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集水器、分水器: 集、分水器与静压箱作用相同,把动压转换成静压,有利于风/水分配平衡。1直径D的确定:a、按断面流速0.5-1.0计算;b、 按经验估算:D=1.5-3dmaxd集、分水器支管中最大直径。2、其余做法参照采暖通风设计选用手册T904。、冷凝水管道1、 冷凝水管道沿水流方向有不小于0.5%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2、 当冷凝水盘位于机组内的负压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处必须设置水封,水封的高度应比凝水盘处的负压 (相当于水柱高度)大 50%左右。水封的出口,应与大气相通。3、冷凝水管排入污水系统时,应有空气隔断措施。冷凝水管不得与室内密封雨水系统直接连接,可设单独的 冷凝水管道
2、排入室外雨水管井。4、冷凝水管道宜采用聚氯乙烯管或镀锌管,并宜采取防露保温措施。5、冷凝水管道干管末端应设清扫口,以便定期冲洗;立管顶部宜设透气管。6、 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 DN,可以根据空调器,风机盘管或空调机组的产冷量Q,按下表计算:Q(kw)DN(mm)12462150立管的公称直径,应与水平干管的直径相同。三、空调水系统附件:1 冷水机组、水泵、热交换器、电动调节阀等设备的入口管道上,应安装过滤器或除污器,防止杂志进入。 采用Y形管道过滤器时,滤网孔径一般为18目。2、空调水系统应在下列部位设置阀门: 空调器(或风机盘管)供、回水管; 垂直系统每对立管的供。回水总管; 水平系统每一环路
3、的供回水总管; 分、集水器处供回水干管; 水泵的吸入管和供水管,并联水泵供水管阀门前还应设止回阀; 冷水机组、热交换器等设备的供回水管; 自动排气阀前、压力表接管上,泄水口等处。3、分、集水器及冷水机组、空调器和(吊装等小型机除外)的进、出水管处,应设压力表、温度计,水泵 出口、过滤器两侧及分、集水器各分路外的管道上,应设压力表。4、温度计应装在阀门内侧管道上,以便拆换;风机盘管铜闸阀应装在电动二通、铜管(或软管)的外侧, 以便检修。5、系统最高点或有空气聚集的部位应设自动排气阀。6、系统的最低处,可能有水积存的部位以及检修用关断阀门前,应有泄水装置。7、供水水平干管的坡向宜与流向相反,回水水
4、平干管坡向宜与流向相同,坡度宜0.003,不应小于0.002 ;在特殊条件下需无坡度敷设的管道,其管内流速应0.25m/s。四、自控系统:1、当末端设备(如风机盘管、空调柜)采用电动二通或电动比例调节阀调节水量时,水系统为变水量系统。 这时必须对冷水系统供、回水总管的压差进行控制以保证冷水机组定水量运行,通常可采用压差控制器 来控制供、回水总管之间的旁通电动二通阀。2、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控制流量:对于一次泵系统,此流量为一台冷冻水泵的设计流量。 阀门实际使用时, 其最大关阀压差应为冷冻水泵扬程, 在一次泵系统中为冷冻水泵净扬程。使用时, 此值不得大于实际使用所用阀的最大关阀允许压差。 旁通电
5、动二通阀应采用常闭式。3、风机盘管采用电动二通阀,空调柜采用电动比例调节阀。4、电磁阀只适合于仅需进行双位控制场合,其阀门口径通常按接管尺寸选择。5、调节阀宜安装在水平管上,执行机构应高于阀体以防止水进入执行器。水路调节阀应设在设备出水管路 上,压差旁通阀应设在总供、回水管路中压力(或压差)相对稳定的位置处。6、一次泵边变水量系统设备台数控制有如下方式: 根据回水温度(或供回水温差) 。此方式适合于自动监测,人工手动操作,适合于一般的空气调节工 程。由于温度计精度有限,因此,此方式控制的冷水机组台数不能过多,以不超过三台为宜。 根据冷量。此方式主要用于设备较多, 运行管理要求较高的场合。通常可
6、采用自动监测及计算冷量, 自动发出信号,人工手动操作的方式。在自动化程度要求极高,控制设备及受控设备很可靠的情况 下,才可考虑设备的自动启停。7、压差控制时,传感器的两端接管应尽可能连接在水流速较小的管路上,通常宜放置于集、分水器上。8、 流量计应设置在管路中水流稳定处,应保证其前面(来流方向)直管长度不小于5D,后面直管长度不小 于 3D ( D 为管道直径) 。9、温度传感器位置: 风机盘管系统:设于被控制房间典型区域(避开送风口附近); 空调柜:被控房间典型区域或回风管上; 新风柜:送风管上。五、冷冻水系统:1、同程式或异程式:当管路较长、布置成异程式不易计算平衡,且每个并联分支管道和设
7、备的阻力比较接 近时,空调水系统宜布置成同程式,例如高层建筑的垂直立管、连接多个风机盘管的水平环路等。管路 计算时易于水力平衡的干管、管路较短的支管,或各并联环路的管道和设备阻力悬殊时,宜布置成双管 异程式。2、在高层建筑中,为减少运行中制冷设备的承压,闭式系统的循环水泵宜设在蒸发器的出口,使蒸发器的 出口,使蒸发器工作压力不超过系统静压。3、冷热源设备及空调设备的工作压力超过 1.0MPa 时,进行经济比较, 可采用竖向分区的闭式循环系统。 分 区形式举例如下: 高、 低区冷热源分开设置。 冷热源都设置在地下室时, 工作压力超过 1.0MPa 的高区系统, 应选择承 压较高的设备;高区冷热源
8、设备布置在中间设备层或顶层楼板上时,应妥善解决设备层的消声减振问题。 在中间设备层内布置水水热交换器,高区空调冷水的二次水水温,按高于一次水水温1-1.5C计算。高区空调器或风机盘管出力应按二次水温进行校核。 当建筑上部超过设备承压能力的部分负荷不大时,上部个别房间可以单独设置冷热源设备,例如采 用自带冷热源的空调机组等。4、冷水温度:供水 7C,回水12C。六、冷却水系统:1、冷却水系统一般由冷凝器、冷却塔、冷却水箱、除污器和水处理装置等组成。2、当多台冷却塔并联运行时,应使各台冷却塔和水泵之间管段的压力损失大致相同。为避免各台冷却塔补水和溢水不均衡,宜在冷却塔和之间设平衡管(管径同冷却塔进
9、出水管管径相同),或增大冷却塔共用进 出水管管径(比总管大两号),或在各台冷却塔底部设置共用连通水槽。3、采用多台逆流冷却塔并联运行时,宜在每台冷却塔进水管上设置电动蝶阀,当对应的制冷机、冷却水泵 停机时,可关断该冷却塔进水阀门,以保证运行中的冷却塔布水器运转所需水量。当不具备在各台冷却 塔底部设置共用连通水槽时,最好能在每台冷却塔进出水管上均设置电动阀门。4、水冷式柜机可多台组合用一台冷却塔,冷却塔的处理能力应适当放大。5、冷却塔设置位置应通风良好,避免气流短路,并远离烟囱及厨房排油烟口等有高温空气或非洁净气体的 部位。6、 冷却塔补水率为循环水量的2%。7、冷却水系统应配置适当的水处理设施
10、: 由于冷却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会产生水垢、污垢、藻类和腐蚀现象,冷却水系统一般应设置定时加 药装置和静电除垢等水处理设备。 选用模块式等冷水机组时,因冷凝器为板式换热器,冷却补水宜经过软化。七、水力计算:1、管道水流速的确定:(m/s )沿程阻力,水力计算时比摩阻取值主要应满足系统水力平衡要求,并宜控制在 200-500Pa/m (0.02-0.05mH 2O)每 100 米有 2-5 米水柱,局部为 40%-100%1mm/H 20 为 10Pa。总阻力为每100米有6-8米水柱。DN15DN20DN25DN320.4-0.60.5-0.750.55-0.90.65-1.05DN40DN50
11、DN65DN800.7-1.150.8-1.350.95-1.551.05-1.75DN100DN125DN150DN2001.2-2.01.4-2.31.6-2.51.9-3.0DN250DN300DN350DN400-DN5002.2-3.02.45-3.02.7-3.0 250水泵吸水管1.0-1.21.2-1.6水泵出水管1.5-2.02.0-2.5设备名称压力损失(mmH2O)备注离心式冷水机组蒸发器3-8冷凝器5-8冷热水排管2-5流速 v=0.8-1.5m/s热交换器2-5风机盘管1-3容量越大,压力损失越大自动控制阀3-5冷却塔2-8横流塔取下限,逆流塔取上限7、详细水力计算方
12、法详有设计手册。钢管(水煤气管)水力计算速查表V为水系统的总容量。温度(C)密度(Kg/L )1/ p (1/Kg)00.999841.00016100.999701.00030200.998201.00180300.995641.00438400.992211.007851、膨胀水量: V=(1/ p 1-1/ p 2)Vp 1、p 2为系统运行前后水的密度,水密度表2、空调水膨胀管应接在循环泵吸入侧系统总回水管上(或集水器上) 由下表确定:全空气系统水一空气系统空调0.40-0.550.70-1.30水系统总容量(L/m2建筑面积),膨胀管上不应设阀门,膨胀管管径管径DN15DN20DN2
13、5DN32水流速V0.4-0.60.5-0.750.55-0.90.65-1.05流量3m /h0.252-0.360.567-0.6481.08-1.622.16-3.6L/s0.07-0.10.16-0.180.3-0.450.6-1.0管径DN40DN50DN65DN80水流速V0.7-1.150.8-1.350.95-1.551.05-1.75流量3m /h3.06-5.226.12-10.0812.24-19.4418.72-31.32L/s0.85-1.451.7-2.83.4-5.45.2-8.7管径DN100DN125DN150DN200水流速V1.2-2.01.4-2.31.
14、6-2.51.9-3.0流量3m /h37.8-61.261.2-100.897.2-151.2208.8-331.2L/s10.5-17.017.0-2827-4258-92管径DN250DN300水流速V2.2-3.02.43-3.0流量m3/h396.0-532.8640.8-784.8L/s110.0-148178-218八、空调水系统的补水、膨胀及水处理:冷水机组负荷(Kw )膨胀管DN(mm)V 34920349-1774251775-348940 69775070-80P3水膨胀时电磁阀开启压力:一般取P3= P2+(2 4)m,wcP4安全阀开启压力:P4= P3+(1 2)
15、m,wc气压罐最高工作压 P4,不得超过系统内设备的允许工作压力。 软水箱上部应留有相当于膨胀量 Vp的气压罐泄压排水容积。5、补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的小时泄漏量,一般为系统水容量的1%, 空调水系统的补水点,宜设在循环水泵的入口处。补水泵扬程应比补水点压力高3-5m,小时流量应不小于系统水容量的 4%-5%, 空调冷水专用补水泵可不设备用泵。6、补水的水处理: 空调水系统的补水应经软化处理并设软水箱, 水处理设备的软水出水能力按系统水容量的3%计算,当设置单柱离子交换软化水设备时,其出力应满足允许和再生周期的软水消耗量,一般按2倍考虑。 软水箱储水容积 Vb,般按8-16h的系统泄漏量计算,
16、即系统水容量的8%-24%,系统大时取低限值。九、冷冻泵的选型:31、 流量:G=Q/1.163 t m /h Q 水泵所负担的冷负荷或热负荷,Kw , t冷水或热水的设计温升或温降,C流量考虑10%的附加值。2、 扬程:闭式循环单式泵系统,冷水泵扬程为管路、管件阻力、冷水机组的蒸发器阻力、空调器(或风机 盘管)的表冷器阻力和电动阀阻力之和,另加10%-20%的附加值。3、空调水系统对循环泵的要求一般是流量大、扬程低,宜选用低比转数的单级离心泵。4、高层建筑中,水泵入口承受较高静压时,对轴承密封、泵壳强度及轴向力的平衡要求较高,选型及订货 时应明确提出水泵的承压要求。5、 当流量较大时,宜考虑
17、多台泵并联运行,并联台数不宜超过3台。6、多台泵并联运行时,应尽可能选择同型号水泵。7、冷冻水系统一般要考虑备用泵。3、4、开式膨胀水箱应符合下列要求: 膨胀水箱最低水位应高于系统最高点0.5m以上。 膨胀水箱有效容积由膨胀量V 和调节水量Vt两部分组成,Vt应不小于3min证水箱调节水位不小于 200mm。当设置开式膨胀水箱有困难时,可设置闭式膨胀水箱,常用的为气压罐,应符合下列要求: 补水泵流量,且应保气压罐调节容积同开式膨胀水箱的调节容积Vt,气压罐总容积为:V=Vt/(1-a)气压罐工作压力值按如下方法确定:Pi补水泵启动压力,大于系统最高点0.5mP2补水泵停泵压力及电磁阀关闭压力:
18、卩2=( Pi+10) /a-10m3 一般 a=0.65-0.85m,wc十、冷却泵的选型:1、流量:冷却水泵流量,应按制冷机组产品技术资料提供的数据确定。初步估算时可按下表确定。制冷机类型冷凝热量Qc冷却水温升 tw冷却水量Gc离心式、螺杆式、活塞式1.3Qe5Gc=Qc/1.163 tw单效溴化锂吸收式2.5Qe6.5-8双效溴化锂吸收式2.0Qe5.5-6Qc制冷机冷凝热量,KwQe制冷机设计参数下的制冷量,Kw3Gc冷却水循环量,m /h tw 冷却水温升,C 流量考虑10%附加值。2、扬程:冷却塔水位至布水器的高差。 冷却塔布水器所需压力,由生产下技术资料提供。 制冷机组冷凝阻力,
19、由生产下技术资料提供。 吸入管道和压出管道阻力(包括控制阀,除污器等局部阻力)。 附加以上各项总和的10%-20%。3、其他参照冷冻泵选型。十一、冷却塔的选型:1、 逆流式冷却塔安装面积小,但高度很高;横流式冷却塔安装面积及重量比逆流式大,但高度小。2、冷却塔各项参数指标计算公式: 冷却效率:E= (tWi-tW2)/ (twi-tsi) 水量:W=3600Qc / Cw(tw 1-tw 2) Kg/h 风量:G=3600Qc / (is1-is2) Kg/h 断面积:A=G / 1.2*3600V m2twtw?进出水口水温, tw= tw 2-tw 1为冷幅,对压缩式制冷机取 4-5C,对
20、吸收式制冷机取 6-9 C,tW2=32 CotS1、tS2室外空气进出口湿球温度。tS2 -tS1取5C左右,海口地区tS1为27.9CoiS1、iS2对应于tS1、tS2之饱和空气焓质(KJ/Kg ),分别为89.5和112.5.Qc冷却塔冷却热量(KW),对压缩式制冷机取冷机负荷的1.3倍左右,吸收式取 2.5倍左右。Cw 水的比热(4.19 KJ/Kg.k )。3、 填充材料选择、填充材料高度,冷凝能力等的计算祥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5.6.1节。 十二、风机盘管系统:1、 空调房间较多、各个房间和居留人员密度不大,且各房间要求独立调节时,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例如旅馆客房、办公室等
21、。2、风机盘管一般承担室内负荷,新风系统则承担新风负荷。新风宜处理到与室内等焓或等湿状态。3、风机盘管机组一般按中档转速下的制冷量选用。4、厨房等空气中含有较多油烟的房间,不宜采用风机盘管。5、 风机盘管的选型应分别计算复核其全热量及湿热量,具体祥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448节。6、新风方式: 不设独立新风处理系统,利用厕所排风造成负压,通过门窗渗入新风。特点:投资低,但新风量无法控制,卫生条件差,风机盘管处理负荷大,只能用于要求不高的场合。 在紧靠机组的外墙上开墙洞,设短管引入机组。特点:投资低,但噪声、雨水、污物容易进入室内,机组易受腐蚀,另外,因为受风压影响,新风 量无法控制,只能用于要求不
22、高场合。 由内部区空调系统兼供周边区新风。 特点:初投资运行费用、占用空间等均比单独设立新风系统节省,周边房间的建筑处理方便、通风 效果好,可适当去湿,并有助于冬季调节室温。 独立新风系统。a、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 特点:风机盘管全部承担室内冷、湿负荷、盘管在湿工况下工作,但风机盘管冷量可充分发挥。b、新风处理后的焓值低于室内空气焓,新风承担室内负荷。特点:盘管在干工况下工作,便于集中调节且无冷凝水等危害。c、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再与室内空气混合后经风机盘管处理后送入室内。特点: 盘管处理风量大, 风机风量、 耗电和噪声增大, 只有在地位紧张, 新风口不易布置时使用。7、
23、风机盘管的调节方式: 手动切换风机转速档位(高、中、低档) 特点:简单,但调节质量差,室内易引起过冷、过热,室内温、湿度随之波动。 自动切换风机转速,由室内恒温器控制风机的开、停或交换档数。 特点:随着风速降低,盘管内平均温度下降,室内相对湿度不会偏高,能提高调节质量,但在风机停止运行时气流组织欠佳,机组外壳表面易结露。 水量调节: 特点:随着二通阀或三通阀控制减少进入盘管中的水温上升,送风含湿量增大,室内相对湿度增加,但不存在风量调节中的结露和气流分布问题。 旁通风门调节: 特点:投资低,调节质量好,负荷调节范围大,但低负荷时,风机功率不变,噪声也不能降低。 十三、空调机房:1、空调机房一般
24、不宜作为空调系统的静压室使用,当条件限制必须作为静压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只可做回风端的静压室。 新风宜经过预处理后引入静压室。 应考虑设备发热量、机房围护结构冷负荷和其他热量引起的回风温升。2、空调机房应符合以下要求: 尽量邻近被空调的房间,必要时可集中和小分散结合。 空调机房的面积和净高,根据系统负荷、设备的大小而定,应保证有适当的操作面积、检修通道和设 备吊装空间。 无窗的空调房间,应有通风措施。十四、冷水机组的选型及布置:1、冷水机组一般选用 2-4 台,舒适性空调的制冷机组不需设置备用机组。单冷制冷量的大小应合理搭配, 当单机容量调节下限的产冷量大于建筑物的最小负荷时,应选一台适合
25、最小负荷的冷水机组。2、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 宜优先选用能量调节自动化程度高的冷水机组, 当选用具有多台压缩机自动联控 的机型。3、制冷机选择,应考虑其对环境的下列影响: 噪声与振动要控制在环境环境条件允许指标内。 考虑制冷剂CFCs对大气臭氧层的危害程度和 CFCs的禁用时间表。R11、R12为制冷剂的制冷机, 应停止使用。4、 设计冷媒参数与选用的冷水机组产品样本参数不同时,设备实际出力应按设计参数进行校核, 或由生产 厂商提供。5、电力驱动的压缩式冷水机组, 宜根据单机空调制冷量和在额定工况下的能效比, 参照下表择优选用活塞式、螺杆式或离心式。单机制冷量适用的机型能效比(Kw/kw )v
26、 33RT活塞式 3.633RT-99RT活塞式 3.8螺杆式 3.999RT-165RT活塞式 3.9螺杆式 4.0165RT-330RT离心式 4.4螺杆式 4.1 330RT离心式 4.46、制冷机房应尽可能靠近冷负荷中心,吸收式制冷机房还应尽量靠近热源。7、大中型制冷机房应设置在值班室、控制室、维修间和卫生部等设施,也可与其他机房(如泵房、空调机 房等)合用。有条件时应设置通讯设施。8、应考虑设备的进出、安装和维修条件,配备必要的起吊设施,大型设施进出预留孔洞宜直接通向室外。9、 直径大于等于DN50的管道,需在梁、板、墙、柱等结构体系上支撑或吊挂时,应向结构专业提供荷载, 必要时预留
27、埋件。10、制冷机房内的高度,应根据制冷机的种类及机房内各种风管、管道的布置确定。一般来说,对于活塞式制冷机、小型螺杆式制冷机,其机房净高度控制在3-4.5米,对于离心式制冷机,大、中型螺杆式制冷机,其机房净高控制在 4.5-5米,对于吸收式制冷机原则上同离心式制冷机,设备最高点到梁下不小 于1.5米。11、制冷机房内设备的布置间距参照下表,并符合下列要求: 设备制造厂产品说明书提出的具体要求。 吸收式制冷机组合设有卧式壳管式冷凝器、蒸发器的冷水机组,需在一端留出相当于热交换器长度的 空间,以便清洗和更换管束,另一端留出有装卸盖空间。 制冷机房内留出必要的检修用地,当利用通道作检修用地时,应根
28、据设备的种类和规格将通道适当 加宽。设备布置间距项目间距(m)主要通道和操作通道的宽度 1.5制冷机突出部分与配电盘之间的距离 1.5制冷机突出部分相互之间的距离 1.0制冷机突出部分与墙面之间的距离 0.8非主要通道 0.8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侧面突出部分之间距离 1.5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一侧与墙面的距离 1.5卜五、保温厚度计算:1/管道防结露厚度计算公式:Do /2 x lnDo /Di=入(ts-t)/ a(ta-ts)Do 管道保温层外径;Di 管道保温层内径;入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 (m2 C)取入+0.00012tm2a表面散热系数,W/ (m . C),取8.14;ts保温
29、层外表面温度,32.2 C;t 设备及管道外壁温度,冷冻管7 C,冷凝管取16C;ta保温结构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取345C;ti 露点温度,取 30.7 C;tm 保温层的平均温度,取管道内冷媒与周围空气露点温度的平均温度。冷冻水管的保温厚度(mm)公称直径(mm)DN15DN20DN25DN32DN40DN50DN65DN80DN100DN125外径(mm)21.326.833.542.348577689108133玻璃棉管壳35354040454545455050超细玻璃棉管壳30303535353535404040岩棉管壳40454550505055556060橡塑保温材料303035
30、35353535404040公称直径(mm)DN150DN200DN250DN300DN350DN400DN450DN500DN550DN600外径(mm)159219273325377426480530560630玻璃棉管壳50555555555560606060超细玻璃棉管壳40454545454545454545岩棉管壳60656570707070707070橡塑保温材料404545454545454545452 2玻璃棉管壳导热系数为 0.043 W/ (m . C);超细玻璃棉管壳为 0.033 W/ ( m . C); 岩棉板为0.055 W/ ( m2. C);橡塑保温材料为 0
31、.034 W/ (m2 C)。冷凝水管保温厚度(mm)公称直径(mm)DN15DN20DN25DN32DN40DN50DN65DN80DN100DN125外径(mm)21.326.833.542.348577689108133玻璃棉管壳25253030303035353535超细玻璃棉管壳20202525252525253030岩棉管壳30353535404040404040橡塑保温材料202025252525252530302、室外空调风管保温厚度:S =入(ts-t)/ a(ts-ta) (mm) ; t=18 C玻璃棉毡:S =35mm ;超细玻璃棉毡 S =30mm ;岩棉板S =45mm ;橡塑保温板 S =30mm3、空调设备保温厚度:S =入(ts-t) / a(ts-ta) (mm)玻璃棉毡:S =60mm ;超细玻璃棉毡 S =50mm ;岩棉板S =80mm ;橡塑保温板 S =50mm卜六、通风、空调风管系统风速与噪音要求:1、各功能空间噪声标准(详见附录一)2、噪声标准与风速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赌博协议书范本
- 购机买卖协议书范本
- 购房借款协议书范本
- 贷款保证金协议书模板
- 购买电脑协议书范本
- 订月饼协议书范本
- 《第01节 内能 功 热量》教学设计
- 宁夏银川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 模具投资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考核试卷(无人机操控技术)
- 2025-2030中国延缓衰老食品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需求与投资研究报告
- 颂钵疗愈师培训课程大纲
- 202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研究报告-2025-04-零部件
- 2025年广东大湾区高三二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精校打印)
- 2025年关于美发学员合同
- 2025-2030中国改性塑料市场盈利能力预测及发展机遇规模研究报告
- 2024-2025年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共8个单元附答案)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电子教案 5-1 旅行社接待业务1
- (二模)东北三省三校2025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地面液压凿岩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