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侧身掷实心球的探讨_第1页
体育教学论文:侧身掷实心球的探讨_第2页
体育教学论文:侧身掷实心球的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侧身掷实心球的探讨摘 要: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从去年成为高考新增的项目。作为反映体育考生身体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从这两年体育高考掷实心球的成绩来看,大部分考生的成绩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考生在考试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技能和力量,所以我们结合这一点,采用了侧身掷实心球的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践证明侧身掷实心球比正身掷实心球的方法更加理想。关键词:侧身 掷实心球 体育高考 成绩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从去年成为高考新增的项目。作为反映体育考生身体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从这两年体育高考掷实心球的成绩来看,大部分考生的成绩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考生在考试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技能和力量,所以我认为要

2、想提高掷实心球的成绩,除了力量素质外,还必须提高掷实心球技术动作。所以通过研究我们决定采用侧身掷实心球的方法。从项目运动的特点来看, 侧身掷实心球与铅球运动的项目特点相似,都是一项集技术、速度、力量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力量是基础,技术的运用是核心。下面结合我校今年体育高考中的侧身掷实心球取得较好的成绩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以后的体育考生提供参考。一、 侧身原地双手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分析 :首先是手握持球的方法。双手自然握球,两大拇指在实心球的后上方成“八”字形,其他手指自然放在球的两侧,稍偏后方,掌心自然空出。握球后保持肌肉放松,手指手腕放松,保持持球的稳定。其次是侧身转体引球。侧身转体是为了充分

3、加大用力的距离,提升出球的速度,下肢的蹬地和腰部转体与手臂的鞭打用力合为一体。侧身掷实心球是由下肢蹬、髋部的转体以及手臂的鞭打双手最后掷球的技术组成,下肢蹬及转体技术和最后手臂的鞭打双手最后掷球要连贯一气呵成。在实践中,学生通常出现蹬转及最后掷球不连贯,中间有停顿而影向最后的掷球出手速度。下面以右边侧身掷实心球为例进行技术分析:两脚前后站位,左脚在前脚尖着地朝掷球方向,右脚在后全脚掌着地,脚尖与掷球方向成120-135度之间,侧身形成右弓步重心落在右脚上,上体尽量侧向靠近右腿。双手持球伸直保持在头的后上方。用力的技术顺序:右腿的积极蹬伸,把蹬地力量传导至髋部,推动右髋向投掷前上方向转移带动体转

4、向正向的掷投方向,左脚要有力支撑,阻止身体水平前移,重心上身整从右脚向左脚转移,最后重心落在左脚上。双手持球从右脚的蹬地开始发力从侧边经上身的转体转向掷投的方向,最后手臂的鞭打双手用力把球掷出,要注意蹬、转体与最后出手的连贯,球离手后要及时换步,调整身体姿势,降低重心,维持身体平衡。二、我校体育高考考生改用侧身掷实心球前后的对比。1、前后成绩的对比:我校是从东莞市模考后才改为侧身掷实心球,我选采了2010年10月30日进行期中考,2010年12月18日进行巿模考,2011年2月1418进行高考三次考试的成绩进行对比,期中前两次是正向掷实心球,高考是改为侧身掷实心球的成绩。如下表:编号12345

5、678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9姓 名叶浩斌廖旭富翁灼豪张 鹏袁镇鹏梁瑞琨梁树安叶柏翔卫建锋期中考131614.611.912.411.211.710.612.7市模考12.916.714.611.612.7511.411.951112.8高 考13.6818.6416.7413.1513.2812.6712.212.7715.22编号101112131415161718姓 名何俊杰朱植毅陈立东岑伟驹叶俊豪李嘉诚叶玮杰徐广林周嘉明期中考10.612.312.411.410.912.411.510.510.5市模考11.0512.812.712.4511.513.111.610.910.4高 考1

6、2.113.7613.3613.2112.114.0911.511.3311.05上表是我校2011年参加体育高考学生在三次不同考试中的掷实心球成绩,从期中考到市模考和从市模考到高考都是练习了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但是从成绩的提高来看相差很大。从期中考到市模考平均提高0.27米,从市模考到高考平均提高1.04米。不同之处就是高考通过改为侧身掷实心球的成绩。从通过训练相同时间而成绩提高的不同来看,侧身掷实心球的技术应该比正向掷实心球的技术对提高成绩来说要好。2、不同掷实心球的方法对学生身体的伤害对比:从事掷实心球训练的教师都知道正向掷实心球其实对学生腰部用力的要求非常高,整个掷球的动作包括弯曲腿、

7、后仰躯干、外展的肘关节、以及手臂形成“满弓”状态,并且要靠腰的发力形成最后手臂的鞭打掷球。要求腰部瞬间发力,对腰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从平时训练中经常有学生腰痛的情况就可以体现出来。我们从正向改为侧身掷实心球后学生反映腰痛的情况明显减少。因为侧身掷实心球是通过蹬地、髋部的转体及手臂的鞭打最后双手掷球。从两种的技术看出侧身掷实心球对腰部的伤害明显小于正向弯腰掷实心球。三、我校侧身掷实心球的练习方法。在东莞市组织的体育模考后,专家的讲评中提到掷实心球可以利用侧身掷的方法,但技术动作要符合以下三点:1、双手持球从头的正上方掷出。2、不能出现单手掷球的情况。3、球出手后脚方可离地。我们学校对采用侧身掷实心

8、球非常重视,立刻组织全科组老师对侧身掷实心球进行技术分析,并组织每位老师进行实践练习,通过几天的练习我们大部分老师侧身掷实心球都比正向掷实心球提高1到2米。通过实践我们认为侧身掷实心球更有利于提高成绩,然而离高考只有40天的时间,学生正向掷实心球基本技术已经掌握定型,我们要把正向改为侧身掷实心球,从整个技术动作来讲要完全改变。如果学生因为改为侧身掷实心球的技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能改过来,对高考肯定有很大的影向,我们科组老师经过认真的分析讨论后,共同认为我们应大胆尝试,决定更改为侧身掷实心球。我们立即研究讨论训练的方案定出了以下几个阶段的教学和练习方法:(一)第一阶段学习掌握基本动作。1、老师先

9、徒手做完整的侧身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给学生看,让学生对侧身掷实心球有一个深刻印象,再分解讲解侧身的站立、蹬地、提髋、转体、手臂鞭打、双手最后掷球各还节的技术要领。2、原地徒手的模仿“蹬、转”练习:学生模仿侧身的站位,侧身形成右弓步重心落在右脚上,双手做持球动作伸直保持在头的后上方。然后右脚积极蹬地转右腿,推送提起右髋,使身体转体向掷球的方向,身体重心从右腿移动到左腿上,双手从右脚的蹬地开始从侧边经上身的转体转向掷投的方向。学生反复进行蹬转抬体练习,要求右脚蹬地有力,右脚、右腿、右髋转动迅速,并且每次都要力争转正,在转动的同时髋部积极向前上顶送。主要让学生体会下肢及身体转体的用力顺序。双手要从静止

10、的侧后方随右脚身体的转动转向掷投的方向。3、学生掌握侧身掷实心球基本动作技术后,让学生进行两种不同方法的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编号123456789姓 名叶浩斌廖旭富翁灼豪张 鹏袁镇鹏梁瑞琨梁树安叶柏翔卫建锋正向12.916.514.91212.511.311.810.612.3侧身11.615.315.611.712.811.811.711.512.6编号101112131415161718姓 名何俊杰朱植毅陈立东岑伟驹叶俊豪李嘉诚叶玮杰徐广林周嘉明正向10.612.712.611.911.412.911.510.810.5侧身1113.212.312.211.812.711.911.310

11、.9从两次测试的成绩可以看出改为侧身掷实心球有11人的成绩比正向好,也有7人的成绩比正向差。通过这次测试有部分同学的测试成绩比正向差,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侧身掷实心球的动作还没有掌握,没有用到蹬地转体的力量并且动作不连贯,上肢没有从蹬地时开始发力掷球,中间出现停定从而影向最后的出手速度。(二)第二阶段熟练技术。通过第一阶段学习学生对侧身掷实心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已经基本掌握,但是还不够熟练。我们采用以下方法让他们熟练技术。1、橡皮筋辅助练习。将一条适长的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住,双手伸直握住橡皮筋的另一端并适当拉紧重复做“蹬、转”练习,利用下肢的蹬地、身体的转体带动上肢的鞭打拉橡皮筋,手臂不能放松不能

12、随意弯曲。重复做“蹬、转”练习。2、原地徒手完成“蹬地、提髋、转体、手臂鞭打、双手最后掷”的完整练习。在模仿“蹬、转”练习的基础上再加是手臂鞭打、双手最后掷的练习。要求“蹬地、提髋、转体、手臂鞭打、双手最后掷”要相连贯,中间不能出现停顿,如果出现停顿前面所做的蹬地、提髋、转体就失去作用。球离手后要及时换步,调整身体姿势,降低重心,维持身体平衡。强调学生重复练习动作中间不出现停顿。3、侧身掷排球的练习。我们利用排球做完整的侧身掷球练习,因为排球较轻有利于动作的不变形。我们利用掷排球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侧身掷球的技术。4、完整的侧身掷实心球练习。因为学生徒手对侧身掷球的技术较熟练,所以持

13、球后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利用侧身掷实心球的技术将球掷出,但是整个动作还是不够连贯,中间出现停顿,有部分学生掷出的成绩还不如正向掷的情况,我们就利用摄像机把学生的技术动作录制下来,让每个学生进行观看分析、指出问题所在、纠正技术动作,经过纠正学习后,通过十几天的重复强化练习,大部分学生已熟练掌握侧身掷实习球的技术动作。我们再次进行两种不同方法的测试成绩如下表:编号123456789姓 名叶浩斌廖旭富翁灼豪张 鹏袁镇鹏梁瑞琨梁树安叶柏翔卫建锋正向12.716.515.111.912.311.411.610.712.9侧身13.518.116.21313.112.812.112.714.8编号101112131415161718姓 名何俊杰朱植毅陈立东岑伟驹叶俊豪李嘉诚叶玮杰徐广林周嘉明正向1112.812.512.111.412.911.310.710.5侧身12.213.613.213.21213.811.811.311.1通过这次测试大部分学生的侧身掷的成绩比正向的要远1米以上,大家都认为我们的这次改革是成功的,学生对高考采用侧身掷实心球就更有信心了。(三)第三阶段强化巩固提高。通过第二阶段练习学生已较熟练掌握侧身掷实心球的基本技术,我们还要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巩固提高。本阶段除了需要不断的重复练习和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