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小学小学 语文第七语文第七册册7 7单元教材介绍单元教材介绍琉璃河中心小学孔祥娇房山教师进修学校郑秀红2007-10-20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精读课文: 2525给予树给予树 2626咱俩的秘密咱俩的秘密 2727卖木雕的少年卖木雕的少年 略读课文:略读课文: 2828* *想别人没想到的想别人没想到的 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7 7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这一单元,要使学生懂得要尊重、教学这一单元,要使学生懂得要尊重、同情和关爱别人,懂得解决同一问题,可以同情和关爱别人,懂得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学
2、习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同有不同的方法,学习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同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继续练习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继续练习把课文分成几部分,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把课文分成几部分,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习作。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习作。单元教学重点单元教学重点、继续、继续继续练习把课文分成几部分,揣摩文章的表达继续练习把课文分成几部分,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顺序。、能够潜心默读,边读边思考,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能够潜心默读,边读边思考,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够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能够抓住重点词句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难点单元教学难点学习把课文分成几部分。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把课文分成几部分。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中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中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的作用。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525给予树给予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学会本课学会本课1414个生字个生字( (其中一个多音字)及新词,认读其中一个多音字)及新词,认读2 2个字。个字。 2.2.能说出课文的大意。能说出课文的大意。 3.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联系上下文,分析母亲心情通过联系上下文,分析
4、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525给予树给予树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 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段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段的意思。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2 课时课时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525给予树给予树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认读本课认读本课1414个生字个生字( (其中一个多音字)、新词及认读其中一个多音字)、新词及认读2 2个字。个字。 2.2.能说出课
5、文的大意。能说出课文的大意。 3.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联系上下文,分析母亲心情的通过联系上下文,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525给予树给予树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 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段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结尾段的意思。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525给予树给予树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1. 1.创设情境,导入
6、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1)简单介绍故事情节。)简单介绍故事情节。 同学们同学们, ,知道知道1212月月2525日是什么日子吗日是什么日子吗?(?(圣诞节圣诞节) )是的是的, ,圣诞节是是西方圣诞节是是西方国家最为隆重的节日了。在圣诞节前夕,很多人都会到商场里为自己的家国家最为隆重的节日了。在圣诞节前夕,很多人都会到商场里为自己的家人选择最好的礼物,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在一家商场里有这样一棵与众不人选择最好的礼物,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在一家商场里有这样一棵与众不同的圣诞树,在一个难忘的圣诞之夜同的圣诞树,在一个难忘的圣诞之夜, ,这棵圣诞树把两个素不相识的小女这棵圣诞树把两个素不相识
7、的小女孩连在了一起孩连在了一起, ,因此得名因此得名“给予树给予树”。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第。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525课课给给予树予树,了解在这棵树下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了解在这棵树下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2 2)课题导入。)课题导入。 看到看到给予树给予树,你有什么疑问?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疑问?想知道什么?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525给予树给予树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2. 2.初读课文初读课文,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思考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 训练时应注意训练时应注意: : (1) (1)引导学生掌握规律。在学生充分
8、练习的基础上,启引导学生掌握规律。在学生充分练习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把握叙事文章的主要意思,归纳出叙事的发学生思考怎样把握叙事文章的主要意思,归纳出叙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然后,按照规律巩固练习。按照规律巩固练习。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525给予树给予树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2) (2)鼓励学生求异表达。鼓励学生求异表达。 由于本课是以母亲的角度写金吉娅,应引由于本课是以母亲的角度写金吉娅,应引导学生以金吉娅或母亲的思路说课文大意。导学生以金吉娅或母亲的思路说课文大意。 (3)(3)可出示填空的方式
9、引导学生掌握概括文章可出示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大意的方法。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525给予树给予树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3. 3.抓住母亲心情变化及原因这条主线,引导学生理抓住母亲心情变化及原因这条主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解课文。 (1)(1)默读课文,找出默读课文,找出“我我”心情变化的词语(担心、心情变化的词语(担心、生气、激动)。生气、激动)。 (2 2)抓住)抓住“我我”心情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心情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说“我我”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起学生
10、共鸣。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525给予树给予树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3) (3)结合课后练习结合课后练习2 2填空,引导学生分析结尾段中两填空,引导学生分析结尾段中两句话的因果关系,抓住句话的因果关系,抓住“不但不但还还以及以及”,联系上下文,体会母亲激动地拥抱着金吉娅的三点原因。联系上下文,体会母亲激动地拥抱着金吉娅的三点原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畅谈对金吉娅的认识,不必苛求学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畅谈对金吉娅的认识,不必苛求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金吉娅。生全面深刻地认识金吉娅。 洋娃娃洋娃娃 棒棒糖棒棒糖 行为行为 语言语言 神态神态 (4)(4)有感情地
11、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525给予树给予树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4. 4.渗透写作方法渗透写作方法. . (1) (1)事情的发展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 (2)(2)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地点. . 5. 5.精读本课与阅读精读本课与阅读语文读本语文读本相结合。相结合。 自学提纲:自学提纲: (1 1)说说)说说愿望愿望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2)你们会被谁的美好行为打动?为什么?有什么新)你们会被谁的美好行为打动?为什么?有什么新的体会?的体会? (3 3)写出你的感受?)写出你的感受?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525给予树给予树 (第二课时)
1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采用多种形式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采用多种形式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3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4交流对交流对愿望愿望一文的读书体会。一文的读书体会。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1313麻雀麻雀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形式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采用多种形式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交流对交流对愿望愿望一文的读书体会。一文的读书体会。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2525给予树给予树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1.1.通过多种形式复习巩固生字新词,使学生学会运用。通过多种形式复习巩固生
13、字新词,使学生学会运用。指导书写(指导书写(诞诞) 巩固记字方法(巩固记字方法(熟字加一部分熟字加一部分) 多音字组词等多音字组词等2.2.按自学提示汇报对按自学提示汇报对愿望愿望一文的读书体会。一文的读书体会。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626咱俩的秘密咱俩的秘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运用多种方法学会本课运用多种方法学会本课8 8个生字,认读个生字,认读3 3个字。个字。 2.2.继续练习默读。能围绕课题质疑,从文中找出答案。继续练习默读。能围绕课题质疑,从文中找出答案。 3.3.练习将课文分成几部分。练习将课文分成几部分。 4.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5.在理解课
14、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写读后感并交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写读后感并交流。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626咱俩的秘密咱俩的秘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体会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及体会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及“我我”对孩子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的尊重与关爱。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练习写读后感。练习写读后感。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2 课时课时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626咱俩的秘密咱俩的秘密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了解课文内容,练习将课文分成几部分。了解课文内容,练习将课文分成几部分。 2.2.继续练习默读。能围绕课题质疑,从问中找出答案。继续练习默读。能围绕课题质
15、疑,从问中找出答案。 3.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626咱俩的秘密咱俩的秘密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体会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及体会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及“我我”对孩子的尊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重与关爱。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将课文分成几部分。将课文分成几部分。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626咱俩的秘密(第一课时)咱俩的秘密(第一课时)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1. 1.倡导学生质疑问难。倡导学生质疑问难。 目的:目的: (1 1)为了整体把握课文。)为了整体把握课文。 (2 2)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3 3)培养创新
16、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626咱俩的秘密(第一课时)咱俩的秘密(第一课时) 训练时注意:训练时注意: (1 1)在充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基础上,探索围绕课文)在充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基础上,探索围绕课文质疑的方法,学会质疑的方法,学会“问问”。可将学生的疑问板书,加以归。可将学生的疑问板书,加以归类梳理,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类梳理,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边思考,找出答案,)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边思考,找出答案,口述表达。口述表达。 (3 3)总结围绕课文质疑的规律。)总结围绕课文质疑的规律。 如:抓住课文中的词语质疑;寻着谁或什么如
17、:抓住课文中的词语质疑;寻着谁或什么怎么怎么样样为什么的思路质疑;按照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为什么的思路质疑;按照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思路质疑等等。结果的思路质疑等等。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626咱俩的秘密(第一课时)咱俩的秘密(第一课时) 2. 2.注重把课文分成几部分的练习。注重把课文分成几部分的练习。 可采用以下步骤:可采用以下步骤: (1 1)通读全文。)通读全文。 (2 2)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 3)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一个意思,加以合并。)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一个意思,加以合并。 (4 4)思考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思考全文
18、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 ,体会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体会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及心灵及“我我”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626咱俩的秘密咱俩的秘密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采用多种形式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采用多种形式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2.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写读后感并交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写读后感并交流。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626咱俩的秘密咱俩的秘密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采用
19、多种形式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采用多种形式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写读后感并交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写读后感并交流。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626咱俩的秘密(第二课时)咱俩的秘密(第二课时)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指导写读后感。指导写读后感。 (1 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解疑)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解疑师生俩为什么要保守师生俩为什么要保守秘密秘密进行。进行。 (2 2)启发学生广开思路,多角度谈感受。)启发学生广开思路,多角度谈感受。 如:感受小男孩勤俭节约的品格、体贴年迈奶奶的美好心如:感受小男孩勤俭节约的品格、体贴年迈奶奶的美好心
20、灵、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态度;感受灵、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态度;感受“我我”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教师善于激励、师生的和谐关系等。教师善于激励、师生的和谐关系等。 (3 3) 指导怎样写感受。指导怎样写感受。 先放手让学生写感受,再有针对性地指导。写感受应集中,先放手让学生写感受,再有针对性地指导。写感受应集中,不要面面俱到;应联系课文内容,以感为主,可联系个人实际,不要面面俱到;应联系课文内容,以感为主,可联系个人实际,抒发真情实感。抒发真情实感。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727卖木雕的少年卖木雕的少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学会本课学会本课13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个生字及
21、新词,认读4 4个字。个字。 2.2.积累词语。积累词语。 3.3.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 4.4.分角色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5.5.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民的友谊。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727卖木雕的少年卖木雕的少年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2 课时课时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727卖木雕的少年(第一课时
22、卖木雕的少年(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 2.2.分角色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3.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民的友谊。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727卖木雕的少年卖木雕的少年(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 ,分角色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感谢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感谢非洲人民
23、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727卖木雕的少年卖木雕的少年(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1. 1.帮助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可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可启发学生思考: 课文是围绕什么内容叙述的?课文是围绕什么内容叙述的? 围绕木雕的买卖是怎样展开的?围绕木雕的买卖是怎样展开的? 想买木雕(想买木雕(12)-选木雕(选木雕(3)-放弃买木雕(放弃买木雕(49)-送木送木雕(雕(1014)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727卖木雕的少年卖木雕的少年(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 2. 2.在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上下功夫。在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上下功夫。 3.3.引导学
24、生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引导学生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理解理解“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时,可采用以下方法: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 1)介绍背景。)介绍背景。 学生在阅读中会出现疑问: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学生在阅读中会出现疑问: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会那么熟悉中国人?为什么单单说年为什么会那么熟悉中国人?为什么单单说“中国人是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朋友”呢?这与课文的写作背景有关。在教学中呢?这与课文的写作背景有关。在教学中可适时结合课外查找的资料解疑。可适时结合课外查找的资料解疑。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727卖木雕的少年卖木雕的少年( (第一
25、课时第一课时) ) 作者游览的非洲国家是赞比亚,莫西奥图尼亚大瀑作者游览的非洲国家是赞比亚,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中国曾经在布位于赞比亚境内,中国曾经在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援助建设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给非洲人民留下了良了坦赞铁路,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给非洲人民留下了良好印象,深入人心。好印象,深入人心。(2 2)师生对话,深入理解。)师生对话,深入理解。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727卖木雕的少年卖木雕的少年(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 2 2积累成语。积累成语。 3 3分角色朗读课文
26、。分角色朗读课文。 4 4交流资料。交流资料。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727卖木雕的少年卖木雕的少年(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2.2.积累成语。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进一步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中国人民的友谊。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727卖木雕的少年卖木雕的少年(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1. 1.通过多种形式复习巩固生字新词,使学生学会运用通过多种形式复习巩固生字新词,使学生学会运用 熟字加一部分识字熟字加一部分
27、识字 偏旁表义识字偏旁表义识字 指导难字书写指导难字书写2 2. .重视积累成语。重视积累成语。 本课四字成语较多,不但要注意让学生熟记积累,还可本课四字成语较多,不但要注意让学生熟记积累,还可以让学生练习使用。以让学生练习使用。 可采用以下步骤:可采用以下步骤: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727卖木雕的少年卖木雕的少年(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1 1)找成语。找成语。仿照例词找成语,摘抄下来,查成语词典仿照例词找成语,摘抄下来,查成语词典进行验证。进行验证。 (2 2)了解意思。了解意思。结合上下文、出示图片理解、查成语词结合上下文、出示图片理解、查成语词典等方法。典等方
28、法。 (3 3)运用词语。运用词语。可设计填空方式,学生试着运用。可设计填空方式,学生试着运用。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828* *想别人没想到的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认读认读4 4个字。个字。 2.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3.在讨论中,感受并学习小徒弟在讨论中,感受并学习小徒弟“想别人没想到的想别人没想到的”的思维方法。的思维方法。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828* *想别人没想到的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理
29、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1 课时课时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828* *想别人没想到的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1.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可从类似的民间故事入手,或营造一个相同或类似可从类似的民间故事入手,或营造一个相同或类似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828* *想别人没想到的想别人没想到的 2. 2. 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把
30、课文读懂。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把课文读懂。 徒弟画了什么画师评画 体会大徒弟二徒弟小徒弟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2828* *想别人没想到的想别人没想到的 3.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畅谈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畅谈读了这个故事受到的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了这个故事受到的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 1)举)举“想别人没想到的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曹冲称象、司马例子。(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光砸缸、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 (2 2)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3 3)从课文的学习中拓展开去,从生活实际中提出一)从
31、课文的学习中拓展开去,从生活实际中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提出改进或解决的办法。些问题,启发学生提出改进或解决的办法。 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7 7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字词积累运用。(一、二、三题)第一课时:字词积累运用。(一、二、三题)第二课时:句段训练。(四、五题)第二课时:句段训练。(四、五题)第三课时:口语交际第三课时:口语交际介绍生活中的小窍门。介绍生活中的小窍门。第四课时:习作讲评。第四课时:习作讲评。 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7 7一、记字方法练习。一、记字方法练习。 训练目的训练目的 1 1、复习本单元学过的生字。、复习本单元学过的生字。 2 2、体会温故知新是识字
32、的好方法。、体会温故知新是识字的好方法。 3 3、渗透汉字的同音特点,激发识字的兴趣。、渗透汉字的同音特点,激发识字的兴趣。 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7 7 1.1.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2. 2. 拓展练习拓展练习:(1 1)给字加一部分组字。)给字加一部分组字。(2 2)给字换一部分组字。)给字换一部分组字。(3 3)给字去一部分组字。)给字去一部分组字。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二、多音字组词。二、多音字组词。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7 7 训练目的训练目的 巩固本单元及本册出现的多音字,可以据巩固本单元及本册出现的多音字,可以据词定音。词定音。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先按要求完
33、成此题,鼓励学生多组词语,、先按要求完成此题,鼓励学生多组词语,扩大积累。扩大积累。、拓展练习:、拓展练习: 进行反向练习,给出词语要求,让学生选进行反向练习,给出词语要求,让学生选准字音。(可老师拟题,也可学生拟题。)准字音。(可老师拟题,也可学生拟题。)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7 7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7 7三、词语分类练习。三、词语分类练习。 训练目的训练目的 1、渗透词性的知识。、渗透词性的知识。 2、分类思维训练。、分类思维训练。 3、积累词语。、积累词语。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第一步:读读提供的词语及分类提示;独立第一步:读读提供的词语及分类提示;独立填写;遇到不同的意见,展开讨
34、论,正确分辨。填写;遇到不同的意见,展开讨论,正确分辨。 第二步:扩展填写。(可采取竞赛形式,先第二步:扩展填写。(可采取竞赛形式,先说后写。)说后写。) 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的课文,找出属于这三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的课文,找出属于这三类的其他词语填写,进而扩大到其他单元的词语。类的其他词语填写,进而扩大到其他单元的词语。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7 7四、缩句练习。四、缩句练习。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7 7 训练目的训练目的 1、了解句子成分间的关系。、了解句子成分间的关系。 2、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先读懂例句,启发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先读懂例句,启发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句子缩什么、怎样缩句,发现缩句的规律。句子缩什么、怎样缩句,发现缩句的规律。 、理解原句的结构是、理解原句的结构是“何处的谁在哪儿怎何处的谁在哪儿怎样干什么?样干什么?”缩句后的结构是缩句后的结构是“谁干什么。谁干什么。” 缩句的方法是保留句子的主干。缩句的方法是保留句子的主干。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7 7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工艺细节试题及答案
- 压力管道审核试题及答案
- 员工转正考试题及答案
- 如何设计引人注目的广告标语试题及答案
- 渤海实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广告设计师就业面临的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广告师知识回顾中的重要考点试题及答案
- 巴黎奥运会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广告设计师考试设计案例探讨试题及答案
- 铁路雨季三防培训课件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24年12月真题(第一套)Part I Writing
- 洗煤厂应急救援预案
- 超星尔雅学习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南京师范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全国行政区域身份证代码表(电子表格版)
- DB31∕701-2020 有色金属铸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国际贸易居间协议样本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 第4章 概率与统计 4.3 统计模型 4.3.1 第2课时 相关系数与非线性回归说课稿 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某电站中控室搬迁施工方案
- 三个责任制自查(2篇)
- 宫内早孕的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