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红装修脚手架_第1页
满堂红装修脚手架_第2页
满堂红装修脚手架_第3页
满堂红装修脚手架_第4页
满堂红装修脚手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孙村组团居住区四期A-24地块项目满堂红装修脚手架施工方案(8#、9#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楼)编 制: 审 核: 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四公司孙村项目部2013年6月27日目 录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3 施工安排33.1 工期要求33.2 管理与劳务配置34 施工准备34.1 技术准备34.2 材料准备44.3 人员准备45 方案设计56 主要构造措施56.1 主要构造要求56.2 其它构造要求66.3 满堂架剖面图67 脚手架施工主要方法67.1 搭设基本要求67.2 施工工艺流程67.3 搭设施工要点77.4 使用注意事项77.5 拆除施工要点78 满堂红架的检查与验收88.1 构配件进

2、场检查与验收88.2 架体的检查与验收98.3 使用过程中的检查和变形观测109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010 专项应急预案1310.1 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1310.2 应急响应及程序14I1 编制依据序号类别名 称编 号1图纸孙村组团居住区四期A-24地块项目施工图纸2施组孙村组团居住区四期A-24地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5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0086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7行标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3、80-91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0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2地标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0813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14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15其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16北京市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的通知京建施2009841号17关于加强施工用钢管、扣件使用管理的通知京建材200672号2 工程概况8#、9#楼顶棚装修施工时,顶层及局部楼

4、层需搭设满堂红脚手架,具体见下图:3 施工安排3.1 工期要求按照总控进度计划要求,满堂红脚手架施工工期计划安排如下表:部 位时 间8#楼2013-06-30至2013-07-309#楼2012-06-30至2013-07-303.2 管理与劳务配置3.2.1 项目部管理分工:岗 位姓 名职 责项目经理程 鹏负责脚手架分项工程的总组织和协调工作技术副经理何勇刚负责脚手架工程分项的方案审核和技术指导工作生产副经理张久柱负责脚手架分项工程的生产组织工作质检工程师李玉伦负责脚手架分项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技术员陈洪文负责方案的编制、交底以及方案的落实工作测量员田建红负责脚手架分项工程的放线和

5、变形观测专职安全工程师王观宏负责脚手架分项工程安全措施的落实施工员肖丁、王战勇负责脚手架工程的专项技术交底和质量管理工作材料员董成群负责脚手架分项工程的材料落实工作3.2.2 劳动力数量配置工 种8#楼9#楼备注架子工88安全教育培训合格、有特殊工种操作证壮工55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合 计13134 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 熟悉审查图纸、学习有关规范、规程。4.1.2 技术沟通:组织劳务人员摸底,研究方案的适用性;总工带队进行考察、咨询、调研、观摩,研究方案的难点技术;与物质保证供应部门对物资性能和调拨、进场进行沟通和协调。4.1.3 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重点控制部位应单独带领操作人员

6、进行现场交底,由项目部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4.2 材料准备4.2.1 根据方案,项目部完成材料计划提单,完成材料技术性能书面交底要求;完成工长、材料人员的进场验收交底要求。4.2.2 确定材料的堆放场地。4.2.3 模材料验收合格后,按照现场布置要求进场并分区分类堆放。4.2.4 满堂红脚手架所需材料如下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进场时间退场时间1钢管483.5 2m根16002013.6.302013.07.30483.5 4m根24102013.6.302013.07.30483.5 6m根18202013.6.302013.07.302U托60U托,直径38个2502013.6.3

7、02013.07.303脚手板50厚块20002013.6.302013.07.304安全网密目安全网平米28002013.6.302013.07.304.3 人员准备4.3.1 项目安全组织机构如下图:5 方案设计满堂红脚手架构造选用表支撑布置立杆纵距(mm)立杆横距(mm)立杆步距(mm)150015001800备注:立杆纵横距根据实际排布情况可进行调整,但不得大于表中所选参数。6 主要构造措施6.1 主要构造要求 6.1.1 竖向剪刀撑的设置6.1.1.1 架体四周外侧从底到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6.1.1.2 中间纵、横向从底到顶设置连续的竖向剪刀撑,间距小于4.5米。剪刀撑斜杆与地面

8、夹角为50,斜杆与主节点或水平杆扣接。斜杆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且不少于两个扣件锁紧。6.1.2 水平剪刀撑的设置6.1.2.1 水平剪刀撑每跨竖向共设置4道,水平剪刀撑在每结构跨度边缘部位顶紧框架柱以增加架体的整体刚度,水平剪刀撑与模架支撑主节点或横杆相锁,不得与立杆相锁。6.1.2.2 顶部水平剪刀撑设置:在顶层横杆部位设置一道水平连续剪刀撑。6.1.2.3 底部水平剪刀撑设置:在底部横杆部位设置一道水平连续剪刀撑。6.1.2.4 中部水平剪刀撑设置:从底部横杆往上每4.5米(即3个步距4.5米)设置一道水平连续剪刀撑(共2道)。6.1.3 架体加固设置6.1.3.1

9、下部加固拉结杆设置:脚手架离地约200mm(脚手架第一道横杆下)设置一道横纵向扫地杆,用架子管进行拉结。6.1.3.2 顶部加固拉结杆设置:脚手架顶部设置一道水平拉杆,用架子管进行拉结。6.1.3.3 顶部、底部加密拉结杆设置:在脚手架最顶、最底步距两水平拉杆之间增设一道水平拉杆(注:最顶、最底一步变为两步,步距由1800mm变为1000mm)。6.1.3.4 柱四周加强拉结杆设置:在脚手架水平剪刀撑部位,用架子管与框架柱进行抱柱连接并延伸入模板支架不少于3个立杆间距以确保架体的稳定性。模板支撑脚手架逢柱、梁必抱。6.1.3.5 柱四周加强顶杆设置:在框架柱之间设置上中下三道顶杆,顶杆与脚手架

10、立杆锁紧,顶杆端部配U托用50100的木方与框架柱顶紧。6.2 其它构造要求 6.2.1 脚手架起步横杆距地350mm,在起步横杆下设置纵横向通长的扫地杆。脚手架顶部支撑点与支架顶层横杆的距离不应大于500mm,否则应设水平拉杆一道,保证支架顶部悬挑部位长度小于500mm。6.2.2 脚手架架体立杆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同一断面上有接头的立杆数量不应超过立杆总数的50%。6.2.3 满堂架设置拉结杆与框架柱进行抱柱,在支架平面覆盖范围内逢柱必拉。连杆采用483.5钢管,沿柱四边与架体拉结牢固。 6.3 满堂架剖面图7 脚手架施工主要方法7.1 搭设基本要求7.1.1 架体搭设前,由技术人员向工长

11、、劳务进行方案交底,由专业工长、安全员对施工队要求进行二次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劳务人员必须按照方案和交底施工。7.1.2 架体系搭设前,临边安全防护必须到位(如临空面、中庭等部位),楼板300300以下洞口采用多层板覆盖封闭,其它洞口搭设临边护栏,否则不允许施工。7.1.3 架体搭设必须依据方案的设计参数进行排布,立杆、平杆搭设放线、带线搭设,每步校核、调正,须达到横竖顺直。7.2 施工工艺流程铺设垫板搭设满堂红脚手架设置剪刀撑设置抱柱、梁连接铺设密目网铺设脚手板设防护栏验收使用过程观测拆除7.3 搭设施工要点7.3.1 立杆布置要求7.3.1.1 立杆布置必须拉通线校正、调直。7.3.1.2

12、 立杆位置按本方案设计参数要求弹线布置,立杆垂直度必须拉线控制其垂直度,立杆纵横向间距位置允许偏差不大于3mm。7.3.1.3 立杆下垫50*100且不短于500mm长的木方。7.3.1.4 立杆垂直度偏差3,立杆垂直度偏差分为两步验收,第一步为4.2米标高以下立杆垂直度验收,合格后方可搭设4.2米标高以上的立杆;第二步立杆的整体验收,在铺设脚手板之前进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7.3.2 横杆布置要求7.3.2.1 横杆布置必须拉通线校正、调直.7.3.2.2 横杆间距必须符合本方案设计参数,立杆步距分为两步进行验收。第一步为4.2米标高以下立杆步距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4.2米标高以

13、上的横杆施工;第二步立杆步距的验收在铺设脚手板之前进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7.3.3 支撑体系的剪刀撑、加固措施按方案要求全部架设到位。7.3.3.1 竖向剪刀撑按照间距不大于4.5米设置,确保架体的整体稳定性。7.3.3.2 水平剪刀撑每跨均设置不少于四道,水平剪刀撑与结构柱顶紧,确保架体的刚度。7.3.3.3 抱柱连接设置不少于四道,且延伸到楼板支撑不少于3个立杆间距。7.4 使用注意事项7.4.1 不得集中堆料,避免集中荷载过大。7.4.2 变形观测要求:使用过程中,测量监控小组与应急小组全过程跟踪监测,一旦达到应急响应条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7.5 拆除施工要点7.5.1

14、 由于模架支撑最大高为11.3米,拆除时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7.5.2 模架拆除时,照明必须到位,并在拆除部位边缘附近设置警戒线,并设专人看守,非拆除人员不得入内。7.5.3 在操作层必须铺设脚手板,不得直接在脚手架上施工。7.5.4 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从上而下逐个格构进行拆除。拆下的材料不得抛扔,应按指定地点堆放。7.5.5 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信号或行动,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人员应站于安全处。7.5.6 高处拆除作业时,应遵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严禁使用大锤和撬棍,操作层上临时拆下的材料堆放不能超过3 层。7.5.7 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它后

15、拆的支撑时,应补设临时支撑。7.5.8 拆斜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拆松动、悬空、浮吊的材料或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8 满堂红架的检查与验收8.1 构配件进场检查与验收 8.1.1 构配件外观质量及技术资料按下表要求进行验收:项目要求抽检数量检查方法技术资料营业执照、资质证明、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相关合同要件。检查资料钢管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 不得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深的划道及严重锈蚀等缺陷,严禁打孔;钢管外壁使用前必须涂刷防锈漆, 钢管内壁宜涂刷防锈漆。全目测钢管外径及壁厚外径48mm;壁厚大于等于3mm3游标卡尺测

16、量扣件不允许有裂缝、变形、滑丝的螺栓存在; 扣件与钢管接触部位不应有氧化皮; 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全数目测脚手板木脚手板不得有通透疖疤、扭曲变形、劈裂等影响安全使用的缺陷, 严禁使用含有标皮的、腐朽的木脚手板。全数目测安全网安全网绳不得损坏和腐朽,平支安全网宜使用锦纶安全网;密目式阻燃安全网除满足网目要求外,其锁扣间距应控制在300mm 以内。全数目测8.1.2 钢管、扣件的力学性能按下表进行检测:构配件名检测项目抽检数量检测标准钢管抗拉强度、屈服点、断后伸长率750 根为一批,每批取1根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扣件直角: 抗滑性能、抗

17、破坏性能、扭转刚度。旋转扣件:抗滑性能、抗破坏性能、抗拉性能、抗压性能。281500件取8件5011200取13件1200110000件取20件钢管脚手架扣件8.1.3 构配件尺寸有抽检不合格时应对该全部构配件进行实测,不满足要求的严禁使用,并作退场处理。8.2 架体的检查与验收8.2.1 架体搭设过程中及使用前的检查与验收详见下表:序号项目技术要求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备注1专项施工方案按权限进行审批检查资料2楼面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设计计算书要有验收记录排水不积水观察底座或垫块不晃动、滑动观察不沉降10观察3立杆垂直度3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4杆件间距步距20钢板尺纵距50钢板尺横距20钢板尺5

18、剪刀撑按要求设置钢板尺8.2.2 本工程部分钢管扣件式构件(抱柱、扫地杆、顶层拉杆及剪刀撑等)搭设完后,按下表对螺栓拧紧扭力矩进行检查:安装扣件数量(个)抽检数量(个)扭力矩值范围检验方法允许不合格数519054065N.M随机抽取,力矩扳手测扭力矩。091150811512801312815002025011200323120132005058.2.3 本工程满堂红脚手架搭设完成后,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架体设计及监理等人员进行检查验收。8.3 使用过程中的检查和变形观测8.3.1 架子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检查:8.3.1.1 立杆底座与支撑面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8.3.1.2 杆

19、件的设置和连接,抱柱、支撑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8.3.1.3 扣件螺栓是否松动。8.3.1.4 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8.3.1.5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8.3.1.6 是否超载。8.3.2 在下列情况下应对架体重新进行检查验收:8.3.2.1 遇六级以上大风、大雨后。8.3.2.2 停工超过一个月恢复使用前。9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9.1 安全保证体系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并成立由项目部安全生产负责人为首,各分包单位安全员、施工员、测量员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组织领导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架体拆除和安装的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具有高空作业特殊工种上岗证

20、。否则不允许高空作业。9.2 从事作业人员须经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有关证件须符合北京市有关规定。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安装和拆除架体时,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带应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9.3 现场严禁吸烟。9.4 在夏季施工时须采取降温与预防中暑措施。9.5 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机械作业提供道路、水电等必备条件,并消除对机械作业有妨碍或不安全因素。夜间作业应设置充足的照明。9.6 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集中精力正确操作,注意机械情况,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严禁

21、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内。9.7 实行多班作业的机械,应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接班人员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9.8 物料提升机等机械不得带病运转。9.9 使用机械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首先服从安全要求。9.10 架体搭设及拆除必须由专业架子工进行施工,专业工长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跟踪管理,专职安全员进行旁站监督。搭设完成后必须经过主管负责人和监理公司的验收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9.11 材料及配件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或当年的检验报告,安装前应对所有部件(立柱、吊环、扣件等)进行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9.12 操作人员登高时,必须走人行梯道,严禁利用架体攀登上

22、下;不得在独立梁及其它高处狭窄而无防护的部位上行走。9.13 操作工具及连接件要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架体或操作平台上,严禁上下抛掷。9.14 施工用的临时照明和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36V;照明行灯及机电设备的移动线路应采用绝缘橡胶套电缆线。9.15 有关避雷、防触电和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有关规定。施工用的临时照明和动力线应采用绝缘线和绝缘电缆线,且不得直接固定在架体上。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并应制定夜间施工的安全措施。施工用临时照明和机电设备线严禁非电工乱拉乱接。同时还应经常检查线路的完好情况,严防绝缘破损漏电伤人。9.16 当遇大雪、大雾、沙尘、5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9.17 本方案涉及的施工范围高度局部超过10米,临空面外均须搭设双排防护架,架体每4.2米高设置一道水平兜网。1510 专项应急预案由于本工程局部满堂红架体高度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如若发生架子倾覆事故,为保证抢救工作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尽可能的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把损失控制在最低,特编制如下模架倾覆应急预案。10.1 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应急组织机构中所有人员在应急期间的职责序号职务姓名分工职责1组长程 鹏倾覆事故发生后的施工现场的统一指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