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新区中心区 城市设计(33)_第1页
婺城新区中心区 城市设计(33)_第2页
婺城新区中心区 城市设计(33)_第3页
婺城新区中心区 城市设计(33)_第4页
婺城新区中心区 城市设计(3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都市型中心区建筑群体 地标建筑:主要有三座。中心广场西侧的塔式高层金融办公建筑,总高度100米,为中心区最高建筑。中心广场南侧的圆球体形文化娱乐建筑,造型别致,作为中心绿轴的对景。江滨广场南侧江滨南路北的塔式高层酒店,高度85米,为中心区滨江最高建筑和中心绿轴的对景。q 都市型中心区 建筑群体 中心广场南侧的大型购物中心、文化娱乐建筑,应有较大的体量,造型简洁、生动。商业步街区的商业建筑应有宜人的尺度,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商业气息,运用欧洲经典建筑符号,营造具有异国情调的街区。江滨南路北侧,江滨酒店两侧的文化建筑宜造型轻盈别致,体现滨水建筑特征,舒展优美,与高耸的江滨酒店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般办

2、公建筑、商住建筑临中心绿轴、主要道路的界面以连续、封闭为主要特征,以确保中心绿轴和主要街道景观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围合感,体现经典城市中心的氛围。 q 都市型中心区 建筑群体 城市天际线:以较高强度开发,强化都市型中心区的空间景观特征,高层建筑相对集中布置在中心广场和滨江,重点突出,一般地段富有韵律感。中心广场西标志性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中心广场东南塔式高层商业办公建筑控制在60米;滨江酒店建筑高度控制在85米左右;办公区建筑以中高层为主,建少量高层建筑,除100米的地标建筑,办公建筑高度控制在3075米。商住区以中高层为主,建少量高层建筑,建筑高度控制在2555米。 q 都市型中心区 建筑群

3、体 南北向中心绿轴天际线:以一主一次景观中心为重点,高低起伏韵律变化。 东西向滨江天际线:突出江滨景观中心,其余部分平缓舒展。 中心绿轴东立面滨江立面中心绿轴西立面q 都市型中心区 建筑群体 东西向宾虹路天际线:突出中心广场周边的建筑,其余部分平缓舒展。 中心区建筑总量278万平方米,其中商住建筑面积134.7万平方米,公共设施建筑面积143.6万。公共设施,商务办公建筑面积67.6万平方米,商业建筑34万平方米,行政办公建筑26.5万平方米,文化娱乐建筑9.6万平方米,医院建筑6万平方米。 宾虹路南立面宾虹路北立面q 都市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结构:以南北向中心绿轴、江滨公园、

4、中心广场为主,构筑由绿地、街道、河流、广场、步行道组成的点线面结合层次丰富的开敞空间体系。开敞空间风格:开敞空间以现代园林为主调,以文化多元为特色,将婺城本土文化与欧洲经典的园林风格有机融合,营造既不失本土文化气息,又有异国情调,中西合璧、雅俗共享、动静咸宜,开放大气的空间氛围q 都市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绿色网络 建设以中心绿轴为核心,滨江公园为重点,线型街头绿地为纽带、高绿地率为基础的绿地网络。 在绿色网络中有效组织城市活动,体现公共性和开放性。 通过绿化建设修饰中心区界面,美化中心区空间。并通过绿地网络的引导性设计增加地域可识别性。 引入多种的植物种类,完善生态群落。 按生态型堤岸进行设计,

5、严格控制向金华江排放污水,保护金华江水质。 q 都市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水环境 突出宽阔壮观的金华江为主要地域特征,并按江滨江公园文化设施、滨江酒店次干道的方式安排滨江用地。 利用天然水系精心组织中心绿轴及江滨公园的水景:溪流、湖、喷泉、叠水等,体现现代、文化多元、开放大气的空间氛围,并满足中心区的排水要求。主要水体有中心绿轴办公区段秀美的天鹅湖、江滨文化公园自然秀丽的以水上活动为主的人工湖泊、中心绿轴其它区段中的与规则式的园林手法相适应的规则式的河渠。 鼓励展开多样性的水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水环境和水上活动空间。 &q 都市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中心绿轴:为沟通新区南北的功能轴(步行交通);

6、清新空气入城的生态轴;以绿色、森林、草坪、水系为主的公众交往、活动、休闲轴;体现多元文化的文化长廊;展示中心景观的景观主轴。中心绿轴宽不小于120米,既追求气势,又具良好比例,周边建筑30m60m为主,与其比例为1/41/2。由江滨至中心区南端长2580米,并一直向南延伸,基本贯穿婺城新区南北。 q 都市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结合中心绿轴两侧用地功能,中心绿轴以中心广场、办公区北侧次干道为界分为三段。商贸区段:中心广场以南,与商业、文化娱乐、商务办公等建筑相邻,以营造繁华、活泼、热闹的空间氛围为目标,以规则型的水体、疏林、草地、步空间道为主。办公区段:中心广场北,两侧为行政办公和商务办公建筑,以营

7、造优美、典雅、宁静的空间氛围为目标,以天鹅湖(人工湖泊)建设为特色,以艾青所写的“天鹅湖”一诗中的意境为主题意境。以人工湖、疏林、草地、步行道为主。商住区段:办公区段以北,两侧为休闲娱乐设施、商住、住宅建筑,以营造开放大气、轻松愉快的空间氛围为目标,以欧洲规则式的园林手法为特色,以精心设计的规则式的步行道、大喷泉、水体、花坛、密林为主。 天鹅湖 艾青羽毛的振动难于捕捉的轻盈洁白的跳跃如光在林间飞奔 爱情的追逐羞涩的逃逸欢愉的颤抖深情的牵引 柔软如黄昏的湖水朦胧如环湖的树林像星光在夜空闪动音符似的飘忽不定q 都市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中心广场位于宾虹路两侧,北为礼仪广场,中为下沉式广场,南为商业广场

8、,形成南北贯通的以休闲、娱乐、集会等功能为主的中心广场。广场北、西为办公建筑,南为商业、文化娱乐等建筑,构成婺城新区的景观中心和活动中心。 q 都市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江滨公园江滨文化公园,以江滨广场、人工湖泊、密林、疏林、草地为主,利用江堤与用地的高差,形成自北向南倾斜的向阳坡地。通过雕塑、小品、小型纪念馆建设,组织体现婺城民俗的斗牛、灯会等活动,充分体现婺城灿烂而悠久的文化,体现婺城的本土文化特色。江滨广场位于文化公园内,以滨江的制高点江滨酒店为背景,空间向江滨方向敞开,形成南北向长、东西向较窄的条带形江滨广场,以文化活动和游憩休闲为主要功能,营造动静咸宜的临江型宜人的公共空间。江滨游憩公园

9、:位于文化公园两侧,分东西两大片。以密林、草地为主,突出自然野趣的景观风貌特征,以棒球、网球等户外体育活动为特色。街道界面:根据本方案构思,追求经典中心区的街道景观和氛围,街道界面以连续韵律、相对封闭围合为特征。 q 都市型中心区 道路交通 道路系统中心区内路网结构可概括为“六横二纵”主、次、支路,主要沟通中心区内联系及中心区与邻近区域。二纵为两条南北向次干道,北联江北高教园和文化体育中心,南接白龙桥老镇区。六横从北到南分别为江滨南路(支路)、双溪路(次干路)、商住区支路、中心区至临江工业区次干路、办公区支路、宾虹路(干路)。中心区边缘道路南北向有:东部的二环路(快速路)、西部的通江北路(干路

10、);东西向有南部的现状330国道及东部改造段(拉直),主要承担中心区与其它片区的交通联系。 道路交通 q 都市型中心区道路交通 交通组织 强化步行系统设计,为步行者创造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以南北向中心绿轴中的步行道为主,以江滨公园,结合道路两侧绿化带设置的步行道为辅,并延伸至中心区各地块内。穿越宾虹路的步行道以下沉式广场形式进行沟通。形成优美、舒适、安全的步行网络。 采取机动车辆限制政策:货运交通应以利用中心区边缘干道为主,区内道路白天禁止大型货车通行。商业步行街区仅允许少量工程、消防、清洁车辆限时进入,货运车辆可在夜间进入。 鼓励公共交通,采取公交优先政策。 善安排静态交通:区内公共建筑、商

11、住建筑按控规要求配建地块内的停车泊位外,中心区安排地面公共机动车停车场3处,可泊车位640个。 地下空间的利用:公共停车场、地块内部停车场均可采用地下停车方式解决。下沉式广场沟通宾虹路南北。 道路交通 q 生态型中区 总平面 q 生态型中心区主题与理念 主题与理念:以绿色、诗意、本土为主题的城市设计方案。信息时代的中心区,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居家办公的梦想,中心区的高楼林立不再,仅以少量标志性高层建筑,作为中心区的象征。塑造一个适应信息时代生活方式,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交往空间为主要特征,体现领先的城市设计理念的中心区。q 生态型中心区空间景观结构 空间景观结构:中心区的空间结构为“二心、

12、三轴,四区”,与方案一相同。具体见方案一相应部分。 q 生态型中心区建筑群体 建筑群体建筑群体总体格局:根据中心区空间景观结构,和生态型中心区方案的特色,形成在两个景观中心集中布置象征意义的高层建筑和标志性建筑的建筑群体总体格局。建筑风格:以现代典雅为主调,体现多元建筑文化。运用新材料和技术,满足现代功能要求,体现先进的建筑理念,营造以现代建筑为主的建筑风格;同时,结合自然环境,利用地方材料,延续历史文脉,追求具有持久艺术感染力的建筑风格,并体现多元建筑文化。 q 生态型中心区建筑群体 地标建筑:主要有三座。中心广场西侧的三角形塔式高层金融办公建筑,总高度100米,为中心区最高建筑和中心区的象

13、征。中心广场南侧的文化娱乐建筑,呈聚宝盆造型,象征婺城新区光辉的发展前景,为中心绿轴的对景。江滨广场南侧文化娱乐建筑,椭圆体造型,以玻璃为外墙材料,晶莹剔透,尤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湖面上熠熠生辉,为中心绿轴的对景和婺城新区最奇妙的建筑。 q 生态型中心区建筑群体 中心广场南侧的大型购物中心、商务展览,应有较大的体量,造型简洁、生动。商业步街区的商业建筑应有宜人的尺度,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商业气息。江滨南路北侧的文化建筑宜造型轻盈别致,舒展优美,与椭圆体地标建筑形成对比。临中心广场、宾虹路的建筑的界面以连续、封闭为主要特征,以确保广场和主要街道景观连续性与空间的围合感。一般办公建筑、商住建筑以开放

14、、自然为主要特征,强调建筑与开放空间的整体性。 q 生态型中心区建筑群体 城市天际线:以较低强度开发,适应信息时代的中心区的空间景观特征,中心广场周边及江滨广场以南设少量高层建筑。中心广场西标志性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中心广场南塔式高层商务办公建筑控制在75米;作为中心区的象征;办公区建筑以多层为主,建少量中高层建筑。除100米的地标建筑,办公建筑高度控制在1545米,滨江塔式酒店式公寓酒店高度控制在3075米;商住区其它建筑以4层、5层多层住宅、商住建筑为主。q 生态型中心区建筑群体 南北向中心绿轴天际线:以一主一次景观中心为重点,突出中心区象征意义的高层建筑,其余部分平缓舒展,。东西向滨

15、江天际线:突出江滨景观中心象征性的高层建筑,其余部分平缓舒展。 中心绿轴东立面中心绿轴西立面滨江立面q 生态型中心区建筑群体 东西向宾虹路天际线:突出中心广场周边的中心区象征的高层建筑,其余部分平缓舒展。 中心区建筑总量165万平方米,其中商住建筑面积63.9万平方米,公共设施建筑面积100.5万平方米。公共设施中,商务办公建筑面积39.6万平方米,商业建筑28.6万平方米,文化娱乐建筑13.8万平方米,行政办公建筑13.8万平方米,医院建筑4.7万平方米。 宾虹路南立面宾虹路北立面q 生态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结构:以南北向中心绿轴、江滨公园、中心广场为主,构筑由绿地、街道、河

16、流、广场、步行道组成的点线面结合层次丰富的开敞空间体系。开敞空间风格:开敞空间以绿色为主调,以诗意、优美,并充分挖掘婺城本土文化为特色,运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塑造既具有时代气息,又体现传统人文精神的开敞空间环境。绿色网络以高绿地率、自然生态为特征。其它同方案一,详见方案一相应内容。 q 生态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水环境突出宽阔壮观的金华江为主要地域特征,并按江滨江公园文化娱乐建筑次干道的方式安排滨江用地。利用天然水系精心组织中心绿轴及江滨公园的水景:溪流、湖泊、叠水、喷泉,体现现代、诗意、优美的空间氛围,并满足中心区的排水要求。主要水体有中心绿轴中自然流畅的溪流(商住区段延伸至商住区内)、江滨文化

17、公园内自然秀丽的人工湖泊。鼓励展开多样性的水文化活动,尤其是垂钓、游船等体现传统人文精神的水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水环境和水上活动空间。 q 生态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中心绿轴中心绿轴宽不小于120米,由江滨至中心区南端长2580米,并一直向南延伸,基本贯穿婺城新区南北。结合中心绿轴两侧用地功能,中心绿轴以中心广场、办公区北侧次干道为界分为三段。商贸区段:中心广场以南,与商业、娱乐、商务办公等建筑相邻,以营造繁华、活泼、热闹的空间氛围为目标,以自然流畅的溪流、疏林、草地、步行道为主。q 生态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办公区段:中心广场北,两侧为办公建筑,以营造优美、宁静的空间氛围为目标,可以唐代诗人王

18、维“竹里馆”表现的意境为主题意境:“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以自然流畅的溪流、疏林、密林、草地、步行道为主。q 生态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商住区段:办公区段以北,两侧为休闲娱乐设施、商住、住宅建筑、酒店式公寓,以营造诗意、宁静的空间氛围为目标,可以婺城唐代著名诗人张志和“渔父”诗中表达的意境为主题意境:“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强调与商住区内室外空间的融合与贯通(水系、绿地),以中国传统园林手法为特色、以自然流畅的溪流、地形起伏的疏林、草地、密林、休息亭廊为主。水上活动以垂钓为特色。 q 生态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中心广场位于宾虹路两侧,北为礼仪广场,中为下沉广场,南为商业广场,形成南北贯通的以休闲、娱乐、集会等功能为主的和椭圆形中心广场,并组织体现婺城民俗的斗牛、灯会等活动,体现婺城的本土文化特色和民间活泼热闹的民俗气氛。广场北、西为办公建筑,南为商业、文化娱乐等建筑,构成婺城新区的景观中心和公共活动中心。为特色。 q 生态型中心区开敞空间 江滨公园江滨文化公园:以江滨广场、人工湖泊、密林、疏林、草地为主,利用江堤与用地的高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