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总则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题库1.线路设备修理分为 _和 _。第 1.0.2 条2.线路设备大修的基本任务是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损耗规律,有计划、 按周期地对线路设备进行 _,恢复和提高 _,增强轨道 _。第 1.0.3 条3.线路设备维修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 _和 _,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第 1.0.3 条4.线 路 设 备 大 修 应 贯 彻 “ _, _。 _,_”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适度超前、区段配套的方针,并应采用无 缝线路。第 1.0.4条5.线路设备维修应贯彻“ _,_, _”的原则,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和程度,相应
2、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 和整治线路病害, 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 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第 1.0.4 条6.线路设备维修应实行 _制度,并实行 _的管理体制。 第 1.0.5 条7.线路设备修理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施工作业方法,优化 ,提高 _和_,降低成本;改进检测方法,推行信息化 技术,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和检查验收制度。 第 1.0.6 条8.本规则适用于 _标准轨距和线路允许速度为 _及以下的线路。 第 1.0.8 条第二章 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工作组织第一节 工 作 分 类9.线路上的钢轨 _, _不符合要求,不能满足铁
3、路运输需要时,必须进行线路大修。 第 2.1.2 条10. 在线路大修周期内,道床严重 _。其弹性不能满足铁路运输需要时,应进行线路中修。石灰岩道碴应结合中修有计划地更换为 _。第 2.1.2 条11. 线路设备维修分类:一、 _二、 _三、 _第 2.1.3条12. 线路综合维修是指根据线路变化规律和特点,以全面改善 _、调整轨道_和更换、整修 _为重点,以大型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按周 期、有计划地对线路进行的综合性维修,以恢复线路完好技术状态。 第 2.1.3 条第三节 管 理 组 织13.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_、 _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施工作业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
4、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第 2.3.3 条14. 线路设备维修管理组织中,线路工区的管辖范围:正线延长以 _km 为宜。 第2.3.6 条 。15. 凡影响行车的线路施工、维修作业均应在天窗内进行,用于线路大、中修及大型养路 机械作业的施工天窗不少于 _min,维修天窗根据维修作业需要合理安排,并应做到综合利用,平行作业。 第 2.3.10 条第四节工作计划16.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必须编制年度、季度和月度 _。第2.4.1条17. 工务段应根据铁路局下达的年度计划,编制年度分月维修计划,下达各线路车间(机械化维修车间)。其主要内容包括: _; _;_; _。第 242 条18. 在线路设备维修计
5、划中,日常应全面掌握线路状态,根据线路 _、 _和其他质量情况,安排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第2.4.3条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第一节路 基19. 路基及其排水、防护和加固设备,应符合铁路路基大修维修规则的规定,并保持稳固和完好状态。路基面应保持 _。第3.1.1条20. 路肩宽度:线路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路堤地段不得小于 _m,路堑地段不得小于 _m,电气化铁路、无缝线路和机械化维修作业地段有条件时宜加宽至_m。第 3.1.2 条21. 侧沟的深度不得小于_m(干旱少雨地区或硬质岩石路堑可减少至0.4m),底宽不得小于 _m,土质边坡为(1: 1)(1: 1.5),沟底纵坡不得小
6、于2%o,困难地段不得小于1%o。横向盲沟应设于道床陷槽以下。第3.1.3条22. 在路基内埋设电缆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第3.1.4条一、 _电缆应从过。如遇过渡短经路从路肩或路堤边坡上通过时,应进行结构设计,并不得损坏原有 _备。二、 埋设电缆前,施工单位必须与 _ 系,明确安全措施和责任,并签订协议后方 可施工。三、电缆埋设后,必须及时将电缆沟填满、夯实、整平,恢复路基完好状态,并设置,竣工资料应交工务段备案。第二节道 床23. 线路大、中修时,必须 _,_ 并对基床翻浆冒泥地段进行整治。枕下道床厚度应符合表3.2.1的规定。第3.2.1条24. 请填写以下表格:第3.2.1条道床厚度(
7、mm)标准表3.2.1五年内年计划通过总重(Mt)W年 5050W年 2525W年 15W年v 15般路基()450400350无垫层的 碎石道床不易风化的岩石、碎石路基350350 :300 1300有垫层的碎石道床(碎石/垫层)( )300/200:250/ 200250/200有碴桥面上 的碎石道床U max 120km/ h30025. 线路大、中修后,无垫层的碎石道床,枕下清碴厚度不得小于 _mm;特殊困难条件下道床厚度不足此厚度时,应清筛至路基面,并做好排水坡。第3.2.1条26. 运量小、允许速度低的线路或在隧道内、桥梁上和车站内受建筑物限制时,可酌情降低道床厚度。但正线木枕地段
8、碎石道床厚度不得小于 _mm,混凝土枕地段不得小于 _mm。站线不得小于 _mm。第3.2.1条27请填写下表。第322条 道床顶面宽度及边坡坡度表3.2.2曲线外侧道床加宽线路类别顶面 宽度(m)半径(m)加宽(m)碴肩堆高(m)边坡坡度无缝U max 160kn/h3.51: 1.75正线路U maxW 160kn/ h() 600()()()线普通年通过总重不小于8Mt() 800()()线 路年通过总重小于8Mt3.0W年15W年 15木枕()1 840176017601680蚀炜耐兽米石島U型混凝土枕()17601760 1680无缝线路()(根/km) :枕混:普通线路:()混凝十
9、宽枕17601760176035.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正线木枕或U型混凝土枕地段,线路设备大修时应增加轨枕配置数量:第3.3.2条三、长度300m及以上的隧道内。36.下列地段不宜铺设混凝土枕: 第3.3.3条一、铺设木岔枕的普通道岔两端各 根轨枕。二、铺设木枕的有碴桥和无碴桥的桥台挡碴墙范围内及其两端各不少于根轨枕(有护轨 时应延至梭头外不少于 5 根轨枕 )37. 轨枕应按设计技术条件规定的标准铺设,非同类型轨枕 _(道岔内专用钢枕除外)。一、混凝土枕与木枕距钢轨接头不得少于 _根轨枕。二、提速道岔铺设木岔枕时,应用 2 600 mmx 260mm x 160 mm的木枕过渡,两端过渡枕均不
10、得少于 _根。三、_铺设混凝土岔枕时,应用 过渡。1. 道岔直向过渡枕U maxW 120 km/h时,道岔直向两端过渡枕均不得少于 _根;2. 道岔侧向过渡枕 (含岔后长岔枕 )18号道岔侧向过渡枕不得少于 _根; 第 3.3.5条38. 无缝线路轨枕为川型混凝土枕时,配置根数为_根/km,轨枕间距为 _mm。第336条39. 应保持 _轨枕无失效,其他处所无 _(含岔枕)。第 3.3.8条40. 旧轨枕分为三类。 第 3.3.10条一类为 _:可不经修理或稍加修理即能使用的轨枕;二类为 _:经过修理才能再用的轨枕;三类为 _:不能修理再用的轨枕。41. 从线路上更换下来的旧轨枕, 应及时回
11、收, _, _,合理使用。 第 3.3.11条第四节 钢 轨42. 线路上的钢轨类型应与 _、 _和 _相适应。允许速度大于 120 km/h 的线路应采用 60kg/m 及以上钢轨,小半径曲线地段及重载线路应铺设全长 。 第 3.4.1 条43. 钢轨伤损按程度分为 _、 _和 _三类。 第 3.4.3条44. 测量钢轨磨耗时:总磨耗= _。 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 _处( 距标准工作边 )测量。 侧面磨耗在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 _mm处测量。第3.4.3条45.U max 120km/h正线及到发线:50kg/m钢轨头部垂直磨耗达 _mn或侧面磨耗达 _mn为轻伤;垂直磨耗达 _mn或侧
12、面磨耗达 _mm为重伤。第3.4.3条46.U max 120km/h正线及到发线:60kg/m钢轨头部垂直磨耗达 _mm或侧面磨耗达_mm为轻伤;垂直磨耗达 _mm或侧面磨耗达 _mm为重伤。第3.4.3条47. 钢轨接头应采用 _联结方式。曲线 _股应使用厂制缩短轨调整钢轨接头位置。剩余少量相错量,应利用钢轨长度误差量在曲线内调整,有困难时可在直线上调整。 直线地段应按钢轨长度误差量配对使用。在每节轨上,相差量不应大于 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得大于mm。第3.4.4条48. 正线钢轨异型接头必须使用 _。第 3.4.4条49. 下列位置不应有钢轨接头,否则应
13、将其焊接、冻结或胶接。一、 _的全桥范围内。二、_铺面范围内。 第 3.4.5条50. 轨缝应设置均匀。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 25m 钢轨地段不得超过 _ mm, 12.5 m钢轨地段不得超过 _mm。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mm。第3.4.8条51. 线路上个别插入的短轨,在正线上不得短于 m,在站线上不得短于 _m,并不得连续插入 _根及以上。 第 3.4.9条52. 钢轨钻孔位置应在轨腹中和轴上, 且必须倒棱。两螺栓孔的净距不得小于大孔径的 _ 倍。第 3.4.10条53. 用于线路上的钢轨需要截断时,应 _锯断。严禁使用乙炔切割或烧孔,严禁使用剁子和其他工具强行截断和冲孔。 第3.4.1
14、1条54. 曲线地段应根据钢轨状况合理安排 _,其钢轨侧面磨耗在未达到 _标准前,应有计划地调边或与直线地段钢轨倒换使用。 第 3.4.12条第五节 联 结 零 件55. 扣件类型应与 _、_及 _目匹配。I型弹条应逐步更换为U型弹条。 第 3.5.1 条56. 使用扣板扣件时,正线半径在 _m及以下和站线半径在 _m及以下的曲线地段,钢轨外侧应使用加宽铁座。 第 3.5.1 条57. 大、中桥明桥面应采用 _扣件;第 3.5.2条58. 扣件应保持齐全,位置正确,作用良好。分开式弹性扣件与木枕联结应紧密,当钢轨受车轮横向力作用时不得产生目 _和_。第 3.5.3条59. 线路中修和成段更换再
15、用轨 (整修轨)使用的钢轨配件应与 _目符,宜使用再用料。再用料上道前应经过选配、整修、 _和 _。第 3.5.4条60. 钢轨接头两端各两根轨枕应铺设高弹性橡胶垫板。橡胶垫板压溃或变形(两侧压宽合计:厚度为7mm的橡胶垫板超过 _mm,厚度为10 mm的橡胶垫板超过_mm)丧失作用,橡胶垫片损坏时,应进行更换。 第 3.5.6条61. 铁垫板和道钉应齐全, 作用良好, 缺少时应及时补充, 道钉浮起或松动时应及时整治。 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计划地更换:一、 _铁垫板 、 _、 或丧失固定立柱螺栓功能。二、道钉钉头脱落、严重锈蚀或下颚磨耗达 _ mm及以上。第3.5.8条62. 接头螺栓应齐全
16、,作用良好,缺损时应及时补充和更换。最高、最低轨温差W85C情况下,25 m钢轨普通线路接头螺栓,60kg/m钢轨螺栓等级应为级,扭矩达500N m 50kg/m钢轨螺栓等级应为级,扭矩达400 Nm高强度绝缘接头螺栓扭矩不小于 N m。 第 3.5.9 条第六节 轨 道 加 强 设 备63._ 行驶电力机车的25m钢轨砼枕普通线路350VFK 450曲线地段应安装轨距杆 _根或轨撑 _对:450u max 100km/h时不得小于 _m, 100km/hu max 80km/h时不得小于 _m。 第3.7.5条75. 线路设备大修时,缓和曲线及两曲线间的 _ 应低于原线路标准。第3.7.7条
17、76. 轨距指钢轨踏面下 _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直线标准轨距为_mm。曲线轨距按表3.7.8规定的标准在内股加宽。第3.7.8条曲线轨距加宽标准表3.7.8曲线半径(m)轨距加宽(mm)R 350()350R 300()R300()77. 曲线应保持圆顺。曲线正矢用 _m弦在钢轨踏面下_mm处测量。现场曲线的_、 _、_、_、 _均应与设备图表保持一致。第3.7.10条78. 请填写下表:第3.7.10条曲线正矢经常保养容许偏差表3.7.10 2曲线半径R(m)缓和曲线的正矢与 计算正矢差(mm)圆曲线正矢连续差(mm)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mm)正线及 到发线其他 站线
18、正线及 到发线其他 站线正线及 到发线其他 站线R 2507814162124250FK 3506712141821350FK 450()61012()18450800()4()891279. 线路大、中修时,应调整线路对桥梁的 _、 _和_等。第3.7.11条80. 线路大、中修平面设计时,应减少或消除直线 _o 第3.7.12条第八节线路纵断面81. 线路大、中修纵断面设计时,应设计 长坡段。允许速度大于160 km/h的线路最小坡段长度不应小于600 m,特别困难条件下最小坡段长度不应小于400 m;其他线路坡段长度不应小于该区段 _勺一半,个别困难地段也不应小于 _mo第3.8.1 条
19、82. 相邻坡段的连接,应按原线路标准设计为抛物线型或圆曲线型竖曲线。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 _,应设置竖曲线。20m范围内竖曲线的变坡率,凸形不应大于,凹形不应大于_o 第3.8.1 条83. 竖曲线不得与_、 _ 叠,不得侵入 _及无碴桥梁上。第3.8.1条84. 在电气化铁路区段进行线路设备大修时,为了改善既有线路坡度,应适当调整 o 第 3.8.2 条85. 两线路中心距不大于_m时,其轨面标高应设计为同一水平,困难地段高度差可不大于 _mm,但易被雪埋地段的轨面标高差不应大于 _mm,道口处不应大于_mm。第 3.8.3
20、条第九节道岔86. 请填写单开道岔尖轨尖端轨距:第3.9.1条尖轨尖端轨距表 3.9.1 一 l尖轨种类尖轨长度(mm)轨距mm)附注6250以下()直线型尖轨62507700以下()7.700()12号道岔AT弹道岔允许速度大性()于 120 km/ h 时可弯尖轨为 1435mm其他曲线型尖无标准图时按设轨按标准图办理计图办理87.请填写单开道岔尖轨跟端轨距:第3.9.1条尖轨跟端轨距表 3.9.1-尖轨种类直向(mm)翻向(mm)附注直线型尖轨( )( )12号道岔AT弹性 可( )( )尖轨轨头刨切范围内曲股 轨距构造加宽除外弯其他曲线型尖轨1435按标准图办理无标准图时按设计图办理8
21、8. 辙叉部分轨距,直、侧向均为 _mm。第3.9.1条89. 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的最小动程:直尖轨为 _rnm,曲尖轨为 _mm; AT型弹性可弯尖轨12号普通道岔为 _mm。第3.9.1条90. 尖轨尖端轨距加宽,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 h的道岔应按不大于 _的递减率递减至基本轨接头。第3.9.2条91. 导曲线支距按道岔标准图或设计图设置,在_与_ 作边之间测量。第3.9.3条92. 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_mm的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 _顺坡。 第3.9.3 条93. 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_mm。侧向轨距为1441mm时,侧向轮缘槽标准宽度为 _mm,容许误差 为
22、_mm。 第3.9.4条94. 辙叉心轮缘槽标准宽度(测量位置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为_mm,容许误差为_mm。第 3.9.4条95. 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为 _mm,容许误差为_mm。第3.9.4条96. 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mm。护背距离(辙叉翼作用面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 _mm,测量位置按设计图纸规定。第3.9.5条97. 站线道岔与曲线或道岔与其连接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 _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_m。第3.9.6条98. 辙叉有轻伤时,应注意 _ 达到重伤标准时应 _。第3.9.11条99. 可动心轨道岔的普通钢轨接头应
23、使用 _级螺栓,扭矩应保持 _Nm。第3.9.12条100. 可动心轨道岔的长心轨实际尖端至翼轨趾端的距离(简称尖趾距离),容许误差:12号为o10 mm,18号为 _mm,30号及以上为25mm。第3.9.12条101. 请填写以下单开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表。第3.9.13条侧向允许通过速度(km/h)表3.9.13-2尖轨类型道岔号数89101112183038普通钢轨尖轨25()3540()( ).AT弹性可弯尖轨()75/ 80140140注:具体根据道岔标准图或设计图规定第十节无缝线路102. 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一般由 _、 _、 _ 部分构成。固定区长度不得短于 _m。伸缩区长度
24、应根据年轨温差幅值、道床纵向阻力、钢轨接头阻力等参数计算确定,一般为 _m。缓冲区一般由 _ 标准轨(含厂制缩短轨)组成第3.10.2条103. _缓冲区钢轨接头必须使用不低于 _ 的螺栓,螺栓扭矩应保持在 _N - m 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 _mm。 第 3.10.2 条104._曲线半径小于 m 或当地最大轨温幅度超过铺设无缝线路允许温差表_)(附录六)中允许铺设无缝线路最大轨温幅度时,应作特殊设计。 第 3.10.4 条105.桥上铺设无缝线路应满足下列要求:第 3.10.5 条、位于无缝线路固定区的跨度不大于 _m 的简支梁桥。、当地最大轨温变化幅度、桥长及其采用 _符合相关规定。三、
25、无缝线路在桥梁两端路基上每端锁定长度均不应小于 _m。106. _普通无缝线路轨条长度应考虑线路平纵断面条件及 _、 _、 _、隧道所处的位置。总长度度不足 1km 的桥梁、隧道,轨条应连续布置。但在 _、列车制动、停车、起动、钢轨顶面擦伤严重等地段,应单独布置轨条。第 3.10.7 条107. 普通无缝线路轨条长度不应短于 _m,特殊地段不应短于 _m。第3.10.7条108. 缓冲区和伸缩区不应设置在 _或不作单独设计的 _。有碴桥跨度不大于 _m 时,伸缩区可设置在桥上,但轨条接头必须在护轨范围以外。 第 3.10.8条109. 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铝热焊缝距轨枕边不得小于
26、100mm,其他线路不得小于_mm。 第 3.10.10条110. 普通无缝线路每段应设位移观测桩 _对,固定区较长时,可适当增加对数 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 单元轨条长度大于 1 200 m 时,设置 _对位移观测桩。 位移观 测桩必须预先埋设牢固,内侧应距线路中心不小于 _m。在轨条就位或轨条拉伸到位后,应立即进行标记。 第 3.10.14条111. 普通无缝线路固定区累计位移量大于 _ mm 时,应及时上报工务段查明原因,采取 相应措施。 第 3.10.14条112. 在无缝线路地段进行基建、大修 (线路、桥隧、路基 )、变更无缝线路结构或部分拆除时,必须有经铁路局批准的 _和 _。第
27、 3.10.16条第十一节 道口、标志及隔离栅栏113. 在车站内,桥梁、隧道两端及进站信号机外方 _m范围内,区间或专用线道岔两端_m范围内,不应设置道口;道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_km。第3.11.1条114. 道口宜设置在瞭望条件良好的地点。车辆或行人在距钢轨外侧不小于 50m范围内的道路上,线路允许速度不大于100 km/h时应能看到两侧各 _m以外的列车,线路允许速度不大于80 km/h时应能看到两侧 _m以外的列车。第3.11.1条115. 道口铺面宽度应与道路路面宽度相同,且不应小于 _m。 第 3.11.2条116. 钢轨头部外侧50mm范围内,道口铺面应低于轨面_mm。第3.
28、11.3条117. 道口上道路与铁路应正交。有困难时,其交角应大于 _。 第 3.11.4条118. 道口护轨轮缘槽宽度,直线上应为 _mm,曲线内股应为_mm;轮缘槽深度应为 _mm。护轨两端做成喇叭口,距护轨端 _mm处弯向线路中心,其终端距钢轨工作边应为 _mm。第3.11.5条119. 在道口处的道路上应根据需要设置护桩 (路堑内及城市市区内可不设护桩 ),护桩应设在道口附近的道路两侧。在铁路上距道口 _m处应设置司机鸣笛标(站内或站内道口两端不设 )。第 3.11.6条120. 繁忙道口与瞭望条件不良道口应设置遮断色灯信号机,其位置距道口不应小于_m。 第 3.11.7条121. 线
29、路大、中修经过道口时,应更换失效及不符合要求的道口铺面板和 _,整修两侧平台及_。 第 3.11.9条122. 线路标志包括 _标、半公里标、百米标、 _、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始终点标、桥隧涵标、 _及铁路局、工务段、线路车间和线路工区的 _。第 3.11.10条123. 信号标志(与工务有关的)包括_、司机鸣笛标、_ M乍业标。第3.11.10条第四章线路设备修理主要作业要求124. 成段破底清筛应采用 _施工,施工天窗不应少于 _min,并应连续安排施工天窗。慢行距离以日进度的4倍为宜。第4.1.1条125. 成段破底清筛前,应根据 _和 _预卸足够的_。第4.1.2条126. 无缝线路地段,
30、当预测施工轨温高于原镇定轨温 _时,线路清筛前必须进行 _, _应满足施工期间作业安全要求。清筛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第4.1.3条127. 成组更换道岔和岔枕时,道碴应全部更换为 _。第4.1.4条128. 道床一般清筛枕盒清筛深度为枕底向下 _mm,并做好 _;边坡清筛为外全部道碴,宜使用边坡清筛机施工。清筛后应及时 _、 _。第4.1.5条第二节龙门架换铺轨排施工作业129. 施工单位必须提前对龙门架铺轨排列车运行的 _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采取临时措施。第4.2.1条130. _ 在 RW 400m的曲线上铺设轨排时,必须采取特殊_措施,防止叠层轨排_。第4.2.3条13
31、1. 线路开通前,施工负 责人应及时 组织 _,经检查达 到规定标准后方可 _。线路开通后逐步提高 _,保证行车安全。第4.2.6条第三节铺设无缝线路施工作业132. 铺设无缝线路按流程包括、_等主要作业。第4.3.1条133. 轨条装、运、卸作业严禁摔、撞,防止 _、 _,以免造成_。第4.3.3条134. 轨条装车时,应根据长轨列车运行途中线路的条件,严格控制轨条端头与长轨车承轨横梁间的,防止运行途中轨条端头顶、撞横梁,并安装好间隔铁和分层紧固 约束装置,防止轨条 _和 _。第4.3.3条135. 长轨列车运行必须执行有关规定,防止并应由专人负责,做好 _、工作,确保运行安全。第4.3.3
32、条136. 卸轨前应清理线路上的障碍,轨条应卸在轨枕端头外,并采取措施防止 _。第4.3.3 条137. 工地焊接应对焊缝进行焊后热处理,并进行 _,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焊头,必须 _。第4.3.4条138. 铝热焊缝距轨枕边缘不应小于 _,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60 km/h时不应小于100mm。第 4.3.4条139. 铺设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时,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应按单元轨条长度依次分段铺设: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及以下时采用 _甫设,轨温高于设计锁定轨温范围时采用_甫设。 第4.3.7条第四节 起道捣固、垫碴和垫板作业140. 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线路综合维修作业时,应拆除所有 _,全面
33、_,全面_。采用小型养路机械时,可根据 _重点起道,全面捣固。第4.4.1条141. 混凝土宽枕线路起道作业,应采用和相结合的方法。第4.4.2条142. 垫碴起道时,一次垫入的厚度不得超过,抬起高度不得超过,两台起道机应。垫碴作业每撬长度不得超过轨枕,并随垫随填,夯实道床。第4.4.4条143. 起道作业收工时,顺坡率应满足:允许速度不大于 120 km/ h的线路不应大于 _,允许速度为120 km/ h(不含)160 km/h的线路不应大于 _。第445条144._ 调高垫板的使用要求:调高垫板应垫在 _之间,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 块,总厚度不得超过 _.使用调高扣件的混凝土枕、混凝土宽
34、枕和整体道床,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 _块,总厚度不得超过 _。第446条第五节拨道和改道作业145. 改道时,木枕地段应使铁垫板外肩靠贴轨底边;混凝土枕地段应调整不同号码 _、 _、 _,并可用厚度不超过 _的垫片调整尺寸。同时应修理和更换不良扣件。第4.5.3条146. 螺纹道钉改道时,应用木塞填满钉孔,钻孔后旋入道钉,严禁 _螺纹道钉。第4.5.3条147. 改道的前后作业程序应紧密衔接,保证 _和 _的数量不超过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的规定。应按改道量将钢轨拨正,严禁利用道钉或扣件挤动钢轨。第4.5.3条148. 在道岔转辙部分改道时,应将 _和_整修好。在辙叉部分改道时,应处理好_、 _和
35、_、护轨轮缘槽宽度之间的关系,应用 _和_ 方法调整好轮缘槽宽度。 第4.5.4条149. 凡有硬弯的钢轨,均应于铺轨前矫直。常备轨亦应保持顺直。线路上的钢轨硬弯,应在轨温较高季节矫直,矫直时轨温应高于 _。第4.5.5条第六节无缝线路维修作业150. 无缝线路地段应根据 _、 _和_,合理安排全年维修计划。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应安排锁定轨温较低或薄弱地段进行综合维修;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应 安排锁定轨温较高地段进行综合维修。第4.6.1151. 高温季节不应安排 _和 _的作业。如必须进行综合维修或成段保养时,应有计划地先 _后 _,并适时重新做好放散和锁定线路工作。其他保养和临时补修,可采取
36、_的办法进行。第4.6.2条152. 在较低温度下,如需更换钢轨或夹板,可采用 _ 行。第4.6.2条153. 无缝线路综合维修计划,宜以 _为单位安排作业。第4.6.3条154. 进行无缝线路维修作业,必须掌握轨温,观测钢轨位移,分析锁定轨温变化,按实际锁定轨温,根据作业轨温条件进行作业,严格执行“ _”和“_”制度。第4.6.4条155 .当无缝线路连续出现碎弯并有胀轨迹象时,必须加强或派专人监视,观测和_的变化。若碎弯继续扩大,应设置慢行信号防护,进行紧急处理。线路稳定后,恢复正常行车。第4.6.5条156. 作业中如出现、不良,省力, _等胀轨迹象时,必须停止作业,并及时采取防胀措施。
37、 第4.6.5条157. 无论作业中或作业后,发现线路轨向不良,用弦测量两股钢轨的轨向偏差。当平均值达到_时,必须设置慢行信号,并采取夯拍道床、填满枕盒道碴和堆高碴肩等措施第4.6.5条158. 混凝土枕(含混凝土宽枕)无缝线路,当轨温在实际锁定轨温减 _以下时,伸缩区和缓冲区禁止进行维修作业;第4.6.6条159. 每年春、秋季应在允许作业轨温范围内逐段整修,整修对接头螺栓及扣件进行除垢涂油,并复紧至达到规定标准。使用长效油脂时,按油脂 实际有效期安排除垢涂油工作。第4.6.7条160.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或 _。无缝线路应力调整,宜采用列车碾压法。第4.6.8条161.
38、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时,应每隔 _设一位移观测点观测钢轨位移量,及时排除影响放散的障碍,总放散量应达到计算数值,钢轨全长放散均匀,锁定轨温应准确。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或调整后,应按实际锁定轨温及时修改有关技术资料和位移观测标 记。第468条162.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调整施工前,应制订 _及_,组织人力,备齐料具,充分作好施工准备。第469条163. 探伤检查发现钢轨重伤时,应及时 _部分,实施焊复。探伤检查发现钢轨焊缝重伤时,应及时组织 _或 _。第4610条164. 钢轨折断临时处理时,钢轨折损严重或断缝大于50 mm,以及紧急处理后,不能立即焊接修复时,应 _,切除伤损部分,两锯口间插入长度不短
39、于 _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 _级螺栓拧紧。在短轨前后各 _范围内,拧紧扣件后,按正常速度放行列车,但不得大于160 km/h0第4610条165. 采用铝热焊时,插入短轨长度等于 _。先焊好一端,焊接另一端时,先张拉钢轨,使断缝两侧标记的距离等于原丈量距离减去 _后再焊接。第4.6.10 条166. 在线路上焊接时,气温不应低于 _。放行列车时,焊缝温度应低于 _。进行焊复处理时,应保持无缝线路 _不变,并如实记录两标记间钢轨长度在焊复前后的变化量。第4610条167. 应加强胶接绝缘接头的养护,做好轨端肥边打磨和捣固工作。胶接绝缘接头拉开时,应立即拧紧两端各 _线路的扣件,并
40、 _。当绝缘失效时,应立即 _,进行永久处理。如暂时不能永久处理,可更换为 _,进行临时处理。进行永久处理时,应保证修复后无缝线路 _不变。第4611条168. 单根抽换桥枕应在实际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起道量不应超过_o第4613条第七节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作业169. 捣固车一次起道量不宜超过,起道量超过时应分两次起道捣固;一次拨道量不宜超过 _,曲线地段上挑、下压量应尽量接近。第4.7.4条170. 使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线路维修前,工务段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有关线路技术资料。大型养路机械在作业中应根据上述资料做好 _、_、 _ 口夯拍工作。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前,工务段应做好 _、_和撤除作业地段_、
41、道口铺面、_等工作。第4.7.5条171. 为保证捣固作业质量,步进式捣固车捣固频率每分钟不得超过 ,连续式捣固车捣固频率每分钟不得超过 _次。对桥头、道口、钢轨接头4根轨枕等薄弱处所,应按照工务段标记增加捣固次数。 第4.7.6条172. 大型养路机械在无缝线路地段作业时,作业轨温条件为:第4.7.7条 一、一次起道量小于30 mm, 次拨道量小于10 mm时,作业轨温不得超过实际锁定轨温 _:二、一次起道量在3150 mm, 次拨道量在1120 mm时,作业轨温不得超过实际锁定轨温 _。173. 大型养路机械在高温季节作业时,作业中机组人员应监视线路状况,发现 应立即停止作业。第八节调整轨
42、缝作业174. 最高、最低轨温差大于85C地区的25m钢轨地段,应在季节调整轨缝,通过放散钢轨温度力,将轨缝调整均匀,避免在炎热季节过早地出现 _,在严寒季节过早地出现 _。第4.8.3条第九节可动心轨辙叉道岔作业175. 可动心轨辙叉道岔起道作业时,直、曲股应 _ 保证可动心轨辙叉在一个平面上,并做好道岔前后及道岔曲股顺坡第4.9.1条176. 可动心轨辙叉道岔的垫板作业,可采用调换不同厚度轨下垫板的方法进行。垫板数量不应超过1块,厚度不应超过_mm。第4.9.2条177. 可动心轨辙叉道岔的改道作业,应采用调整不同号码轨距挡块的方法进行。调整量不足时可加垫片调整,但厚度不得超过 mm,严禁
43、用改螺纹道钉孔的方法改道。第4.9.3 条第十节钢轨打磨、焊修作业仃8.对线路上钢轨_、 _、_、 _ 鱼鳞裂纹等病害,应使用打磨列车或小型磨轨机进行打磨。对接头和绝缘接头轨端肥边,应及时整修处 理。第4.10.1条第十一节冻害垫板作业179. 在线路上垫入或撤出冻害垫板,在正线、至V发线上,顺坡长度应为:允许速度不大于120 km/h的线路不应小于冻起高度的 600倍,允许速度为120 km/11(不含)160km /h的线路不应小于冻起高度的1200倍,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不应小于冻 起高度的1600倍;在其他站线上,顺坡长度不应小于冻起高度的 _倍。冻起高度超过20mm时,两
44、端顺坡之间应有不短于 _的过渡段,其坡度应与线路坡度一致。第4.11.1条180. 顺垫板重叠便用不得超过 _,总厚度不得超过 _;横垫板重叠使用不得超过3块,较厚的垫板应放在下层。第4.11.4条181. 混凝土枕线路冻害地段,在冻结前,应有计划地撤出 _进行捣固。在冻结后,冻起高度不超过 _地段,可用调高垫板整修。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 _块,总厚度不得超过_ (丝扣不足的螺旋道钉除外)。混凝土枕地段发生15 mm以上冻害时,可采用调高扣件,每处调高垫板不得超过3块。第4.11.5条182. 冻害回落时,应及时撤出或调整冻害(调高)垫板,做好顺坡,保持轨道几何尺寸在经常保养容许偏差限度以内。
45、木枕地段在冬季垫入的全部垫板和混凝土枕地段总厚度超 过_mm的垫板,应在线路解冻后及时撤出。第4.11.6条第五章线路设备大修设计及预算183. 设计文件必须经批准后方可交付施工。设计文件由、和 三部分组成。文件内容应做到资料齐全、数据准确、图表清晰、文字简明。第5.0.4条184. 线路大、中修工程主要图表有:、以及(如轨料数量计算表、补充道碴数量计算表、轨枕抽换补充数量表、路基整修工程数量 表、道口及桥梁整修表等)。铺设无缝线路应有无缝线路铺设位置 _、 _、及有关设计计算书。第5.0.6条185.施工预算应根据 _、 _、 _、 _和有关规定定额进行编制。第5.0.7条第六章线路设备修理
46、标准第一节线路设备修理周期186.正线线路综合维修周期,由铁路局按照表6.1.1规定的线路累计通过总重,结合线路大、中修周期,根据各线的、和等具体情况规定。道岔和站线的综合维修周期,由铁路局规定。其中正线、到发线道岔的综合维修 周期可与线路同步,但不宜超过 2年。 第6.1.1条第二节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187. 轨距偏差不含曲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但最大轨距(含加宽值和偏差)不得超过_;第6.2.1条188. V三120km/h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经常保养值:轨距 _水平_高低_; V三120km/h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经常保养值:轨距 _水平高低_。第6.2.1条189.
47、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 _为线路设备大修、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作业的质量检查标准;_为轨道应经常保持的质量管理标准; _为应及时进行轨道整修的质量控制标准。第6.2.3条第三节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值190. 轨道检查车对轨道动态局部不平顺(峰值管理)检查的项目为_、 _、 _、_、_、_和 _七项。各项偏差等级划分为四级:I级为保养标准,U级为舒适度标准,川级为临时补修标准,W级为限速标准。第6.3.1条191. 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制度中, V三120km/h情况下,车体垂向加速度达 _g或者车体横向加速度达 _g时列为川级分。第6.3.1条第四节线 路设备大、中修和综
48、合维修验收标准192线路设备大、中修应按设计文件及表6.4.1进行验收,主要项目 C 、-、. 、, 、一、一)一次达到标准,可评为“优良”。如有主要项目不符合标准,次要项目漏项或不合格,经整修后复验达到标准,评为“合 格”。第6.4.1条193.成组更换新道岔应按设计文件及表6.4.2进行验收。主要项目(_、 _、道床清筛和 _、尖轨、可动心轨、辙叉与护轨状态、道岔锁定轨温)一次达到标准,可评为“优良”。如有主要项目不符合标准,次要项目漏项或不合格,经整修后复验达到标准,评为“合格”。第6.4.2条第五节线路设备修理验收办法194. 线路设备大修应按下列单位进行验收: 第6.5.2条一、线路
49、大、中修正线为 _ (始终点不是整千米时可按实际长度合并验收),站线为 _O二、铺设无缝线路为 _ (包括相衔接的普通线路),特殊情况为一段。 三、其他各项线路设备大修由铁路局自定。195.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作业验收主要项目包括_、_、_、 _、和_O 第6.5.3条196.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作业应采用的验收办法,以其中最差成绩作为该千米线路的验收结果。第6.5.3条197. 如因季节影响,无缝线路不能在工程交验前按设计锁定轨温锁定线路时,应先组织交验,再适时组织_O第6.5.5条198. 线路设备大修验收组织和程序。线路大修每完成(铺设无缝线路为一个区间),经施工单位自验并做好记录,及时向铁
50、路局提请验收。铁路局应及时组织施工单位和 设备接管单位,按照设计文件及有关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第6.5.6条199. 线路、道岔综合维修应按下列单位进行验收:一、.正线为_月综合维修不足1 km的也可验收),无缝线路可为_。二、站线为 _三、道岔为_O第6.5.7条第八章线路设备检查第一节线路静态检查200.工务段段长、副段长、指导主任、检查监控车间主任、线路车间主任和线路工长应定期检查 _和其他线路设备,并重点检查 _,具体办法由铁路局规定。第8.1.2条第二节线路动态检查201. 对线路区段整体不平顺(均值管理)动态质量指标一一 _超过管理值的线路,应有计划地安排维修或保养。 第8.2.5条
51、202.工务段段长(或副段长)、指导主任和线路车间主任对管内正线每月应用添乘仪至少检查_遍。发现超限处所和不良地段,应及时通知线路车间或工区进行整修,并在段添乘检查记录簿上登记。第8.2.8条第三节钢轨检查203. _ 钢轨探伤检查应实行 _制度,依据、_等条件确定钢轨探伤周期。第8.3.3条204. 对钢轨、道岔磨耗情况,每年结合秋检应全面检查_次。对磨耗接近轻伤和重伤的 钢轨和道岔,每至少应组织检查1次。第8.3.4条205. 线路上的伤损钢轨应作标记,请填写下表:第8.3.5条伤损范围及标记伤损种类连续伤损一点伤损说明轻伤( )用白铅油作标记轻伤有发展AA个AA用白铅油作标记重伤AAA-
52、*|( )用白铅油作标记206. 发现重伤钢轨应立即通知 和。工务段每月应将钢轨探伤进度及结果和其他方法检查发现的钢轨伤损情况经分析后报铁路局。铁路局应每月汇总分析后报铁道部。第8.3.6条第五节量具检查207. _ 轨距尺、支距尺检定器是检定轨距尺、支距尺专用检具,实行铁路局、工务段(大修段) 两级管理。轨距尺、支距尺应由工务段(大修段)负责检定,轨距尺检定周期 为_,支距尺检定周期为 _。无专用检具的大修段的轨距尺、支距尺应在附近工务段检定。第8.5.2条208. 工务段应备有扭矩扳手检定装置,其误差不得大于1 %。接头螺栓扭矩扳手和扣件扭矩扳手每年应至少检定次,容许误差不得大于。第8.5
53、.3条209.工务段应备有钢轨温度计检定装置,其误差不得大于0.1 C。钢轨温度计每应按照钢轨测温计检定规程(JJG(铁道)140)的要求至少检定1次。第8.5.4条第九章巡守工作第一节巡守制度210. 线路巡守人员(巡道工、道口工)应具备下列条件:第9.1.1条一、 熟悉有关_;二、 有 _勺能力;三、 巡守人员(含替班人员)应经工务段_,持证上岗。第二节巡道211. 工务段应根据管内设备情况合理设置 _,每个巡回区一般实行三班巡道制;线路设备条件较好或列车次数较少的,可实行昼间一班或两班巡道制;在自然条件很差、 沿线人烟稀少且列车次数不多的区段,可实行 _。巡道班制由铁路局根据各线具体情况
54、决定。第9.2.1条212. 巡道工在当班巡道时,应 _,按照工务段编制的 _巡道,以3 km / h左右的速度全面查看线路,掌握重点列车运行时刻, _,及时下道避车,目送本线运行列车。第9.2.2条213. 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20 km/h区段或遇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隙望困难时,巡道工应行走 _,察看线路状态。第9.2.2条214巡道工在当班巡回时,应 _,拧紧松动的螺栓,清扫 _。第9.2.3条第三节道口看守215. 道口工值班应注意 _,注意_、_和道口交通情况,在列车通过前后适时_。双线和多线地段的道口,列车通过后,必须确认其他线路无列车驶来,多人看守道口应先 _后方可
55、开放栏杆或栏门。第9.3.1条216. 如道口发生故障,应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的规定首先进行 _,然后迅速组织力量 _。第9.3.1条217. 道口工应,定期对栏杆或栏门转动设备 _,清理_,保持道口和附近线路整洁。第9.3.2条附录218. 磨耗检查应测量每根钢轨的磨耗,每隔 _测量一点。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处(距标准工作边)测量,侧面磨耗在钢轨路面(按标准断面)下 _处测量。219. 钢轨锯切时,锯切点离标记处应不小于。若轨端是用火焰切割的,该轨端应予以锯除,锯切点离轨端应不小于 _。锯切旧的长轨条时,锯切点离保留焊缝的距离应不小于 _。长度小于_的钢轨不再锯切使用。填空题答案:1.线路设备
56、大修,维修2.更新和修理,线路设备强度,承载能力3.设备完整,质量均衡4.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修理周期合理,线路质量均衡5.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6.天窗修,检修分开7.劳动组织,劳动生产率,施工作业质量8.1435mm,200km/h9.疲劳伤损 ,轨型10.板结或脏污 ,一级道碴11.综合维修 ,经常保养 ,临时补修12.轨道弹性 ,轨道几何尺寸 ,失效零部件13.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14.10-2015.18016.施工计划17.线路、道岔综合维修数量 ,经常保养工作的重点安排 ,各项技术指标 ,劳力和主要材料计划18.动静态检查 ,设备病害19.横向排水畅通20.0.8,
57、0.6,1.021.0.6,0.422.路堤外或路堑顶外 ,排水、防护和加强 ,工务段,明显标志23.清筛道床,补充道碴24.450,300/200,25025.30026.200,250,20027.见第 3.2.2 条28.20-3029.挡碴板30.一级道碴 ,250,35031.竣工验收 ,评定道床质量 132.饱满、均匀,清筛33.轨枕空吊,道床翻浆34.运量,线路允许速度,线路设备条件, 1840,1840,1667,168035.半径800m及以下曲线地段,坡度大于12%。的下坡制动地段36.5,15, 537.不得混铺,5,50,川型混凝土枕,50,3838.1667,6003
58、9.正线及到发线接头,连续失效40.再用轨枕,待修轨枕,废轨枕41.分类堆码,集中存放42.运量,线路允许速度 ,轴重 ,淬火轨43.轻伤,重伤 ,折断44.垂直磨耗 +1/2 侧面磨耗 ,1/3,1645.8,12,10,17,46.9,14,11,1947.相对式 ,内,3,1548.异性钢轨49.明桥面小桥 ,平交道口50.80,160,651.6, 4.5, 252.253.全断面垂直54.润滑 ,轻伤轨枕,钢轨 ,轨下胶垫类型800,450 分开式 相对位移 ,扭转离缝 钢轨类型 ,除锈 ,涂油15,20 折断,变形 ,严重锈蚀 ,310.9, 8.8, 70010,10,6-10,
59、6-101,3,2,30.5,1,20 同一水平 ,曲线半径 ,实测行车速度75,30125,150 木枕压忉 ,混凝土枕档肩破损 ,钢轨不正常磨耗 1/(9Vmax)25252%o4000,3000 夹直线长度 16, 1435, 0, 5, 1520, 16, 始终点 ,缓和曲线长度 ,曲线长度 ,曲线半径 ,实设超高5, 15, 8, 12, 3,6 偏心 ,建筑物限界 ,线间距 漫弯 到发线有效长度 ,200 2% , 1% , 0.5% 竖曲线 ,缓和曲线 ,道岔 接触网高度5, 300, 150, 1001453, 1450, 1445, 14371439,1439,1435,14
60、351435142, 152, 1806%导曲轨 ,基本轨6, 2%342,48, 1346, +3-165, -21391, 13487.5, 6 检查观测 ,及时更换 10.9,700-900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5030, 45, 50, 75/80固定区 ,伸缩区 ,缓冲区 ,50, 50100,2410.9, 7001100, 64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纺织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试题及答案
- 纺织生产环保措施的成功案例试题及答案
- 纺织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规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工程师考试的个体差异与试题及答案
- 血型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 功能性面料的设计试题及答案
- 商业美术设计师品牌形象试题及答案
- 提升广告设计师的试题及答案解析技巧
- 广告设计师职业发展规划试题及答案
- 基金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1-2022学年浙江省“9 1”高中联盟高一年级下册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硬笔书法:幼小衔接识字写字教学课件
- 盘扣支模架工程监理细则
- 崇尚科学反邪教主题教育PPT反对邪教主题教育宣讲课件
- smt首件检验记录表
- 大众Formel-Q培训材料全解析含案例
- 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英文简介课件
- 青岛中瑞泰丰新材料有限公司2万吨无机环保新材料来料加工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 《现代汉语词汇》PPT课件(教学)
- 编码理论第3章
- 北京市46家种猪场地址及联系方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