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_第1页
专题四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_第2页
专题四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_第3页
专题四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_第4页
专题四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专题四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标要求】掌握近现代中国的报刊业和广播影视业的主要成就,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 探究近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变化对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影响。【学习重难点】重点:报刊、影视、互联网发展的状况难点: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对互联网的影响。【学法指导】1、 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带着重难点预习课文。2、 通过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梳理本课的知识要点,并记录遇到的疑难问题。(课前 预习时间30分钟)导学过程【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1)进入 _,单一的_ 与落后的 _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社会呼唤着适合 _ 需要的大众报纸的产生。(2) _办

2、报潮流的推动。2近代中国大众报业的兴起与发展(1) _年, _,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2) _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影响较大的有 _、_、 _等3通俗性报刊的发展特点:(1)采用 _的语言,取材 _,运笔 _,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2)_成立后,根据的 _与_相结合的原则,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知识点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1) _产生:(2)发展:近代: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由报商创办公司广播台”,在正式开播。年,支持下,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无线电台正式开播。年,开办了中国第座私营广播电台:年,

3、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电台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现代: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 _。_以后,广播事业有了新发展。广播节目内容日益丰富多彩。必修二导学案 编写人:李福光学科:历史审核人:编 号: 使用时间:2(3)地位:无线电广播日益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为人们获取 _接受教育、 _和其他信息服务的重要工具。2、电影(1)中国电影发展的过程:从到,从至U,从到(2)概况:第一次电影放映:时间地点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时间创办人主演片名 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优秀影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姊妹花、 _、_抗战

4、结束后:_、一江春水向东流、_、 小城之春、万家灯火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电影创作中过分强调_和改革开放后, _、_、_、 _、 _等相继问世,激活了 _。3、电视(1)问世: _(2)概况: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 _电视台开始试播。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 _。到197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_ 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2008年6月9号, _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直接服务于国家广播电视 _ 工程和 _直播领域,解决了和看电视难的问题。现状:中国已经建成了从到、从到的多系列、多语种、的广播电视

5、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知识点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1、 原因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 _时代向 _时代的巨变2、历程:(1)_ ,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 _ 截至,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 6%。3、 功能:(1)政治: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2)经济: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如 _、_。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 _。其他: _、 _、博客、论坛、 _、网络游戏、网上远程教育等,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4、评价(1)性质:互联网是一种 _、_、 _。(2)消极:存在着_与_较低、_情况。(3) _ 积极:

6、改变着人们的 _、_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 _新观念与新模式。3【预习自测】1.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看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 ”使人4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们“开眼界”的是A .电视B .电影C .报纸D .广播.2.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人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报刊等途径迅速了解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的国庆盛典。那么,国庆10周年时,人们不能通过哪种途径

7、及时了解北京的国庆盛典A 看电视 B 上互联网 C.听广播 D.看报刊3. 2008年8月14日上午10点,待在家中的新加坡居民为及时掌握北京奥运会第一手资讯, 并就某一项赛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好选择哪一媒介A 报纸 B 电视C.广播D 互联网4.右图是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的妇女杂志。该杂志设有论说、 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和调查等栏目。该杂志大量 发行对人们的影响有开阔视野关注国事减少文盲传播新知识A .B. C.D .5.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的好慢,老街坊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A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行婚礼

8、B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选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C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D .许小姐爱好很多,如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等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 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 ”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C. 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我的疑惑:我的收获:【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

9、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 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 广收博揽, 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材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年一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 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醍良派的领 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 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 在澳门创办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 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10、.促进了变法的实现。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5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70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什么 ?(1分)报刊的基本内容是什 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4分)主体:中国知识分子。基本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原因:政治:列强侵略民族觉醒,探索救亡道路;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文化: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1分)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 ?(3分)核心内容:救亡圈存,变法图强。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

11、;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3)综上材料,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4分)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启蒙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使中国的印刷出版、大众传播以及整个文化事业迅猛发展。【总结归纳】1、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网络?互联网作为现代传媒手段,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和生活平台,具有极大优势,我们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作用,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互联网有着有可消除的弊端,如不良网站、不良信息的存在,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的冲击,因此,政府必须加强管理,努力引导互联网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规避其弊端。2、 四大媒

12、介(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1)从本质功能看:可使人们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2)从娱乐功能看:可给人们带来美妙的精神享受。(3)从联系功能看:可加强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扩展人们的视野; 可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课后延伸】1、下列有关中国报业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中国近代报业最早是由欧美在华传教士创办的以消闲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广受民众欢迎19世纪70年代,国人办报形成高潮6 不管其它媒介如何发展,报刊业都会以其不可替代的特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B.C.D.2、 报纸所具备的功能有 报道新闻 传播知识 通达民情舆论监督A.B.C.D.3、 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克服种种困难,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A.渔光曲 B.歌女红牡丹C.八千里路云和月D.一江春水向东流4、 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在首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已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