的本 质特征。质特征。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53 比奈等人认为儿童观察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比奈等人认为儿童观察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 列举阶段(列举阶段(3 36 6岁);岁); 描述对象阶段(描述对象阶段(7 71414岁);

33、岁); 解释对象阶段(解释对象阶段(1515岁以后)。岁以后)。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54 丁祖荫等对此做了验证研究,提出儿童图画认识能力丁祖荫等对此做了验证研究,提出儿童图画认识能力 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认识认识“个别对象个别对象”阶段。只有对图画中各个事物孤立零碎的知觉,阶段。只有对图画中各个事物孤立零碎的知觉, 不能把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不能把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 认识认识“空间关系空间关系”阶段。只能直接感知到各事物之间的外表的、空阶段。只能直接感知到各事物之间的外表的、空 间位置的联系,不能看到其中的内部联系;间位置的联系,不能看到其中的内部联系; 认识认

34、识“因果关系因果关系”阶段。观察各事物之间的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阶段。观察各事物之间的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 联系;联系; 认识认识“对象总体对象总体”阶段。观察到图画中事物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阶段。观察到图画中事物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 的主题。的主题。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55 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 首先,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是有利于儿童观察力的首先,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是有利于儿童观察力的 培养的;培养的; 其次,要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其次,要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同时,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既要同中求异,也要异中同时,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既要

35、同中求异,也要异中 求同。求同。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56 例如:通过绘画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例如:通过绘画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1 1)引导孩子用)引导孩子用“心心”进行观察。进行观察。 2 2)抓住被观察物的大致轮廓和突出的特征。学会在)抓住被观察物的大致轮廓和突出的特征。学会在 观察中抓住重点,抓住有代表性的特征。观察中抓住重点,抓住有代表性的特征。 3 3)恰当的语言提醒是不能缺少的。)恰当的语言提醒是不能缺少的。 4 4)运用观察)运用观察绘画绘画再观察再观察再绘画的方法再绘画的方法 指导儿童画画的经验。指导儿童画画的经验。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57 第四节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

36、记忆小学儿童的记忆 什么是记忆?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的事物的反应,记忆是人脑对经历的事物的反应, 它由识记、保持、再现(回忆或再它由识记、保持、再现(回忆或再 认)三个环节构成。认)三个环节构成。 记忆的分类: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 形象、语词逻辑、情绪、运动记忆形象、语词逻辑、情绪、运动记忆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58 根据记忆是否与特定的时空分类有根据记忆是否与特定的时空分类有 关分类:关分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根据记忆有无特定的目的和专门的根据记忆有无特定的目的和专门的 方法划分:方法划分: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无意记

37、忆和有意记忆 根据主要保持时间和容量大小划分:根据主要保持时间和容量大小划分: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59 瞬时记忆 什么是瞬时记忆?什么是瞬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 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 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具有鲜明形象性,有相当大瞬时记忆具有鲜明形象性,有相当大 的容量,保存时间是的容量,保存时间是0.250.25秒到秒到2 2秒。秒。 进一步受到注意则进入短时记忆。进一步受到注意则进入短时记忆。

38、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60 短时记忆 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是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是2 2秒到秒到1 1分分 钟。钟。 瞬时记忆被有选择的注意内容进入短时记忆系统。瞬时记忆被有选择的注意内容进入短时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内容多以声音形式存储,也能够以图像存储。短时记忆内容多以声音形式存储,也能够以图像存储。 有时也被称为工作记忆。有时也被称为工作记忆。 “狄姆狄姆”(吉姆),(吉姆),soupsoup汤料(汤料(soapsoap) 短时记忆容易被干扰。短时记忆容易被干扰。(电话号码)(电话号码)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61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短时记忆容

39、量有限(小测验)(小测验) 7 1 9 8 3 5 4 2 9 1 6 4 3 2 8 7 37 1 9 8 3 5 4 2 9 1 6 4 3 2 8 7 3 正常短时记忆容量为正常短时记忆容量为7 72 2个板块。个板块。 短时记忆的编码短时记忆的编码(小测验)(小测验) TVI BMU SAY MC AMBATVI BMU SAY MC AMBA TV IBM USA YMCA MBATV IBM USA YMCA MBA 组块化是对信息进行调整或重新组组块化是对信息进行调整或重新组 织,织,7 7个内容变为个内容变为7 7堆组合的内容。堆组合的内容。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62 保

40、持性复述能帮助把短时记忆的内容保持性复述能帮助把短时记忆的内容 送入长时记忆系统。在无复述的送入长时记忆系统。在无复述的1818秒秒 钟后,短时记忆内容很可能永远消失。钟后,短时记忆内容很可能永远消失。 (记姓名的技巧)(记姓名的技巧) 整合性复述能帮助我们建立永久性记整合性复述能帮助我们建立永久性记 忆。就是在重复的过程中把新的信息忆。就是在重复的过程中把新的信息 与已有的记忆和知识整合起来。与已有的记忆和知识整合起来。(阅(阅 读书本的分析、消化性思考)读书本的分析、消化性思考)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63 长时记忆 什么叫长时记忆?什么叫长时记忆? 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信息经

41、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 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 来。来。 保存时间长,从保存时间长,从1 1分钟以上到许多分钟以上到许多 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64 一、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一、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 (一)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一)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 主转化主转化 (二)由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二)由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 主转化主转化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都随年龄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都随年龄 增长而提高增长而提高 意义识记的保持量总高于机械识记意义识记的保持量总高于机械识记 第三章

42、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65 保 持 什么是保持?什么是保持? 保持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保持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 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 等,以一定的形式存储在人们头脑等,以一定的形式存储在人们头脑 中的过程。中的过程。 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保持阶段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保持阶段 存储的经验会发生量和质的变化。存储的经验会发生量和质的变化。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66 量方面的变化:量方面的变化: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 迁移而逐渐下降迁移而逐渐下降 质方面的变化:质方面的变化: 1 1、内容简略和概括、内容简略和概括 2 2、内

43、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 3 3、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 突出突出 (卡密克实验)(卡密克实验)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67 二、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二、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 (一)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类型发展(一)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类型发展 到抽象类型到抽象类型 1 1、具体材料的保持优于抽象材料阅读、具体材料的保持优于抽象材料阅读 2 2、具体材料和抽象材料保持的区别随、具体材料和抽象材料保持的区别随 年龄增长逐渐缩小年龄增长逐渐缩小 (二)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二)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 (三)逐渐使用复述策

44、略来保持信息(三)逐渐使用复述策略来保持信息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68 再 现 什么是再现?什么是再现? 再现是从记忆库中提取信息的再现是从记忆库中提取信息的 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 阶段。阶段。 再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再再现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再 认和回忆。认和回忆。 课堂小测验 现在请你来记忆下面的词表。你只能读一现在请你来记忆下面的词表。你只能读一 遍。之后,请你回忆说出你记住了哪些词。遍。之后,请你回忆说出你记住了哪些词。 面包面包 苹果苹果 苏打苏打 火腿火腿 糖果糖果 西红柿西红柿 大蒜大蒜 生菜生菜 小甜饼小甜饼 米饭米饭 莴苣莴苣 甜菜甜菜 芥

45、末芥末 奶酪奶酪 橘子橘子 冰激凌冰激凌 脆饼脆饼 面粉面粉 鸡蛋鸡蛋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70 现在请说出你记住的词语。现在请说出你记住的词语。 再请你判断,下面这些词语,哪些是你再请你判断,下面这些词语,哪些是你 刚刚记忆过的,哪些是新词语。刚刚记忆过的,哪些是新词语。 衣服衣服 玩具玩具 芥末芥末 冰激凌冰激凌 国家国家 莴苣莴苣 生菜生菜 筷子筷子 凉鞋凉鞋 黄瓜黄瓜 下面再请你判断另一组词语,哪些是前下面再请你判断另一组词语,哪些是前 面记忆过的,哪些是新词语。面记忆过的,哪些是新词语。 蛋糕蛋糕 面粉面粉 奶油奶油 米饭米饭 牛奶牛奶 酪饼酪饼 火腿肠火腿肠 第三章 小学儿童

46、认知的发展71 现在请检查你的记忆成绩 面包面包 苹果苹果 苏打苏打 火腿火腿 糖果糖果 西红柿西红柿 大蒜大蒜 生菜生菜 小甜饼小甜饼 米饭米饭 莴苣莴苣 甜菜甜菜 芥末芥末 奶酪奶酪 橘子橘子 冰激凌冰激凌 脆饼脆饼 面粉面粉 鸡蛋鸡蛋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72 再 认 什么是再认?什么是再认?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 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 认识的心理过程。认识的心理过程。 再认的成绩通常优于回忆。再认的成绩通常优于回忆。 再认记忆测验显示,人对图片、相片再认记忆测验显示,人对图片、相片 或者其他视

47、觉输入的信息保持得相当或者其他视觉输入的信息保持得相当 精确。精确。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73 影响再认的因素 1 1、再认依赖于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再认依赖于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2 2、再认依赖于时间间隔、再认依赖于时间间隔 3 3、再认依赖于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再认依赖于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4 4、再认依赖于个体的期待、再认依赖于个体的期待 5 5、再认依赖于个性特征、再认依赖于个性特征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74 回忆 什么是回忆?什么是回忆? 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 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回忆的分类:回

48、忆的分类: 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 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75 回忆的策略和条件 1 1、联想是回忆的基础、联想是回忆的基础 2 2、定势和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定势和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 和效果和效果 3 3、双重提取、寻找关键支点、双重提取、寻找关键支点 4 4、暗示回忆和再认有助于信息的提、暗示回忆和再认有助于信息的提 取取 5 5、与干扰做斗争、与干扰做斗争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76 遗 忘 记忆最大的变化就是遗忘。记忆最大的变化就是遗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材料(学习材料 为无意音节)为无意音节)

49、 无意音节学习后遗忘曲线开始迅速无意音节学习后遗忘曲线开始迅速 下降,然后逐渐缓慢下来。下降,然后逐渐缓慢下来。 有意义内容不像无意义音节遗忘那有意义内容不像无意义音节遗忘那 么快,语义记忆和内隐记忆一般不么快,语义记忆和内隐记忆一般不 会遗忘。会遗忘。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77 影响遗忘的因素 1 1、时间、时间 2 2、识记材料的性质、数量、识记材料的性质、数量 3 3、学习程度、学习程度 4 4、识记材料系列位置、识记材料系列位置 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 5 5、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的态度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78 三、小学儿童回忆的特点 (一)从不会搜索和追忆

50、向开始(一)从不会搜索和追忆向开始 会搜索和追忆发展会搜索和追忆发展 (二)从不会评价自己的回忆向(二)从不会评价自己的回忆向 学会自我评价发展学会自我评价发展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79 四、小学儿童元记忆的特点四、小学儿童元记忆的特点 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认识元记忆是人们对自己记忆过程的认识 和监控和监控 (一)小学儿童关于记忆的知识(一)小学儿童关于记忆的知识 包括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有包括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有 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和有关记忆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和有关记忆 策略方面的知识。策略方面的知识。 ( (二二) )小学儿童的记忆监控小学儿童的记忆监控 第三章

51、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80 五、教学过程中儿童记忆的培养和促进五、教学过程中儿童记忆的培养和促进 方法(一)有的放矢方法(一)有的放矢明确近期记忆目标明确近期记忆目标 方法(二)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方法(二)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 方法(三)利用直观形象进行记忆方法(三)利用直观形象进行记忆 方法(四)精选记忆法方法(四)精选记忆法 方法(五)联想法记忆方法(五)联想法记忆 方法(六)多通道记忆法方法(六)多通道记忆法 方法(七)分类记忆法方法(七)分类记忆法 方法(八)谐音记忆法方法(八)谐音记忆法 方法(九)口诀记忆法方法(九)口诀记忆法 方法(十)串词法记忆方法(十)串词法记忆 第三章 小学

52、儿童认知的发展81 第五节第五节 小学儿童的思维小学儿童的思维 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具体性(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具体性 (二)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转折期(二)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转折期 (三)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三)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82 二、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二、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 儿童在概念的掌握上表现为三级水平儿童在概念的掌握上表现为三级水平 第一级:用第一级:用“具体实例具体实例”和和“直观直观 特征特征”来解释概念。来解释概念。 第二级:用第二级:用“重要属性重要属性”和和“实际实际 功用功用”来解释概念。来解释概念。 第三级:用第三级:用“种属关系种属关系”和和“正确正确 定义定义”来解释概念。来解释概念。 第三章 小学儿童认知的发展83 皇帝:皇帝:“秦始皇秦始皇”“封建社会封建社会 欺压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