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具有改善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用西药和单用 中药治疗,显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展示了独特的优势。本文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 IR 的文献报道进行综述。关键词】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西医结合治疗胰岛素抵抗( IR )是指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 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以 2 型糖尿病患者为主,且贯穿于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已成为防治糖尿病最有效的措施之1 。此研究已成为当今的医学热点,现将人们对糖尿病
2、胰岛素抵抗进行的中 西医结合研究综述如下。中西医发病机制1.1中医对 IR 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学经典理论中没有胰岛素抵抗的说法,但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属于中医学的“消 渴病”范畴。中医对消渴的认识最早源于黄帝内经 ,素 问?奇病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 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 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 消渴。”此论述在相当程度上奠定了中医对消渴病因、病机 的认识。将消渴病的病因归于五脏“脏脆” ,开先天禀赋不 足、五脏柔弱之先河。后世医家随着临症研究的不断深入, 中医理论日趋完善,从情志、饮食、劳伤、外感等方面认识 病因
3、。现代中医学普遍认为胰岛素抵抗与脾的关系十分密 切,其中医学实质就是:脾精亏损下,脾运失司,机体吸收 利用水谷精微功能障碍,正常之水谷精微不被吸收利用。因 此,饮食不节、 过度肥胖之痰湿内蕴, 情志失调之肝气郁滞, 脾精亏损之脾运失司,脾运失司之机体失濡和阴虚火旺之病 理状态,痰湿饮液、瘀血等实邪,均可导致胰岛素抵抗状态 的产生。1.2 西医对 IR 病理机制的认识 肥胖是胰岛素抵抗最为常见的因素。肥胖通过两条途径引起其他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分泌炎症因子(肥胖炎,obesitis)和游离脂肪酸。目前已知肥胖是一种亚临床性慢性炎症过程,脂肪组织分泌众多 的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而引起骨骼肌的胰
4、岛素抵 抗。炎症也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之一。胰岛素受体 后的信号通路与炎症因子的信号传导存在交叉作用,非特异 性炎症所产生的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 IRS/PI3-K 信号传导通 路,是炎症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分子机制。近年来发现脂 肪细胞也是重要的炎症细胞,脂肪前体细胞在体内外可转化 为类巨噬细胞,分泌许多炎症因子,通过血液和旁分泌的作 用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抵抗时炎症因子通过诱导IRS 的丝氨酸 /苏氨酸磷酸化,阻碍 IRS 正常的酪氨酸磷酸化, 导致 IRS 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能力下降, 并减弱 IRS 激活其游的 PI3-K 磷酸化, 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下传。 另外, IRS的
5、丝氨酸 /苏氨酸磷酸化还可增加 IRS 的降解,以及使 IRS成为胰岛素受体激酶的抑制物。这些胰岛素信号传导的缺 陷,与高胰岛素血糖钳夹试验测定的在体胰岛素抵抗有密切 的相关关系。体外实验已发现至少有八种激酶使 IRS 的丝氨 酸/苏氨酸磷酸化,其中六种激酶可被 TNF-a 激活,包括 IKK 、JNK、Akt、mTOR、ERK。目前研究较多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三条途径是:IKK/NF-kB、JNK、SOCS-3。此外,遗传因素 和环境因素,包括不同种族、营养、吸烟、精神因素及年龄 增长等,也是造成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2 胰岛素抵抗的危害 胰岛素抵抗不仅是 2 型糖尿病的根本原因,它也是引起多种
6、心血管并发症的罪魁祸首。胰岛素抵抗不仅可以触发高 血糖的发生,而且会使血液中胰岛素水平过高(即高胰岛素 血症),而引起高血压、高血脂、血液黏稠度高、血脂代谢 异常和血小板功能不正常等,这些方面都会导致造成全身血 管管腔的狭窄,形成闭塞,导致血流不通畅,这样就会影响 大血管,因此胰岛素抵抗是大血管病变发生和加重的根源。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并发症的病理基础。目前已经有更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十余种代谢疾病相关,包括中 心性肥胖、糖代谢异常、 2 型糖尿病、脂肪代谢紊乱、高血 压、微量白蛋白尿、冠心病等。胰岛素抵抗是这些疾病共同 的发病基础。3 改善 IR 的临床研究IR 是 T2DM 的发病因素
7、,是促使胰岛 B 细胞功能渐进性衰竭的主要因素,贯穿于 T2DM 发生、发展过程的始终。3.1 脾虚痰浊型 陈娟 4等选取脾虚痰浊型 T2DM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在基础治疗上加中药 胰抗消胶囊(黄芪、白术、白芥子、太子参、莱菜子、紫苏 子、葛根、黄连、黄精等) ,每次 2 粒,每日 3 次,于餐后 口服,治疗 52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 8 周后,患者 FPG、FINS、 HbA1c、 ISI 明显下降,总有效率 90.38%,优于单纯 西药对照组( 62.50%, 40 例, P0.05)。李惠林 5等选取湿热蕴脾型 T2DM 患者随机分组, 对照研究在基础治疗(糖
8、尿病教育,严格采取糖尿病饮食、运动 疗法等,口服二甲双胍,每次0.25-0.5g,每天3次,餐后30min服用)加三仁汤(苦杏仁、厚朴各10g,法半夏、白豆蔻各 15g,薏苡仁、滑石各30g,通草、淡竹叶各 5g等),每天1剂,分2次(早、晚饭后1h) 口服,治疗30例患者,3个 月后,湿热蕴脾证候积分、 空腹血糖、 餐后 2h 血糖、 HbA1c、血脂等均有下降, 总有效率 93.3% ,优于基础对照组 ( 73.3%,30 例, P0.05)。3.2 痰瘀阻滞型 孔梅 6等选取气滞血瘀型 T2DM 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 (黄芩、桑白皮、桑叶、桑枝各30g,
9、生地黄、山药、当归各20g , 赤芍15g)每天1剂,分2次饭前温服,联合口服常规降糖 药, 3 个月后患者 FBG、 P2BG、 FINS、 GHbA1c 及血脂、凝 血指标均显著改善,治疗组降糖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 87.88% 、 93.94% ,显著优于基础对照组( 65.52%、55.17%, 35 例, P闫奇 7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加味桃仁承气汤(桃仁 10g,大黄6g,生山楂15g,黄芪20g,芒硝6g,生地黄9g,黄连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加 用原西药降糖药美康片、 二甲双胍片治疗 T2DM 患者 28 例, 疗程 3 个月, 患者 FBG、 P2BG、 Hb
10、A1c、 FINS、 ISI 均下降, 总有效率 90.5%,优于对照组( 73.2%, 17 例, P0.05)。3.3 阴虚型 童蓓丽 8 等对照研究基础治疗 (糖尿病饮食控制、合理运动、情绪及心理治疗、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 片, 2 片,每日 3 次)加自拟养阴清热活血消脂化浊汤(黄 芪、黄精、女贞子、玉竹、葛根、虎杖、丹参、当归、陈皮、 白术、山楂、枳壳)治疗 T2DM 患者 50 例, 8 周,总有效 率为 78%,在降低血糖、空腹胰岛素、改善胰岛素释放率、胰岛素敏感指数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基础治疗对照组(58%, 50 例, P0.05)。李惠林 9 等采用区组随机观察化方法进行分配分
11、组,照观察基础治疗(西药口服西格列汀)加滋肾降糖丸(生地黄、熟地黄、黄芪、怀牛膝、黄精、骨碎补、五味子、淫羊藿、龟甲、鳖甲、砂仁等)三餐前口服,每次6g,治疗30例 T2DM 患者,14 周后患者血糖、 血脂及 HbA1c 显著降低,优于单纯西药组和单纯中药组(各30 例, P0.05)。3.4 阳虚型 阮永队 10等根据中医辨证将证属脾肾阳虚T2DM 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基础治疗加服温阳健脾汤(熟附子15-30g,生黄芪30g,干姜10g,炙甘草10g,红参10g,肉桂6g,白术15g,云苓30g,熟地30g,山茱萸30g,山药15g,吴茱萸10g,当归15g,柴胡15g,白芍15g,鬼
12、 箭羽15g)每天1齐1,分2次服,8周后观察70例患者的胰 岛素敏感性指标和血脂水平的改善, 总有效率为 81.43%,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 62.86%, 35 例, P0.05 ) 。邱昌龙 11等选取 60 例 2 型糖尿病脾阳虚型的患者, 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常规治疗组(罗格列酮4mg,每日1次)加用桂枝人参汤加味(桂枝20g,炙甘草20g,白术15g, 西洋参15g,干姜15g,黄芪15g,半夏15g,桃仁15g)水 提齐, 2 月为 1 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0.0%,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 71.4%, P0.05)。以上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降低血糖、改善脂
13、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中药或西药治疗效果,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和潜 力,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4 研究不足之处和展望随着糖尿病现代医学研究的进展,中西医结合对IR 研究在临床和实验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仍存在 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统一的诊断纳入与疗效评价标 准,故造成治疗的总有效率不够准确。中医辨证方法上,依 据标准不一,不够准确,有的甚至没有进行辨证分型便纳入 临床研究,因而其治疗结果的误差较大,因此,有必要建立 相关规范,统一诊断纳入及疗效评价标准,使研究结果更具 有说服力。对指标的观察缺乏深度,且相对单一。反映胰 岛素敏感性的指标很多,但由于
14、受很多现实条件的限制,未 能选择其他可靠的指标。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胰岛 素抵抗,大部分是临床经验的总结,其实验研究相对缺乏。应当应运用现代先进的药理学方法(血清药理学和分子药理 学),深入探讨中药复方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理 12 ,充分 利用人才、设备、新技术以便能够更加系统观察中西医结合 治疗对胰岛素代谢的机理及相关环节的效应。目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改善 IR 作用的观察,改善 IR 后受益研究局限,缺乏对 2 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作用研究13。虽然目前尚存在不足之处,但大量的研究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优势的初步做法,启迪人们进一步开展中西医有机结合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相信
15、中西医结合在 改善 IR 方面发展的前景良好,现代中医药产业优势也将得 以充分发挥。参考文献1 袁宪章 .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从痰湿论治的认识 J.内蒙古中医药, 2002, 5(1):24.2 林山,李灿东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西医病理机制研究现状 J. 福建中医药, 2009,40(4):63-64.3 LEINONEN E ,WIKLUND O ,HURT CAME JOE ,et al.Insulin resistance and adiposity correlate with acute PhaseReaction And Soluble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6、s in type 2 diabetesJ.The roscle rosis,2003,166( 2):387.4 陈娟,沈海萍,阎纳新 .中西医结合治疗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临床观察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9,16(12): 70-71.5 李惠林,刘玲,赵恒侠,等 .三仁汤治疗湿热蕴脾型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J.新中医,2013,45 (6): 108-110.6 孔梅,杨广山,邝昊宇,等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改善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 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9, 284):8-11.7 闫奇.中西医结合治疗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1, 29 (1): 79-80.8 童蓓丽,仇年芳,谢芳,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50 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5):27-28.9 李惠林,程波敏,尹霖,等 .滋肾降糖丸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J.新中医,2013,45 ( 5):95-98.10 阮永队, 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英语教师学期工作总结模版
- 放学后班级管理
- 软件培训课件制作规范
-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2025届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新观察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动态护理查房
- 小儿常见急症护理
- 公司培训系统构建与实施
- 2025年新音乐节明星艺人歌手演出场费报价单
- (一模)青岛市2025年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听力材料
- 70岁老年人三力测试能力考试题库附答案
- 交通中国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参考试题库资料100题及答案(含单选、多选、判断题)
- GB/T 28185-2025城镇供热用换热机组
- 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第3节《图文并茂》教学设计及反思
- 烹饪原料知识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主动刹车防撞系统说课
- 2025年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