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勘察物探技木运用_第1页
地热勘察物探技木运用_第2页
地热勘察物探技木运用_第3页
地热勘察物探技木运用_第4页
地热勘察物探技木运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热勘察物探技木运用 厦门杏林湾地热区位于厦门市集美与杏林之间的杏林湾水库心滩(原中洲岛)。在心滩中部有多处温泉出露。自上个世纪60年代始已陆续进行多次不同规模的地热地质普查工作90年代的勘查工作仅施工2口开采管井未对整个地热异常带进行深入的分析。2006年厦门市政府计划在温泉出露的中州岛上建设温泉酒店及温泉浴场等项目,故采用可控源谐波大地电磁法(HACSMT)查明杏林湾地热区各断裂构造的走向、倾向、倾角、宽度等空间展布规律,确定地下热水的储存部位并提出地下热水开采井位及回灌井位为合理开发杏林湾地热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1物探技术简介 物探即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它是以地下岩土层(或地质体)的物性差

2、异为基础通过仪器观测自然或人工物理场的变化,确定地下地质体的空间展布范围(大小、形状、埋深等)并可测定岩土体的物性参数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物理勘探方法按照勘探对象的不同物探技术又分为3大分支即:石油物探、固体矿物探和水工环物探(简称工程物探),我们在厦门杏林湾地热资源勘查中使用的是工程物探。 2厦门杏林湾地热物探方案设计 厦门杏林湾地热资源的地球物理勘查工程主要采用HACSAMT法目前该法在国内尚无技术标准。为保证勘查数据质量此次勘查采取实时监测和检查测量2大措施。 21方案措施 (1)实时监测。实时监测是在采集数据时观察数据的标准离差SEM要求SEM50的点,使其相对误差50的点均进行了多

3、次测量 (2)检查测量。检查测量是布置不少于5的检查点。要求均方差和相对误差均 3试验实例 根据需求和实地地形地物条件沿北西向布设了14线的4条30m大点距测深剖面,在发现异常的基础上沿北西向布设了1118线的8条lOm点距加密线以便了解区内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及地电参数、含水性等。通过采用HACSAMT法、AMT法及TEM3种方法,得到勘测深剖面具体情况如下所述。 31HACSAMT测量卡尼亚拟断面 根据含热水断裂的走向总结各线异常情况。发现了浅部视电阻率较高、中部较低、深部更高的3层结构。由此推断:3层结构中的中、高阻体为侵入岩、脉,近于直立状的低阻体或相对低阻体为断裂构造团块状分布的低阻体

4、为构造复合部位中部的相对低阻可能与侵入蚀变有关:从各测深剖面的电性分析含水性较好地段为1218线之间。 32HACKAMT法各深度卡尼亚平面等值图 根据含热水断裂的走向总结各线异常情况发现北部以2线、中部大致以l2线、南部以3线为界可将测区分成西、南段和东段2个部分。西、南段为近于东西向分布的高低阻条带;东段为块状分布的高阻体被低阻带分割,在基线南北100m范围内团块状低阻体呈近东西向断续分布。由此推断:上述将测区划分为2个不同特征的戈0分线为北西向断裂;西、南段近于东西向分布的高低阻条带与岩脉和近东西发育的断裂构造有关:东段近东西向断裂分布的团块状低阻体为F断裂及其分支断裂F、FF,在此范围

5、内含水性较好。 33AMT拟断面及TEM拟断面 在2线做了6个AMT深测点3线做了9个AMT深测点和24个TEM测深点14线做了24个AMT深测点:2线AMT拟断面:在-1545m点深度约一200m有弱异常可能与F有关;3线AMT拟断面:电力干扰及铁材干扰太强资料现阶段无法使用;3线TEM拟断面:异常不明显。此法在本测区对探测陡倾构造不适宜;l4线AMT拟断面:于15m点有明显低阻异常,深度一800m,宽度1060m推断为断裂构造F,及其分支构造的反映,北西倾,倾角约76。 3.4试验成果 (1)EW向断裂F,。断裂呈近东西走向,总体走向约78,倾向NW,倾角在7283,倾向上有扭曲,局部倾向

6、南东,断裂发育深度800m,以东,发育有3条分支断裂,编为Fl_,、FFF一般倾向北西,FI_2F。一般倾向南东,3条分支断裂局部会出现反倾在各深度段3条分支断裂有复合再分支现象3分支断裂问发育有更次一级的断裂将它们联系起来,一般在-800m以下与F,复合。该断裂及其分支总体宽度达200m,开启性较好。含水性在以东较好。 (2)EW向断裂F、F、F。F2_。断裂呈近东西走向,倾向北,倾角7285,局部倾向南,断裂发育深度800m;F5、F2断裂总体走向为76。浅部倾向南东。深部倾向北西局部有相反倾向。发育深度西段深。一800m,东段浅。约为一500m。 (3)NW向断裂F、F。F断裂总体走向约

7、315。,倾向北东,浅部陡,倾角约70,深部缓,约50,切割深度一800m;F7断裂大致与平行,规模小于F,倾向北东,倾角约为7680o发育深度约为一400m。 (4)富水区段。含水性较好地段为F6、F7和F,及其3分支断裂夹持区域。面积约550m(长)xl80m(宽),呈总体倾向北西的块状含水体从低值卡尼亚异常判断其中含水性最好地段在3线(或15线)附近,卡尼亚异常显示该地段具有较好蓄集热水空间。 4结论 本次物探勘查成果解释是综合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特别是地热区的热水控制因素与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获得的基本摸清了地热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推断出各断裂带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与热水分布的内在联系和热水富集部位:并且确定了杏林湾地热资源开采井和回灌井井位实践证明,物探可加快勘测速度可探查隐蔽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取得岩土物理力学及动力学参数的原位测试数据等。减少投资,充实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测所需的物理参数使勘测效果更趋完善。相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