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九章课件_第1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课件_第2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课件_第3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课件_第4页
西方经济学第九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61第九章宏观经济政策2021/2/62第九章 宏观经济政策本章主要讨论三个问题: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2 财政政策(需求管理政策)3 货币政策(需求管理政策)2021/2/63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宏观经济政策四项目标: 1、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不是人人都有工作,而是维持一定的失业率,这个失业率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能为社会所接受。 2、物价稳定物价稳定: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

2、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2021/2/64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四项目标之间的矛盾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扩张政策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但可能产生通货膨胀。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有利于充分就业,但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引起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缩小对劳动的需求。 3、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国民收入增加的结果是进口增加,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4、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是难以避免的。2021/2/65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1、需求管理

3、(1)定义:就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 (2)需求管理的政策目标:通过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理想目标。 扩张性政策工具和紧缩性政策工具。2021/2/66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2、供给管理 (1)定义: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经济增长目的的政策工具。 (2)供给管理的政策: 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 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2021/2/67第二节 财政政策(需求管理政策)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1、财政的构成 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 国家中各级

4、政府支出 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税收是财政收入中的最主要部分 2021/2/68税收 我国目前开证的税种有23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宴席税、农业税、牧业税、关税。2021/2/69税收 学者认为中国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税导致物价居高不下,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

5、5国的2.33倍。 2021/2/6102011年全国财政预算情况 一、全国公共财政收入情况 全国财政总收入103740亿元 1.国内增值税24267亿元 2.国内消费税6936亿元 3.营业税13679亿元 4.企业所得税16760亿元 5.个人所得税6054亿元 6.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3560亿元 7.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9205亿元 8.车辆购置税2044亿元 9.证券交易印花税438亿元 10.城市维护建设税2777亿元 11.地方小税种收入情况:土地增值税2063亿元 ;房产税1102亿元; 耕地占用税1072亿元 ;契税2764亿元 。总计7001亿。 12.非税收入14

6、020亿元 2021/2/6112011年全国财政预算情况二、全国公共财政支出情况 全国财政支出108930亿元。 教育支出 16116亿元; 医疗卫生支出 6367亿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1144亿元; 住房保障支出 3822亿元; 农林水事务支出 9890亿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1890亿元; 节能环保支出 2618亿元; 交通运输支出 7472亿元;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7653亿元;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 4014亿元; 公共安全支出 6293亿元; 科学技术支出 3806亿元;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11109亿元; 国债付息支出 2388亿元;2021/2/6122012

7、年全国财政预算情况n全国财政收入113600亿元 n全国财政支出124300亿元 (2012年GDP519322亿)2021/2/613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2、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即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的宏观政策。 3、财政政策工具 (1)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 (2)政府转移支付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 (3)税收作为政府收入手段,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4)公债也是一种有效的财政政策工具。 2021/2/614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8、(1)当总需求不足,经济中存在失业,国民收入水平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时,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和减税,都会使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在乘数作用下数倍扩大,从而消除失业,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 (2)当总需求过旺,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减少购买支出,增加税收以便减少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 经济学家把上述财政政策的运用称为“逆经济风向行事” 。2021/2/615第二节 财政政策(需求管理政策)二、内在稳定器 财政政策时滞问题的存在,使得在短期内通过实施财政政策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经济中还有一种不存在时滞问题,并能够抑制经济波动的机制,这种机制就是自动稳定器。

9、 自动稳定器也称为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自动稳定器的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的所得税制度和政府转移支付制度。2021/2/616二、内在稳定器1税收的自动变化 所得税是最重要的自动稳定器。当经济进入衰退时,由于收人减少,税收也会自动减少。反之,当经济繁荣时,由于收入增加,税收也会自动增加。 2政府转移支付自动变化 政府的转移支付包括各种救济支出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这类转移支付有固定的发放标准。当经济进入衰退时,由于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增加,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增

10、加。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减少,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减少。 2021/2/6172011年 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数为35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不超过1500元 3% 0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超过80000元 45% 13505 2021/2/618我国的个人所得税n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

11、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2021/2/619第二节 财政政策(需求管理政策)三、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1时滞 财政政策时滞主要包括决策时滞和作用时滞。 2不确定性 在理论上,政府收支的变化会通过乘数作用放大,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但这种乘数作用不确定。 3挤出效应 是指增加财政支出以后,总产出增加,从而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在货币供应量没变的前提下,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会抑制投资和净出口,从而抵消掉一部分财政扩张的效果。

12、2021/2/620第三节 货币政策(需求管理政策)一、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1、货币(1)货币:弗里德曼:“是一个共同的、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2)货币的本质:第一,交换媒介,即作为一种便利交换的工具。第二,计价单位,即用它的单位来表示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第三,储藏手段,即作为保存财富的一种方式。2021/2/621一、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 (3)流通货币的种类 纸币:由政府的中央银行发行的由法律规定了其地位的法偿货币。 铸币:小额币值的辅币,一般用金属制造。 这两种货币又称为通货或现金。 存款货币:又称银行货币或信用货币,是商业银行中的活期存款。活 期存款可以用支票在市场上流通,所以是一种可以

13、作为交换媒 介的货币。 近似货币:又称准货币。是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其他储蓄机构的储 蓄存款。这种存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为活期存款,通过支 票流通,因此成为近似货币。 货币替代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暂时代替货币起到交换媒介的东西。 如信用卡,代替货币执行交换媒介的职能。2021/2/622货币层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般把货币分为四个层次: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M1(狭义货币供应量)=M0+活期存款(包括邮政汇划制度或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供应量)=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 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经济学所说的货币通

14、常是指M2 2021/2/623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nM0=流通中的现金;n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n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n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课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2021/2/624M1和M2的关系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

15、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2021/2/625中国广义货币(M2)位居世界第一 n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n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2013年M2增长目标预计13%左右。 2021/2/626一、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2、银行制度(1)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主要职能:第一,作为商业银行的银行,接受商业银行的存款,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并领导与监督

16、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第二,代表国家分析货币;第三,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2)商业银行,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3、银行制造货币的机制 在法定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具有创造货币的机制。 法定准备金:由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2021/2/627一、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 客户在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以后,一般并不取出现金,而是把所得到得贷款作为活期存款存入同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商业银行,以便随时开支票使用。所以银行贷款的增加就意味着活期存款的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R D= - r R代表最初存款;D代表存款总额,即创造出的货币; r代表法定准备率(

17、0r1) 商业银行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2021/2/6282021/2/629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融通资金、买卖有价证券的场所。一般由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部分组成。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回购市场、短期外汇市场等。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期货市场、长期外汇市场等。2021/2/630第三节 货币政策(需求管理政策)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工具、选择性工具和间接信用控制三大类。 一般性工具包括以下3种: (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

18、证券市场买卖政府债券。 (2)法定准备金比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必须作为准备金留下的比率 (3)贴现率。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利率。 2021/2/631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选择性工具包括: (1)消费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除不动产以外的耐用品的消费融资予以控制的政策措施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中规定的保证金限额 (3)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通过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限制条件 间接信用控制包括: (1)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声望,经常性地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发出书面

19、通告指示或口头通知,委婉劝其遵守金融法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配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 (2)窗口指导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走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和贷款的变动数量。 2021/2/632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当经济进入衰退时,总需求不足,失业率持续上升,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应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即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降低贴现率和准备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从而解决衰退和失业问题。 当经济繁荣时,总需求过旺,价格水平持续上涨,为了抑制总需求,中央银行应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即在证券市

20、场上卖出政策债券,提高贴现率和准备金率等等。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供利率,减少投资,抑制总需求,从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2021/2/633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3、货币政策的时滞 (1)决策时滞 是指从认识到有必要采取 某种政策到实际作出决策 所需要的时间。 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较短。 (2)作用时滞 从政策执行到政策在经济中 完全发生作用,达到调控目 标之间的时间间隔 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比较长 。2021/2/634第三节 货币政策(需求管理政策)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主要有以下四种: 1. “双松”,即在经济萧条时期,可以同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

21、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使经济所受到的刺激更为迅猛; 2. “双紧”,即在经济高涨时期,同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经济紧缩的程度更为强烈; 3. “一松一紧” 4. “一紧一松”2021/2/635关注历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n历次主题回顾n 2021/2/636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提出了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n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n二、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n三、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n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n五、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n六、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2、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2021/2/637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2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n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n二、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n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n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n五、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2021/2/6382012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n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n二、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n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n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n五、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n六、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2021/2/639201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大猜想 n2014年全国GDP增速目标下调的可能性较大 n推进资源价改等细节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