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路面检测技术的研究学生:王波指导教师:刘新翠 高级讲师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专业年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2016年6月20日关于路面无损检测技术的探讨摘要介绍了目前在路面使用性能无损检测上的最新技术及相关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在新型检测设备的应用和相关研究 方面的现状与不足,深入探讨了道路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应 用的局限性及发展前景。关键词:无损检测主流技术工程应用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large volume concreteconstruction and technical measuresAbstr
2、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 nt of our economy, our coun trys con struct ion tech no logy has also bee n a rapid developme nt opport un ities,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con crete con struct ion tech no logy. The volume of con crete by several hun dred cubic meter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tens of tho
3、usands of cubic meters. Therefore, for mass con crete con structi on tech no logy and con struct ion tech no logy i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In modern buildings often invoIve the mass concrete con struct ion, such as high-rise build ing box foun dati on, bee n race car rafts, large equ
4、ipment, water dam, etc.,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ss concrete is big volume, minimum size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m general entities. Due to their large size, surface area is small, the ceme nt hydrati on heat release more concen trated, internal temperature rise faster, whe n con cret
5、e in side and outside temperature differe nee is bigger, make produce temperature crack of con crete structure safety and no rmal use, so how to choose the con struct ion process, what tech no logy measures, for mass con crete structure is very importa nt.Keywords: large volume con crete con structi
6、 on craft of crack tech ni cal measures摘要Abstract1绪论12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12.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13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23.1大体积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23.2大体积混凝泥土配合比设计考虑原则43.3施工准备53.4施工工艺63.5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83.6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94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104.1内外温差104.2收缩作用105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因素115.1水泥水化热115.2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115.3混凝土结构的约束115.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116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
7、要措施127结论13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及其技术措施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1绪论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我国目前尚无一个确切的定义。美国混凝土协会对大体 积混凝土的规定为:“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采 取措施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开裂。”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的定义是:“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 热引起的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C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从上述两国的定义可知:大体积混凝土不是由其绝对截面尺寸的大小 决定的,而是由是否会产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收缩应力来定性的,但水化热的
8、大小又与截面尺寸有关。我国有的规定认为,当基础边长大于20m厚度大于im体积大于400n3时,称为大体积混凝土。一般认为当基础尺寸大到必须采取措施, 妥善处理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温差,合理解决混凝土体积变化所引起的应力,力 图控制裂缝开展到最小程度。这种混凝土才称得上大体积混凝土。2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2.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2.1.1特点大体积混凝土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大区段为单位进行浇筑施工,每个施工区段的体积比较厚大,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结构内部温度升高, 冷 却时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 很容易出现裂缝,怎样防止基础工程中大体积 混凝土的裂缝,在基础工程中是一个很重要
9、的问题。 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必须 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如使用水化热比较小的水泥,参加适量的粉煤灰,使 用单位水泥用量少的配合比,控制一次浇筑的高度和浇筑的速度以及人工冷却控 制温度等。在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从事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应掌握混凝土的 基本物理性能,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力状态对结构的影响,认识混凝土材料一系列的特点,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在结构设计上,为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约束条件以及结构薄弱环节的补强, 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施工技术上,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法、 施工季节的选定和测温、养护方面,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性措施,有效的控制大体 积
10、混凝土裂缝;在施工组织上,编制确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制定合理周密的技术 措施,采取全过程的温度检测,只有这样,才能防止产生温度裂缝,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2.1.2温差2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指标,国内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 标准。根据日本的施工经验,一般控制在25C以内,也有的工程控制在30C获得 成功。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根据近年来的工程实践证明:混凝土的温升 和温差与表面系数有关,单面散热的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75cm以上,双面散热的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100cm以上,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的最大温差预计超 过25 C,应该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全国很多一、
11、二线城市以及大部分三线城市中,大批的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 相继被建造。这些建筑物的基础都采用了大体积混凝土,通过这些工程的实践, 促进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发展。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主要是:2.1.3设计在设计上,为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约束条件以及结构薄弱环节的补强,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2.1.4施工在施工技术上,从选材、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法、施工季节的选定和测温养 护等,采取一些综合的措施,有效地克服了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2.1.5管理在施工组织管理上,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的问题,在精心组织、协调指挥下才用了集中搅拌、罐车运输,泵送混凝土等技术。
12、3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3.1大体积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3.1.1水泥水泥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温度因素。因此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和凝 结时间长的水泥。当拌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必须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 盐水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延缓水化热的释放。 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开裂,要尽 量降低水泥用量。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掺用粉煤灰或矿粉以降低水化热。a.在满 足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低热或中热的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 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b.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量大,水泥用量多,水泥供应难以做到按施工要求的品种标号一次性进场,因此要加强水泥进场的检验和试配工作。3.1.2
13、 外加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如果采用各种外加剂以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 的温升是一种有效地方法。大体积混凝土中常用的外加剂品种功能如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以及其他多种功能如减水、缓凝、引气等复合剂。在大体 积混凝土中之所以采用缓凝型减水剂, 主要目的在于延缓水泥水化热速度, 推迟 热峰出现时间,降低最高温度峰值并减少总的发热量, 以减少混凝土因温度而引 起的裂缝。同时,由于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有利于浇筑和捣实大体积混凝土 时不致形成施工冷接缝,有利于延长振动时间或扩大振动范围。3.1.3集料一般选用结构致密,并且有足够的优良集料(特别是粗集料),具体应符合 相关标准规定。除此之外
14、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3.1有害杂质。拌制混凝土的集料要求洁净而不含杂质, 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砂石属于天然材料,长混入一些有害物质如云母、粘土、淤泥等。特别是一些有 机杂质、硫化物及硫酸盐,它们对水泥有腐蚀作,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若使用 混有碱活性反应的集料浇筑成混凝土后,在潮湿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 膨胀,便会发生开裂和剥落现象,并导致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集料品种和粒径要求。砂子按其平均粒径和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 和特等细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宜使用粗砂或中砂。石子有碎石和卵石。当配合比相同时,碎石混凝土强度较高,抗裂性较好。当混 凝土抗压强度
15、相同时,坍落度也相同时,卵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少。对于抗裂 性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当无碎石时也可以将卵石人工压碎。 石子按其最大粒径分 为粗中细三类。当所用的石子最大粒径较大时,混凝土的密实性较好,并可以节 约水泥;但为了便于捣实,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也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含泥量的要求。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把含泥量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提 出来。因为过多的含泥量不仅增加混凝土的收缩, 又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而且 对抗裂性特别有害。为此。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标准规定,砂中含泥量V3%石子v 1%3石子级配。石子级配的好坏,对节约水泥和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有
16、 很大的关系。石子级配有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之分, 而连续级配因大小颗粒搭配 较好,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好。不易出现离析现象。连续级配是常用的级配方 法。有关间断级配的石子,其颗粒尺寸的大小是不联系的。有意的去删去中间尺寸的粒径造成颗粒尺寸级配的间断。大颗粒和小颗粒之间有相当大的“空挡”,因而可以减少颗粒间的干扰。大颗粒间的空隙,由很多小的石子来填充,可使空 隙减小,密实性增加,因而可以节约水泥。但中断级配加工困难,施工时如无强 力振动或采用低流动性的混凝土时, 容易发生离析现象。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 基础工程中,一般不推荐使用。而在实际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 连续级配的石 子是最常用的,也是最
17、普遍使用的。3.2大体积混凝泥土配合比设计考虑原则321水泥的用量大体积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条件,应提高掺和料及集 料的含量,以降低煤 m3混凝土水泥用量,在施工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应尽可能 的降低用水量,从而少用水泥,就能减少水泥的总发热量。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 最高温度。这是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中应考虑的首要问题。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宜选用低热和中热的矿渣、火山灰水泥,水泥用 量宜控制在260 320Kg/mB。并且尽量利用混凝土 60天或90天的后期强度,以 满足减少水泥用量的要求,但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和满足施工荷载的要求。3.2.2谨慎掺用外加剂大体积混凝土应掺用缓凝剂、
18、减水剂和减少水泥水化热的掺和料。为了保 证工程的质量,掺用外加剂时一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必须事先适配。种外加剂对不同矿物组成及不同含量的水泥,其效果不完 全一样,环境气温、施工条件对某些外加剂的作用也有影响; 各种外加剂工厂的 产品质量稳定性也不尽相同。为此,在工程中选用某种外加剂之前,应该对产品 进行必要的验证试验。严格控制掺入量。缓凝剂、缓凝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应根据环 境气温、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运输距离、停放时间、强度等来确定。对 于不溶于水的缓凝剂或缓凝减水剂,以干粉掺入到混凝土拌和料中并适当延长搅 拌时间。石膏的应用。用硬石膏或工业副产品石膏作调凝剂的水泥,掺用糖
19、钙及木 钙类等缓凝剂常常会引起速凝故应先作水泥适应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2.3和易性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多数采用集中搅拌站供料。由于受运输、浇筑、振动和气候 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在这样情况下, 混凝土的坍落度除了按照结构种类、振动方法考虑之外,尚需补充以下实验:不同停置时间及气温条件,对混凝土拌合物内水分的损失与坍落度的影 响。不同停置时间及气候条件,对混凝土拌合物热量(或冷量)损失的影响。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使用的材料和现场环境通过适配确定。一般要求水泥用量宜控制在 260 300Kg/m3,水灰比应w 0.6,砂率应控制在 0.33
20、 0.37 (泵 送时宜为0.4 0.45 )。坍落度应根据配合比要求严格控制,当采用商品混凝土 泵送时,坍落度的增加应通过调整砂率和掺用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解决。严禁在现场随意加水,以增大坍落度并应控制在 10 14cm为宜。确保混凝土振动后 里实外光,强度合格。3.3施工准备技术准备是施工准备的核心。由于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 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生命、财产和经济的巨大损失。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好技术 准备工作。具体有如下内容: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熟悉、审查施工图纸的依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施工图设 计、建筑总平面、土方竖向设计
21、和城市规划等资料文件;调查、搜集的原始资料;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目的为了能够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顺利地进行施工,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最终 建筑产品(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了能够在拟建工程开工之前,便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工程技术 人员充分地了解和掌握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结构与构造特点和技术要求;通过审查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使其改正在施工开始之前,为拟建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份准确、齐全的设计图纸。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内容审查拟建工程的地点、建筑总平面图同国家、城市或地区规划是否一致,以 及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设计功能和使用要求是否符合卫生、防火及美化城市方
22、面的 要求;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以及设计图纸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 建设的设计、施工方面的方针和政策;审查设计图纸与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以及设计图纸与其各组成部分之 间有无矛盾和错误。3.4施工工艺5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施工时将混凝土由底部一次浇筑到顶, 让混凝土自然地流淌,形成一定的斜 面。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 逐渐上移,此时向前推进的浇筑混凝土摊 铺坡度应小于1: 3,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施工质量。这种方案很适应混凝 土泵送工艺,可免除混凝土输送管的反复拆装。3.4.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最好选择在春秋季节施工,以降低入模温度。如果在夏季施工,
23、最好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入模温度,再者浇筑混凝土时最好不要让混凝土在太阳 下直接暴晒。施工过程中可在砂石堆场、运输设备上搭设简易的遮阳装置或覆盖 草簾等隔热材料,同时应对碎石洒水降温,保证水泥库通风良好,采用低温水或 冰水拌制混凝土,也可将自来水预先放入地下储水池中降温。 以上措施可以组合 采用,使入模温度控制在25C以下。3.4.2控制混凝土下料高度混凝土自高处自由下落高度超过 2m时,应沿串筒、溜槽、溜管等下落,以 保证混凝土不致发生离析现象。漏斗和串筒的布置应根据浇筑面积、 浇筑速度和 摊平混凝土堆的能力而定,其间距不得大于3m布置方式为交错式或行列式。3.4.3分层浇筑当基础底板厚度超过
24、1.3m时,应采取分层浇筑,分层厚度宜为 0.6-1.0m 对于大块地板在平面上应分成若干块施工, 以减少收缩和温度应力,有利于控制 裂缝一般分块最大尺寸宜为30m左右。3.4.4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混凝土发生泌水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水泥品种、加水量、砂率、 振动等情况有关,混凝土中加水量过多,结构物厚度较大以及过分振捣等都易混 凝土表面形成泌水层。这种混凝土在硬化后表面酥软,脱皮起砂,强度较低;对6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来说,由于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上下层施工的间隔时 间可能较久,虽然要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之前,因此分层之间更易产生泌水层;这对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结构的整体性都是非常有害的。解
25、决的办法一般可以在结构物四周侧模底部开设排水孔,使其多余水分从孔中自然排走,然后汇集到集水井中,再用水泵抽出基坑中的水。在混凝土下料时, 应使中间的混凝土高于四周的混凝土。 经过振捣后,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比较 容易从侧模预留孔中排走。345施工缝的处理。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其底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可以通过同等条件下养护的试块试验决定);在底层混凝土的表面,应清除水 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或软弱的混凝土层, 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但不得有 积水);在浇筑前,施工缝处应宜铺1015mn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应细致捣实,是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346加强易裂部位
26、控制在混凝土易裂部位埋设应力应变传感片, 直接测试拉应力,以便对易裂部位 采取适宜的控制措施,调节养护条件,保证温度梯度,确保混凝土不裂缝。在基 础面筋上加设钢丝网片或小直径钢筋网,以提高混凝土便面抗裂性。347混凝土表面处理大体积混凝土中,表面水泥砂浆比较厚,在混凝土浇筑后要认真处理,一般 可在初凝前12小时,先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在初凝前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 并用木抹子打磨压实,以闭合收缩裂缝,约 12-14h后,才可覆盖湿草袋等物养 护。3.4.8加强混凝土的测温工作为可以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温升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应在大体积混凝土 内埋设若干个测温点,测量混凝土中心的最高温升,和混凝土
27、表面下100mn处表7面温度,等1-5d每2h测温一次,第6天后,每4h测温一次,测致温度稳 定为止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349混凝土应采取机械振捣振捣棒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以 使振动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 20-30S为宜,但还应适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 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准。分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 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振捣时要防止振动模板,并应尽量避免 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每振捣完一段,应随机用铁锹摊平拍实。3.4.10设置滑移层为了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内外约束, 浇筑前宜在底板设置滑移层。为了 减少分块
28、间后浇缝处钢筋的连接约束,应将钢筋的连接设置在后浇缝处(在设计 允许的前提下)。设置滑移层可以采取以下做法:在基层设置沥青油毡层或其它类似做法利用防水层上的保护层在其早期强度较低时,浇筑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在岩基等基层上铺设250伽厚级配砂石层,作为缓冲层。3.5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3.5.1养护时间为了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 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 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具体要求是:普通 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天;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大坝水泥、 矿渣大坝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21天。3.5.2养护方法11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
29、法,分降温法和保温法两种。降温法,即在混凝土浇筑 成型后,用蓄水、洒水或喷水养护;保温法是在混凝土成型后,使用保温材料覆 盖养护(如塑料薄膜、草袋等)及薄膜养生液养护,可视具体条件选用。夏季施工时,砼一般可使用草袋覆盖、洒水、喷水养护或喷刷养生液养 护。 冬期施工时,由于环境气温较低,一般可利用保温材料以提高浇筑的混凝 土表面和四周温度,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另外亦可使用薄膜养生液、塑料薄 膜等封闭料,来封闭混凝土中多余拌合水,以实现混凝土的自养护。但应选用低 温下成膜性能好的养生液。养生液要求涂刷均匀,最好能互相垂直地涂刷两道, 或用农用喷雾器进行喷涂。3.6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为了掌握大体积
30、混凝土的升温和降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材料在各种条件 下的湿度影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控制。361测温点的布置必须内有代表性和可比性。沿浇筑的高度,应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垂 直测点间距一般为500800伽;平面则应布置在边缘与中间,平面测点间距一 般为2.55m当使用热电偶温度计时,其插入深度可按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而 定,一般应不小于热电偶外径的610倍,则测温点的布置,距边角的表面应大 于50伽。采用预留测温孔洞方法测温时,一个测温孔只能反映一个点数据。不 应采取通过沿孔洞高度变动温度计的方法来测竖孔中不同高度位置的温度。3.6.2测温制度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24h测一次,温度下降
31、阶段每8h测一次,同时 应测大气温度。所有测温孔均应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 量。测温工作应由经过培训、责任心强的专人进行。测温记录,应交技术负责人阅签,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和质量的控制依据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在测温过程中,当发现温度差超过 25oC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延缓拆除保 温材料,以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差应力和裂缝。4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4.1内外温差混凝土内部热量积聚不宜散发,外部则散热较快。无论在升温或降温的过程 中,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总低于内部温度。即使在硬化后期水化热散尽,结构温度 已接近周围气温,这时若受到寒潮侵袭,气温骤降,结构表面急冷,仍会产生内
32、 外温差。这种温差造成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就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 应力(又称内约束力),当温差大到一定程度,表面的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极限抗 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4.2收缩作用温升造成热胀,降温产生冷缩。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因其处于流动状态或只 有很低的强度,水化热造成的热胀受到很小的约束,而混凝土硬化后发生收缩(此 时还有干缩),将受到地基强大的约束,产生很大的外约束力。这种约束在基础 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此时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在基础内部产生裂 缝。表面裂缝与内部裂缝叠加起来,形成了贯穿裂缝,造成严重危害。而混凝土 是含有多结构的非匀质体,要想其中不出现任何裂缝是不
33、可能的,但必须防止影 响结构正常使用的有害裂缝出现,即将裂缝控制在规定允许的范围之内。 而如何 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呢?这必须要知道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因素。12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5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因素混凝土在施工阶段,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膨胀与收缩,而产生裂缝,对于在施工阶段所产生温度裂缝,使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混凝土由于内部温差而产生应力和应变, 另一方面是结构物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应阻止这种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即会出现裂缝。影响这种裂缝产生的因素主要有:1.水泥水化热5.1水泥水化热水泥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中的主要
34、温度因素水泥在水化的过程中产生 大 量的热量,每克水泥放出的热量达到 502.42J/g,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一 般断面较厚,水泥发出的热量聚集在结构物内部不易散失。实测表明,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为 20-30 C,甚至更高,而它在13天内放 出的热量是总热量的一半。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发生在浇筑后35天内,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时, 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温度应力与温 度成正比。而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与混凝土及水泥用量有关,即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缝的可能性也越大,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 土内外的约束力时,就会产生裂缝。5.2外界气温变化的影
35、响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混凝土内 部温度是由于水泥水化热的绝对温度、浇筑温度和混凝土的散热温度三者叠加。 其中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直接的联系, 外界气温越高,浇筑温度也越高。当温 度下降较快,会大大增加外层与内部的温度梯度, 从而产生温差和温度应力,这 对混凝土是极为不利的。5.3混凝土结构的约束基础工程中大体积钢筋混凝土与地基浇筑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受下部地基的限制,因而产生外部约束力。混凝土在早期温度上升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小,徐变和应力松弛度大,因而压应力较小,但当温度下降时,产生较大的拉应 力,若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会产生垂直裂缝。混凝土内
36、部由于水泥水 化热而形成中心温度高,热膨胀大,而在中心产生压应力,在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钢筋的约束作用时同样会产生裂缝。5.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中80%勺水分要蒸发,约20%勺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需的。由于多余 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干缩),这种收缩变形不受约束条件的影 响。若有约束,即可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并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加发展。如果混 凝土收缩后在处于水饱和状态,还可恢复膨胀,几乎达到原来的体积。干湿交替 将引起混凝土体积的交替变化,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是很不利的。6.防止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14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
37、合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并在满足 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从实践 经验看,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m3是可以防止裂缝出现的。控制石子、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 1%和3%根据施工季节的不同,可分别采用降温法和保温法施工。夏季主要用降温法施工, 即在搅拌混凝土时掺入冰水,一般温度可控制在5-10OC,在浇筑混凝土后采用冰水养护降温,但要注意水温和混凝土温度之差不超过20oC,或采用覆盖材料养护。冬季可以采用保温法施工,利用保温模板和保温材料防止冷空气侵袭,以 达到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的目的。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混凝土。分层振捣密实以使混凝土的水化热能
38、尽快散 失。还可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使上下两 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良好。也可采用在下层混凝土面上预留沟槽, 以加强上下层 混凝土的连接。作好测温工作,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 以使表面温度与环境温 度之差不超过25oC。在混凝土中掺加少量磨细的粉煤灰和减水剂,以减少水泥用量。也可掺加缓凝剂,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 度应力。改善约束条件。根据工程特点,可以采取某些措施,降低外约束力。例如在 大体积混凝土下设置滑动的垫层, 通常作法是在垫层混凝土上,先铺一层低强度 水泥砂浆,以降低新旧混凝土之间
39、的约束力。为了防止护坡桩对混凝土的约束力, 还可在大体积混凝土四周与护坡桩之间砌筑隔离墙,既作为模板,又减小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外约束力。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 小外约束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当分层浇筑时,为了保证每个浇筑层上下均有温度筋, 可建议设计者将温度 筋作适当调整。温度筋宜细密,一般用 ?8钢筋,间距15 cm,双向布筋,这样可 以增强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力争在浇筑下层混凝土后进行, 这样便于混凝土的保温覆盖和保持钢筋的整洁。对于一次绑扎成形的钢筋网架, 混凝土下料高度过大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
40、料,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毛石。这样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同时毛石还可吸收 混凝土中一定的水化热,这是防止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良好措 施。7结论18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材料、设计、施工和维护四个方面加以综合解决。设计方面,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配合成熟的技术 措施,抗放兼施,以抗为主,在理论上提出可行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控制措施 ,在 实践操作中采用切实可行的技术,在经济上合理节约;材料的配置和施工组织方 面,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确保大体积砼的质量,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规程操作, 不断改进操作工艺,加强养护,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基础工程中
41、大体积混 凝土结构的质量,进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物的整体质量。参考文献1黄文明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2王顶堂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6).3王文中,王国荣,殷济波,殷风雨芜湖临江桥主塔 C50预拌混凝土的设计及应用J.安徽 建筑,2008,(01).4王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计算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5江守恒,朱卫中大体积混凝土实体强度发展规律及其表征A.6 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42、,2008 7刘红军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 8蒋学茂,任学军,苏话诚泵送混凝土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 2009 9卫海亮,陈江,卢则阳烟台世茂海湾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监测及分析A建设工程混凝土应用新技术C, 2009 10李玉,何平,谢喜山后浇混凝土与砖砌体粘结面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02) 11江涛商品混凝土质量教训 35例A 2008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商品混凝土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8 12赵军,张海军,田向阳.基于耐久性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J 平顶山工学院学
43、报,2003,(01)13陈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结构早期裂缝防治研究D浙江大学,200514牟晓光高强预应力钢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6 15王雨利低强度等级泵送高石粉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16曾磊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17王立军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试验及人工智能系统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8 18张德成硫铝酸盐水泥基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一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19伍崇明核工程抗强辐射屏蔽混凝土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 20李小法太原滨河小区高层住宅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预防及治理D天津大学,2004 附录山东交通学院毕业论文大体积混凝土 mass concrete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 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 凝材料水化引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库免租合同范本
- 广告店招聘合同范本
- 对接工厂供货合同范本
- 钢结构专业合同范本
- 电脑配件质保合同范本
- 汽车挂靠经营合同范本
- 社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策划
- 阁楼露台租房合同范本
- 收购白酒的合同范本
- 垃圾房改造合同范本
- 肿瘤放射治疗护理常规
- 医院培训课件:《基于医院感染防控的安全注射》
- 专题:根据首字母填空 六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考点培优专项鲁教版(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档案管理与信息资源利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基于ARM Cortex-A9和Linux 课件 第10章 ARM-Linux软件开发基础
- 工业空调培训课件模板
- 颅脑外伤麻醉病例分析
- 防汛安全教育试卷(含答案)
- 十五五智慧校园建设发展规划
- 2025届上海市高考英语考纲词汇表
- 头皮按摩的好处促进头发生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